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铅离子螯合作用的亚麻籽蛋白源半胱氨酸肽的制备及结构鉴定
1
作者 关心语 包小兰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3,共8页
研究发现含有半胱氨酸残基即巯基的植物蛋白肽具有铅离子螯合能力,可以降低铅中毒人群体内铅的浓度,缓解中毒症状,减轻铅损伤。本研究以脱脂亚麻籽饼为原料,从中提取亚麻籽蛋白并进行酶解,优化酶解工艺得到高巯基含量的酶解物,采用共价... 研究发现含有半胱氨酸残基即巯基的植物蛋白肽具有铅离子螯合能力,可以降低铅中毒人群体内铅的浓度,缓解中毒症状,减轻铅损伤。本研究以脱脂亚麻籽饼为原料,从中提取亚麻籽蛋白并进行酶解,优化酶解工艺得到高巯基含量的酶解物,采用共价色谱法对亚麻籽蛋白酶解物中半胱氨酸肽进行富集,并鉴定其结构,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其与铅离子的螯合机制,旨在获得具有铅离子螯合作用的半胱氨酸肽。结果发现,采用protease M酶,在酶解温度50℃、酶解pH 3.5、酶添加量900 U/g、酶解时间4 h条件下,得到巯基含量为13.37μmol/g的亚麻籽蛋白酶解肽,铅离子螯合量为11.40 mg/g;通过共价色谱法对其进行富集得到巯基含量为44.8μmol/g、铅离子螯合量为24.98 mg/g的亚麻籽蛋白源半胱氨酸肽,比亚麻籽蛋白提高了6.74倍和3.92倍;对亚麻籽蛋白源半胱氨酸肽进行结构鉴定,得到3种含有半胱氨酸的肽段,分别为WAIINLQHSGEGLCGRVV、CTGLLEAVAAALMMNIYIVGLNQLTDIE、QGGQGQQQQCEKQIQEQDYLRSCQQFLWEKV-QKGGRS,且3种肽段都可以与铅离子稳定螯合,其中半胱氨酸中的巯基在螯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对亚麻籽蛋白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并富集,可以得到高巯基含量且能与铅离子螯合的半胱氨酸肽,提高亚麻籽榨油后副产物的利用率,并为亚麻籽蛋白源半胱氨酸肽缓解铅中毒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蛋白 半胱氨酸肽 正交实验 制备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价色谱分离的含半胱氨酸肽段富集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米薇 王晶 +3 位作者 应万涛 贾伟 蔡耘 钱小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8-114,共7页
多维色谱分离、串联质谱分析技术已在蛋白质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生物样品的蛋白质以及全酶切肽段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这严重干扰了蛋白质高通量、规模化的分析。通过标签肽段富集进行样品预分离可以降低体系的复杂程度。本文建立... 多维色谱分离、串联质谱分析技术已在蛋白质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生物样品的蛋白质以及全酶切肽段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这严重干扰了蛋白质高通量、规模化的分析。通过标签肽段富集进行样品预分离可以降低体系的复杂程度。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共价色谱技术选择性分离富集含半胱氨酸肽的方法,从而降低了样品体系的复杂程度。首先以牛血清白蛋白(BSA)的酶切肽段为模型,对富集条件进行了优化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5种蛋白质酶切肽段混合物的富集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此方法的重现性好,富集效率高,富集特异性好,能有效地富集鉴定含半胱氨酸肽段。所建立的方法在复杂体系的蛋白质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复杂样品的蛋白质高通量、自动化、规模化鉴定和定量研究提供了实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色谱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半胱氨酸肽 富集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血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肽的筛选及其机制
3
作者 王嘉敏 王逐鹿 +2 位作者 常思佳 刘汉雄 王震宇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第36期43-49,共7页
本研究对猪血浆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肽进行了制备筛选,并对其抑制动力学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胰蛋白酶酶解制备的猪血浆多肽中,分子量在0~3 kDa的多肽组分抑制率为35.15%,其抑制活性最高;利用UPLC-Q-TOF联用质谱鉴定,从猪血浆多... 本研究对猪血浆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肽进行了制备筛选,并对其抑制动力学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胰蛋白酶酶解制备的猪血浆多肽中,分子量在0~3 kDa的多肽组分抑制率为35.15%,其抑制活性最高;利用UPLC-Q-TOF联用质谱鉴定,从猪血浆多肽组分中鉴定多肽氨基酸序列,分析得到的多肽氨基酸序列有35条,根据目标蛋白来源和细胞定位,选择其中两条氨基酸序列,并命名其为PP1、PP2,PP1为EAVLGLWGKVNVDEVGGEALGR、长度为22 aa,分子量为2267.2 Da,其蛋白来源为血红蛋白,PP2为VILGAHEEYHLGEGVQEIDVSK,长度为22 aa,分子量为2421.2 Da,其蛋白来源为纤溶酶原;然后将抑制肽PP1、PP2与组织蛋白酶L模拟分子对接,分析可知抑制肽与组织蛋白酶L可以通过活性中心紧密结合,分子间作用力键长范围为1.96104~5.01880?,其中PP1作用位点为H3、H4、H6、H14、N15、GLY20、GLN21和GLY23,组织蛋白酶L的作用位点为H166、H234、H239、H244、H256、H313、LYS117、SER158和GLU159,分子间作用力主要为氢键,极少部分为静电力,推测其主要通过竞争性抑制酶与底物的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可为产品加工的改进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研究蛋白酶抑制肽的生理功能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血浆蛋白 蛋白酶抑制 分离纯化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抗菌肽基因BnCRP1的克隆表达和活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曹慧慧 王磊 +5 位作者 闫艳华 林田 柯涛 黄军艳 程晓晖 刘胜毅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97,共7页
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充分利用甘蓝型油菜组织转录组测序数据和已有的抗菌肽数据库,筛选获得一个核苷酸长度为102 bp,编码34个氨基酸长度的新型抗菌肽基因BnCRP1,BnCRP1抗菌肽序列中有9个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含量超过27%,是一种新型的植... 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充分利用甘蓝型油菜组织转录组测序数据和已有的抗菌肽数据库,筛选获得一个核苷酸长度为102 bp,编码34个氨基酸长度的新型抗菌肽基因BnCRP1,BnCRP1抗菌肽序列中有9个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含量超过27%,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来源的半胱氨酸富集类抗菌肽(Cystin rich protein CRPs),在抗菌肽分类中属于打结素类抗菌肽(Knottin-like Peptides)。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抗菌肽BnCRP1对细菌和真菌都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拟南芥离体叶片涂抹接菌实验证实,BnCRP1能够显著增强植物对腐生营养型真菌核盘菌的抗性,能够作为生防制剂用于菌核病的防治中,还可以作为一个新基因源用于植物基因工程,以培育抗病转基因植物。本研究为利用生物信息手段和基因工程技术大规模鉴定新植物来源抗菌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抗菌 富集类抗菌 融合表达 活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痹康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Ⅱ相代谢酶GCLc和GST pi蛋白与mRNA的影响
5
作者 张岩 穆晓红 +8 位作者 孙文 吴丽丽 郭璇 许光远 李伟笠 姜月滢 邓莉 洪明昭 刘铜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283-286,302,共5页
目的观察糖痹康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II相代谢酶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亚基(glutamate-cysteine ligase catalytic subunit,GCLc)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pi蛋白与mRNA的影响,探讨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目的观察糖痹康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II相代谢酶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亚基(glutamate-cysteine ligase catalytic subunit,GCLc)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pi蛋白与mRNA的影响,探讨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高脂饲料与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联合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α-硫辛酸(alpha lipoic acid,ALA)组(0.0268g/(kg·d),糖痹康高(2.5g/kg)、中(1.25g/kg)、低(0.625g/kg)剂量组,每组10只,另将雄性SD大鼠10只设为正常组。治疗12周后测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传导速度;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中GCLc和GST pi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中GCLc和GST pi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12周后ALA组、糖痹康高、中剂量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升高(P<0.05);ALA组、糖痹康高、中剂量组GCLc和GST pi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糖痹康可通过诱导Ⅱ相代谢酶GCLc和GST pi改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痹康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坐骨神经 Ⅱ相代谢酶 G谷连接酶亚基和谷-s转移酶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