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载脂蛋白A-Ⅰ半胱氨酸突变体的二级结构和脂质结合能力的比较
1
作者
祝学卫
吴刚
+2 位作者
曾武威
薛红
陈保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3-609,共7页
为探讨人载脂蛋白A-Ⅰ(apoA-Ⅰ,apolipoproteinA-Ⅰ)α螺旋不同位点的半胱氨酸突变后,对蛋白二级结构和脂质结合能力的影响,利用定点诱变技术构建apoA-Ⅰ的天然半胱氨酸突变体apoA-ⅠMilano(R173C),及其它α螺旋片段上的半胱氨酸突变体...
为探讨人载脂蛋白A-Ⅰ(apoA-Ⅰ,apolipoproteinA-Ⅰ)α螺旋不同位点的半胱氨酸突变后,对蛋白二级结构和脂质结合能力的影响,利用定点诱变技术构建apoA-Ⅰ的天然半胱氨酸突变体apoA-ⅠMilano(R173C),及其它α螺旋片段上的半胱氨酸突变体,分别为apoA-Ⅰ(S52C),apoA-Ⅰ(N74C),apoA-Ⅰ(L107C),apoA-Ⅰ(K129C),和apoA-Ⅰ(L195C).观察比较各种野生型及突变apoA-Ⅰ单体蛋白的α螺旋含量和二级结构稳定性及其脂质结合能力.结果显示,野生型apoA-Ⅰ,apoA-Ⅰ(S52C),apoA-Ⅰ(N74C),apoA-Ⅰ(L107C),apoA-Ⅰ(K129C),apoA-ⅠMilano和apoA-Ⅰ(L195C)的α螺旋含量分别为54±4%,49±4%,50±2%,51±6%,56±4%,52±3%,和54±1%,各种蛋白的α螺旋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野生型apoA-Ⅰ的变性标准自由能(ΔG0D)为10.5kJ/mol;apoA-Ⅰ(S52C)和apoA-ⅠMilano的ΔG0D比野生型低2.1kJ/mol;而apoA-Ⅰ(K129C)的ΔG0D比野生型apoA-Ⅰ高1.6kJ/mol.与野生型apoA-Ⅰ相比,apoA-Ⅰ(K129C)和apoA-Ⅰ(L195C)两个突变体与脂质结合能力明显下降(P<0.05),而其它半胱氨酸突变体(包括apoA-ⅠMilano)在脂质结合动力学方面与野生型apoA-Ⅰ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提示,不同位点发生的半胱氨酸突变对apoA-Ⅰ单体蛋白的α螺旋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对蛋白的二级结构稳定性和脂质结合能力影响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载脂蛋白A—Ⅰ
半胱氨酸突变体
α螺旋含量
二级结构稳定性
脂质结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小肠三叶因子缺失半胱氨酸57突变体的构建及其生物活性
2
作者
口如琴
王蔚
+1 位作者
李令媛
茹炳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606-611,共6页
用 PCR方法构建了一个不能形成二聚体的 C端缺失半胱氨酸 57的 h ITF突变体 .将其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 p GEX- 4T- 1中 ,ITPG诱导表达 ,融合蛋白经 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 ,凝血酶酶切和 Sephacryl S 1 0 0纯化 ,得到突...
用 PCR方法构建了一个不能形成二聚体的 C端缺失半胱氨酸 57的 h ITF突变体 .将其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 p GEX- 4T- 1中 ,ITPG诱导表达 ,融合蛋白经 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 ,凝血酶酶切和 Sephacryl S 1 0 0纯化 ,得到突变体蛋白 .SDS- PAGE,氨基酸组成 ,飞行质谱 ,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与期望值一致 .研究表明突变体的生物学活性有所降低 .对胃蛋白酶作用的稳定性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三叶因子
半
胱
氨
酸
57缺失
突变体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SF1中的半胱氨酸残基氧化还原状态对其功能的调节
被引量:
2
3
作者
林正
黄帆
+4 位作者
罗兰
张式鸿
马中富
吴兴刚
徐康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1-346,共6页
人热休克转录因子1(heatshocktranscriptionfactorl ,HSF1)的结构和功能与其半胱氨酸残基的氧化还原化学性能相关.为了鉴别在氧化还原状态改变时参与分子内双硫键交联的HSF1半胱氨酸残基,了解其氧化还原化学性改变在生物学调节中的重要...
人热休克转录因子1(heatshocktranscriptionfactorl ,HSF1)的结构和功能与其半胱氨酸残基的氧化还原化学性能相关.为了鉴别在氧化还原状态改变时参与分子内双硫键交联的HSF1半胱氨酸残基,了解其氧化还原化学性改变在生物学调节中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和应用重组人HSF1中的5个半胱氨酸突变体和1个双重突变体,并用已知的巯基氧化介导剂联氨(diamide ,H2 N·NH2 )和还原介导剂二硫苏糖醇(DTT)与在体外转录和翻译的HSF1突变体蛋白质预孵育,观察其构象和与DNA结合活性的改变.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一样,所有的HSF1半胱氨酸突变体都能被热激活并与DNA结合;联氨预处理能阻断这种作用,但对突变体C153 S和双重突变体C3 73、3 78S无效.氧化还原状态对HSF1构象改变显示联氨能使HSF1野生型和突变体C3 6T和C10 3 Y形成氧化型HSF1(ox HSF1)构象,但对C153 S和C3 73、3 78S双重突变体不起作用,而单一突变体C3 73 S或C3 78S在联氨作用下分别形成二种分子量稍不同的ox HSF1构象.结果提示,在氧化条件下HSF1中的半胱氨酸残基C153 可能与C3 73 或与C3 78形成分子内二硫键交联;在对抗氧化作用上,C153 和C3 73 、C3 78起着“关闭性”作用,预防了HSF1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转录因子1
半
胱
氨
酸
突变体
氧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载脂蛋白A-Ⅰ半胱氨酸突变体的二级结构和脂质结合能力的比较
1
作者
祝学卫
吴刚
曾武威
薛红
陈保生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3-609,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资助(G20000569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9970170)资助~~
文摘
为探讨人载脂蛋白A-Ⅰ(apoA-Ⅰ,apolipoproteinA-Ⅰ)α螺旋不同位点的半胱氨酸突变后,对蛋白二级结构和脂质结合能力的影响,利用定点诱变技术构建apoA-Ⅰ的天然半胱氨酸突变体apoA-ⅠMilano(R173C),及其它α螺旋片段上的半胱氨酸突变体,分别为apoA-Ⅰ(S52C),apoA-Ⅰ(N74C),apoA-Ⅰ(L107C),apoA-Ⅰ(K129C),和apoA-Ⅰ(L195C).观察比较各种野生型及突变apoA-Ⅰ单体蛋白的α螺旋含量和二级结构稳定性及其脂质结合能力.结果显示,野生型apoA-Ⅰ,apoA-Ⅰ(S52C),apoA-Ⅰ(N74C),apoA-Ⅰ(L107C),apoA-Ⅰ(K129C),apoA-ⅠMilano和apoA-Ⅰ(L195C)的α螺旋含量分别为54±4%,49±4%,50±2%,51±6%,56±4%,52±3%,和54±1%,各种蛋白的α螺旋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野生型apoA-Ⅰ的变性标准自由能(ΔG0D)为10.5kJ/mol;apoA-Ⅰ(S52C)和apoA-ⅠMilano的ΔG0D比野生型低2.1kJ/mol;而apoA-Ⅰ(K129C)的ΔG0D比野生型apoA-Ⅰ高1.6kJ/mol.与野生型apoA-Ⅰ相比,apoA-Ⅰ(K129C)和apoA-Ⅰ(L195C)两个突变体与脂质结合能力明显下降(P<0.05),而其它半胱氨酸突变体(包括apoA-ⅠMilano)在脂质结合动力学方面与野生型apoA-Ⅰ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提示,不同位点发生的半胱氨酸突变对apoA-Ⅰ单体蛋白的α螺旋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对蛋白的二级结构稳定性和脂质结合能力影响不尽相同.
关键词
人载脂蛋白A—Ⅰ
半胱氨酸突变体
α螺旋含量
二级结构稳定性
脂质结合能力
Keywords
apolipoprotein A- Ⅰ , cysteine mutant, a helical content, secondary structural stability, capability of lipid binding
分类号
Q71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小肠三叶因子缺失半胱氨酸57突变体的构建及其生物活性
2
作者
口如琴
王蔚
李令媛
茹炳根
机构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出处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606-611,共6页
文摘
用 PCR方法构建了一个不能形成二聚体的 C端缺失半胱氨酸 57的 h ITF突变体 .将其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 p GEX- 4T- 1中 ,ITPG诱导表达 ,融合蛋白经 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 ,凝血酶酶切和 Sephacryl S 1 0 0纯化 ,得到突变体蛋白 .SDS- PAGE,氨基酸组成 ,飞行质谱 ,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与期望值一致 .研究表明突变体的生物学活性有所降低 .对胃蛋白酶作用的稳定性降低 .
关键词
小肠三叶因子
半
胱
氨
酸
57缺失
突变体
生物活性
Keywords
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
Mutant
Bioactivity
分类号
Q593.9 [生物学—生物化学]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SF1中的半胱氨酸残基氧化还原状态对其功能的调节
被引量:
2
3
作者
林正
黄帆
罗兰
张式鸿
马中富
吴兴刚
徐康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
出处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1-34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070829)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1695)~~
文摘
人热休克转录因子1(heatshocktranscriptionfactorl ,HSF1)的结构和功能与其半胱氨酸残基的氧化还原化学性能相关.为了鉴别在氧化还原状态改变时参与分子内双硫键交联的HSF1半胱氨酸残基,了解其氧化还原化学性改变在生物学调节中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和应用重组人HSF1中的5个半胱氨酸突变体和1个双重突变体,并用已知的巯基氧化介导剂联氨(diamide ,H2 N·NH2 )和还原介导剂二硫苏糖醇(DTT)与在体外转录和翻译的HSF1突变体蛋白质预孵育,观察其构象和与DNA结合活性的改变.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一样,所有的HSF1半胱氨酸突变体都能被热激活并与DNA结合;联氨预处理能阻断这种作用,但对突变体C153 S和双重突变体C3 73、3 78S无效.氧化还原状态对HSF1构象改变显示联氨能使HSF1野生型和突变体C3 6T和C10 3 Y形成氧化型HSF1(ox HSF1)构象,但对C153 S和C3 73、3 78S双重突变体不起作用,而单一突变体C3 73 S或C3 78S在联氨作用下分别形成二种分子量稍不同的ox HSF1构象.结果提示,在氧化条件下HSF1中的半胱氨酸残基C153 可能与C3 73 或与C3 78形成分子内二硫键交联;在对抗氧化作用上,C153 和C3 73 、C3 78起着“关闭性”作用,预防了HSF1的激活.
关键词
热休克转录因子1
半
胱
氨
酸
突变体
氧化还原
Keywords
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1, cysteine, mutant, redox
分类号
Q256 [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Q71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载脂蛋白A-Ⅰ半胱氨酸突变体的二级结构和脂质结合能力的比较
祝学卫
吴刚
曾武威
薛红
陈保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小肠三叶因子缺失半胱氨酸57突变体的构建及其生物活性
口如琴
王蔚
李令媛
茹炳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SCD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HSF1中的半胱氨酸残基氧化还原状态对其功能的调节
林正
黄帆
罗兰
张式鸿
马中富
吴兴刚
徐康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