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微孢子虫半胱氨酸脱硫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和亚细胞定位 被引量:2
1
作者 林立鹏 潘国庆 +6 位作者 李田 马成 边茂飞 党晓群 罗洁 邓远洪 周泽扬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91,共10页
半胱氨酸脱硫酶是一类活性依赖于磷酸吡哆醛的酶类,可催化L-半胱氨酸转化为L-丙氨酸和硫烷硫原子,为铁硫簇组装提供硫原子。基于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数据,克隆了家蚕微孢子虫半胱氨酸脱硫酶(NbNfs)基因。序列结构分析显示NbNfs含有其活... 半胱氨酸脱硫酶是一类活性依赖于磷酸吡哆醛的酶类,可催化L-半胱氨酸转化为L-丙氨酸和硫烷硫原子,为铁硫簇组装提供硫原子。基于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数据,克隆了家蚕微孢子虫半胱氨酸脱硫酶(NbNfs)基因。序列结构分析显示NbNfs含有其活性所需的保守氨基酸位点,但不具有线粒体型N端导肽;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微孢子虫半胱氨酸脱硫酶与真菌线粒体型半胱氨酸脱硫酶聚为一类,属于类群Ⅰ,起源于α-变形细菌;共线性分析表明半胱氨酸脱硫酶基因在不同微孢子虫之间其基因座位保守,具有共线性。构建重组质粒pET30a(+)-NbNfs,并转化到E.coli Rosetta(DE3),经IPTG诱导表达NbNfs融合蛋白,用Ni-NTA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后,将融合蛋白免疫昆明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ting检测NbNfs在成熟家蚕微孢子虫具有表达。胶体金免疫定位显示NbNfs主要定位于成熟家蚕微孢子虫的细胞质中。研究结果为家蚕微孢子虫铁硫簇组装途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 基因克隆 表达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半胱氨酸脱硫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低磷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2
作者 覃怀德 高乐 +3 位作者 高伟 何鹏 王大鹏 韦家少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第12期1-3,9,共4页
橡胶树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是我国海南、云南等热带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磷是植物所需的三大重要营养元素之一,磷对橡胶树生长发育,产排胶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利用低磷胁迫差减文库获得的EST,克隆了一个橡胶树应答低磷胁迫基因半胱... 橡胶树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是我国海南、云南等热带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磷是植物所需的三大重要营养元素之一,磷对橡胶树生长发育,产排胶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利用低磷胁迫差减文库获得的EST,克隆了一个橡胶树应答低磷胁迫基因半胱氨酸脱硫酶(Cysteine Desulfurase,HbNfs),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HbNfs全长1 481 bp,包含一个1 182 bp的完整读码框(ORF),编码395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HbNfs在橡胶树根中受低磷诱导上调表达,表明该基因可能在应答低磷胁迫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脱硫酶突变体H104Q,E156Q,D180G,Q183E和K206A通过改变对磷酸吡哆醛的结合影响酶活性
3
作者 张婷 李唐 +1 位作者 赵津 谭国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4-951,共8页
大肠杆菌半胱氨酸脱硫酶(cysteine desulfurase,Isc S)是一类依赖磷酸吡哆醛(pyridoxal phosphate,PLP)的同质二聚体的酶.IscS能催化游离底物L-半胱氨酸脱硫,生成L-丙氨酸和单质硫.在此催化过程中,可形成与酶结合的半胱氨酸过硫化物中间... 大肠杆菌半胱氨酸脱硫酶(cysteine desulfurase,Isc S)是一类依赖磷酸吡哆醛(pyridoxal phosphate,PLP)的同质二聚体的酶.IscS能催化游离底物L-半胱氨酸脱硫,生成L-丙氨酸和单质硫.在此催化过程中,可形成与酶结合的半胱氨酸过硫化物中间物,并出现了7种具有不同特征性吸收峰的中间反应物.为了研究PLP的结合及中间反应物的形成及累积,对IscS中与PLP结合相关,及IscS半胱氨酸活性口袋中特定氨基酸残基位点(His104,Glu156,Asp180,Gln183和Lys206)进行定点突变,结果发现:1)IscS突变体H104Q、D180G、Q183E、K206A对PLP的结合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减弱,酶的活性明显降低甚至消失,PLP与蛋白结合的特异吸收峰消失,或发生明显偏移并出现新的吸收峰,且这些新出现的吸收峰又与蛋白形成的各种中间反应物的吸收峰一致;2)IscS突变体E156Q的活性增高,PLP与蛋白结合的吸收峰明显增加.这些结果都表明,IscS氨基酸残基可通过影响PLP的结合及质子转移引起催化过程中不同中间反应物的形成及累积,同时提高或降低蛋白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s) 吡哆醛(PLP) 酮亚胺 醛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尿酸、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5
4
作者 魏忠燕 谢立科 +4 位作者 镇华 秦睿 张明明 郝晓凤 张志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6-84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尿酸(uric acid,UA)、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一定时间内...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尿酸(uric acid,UA)、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一定时间内,随机抽取有或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及无糖尿病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或眼表疾病患者,分为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组(46例)、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测定各组的血清Hcy、UA、LDH、CK水平。结果 3组在性别、年龄上以及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血栓栓塞性疾病、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具有可比性。和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血清中Hcy、LDH均显著性升高(均为P<0·05),UA、CK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并且糖尿病患者中,有视网膜病变者血清中Hcy水平(15.71±4.56)μmol·L-1显著高于无视网膜病变者(12.61±5·89)μmol·L-1(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中,Hcy、LDH升高是糖尿病并发症增多的风险因素,并且Hcy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 尿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二硫硝基苯甲酸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酶促反应液中的L-半胱氨酸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忠 杨文博 +1 位作者 金永杰 白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1-233,共3页
以5,5′ 二硫硝基苯甲酸(DTNB)为柱前衍生试剂对酶促反应液进行衍生化,用C18色谱柱在室温下采用二元梯度洗脱,于330nm波长下检测,同时以2 巯基乙醇和二硫苏糖醇(DTT)为对照,对L 半胱氨酸的分离峰进行确认,并对酶促反应液中的L 半胱氨酸... 以5,5′ 二硫硝基苯甲酸(DTNB)为柱前衍生试剂对酶促反应液进行衍生化,用C18色谱柱在室温下采用二元梯度洗脱,于330nm波长下检测,同时以2 巯基乙醇和二硫苏糖醇(DTT)为对照,对L 半胱氨酸的分离峰进行确认,并对酶促反应液中的L 半胱氨酸进行分离测定。L 半胱氨酸浓度为5~950μmol/L时,其浓度与峰面积呈显著的线性关系。高、中、低浓度水平的L 半胱氨酸加标回收率为99 7%~100 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 3%,检测限为0 8μmol/L。方法简便、快速、可靠。用于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5 5′-二硝基苯甲 柱前衍生 L- 促反应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再生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同时脱除SO_2和NO_X 被引量:32
6
作者 钟秦 吕喆 陈迁乔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41-444,共4页
可再生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同时脱除SO2 和NOX 在喷射鼓泡反应器中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在碱性条件下 ,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吸收NO后生成亚硝酰络合物 ,随后半胱氨酸 (CySH)被氧化成胱氨酸 (CySSCy) ,而吸收的NO被还原成N2 。CySSCy... 可再生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同时脱除SO2 和NOX 在喷射鼓泡反应器中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在碱性条件下 ,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吸收NO后生成亚硝酰络合物 ,随后半胱氨酸 (CySH)被氧化成胱氨酸 (CySSCy) ,而吸收的NO被还原成N2 。CySSCy能被烟气中的SO2 还原为CySH ,使半胱氨酸溶液脱硫脱硝反应得以循环进行。吸收液的 pH值、Fe(CyS) 2 的浓度对NOX 脱除率有影响 ,可用传质模型进行解释。在 5 5℃和pH =9的条件下 ,能同时达到 82 .3%的NOX 脱除率和 94.4%的SO2 脱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 可再生 烟气 喷射鼓泡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的测定与意义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欢 徐学聚 +6 位作者 张园 郭力 王颖超 方营旗 邹湘 刘玉峰 盛光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82-2184,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p-Hcy),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利用价值。方法:应用循环酶法、免疫射散法、...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p-Hcy),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利用价值。方法:应用循环酶法、免疫射散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和生化法测定8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group)化疗前、缓解后以及同期的46例健康儿童(CONgroup)血液中p-Hcy、hs-CRP、LDH和TSGF水平。结果: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治时p-Hcy、hs-CRP、LDH和TSG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完全缓解后p-Hcy、hs-CRP、LDH和TSGF水平显著低于初治时水平(P<0.05),ALL患儿化疗前后p-Hcy与TSGF成正相关(r=0.723,P<0.05),p-Hcy与LDH成正相关(r=0.818,P<0.01),p-Hcy与hs-CRP成正相关(r=0.822,P<0.01)。结论:p-Hcy、LDH、hs-CRP及TSGF对于儿童急性白血病、病情监测、化疗疗效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作用,有望成为ALL诊断及治疗的联合应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同型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含硫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基因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5349-15353,15357,共6页
大豆属高蛋白豆类植物,对人体有着特殊的营养价值,但氨基酸含量不均衡,含硫氨基酸(Cys与Met)含量很少,影响大豆营养价值。传统的分子育种与基因工程法是目前主要用于提高大豆含硫氨基酸的方法。综述了植物含硫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以... 大豆属高蛋白豆类植物,对人体有着特殊的营养价值,但氨基酸含量不均衡,含硫氨基酸(Cys与Met)含量很少,影响大豆营养价值。传统的分子育种与基因工程法是目前主要用于提高大豆含硫氨基酸的方法。综述了植物含硫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途径中各个关键酶基因的研究进展,针对各个基因的不同研究情况,提出各种不同能够提高大豆含硫氨基酸的基因工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的同化 生物合成途径 关键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器官脱垂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和胱抑素C的mRNA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旭楠 宋岩峰 +1 位作者 王水良 余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1640-1642,共3页
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B(CB)、胱抑素C(CC)的mRNA在正常和盆底器官脱垂(POP)妇女阴道前壁筋膜中的表达。方法:选择绝经前后POP和因子宫良性疾病行阴式手术治疗患者共5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两组患者阴道前壁筋膜中的CB、CC mRNA... 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B(CB)、胱抑素C(CC)的mRNA在正常和盆底器官脱垂(POP)妇女阴道前壁筋膜中的表达。方法:选择绝经前后POP和因子宫良性疾病行阴式手术治疗患者共5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两组患者阴道前壁筋膜中的CB、CC mRNA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在绝经前后,对照组CB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POP组,CC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POP组(P<0.05)。在不同脱垂程度的患者中,绝经前CB的mRNA表达随脱垂程度的增加而增加,CC的mRNA表达则随脱垂程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绝经后Ⅲ度和Ⅳ度脱垂患者CB的mRNA表达较Ⅱ度明显增加,CC的表达较Ⅱ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POP患者CB和CC表达改变引起细胞外基质的代谢发生改变,可能是POP的发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肽水解 组织蛋白B 蛋白抑制剂 聚合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硫醚-γ-裂解酶产生的H_(2)S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与RhoA-ROCK_(2)信号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芳芳 陈志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69-1374,共6页
目的探讨胱硫醚-γ-裂解酶产生的H_(2)S在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及与RhoA-ROCK_(2)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激光散斑法检测脑血流量,HE染色法... 目的探讨胱硫醚-γ-裂解酶产生的H_(2)S在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及与RhoA-ROCK_(2)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激光散斑法检测脑血流量,HE染色法观察脑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LDH、NSE、RhoA和ROCK_(2)活性及H_(2)S含量和ROCK_(2)蛋白表达。结果H_(2)S合酶CSE底物L-Cys(300 mg·kg^(-1))可明显促进脑I/R小鼠脑血流量的恢复,改善海马组织的病理损伤,抑制血清中LDH活性和脑组织中NSE、RhoA及ROCK_(2)活性的升高,并抑制血清H_(2)S含量的降低和脑组织中ROCK_(2)蛋白表达的增多。但L-Cys上述作用可被CSE合酶抑制剂PPG(50 mg·kg^(-1))明显地减弱;H_(2)S供体NaHS(4.8 mg·kg^(-1))也有与L-Cys相同的上述作用。结论CSE产生的H_(2)S对小鼠脑I/R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及增加脑血流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氢 -γ-裂解 脑缺血/再灌注 RhoA-ROCK_(2)信号通路 脑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复合型亚铁络合剂同时脱硫脱硝
11
作者 陈硕 陈琴珠 +1 位作者 王学生 弓辉 《化工环保》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0-334,共5页
采用自制喷淋塔进行湿法同时脱硫脱硝实验,在乙二胺四乙酸(EDTA)络合亚铁吸收液及半胱氨酸络合亚铁吸收液的基础上,研制出复合吸收液。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单一络合物吸收液,EDTA络合亚铁吸收液的脱硝效果较好,可在70 min内保持60%以上的N... 采用自制喷淋塔进行湿法同时脱硫脱硝实验,在乙二胺四乙酸(EDTA)络合亚铁吸收液及半胱氨酸络合亚铁吸收液的基础上,研制出复合吸收液。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单一络合物吸收液,EDTA络合亚铁吸收液的脱硝效果较好,可在70 min内保持60%以上的NO脱除率,而半胱氨酸络合亚铁吸收液则可长时间保持较好的脱硫效果,可在180 min内保持90%以上的SO_2脱除率;复合吸收液的脱硫脱硝性能较单一络合物吸收液有明显提高,在络合物浓度为0.05 mol/L、吸收液pH为8、EDTA与半胱氨酸的摩尔比为1∶2、Fe^(2+)浓度为0.075 mol/L的优化条件下,90 min内的NO脱除率基本保持在70%以上,SO_2脱除率基本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 复合络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泛素样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1介导糖尿病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萍 李丽丽 +6 位作者 李艳霞 马晓芳 边希云 肖晓琳 张春艳 刘凤婷 刘晓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4-418,共5页
目的利用小泛素相关修饰体(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解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小泛素样修饰蛋白1(SUMO1)修饰。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传代后分对照组、高糖组及SENP1组;Western blot法检测SENP1、... 目的利用小泛素相关修饰体(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解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小泛素样修饰蛋白1(SUMO1)修饰。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传代后分对照组、高糖组及SENP1组;Western blot法检测SENP1、SUMO1、PGC-1α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核呼吸因子2α(NRF-2α)和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RRα)的mRNA表达;ELISA测定乳酸脱氢酶(LDH);细胞划痕愈合方法、Transwell方法和体外血管模拟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自愈、迁移和形成血管拟态的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共价SUMO1、PGC-1α和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SENP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FAM、NRF-2α和ERRα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划痕修复能力及模拟血管形成能力下降(P<0.05,P<0.01)。与高糖组比较,SENP1组SENP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共价SUMO1、PGC-1α和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FAM、NRF-2α和ERRα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划痕修复和迁移能力及模拟血管形成能力明显改善(P<0.05,P<0.01)。对照组、高糖组和SENP1组细胞上清液中LD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66±6.39)ng/ml vs(302.45±30.54)ng/ml vs(174.08±21.03)ng/ml,P<0.01]。结论SENP1能够诱导PGC-1α发生去SUMO修饰,解除其对PGC-1α下游转录因子的抑制作用,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O1蛋白 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天冬蛋白3 核呼吸因子类 L-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基酶抑制剂NL101对大鼠神经元的作用
13
作者 王晓蓉 张霞燕 +5 位作者 徐栋敏 余舒莹 方三华 卢韵碧 张纬萍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5-272,共8页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基酶新抑制剂NL101对同型半胱氨酸(HCA)诱导大鼠神经元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正常神经元的损伤作用.方法:使用HCA(5 mmol/L)诱导大鼠皮层混合细胞及原代神经元的损伤,观察不同浓度NL101对损伤的影响,检...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基酶新抑制剂NL101对同型半胱氨酸(HCA)诱导大鼠神经元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正常神经元的损伤作用.方法:使用HCA(5 mmol/L)诱导大鼠皮层混合细胞及原代神经元的损伤,观察不同浓度NL101对损伤的影响,检测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活性、数量、形态以及坏死的变化,并观察NL101对正常神经元的作用;以同类药SAHA(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作为对照.结果:0.001 ~ 10 μmol/L的NL101对HCA诱导的皮层混合细胞数量减少没有明显影响;但1、10 μmol/L的NL101可明显减少细胞坏死(P<0.05);1μmol/L的NL101可增加神经元数量.1、10μmol/L的NL101可明显降低原代神经元活性(均P <0.05);但0.01 ~ 10 μmol/L的NL101可显著减轻HCA诱导的神经元活性降低(均P<0.05);1、10 μmol/L的NL101可减少HCA引起的神经元坏死(均P <0.05).NL101的作用与SAHA大致相当.结论:NL101对HCA诱导的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高浓度NL101对神经元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与经典的SAHA作用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药物作用 药理学 组蛋白乙酰基 拮抗剂和抑制剂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泽红假单胞菌去除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白红娟 张肇铭 +1 位作者 贠妮 刘永彬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6-101,共6页
采用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N菌株进行了去除铅的研究。考查pH、温度、接种量、供氧光照条件等因素对其生长及去除铅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生长及去除Pb2+的最优条件是pH为7、厌氧光照、温度为30℃,接种量为0.6g... 采用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N菌株进行了去除铅的研究。考查pH、温度、接种量、供氧光照条件等因素对其生长及去除铅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生长及去除Pb2+的最优条件是pH为7、厌氧光照、温度为30℃,接种量为0.6g·L-1,Pb2+的去除率可达95%以上;模拟了N菌株去除不同浓度Pb2+的动力学方程。进一步研究不同浓度Pb2+对N菌株细胞中半胱氨酸脱巯基酶比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Pb2+浓度分别为50,100,150mg·L-1时,可提高半胱氨酸脱巯基酶的活力,而当Pb2+浓度提高到200mg·L-1时则抑制其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红假单胞菌 铅离子 巯基 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罗非鱼肝组织中GSH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惠天朝 王家刚 朱荫湄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5-578,共4页
将罗非鱼在在镉浓度为 0 .3mg/ L和 3.0 mg/ L的水环境中染毒 8d,对其肝脏中 Cd,GSH,GCS及 GST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罗非鱼在染毒初期 ,镉在其肝脏中的蓄积量与染毒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低浓度镉可使 GSH随着镉蓄积浓度的升高而升... 将罗非鱼在在镉浓度为 0 .3mg/ L和 3.0 mg/ L的水环境中染毒 8d,对其肝脏中 Cd,GSH,GCS及 GST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罗非鱼在染毒初期 ,镉在其肝脏中的蓄积量与染毒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低浓度镉可使 GSH随着镉蓄积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其机理主要是低浓度的镉可使肝脏中的GCS及 GST活性升高 ,但 GSH的合成量大于损耗量 ;相反 ,大剂量的镉则可抑制 GCS的活性 ,使 GSH的合成减少 ,并间接激活 GST的活性 ,GSH消耗增加 ,故使肝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GSH 肝组织 甘肽 γ-谷二酰基合成 甘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海洋细菌对镉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斌 张兴 +3 位作者 程振远 周雅飞 何洁 周一兵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89-592,共4页
用高质量浓度镉培养液单独和联合培养2株海洋细菌J2和J6,3、7、10、14、17d后,采用原子吸收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上清液和菌细胞中Cd2+的质量浓度,以确定2株菌对镉的吸附性能;通过测定菌体细胞内半胱氨酸脱巯基酶的活性,初步研究了2株菌对... 用高质量浓度镉培养液单独和联合培养2株海洋细菌J2和J6,3、7、10、14、17d后,采用原子吸收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上清液和菌细胞中Cd2+的质量浓度,以确定2株菌对镉的吸附性能;通过测定菌体细胞内半胱氨酸脱巯基酶的活性,初步研究了2株菌对镉的转化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2株菌均可将细胞外的Cd2+吸收到细胞内,在培养至第7d时,上清液中Cd2+的含量达到最低值,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J2和J6菌体细胞中Cd2+的含量分别在培养到第10d和14d时达最大值,联合培养对镉的吸附作用优于单独培养;J2和J6在镉处理后细胞内的半胱氨酸脱巯基酶活性均显著增高,提示Cd2+的吸附与细胞内半胱氨酸脱巯基酶作用产生的S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镉吸附 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硒的营养功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左晓磊 韩爱云 《河北畜牧兽医》 2005年第5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甘肽过氧化物(GSH-PX) 微量元素硒 营养功能 硒代 黄嘌呤 高分子量 低分子量 同素异性体 硒代 化合物 原子序数 非金属性 生物体内 亚硒 硒蛋白P 化合态 牛黄 A 还原 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SPARC基因抑制高氟介导的甲状腺细胞凋亡
18
作者 赵璐 孙俊波 +1 位作者 史素琴 孙亚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研究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对高氟介导的甲状腺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培养人甲状腺细胞Nthy-ori 3-1,给予不同浓度的NaF(0.1、1、10 mmol/L)处理24 h,通过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评价SPARC的表达,确定后续实... 目的研究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对高氟介导的甲状腺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培养人甲状腺细胞Nthy-ori 3-1,给予不同浓度的NaF(0.1、1、10 mmol/L)处理24 h,通过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评价SPARC的表达,确定后续实验NaF作用浓度。另将细胞分组进行实验:对照组、NaF组(1 mmol/L孵育24 h)、si-SPARC组(转染SPARC siRNA 48 h用NaF处理)和si-NC组(转染Negative control siRNA 48 h用NaF处理)。CCK-8法和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细胞毒性;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检测活化caspase3(c-caspase3)和IGF-1R的蛋白表达。此外,将siSPARC和siIGF-1R共同转染至甲状腺细胞,通过评价细胞凋亡进一步探讨SPARC的作用机制。结果随着NaF的浓度增大,SPARC mRNA和蛋白表达均逐渐升高(P<0.05)。si-SPARC组细胞活性较si-NC组增高[(84.02±9.51)%vs.(58.31±6.86)%,P<0.05],且LDH释放率减少[(134.25±18.98)%vs.(195.18±23.50)%,P<0.05]。si-SPARC组较si-NC组细胞凋亡率减少[(124.67±19.44)%vs.(175.24±16.46)%,P<0.05]。此外,si-SPARC组(1.95±0.24 vs. 0.93±0.08,P<0.05)IGF-1R蛋白表达上调,抑制IGF-1R逆转SPARC对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沉默SPARC基因降低高氟介导的细胞毒性、抑制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负调控IGF-1R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性分泌蛋白(SPARC) 细胞凋亡 IGF-1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6PD缺陷通过Caspase-3和PARP-1诱导人黑色素瘤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9
作者 郝晓培 任娜 +4 位作者 唐琼玲 张春华 胡滔 陈龙 朱月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21-1127,共7页
葡糖-6-磷酸脱氢酶(G6PD)在许多肿瘤细胞中高表达,但其发生的作用机理目前仍然不明确.以正常人表皮黑色素细胞(HEM)、野生型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A375-WT)和G6PD缺陷的A375细胞(A375-G6PDΔ)为对象,经real-time PCR、Western印迹和紫外... 葡糖-6-磷酸脱氢酶(G6PD)在许多肿瘤细胞中高表达,但其发生的作用机理目前仍然不明确.以正常人表皮黑色素细胞(HEM)、野生型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A375-WT)和G6PD缺陷的A375细胞(A375-G6PDΔ)为对象,经real-time PCR、Western印迹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显示,A375-WT细胞的mRNA、G6PD蛋白和G6PD活性分别是HEM细胞的1.89倍(P<0.05)、6.86倍(P<0.01)和2.30倍(P<0.05).Annexin V/PI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印迹测定表明,A375-G6PDΔ的凋亡率是A375-WT的5.10倍(P<0.01),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增高1.84倍(P<0.01)以及89 kD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生成增加2.87倍(P<0.01).分光光度法分析显示,A375-G6PDΔ的NADPH和GSH分别降低了72.30%(P<0.01)和27.39%(P<0.05),并伴有75.43%的H2O2增高(P<0.01).结果提示,G6PD在黑色素瘤细胞中高表达和高活性,而敲减G6PD表达通过caspase-3和PARP-1信号诱发人黑色素瘤细胞凋亡,这为深入揭示黑色素瘤的发生机理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6-磷 黑色素瘤 蛋白3(caspase-3) 多聚二磷腺苷核糖聚合-1(PARP-1)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最新动态
20
作者 杨永立 《广西畜牧兽医》 2015年第3期128-130,共3页
1硒在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硒是硒半胱氨酸的重要组成部分,硒半胱氨酸产生于抗氧化硒蛋白,例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蛋氨酸亚砜还原酶等。机体生成相应的防御屏障以对抗氧化应激和自由基生成产生的副作用... 1硒在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硒是硒半胱氨酸的重要组成部分,硒半胱氨酸产生于抗氧化硒蛋白,例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蛋氨酸亚砜还原酶等。机体生成相应的防御屏障以对抗氧化应激和自由基生成产生的副作用,比如一些酶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阻断自由基与自由基的受体(谷胱甘肽,它可以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氧化)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应激 抗氧化防御系统 过氧化氢 防御屏障 还原 硒蛋白 氧还蛋白 甘肽 断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