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载脂蛋白C1、半胱氨酰白三烯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1
作者 申方方 张洋 +1 位作者 梁燕 马鑫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1-406,共6页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载脂蛋白C1(APOC1)、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邯郸市第二医院收治93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观察组,根...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载脂蛋白C1(APOC1)、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邯郸市第二医院收治93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观察组,根据预后将观察组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n=69)和预后不良组(n=24),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n=9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儿童血清中MIP-1α、APOC1、CysLTs表达水平;使用Pearson分析血清中这三项指标与其他临床指标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其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中MIP-1α、APOC1、CysLTs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预后不良患儿的表达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中MIP-1α、APOC1、CysLTs表达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D-二聚体呈正相关(P<0.05),与抗凝血酶Ⅲ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MIP-1α、APOC1、CysLTs联合预测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81,显著高于MIP-1α(Z=2.096,P=0.036)、APOC1(Z=2.236,P=0.025)、CysLTs(Z=2.058,P=0.040)单独预测。结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MIP-1α、APOC1、CysLTs表达水平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载脂蛋白C1 白三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博莱霉素大鼠肺脏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赵亚滨 张玉霞 +2 位作者 王常慧 侯显明 于润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2-425,共4页
目的 :探讨肺脏氧化 -还原状态与肺脏炎症、肺纤维化的关系及N 乙酰半胱氨酸对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健康雌性Wistar大白鼠经支气管灌注博莱霉素 (BLM )造成肺间质纤维化。部分灌注BLM后每日腹腔注射N 乙酰半胱氨酸 (NAC) 4 0mg/kg。... 目的 :探讨肺脏氧化 -还原状态与肺脏炎症、肺纤维化的关系及N 乙酰半胱氨酸对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健康雌性Wistar大白鼠经支气管灌注博莱霉素 (BLM )造成肺间质纤维化。部分灌注BLM后每日腹腔注射N 乙酰半胱氨酸 (NAC) 4 0mg/kg。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细胞总分数 ,检测血清和BALF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 (MDA)的含量。肺组织制成石蜡切片行HE染色进行病理和炎症积分分析。左肺匀浆后测羟脯氨酸 (HYP)含量。结果 :BLM组急性炎症期BALF细胞总数显著增高 ,中性粒细胞 (PMN)、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 ,肺组织炎症积分增加 ,14d时HYP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P <0 .0 5 ) ;NAC能够降低急性期BALF中细胞总数、PMN和淋巴细胞百分比 ,但在纤维化期细胞总数有所增加。NAC组肺组织炎症积分下降 ,但HYP含量较BLM组略增加 ;各组血清GSH和MDA水平无显著差异 ;BLM组BALFGSH水平第 17天显著降低 ,NAC能够显著提高BALFGSH水平。结论 :BALFGSH ,MDA水平较血清GSH ,MDA水平能更好的反映肺脏损伤情况和对治疗的反应 ;NAC(40mg/kg)能够减少肺组织炎症细胞的浸润和BALF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表明小剂量NAC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但其对肺纤维化大鼠胶原沉积无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博莱霉素 大鼠 肺脏 氧化-还原状态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大鼠血浆8-异前列腺素F_(2α)水平及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严群超 熊爱华 +1 位作者 肖昕 罗有同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5-607,共3页
目的分析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与心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相关性,以及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治疗效果,探讨血浆8-iso-PGF2α反映心肌氧自由基损伤程度和干预效果的可能性。方法45只Wistar大鼠分为三组:缺血组... 目的分析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与心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相关性,以及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治疗效果,探讨血浆8-iso-PGF2α反映心肌氧自由基损伤程度和干预效果的可能性。方法45只Wistar大鼠分为三组:缺血组、缺血+NAC组和对照组。使用垂体后叶素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心电图上ST段的抬高作为心肌缺血指标。在缺血+NAC组,预先用NAC 0.1 g/kg·d灌胃3周。应用ELISA方法测定心肌缺血及正常大鼠血浆及心肌组织8-iso-PGF2α含量。结果(1)急性心肌缺血组大鼠的血浆和心肌组织8-iso-PGF2α含量分别为(187.1±45.8)pg/ml和(259.3±47.5)pg/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60.4±13.7)pg/ml和(88.6±16.9)pg/g(P<0.01);(2)急性心肌缺血前应用NAC组的血浆和心肌组织8-iso-PGF2α含量分别为(88.2±16.4)pg/ml和(109.4±24.7)pg/g,明显低于缺血组(P<0.01);(3)血浆与心肌8-iso-PGF2α水平间存在正相关(r=0.856,P<0.01);(4)与正常组比较,缺血组的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心肌缺血45 min时抬高最为明显,达(0.34±0.05)mV](P<0.05),心肌缺血前使用NAC,可使心肌缺血得以改善[心肌缺血45 min时心电图ST段仅达(0.18±0.05)mV]。结论急性心肌缺血时8-iso-PGF2α含量产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大鼠 血浆 8-异前列腺素F2Α N- 干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肝损伤大鼠Nrf2及HO-1和γ-GC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蔡兆斌 庄让笑 +6 位作者 潘旭旺 方红英 黄玮玮 邵益丹 张建康 史婷婷 刘寿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36-1141,共6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NAC)注射液对慢性肝损伤大鼠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及下游分子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γ谷氨酸-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sc给予25%CCl4橄榄油溶液(1 m L·kg^(-1)),每周3次,连续... 目的观察小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NAC)注射液对慢性肝损伤大鼠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及下游分子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γ谷氨酸-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sc给予25%CCl4橄榄油溶液(1 m L·kg^(-1)),每周3次,连续4周。4周末,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别ip给予NAC 45,90和180 mg·kg^(-1)及阳性对照谷胱甘肽(GSH)54 mg·kg^(-1),每日1次连续4周。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GSH、羟脯氨酸(Hyp)含量或活性;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Nrf2,HO-1和γ-GCS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GPT,GOT,MDA和Hyp明显升高(P<0.01),Nrf2,HO-1和γ-GCS蛋白表达及SOD活性和GSH含量无明显变化;模型组肝细胞广泛脂肪变性,肝组织可见许多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部分肝细胞水肿,汇管区伴炎症细胞灶性浸润;与模型组相比,NAC各治疗组大鼠血清GPT和GOT活性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SOD活性、GSH和Hyp含量下降(P<0.01,P<0.05),Nrf2,HO-1和γ-GCS蛋白表达增加(P<0.01,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NAC 45,90和180 mg·kg^(-1)组肝组织Hyp明显降低(P<0.01),NAC 45 mg·kg^(-1)组肝组织Nrf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NAC 45 mg·kg^(-1)组比较,90和180 mg·kg^(-1)组Nrf2蛋白表达较低(P<0.01)。结论小剂量NAC可能通过调节Nrf2及下游因子HO-1和γ-GCS的表达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进而发挥防治慢性肝损伤进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损伤 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合酶1 γ谷-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博莱霉素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形成及NF-κB、IL-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卫青 张晓晔 +1 位作者 朱敏 秦秉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博莱霉素(BLM)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形成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BLM组25只,气管注射BLM5mg/kg制作肺间质纤维化模型;NAC组25只,...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博莱霉素(BLM)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形成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BLM组25只,气管注射BLM5mg/kg制作肺间质纤维化模型;NAC组25只,于注射BLM前5天开始,每天给予NAC250mg/kg直至取材;对照组25只,气管注射生理盐水。第1、3、7、14、28天处死小鼠,取右肺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左肺组织测羟脯氨酸(HYP)含量;分别采用ELISA法和S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4的含量和灌洗细胞中NF-κBp65的表达。结果:第7、14、28天,BLM组肺组织病理可见实变及胶原沉积,而NAC组明显减轻;3组小鼠肺组织HY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AC组HYP含量低于BLM组(P<0.05);第1、3、7天,3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细胞NF-κBp65的表达水平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4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NAC组2指标均低于BLM组(P均<0.05)。结论:NAC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减少致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IL-4的产生,进而减轻BLM所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4 肺间质纤维化 N-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和α-硫辛酸对汞氧化损伤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贺安宁 徐兆发 +4 位作者 王家骏 徐斌 杨敬华 李晶 裴秀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α-硫辛酸(LA)对汞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W 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单纯染汞组、NAC干预组、LA干预组。注射48 h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活性,肾皮质、肝脏中汞、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α-硫辛酸(LA)对汞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W 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单纯染汞组、NAC干预组、LA干预组。注射48 h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活性,肾皮质、肝脏中汞、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染汞组肾皮质、肝脏汞含量增高,血清GPT活性升高;肾皮质、肝脏MDA含量显著升高,GSH含量和GSH-Px、SOD活性降低。与单纯染汞组比较,NAC干预组血清GPT活性,肾皮质、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GSH含量、GSH-Px活性显著增高;肝脏SOD活性增高。LA干预组肾皮质汞含量升高,肝脏汞含量、血清GPT活性显著降低;肾皮质、肝脏MDA含量降低,GSH含量和GSH-Px活性增高;肝脏SOD活性增高。结论:NAC和LA预处理对汞所致急性肝肾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Α-硫辛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急慢性吸烟大鼠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中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莫红缨 钟南山 +1 位作者 郑劲平 龙启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N 乙酰半胱氨酸 (NAC)对急慢性吸烟大鼠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 (BALF)中核因子 κB (NF κB)表达的影响及机理。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对照组 6只 ,吸烟组 30只 ,干预 (吸烟 +NAC)组 30只。其中吸烟组和干预组...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N 乙酰半胱氨酸 (NAC)对急慢性吸烟大鼠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 (BALF)中核因子 κB (NF κB)表达的影响及机理。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对照组 6只 ,吸烟组 30只 ,干预 (吸烟 +NAC)组 30只。其中吸烟组和干预组中动物均动态观察 1、 2、 7、 14、 6 0d (各时间点 6只 )的肺组织和BALF细胞中NF κB的激活水平。运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电泳法 ,以抗NF κB抗体P5 0、P6 5作探针检测NF κB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急慢性吸烟大鼠肺组织和BALF细胞中NF κB的表达以急性吸烟早期d 1、2达最高 ,肺组织在d 1、2的NF κB活性分别为 36 .9± 8.1和36 .9± 8.0 ,与对照组 7.3± 2 .8比较 ,均有显著性的差异 (P <0 .0 1) ;在d 1、2 ,BALF细胞的NF κB活性分别为 2 4 .0± 6 .1和 2 1.2± 5 .8,与对照组 5 .7±2 .6比较 ,也均有显著性的差异 (P <0 .0 1)。但吸烟7d ,NF κB的表达已有下降 ,并发现从急性吸烟 7、14d至慢性吸烟 6 0d ,NF κB维持在比较稳定的低水平表达 ,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NAC对被激活的NF κB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与各自吸烟组相比P <0 .0 1,而对低水平NF κB表达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 NAC通过抑制急性吸烟早期被激活的NF κB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核因子-КB 吸烟 大鼠 肺组织 肺泡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自旋共振检测N-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中氧自由基的消除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伟 李颖则 邱兆昆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目的 分析于心肌缺血前全身应用N 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缺血再灌注(I/R)后不同时刻的离体大鼠心肌组织中氧自由基(OFR)的作用情况及其动态变化,探讨NAC对离体大鼠I/R心肌中OFR的消除作用效果及程度。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成对照组(Ctrl组)... 目的 分析于心肌缺血前全身应用N 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缺血再灌注(I/R)后不同时刻的离体大鼠心肌组织中氧自由基(OFR)的作用情况及其动态变化,探讨NAC对离体大鼠I/R心肌中OFR的消除作用效果及程度。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成对照组(Ctrl组)和NAC用药组(NAC组) ,于术前用药(分别为生理盐水和NAC) ,制成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直接检测心肌中的OFR ,观察两组再灌注后不同时刻的大鼠心肌中,OFR信号在ESR波谱中出现的频度及强度,χ2 检测分析两组大鼠心肌在再灌注后不同时刻的OFR信号检测阳性率的差异显著性。结果 再灌注后的NAC组心肌中,无论从OFR出现的频度还是强度均较Ctrl组有较大改善(降低) ,OFR在再灌注后出现高峰的时机明显延迟,其再灌注后5min和10min的OFR信号检测阳性率较Ctrl组显著降低(P <0 .0 0 2 5 ) ,并以再灌注后5min时最为显著。结论 NAC能明显消除离体大鼠I/R后心肌中的OFR ,加强再灌注后心肌的抗氧化能力,降低OFR对心肌组织的损害程度,对缺血 再灌注心肌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自旋共振 氧自由基 N-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吸烟导致小鼠肺气肿及IL-1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胡代菊 郭欣 梅晓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78-1581,共4页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烟草烟雾暴露导致的小鼠肺气肿及白介素-12(IL-12)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烟雾暴露组和NAC组。烟雾暴露组和NAC组小鼠给予香烟烟雾吸入共20周。NAC组小...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烟草烟雾暴露导致的小鼠肺气肿及白介素-12(IL-12)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烟雾暴露组和NAC组。烟雾暴露组和NAC组小鼠给予香烟烟雾吸入共20周。NAC组小鼠在烟雾暴露16周时,予以加用NAC腹腔内注射给药,4周后处死小鼠,留取肺组织、血液和肺泡灌洗液(BALF)。使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计算单位面积内的平均肺泡内衬间隔以及肺泡数;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BALF和血清中IL-12的浓度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烟雾暴露组小鼠肺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及肺气肿样变化明显,肺泡内衬间隔增加,肺泡数减少。同时,血清及BALF内IL-1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与烟雾暴露组相比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BALF内IL-12水平较烟雾暴露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C能明显抑制烟雾暴露导致的肺气肿,降低炎症因子IL-12水平,提示NAC对烟雾暴露导致的小鼠肺部炎症反应及肺气肿可能有减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 肺气肿 慢性阻塞性肺病 白介素-12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利 杨艳 姚尚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232-2234,共3页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假手术组(CS组)、正常I/R组(CI/R组)、正...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假手术组(CS组)、正常I/R组(CI/R组)、正常I/R+NAC组(CN组)、糖尿病假手术组(DS组)、糖尿病I/R组(DI/R组)、糖尿病I/R+NAC组(DN组),每组12只,共72只。检测各组心肌梗死范围(IS/AAR)、HIF-1α和HO-1mRNA表达。结果:CS组检测不到HIF-1α和HO-1mRNA表达,DS组检测到少量HIF-1α和HO-1mRNA表达;DI/R组HIF-1α和HO-1mRNA表达低于CI/R组(P<0.05),IS/AAR大于CI/R组(P<0.05);DN组HIF-1α和HO-1mRNA表达高于DI/R组,但低于CN组(P<0.05);IS/AAR小于DI/R组,但大于CN组(P<0.05)。结论:NAC可部分恢复糖尿病大鼠心肌I/R后HIF-1α和HO-1mRNA表达,减小心梗面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糖尿病 低氧诱导因子-1 血红素加氧酶-1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心肌白介素-1表达和N-乙酰半胱氨酸对损伤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司良毅 陈运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1-584,共4页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IL 1)mRNA及蛋白在缺血心肌的表达规律及与再灌注损伤之间的关系 ,并观察N 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缺血组织的影响。方法 大鼠 116只 ,随机分设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 ,IR +NAC治疗组和假手术对照组 (Sham组 ) ;先缺血...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IL 1)mRNA及蛋白在缺血心肌的表达规律及与再灌注损伤之间的关系 ,并观察N 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缺血组织的影响。方法 大鼠 116只 ,随机分设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 ,IR +NAC治疗组和假手术对照组 (Sham组 ) ;先缺血6 0min ,然后分设再灌注 1、3、6、12、2 4h共 5个时相点 ;治疗组于缺血 10min腹腔注射NAC16 0mg/kg。于各相应时相点活杀动物取缺血区心肌待测。IL 1mRNA表达用原位杂交检测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其蛋白表达 ,心肌组织MDA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 ,心肌组织SOD活性测定用黄嘌呤过氧化物酶法 ,心肌组织ATP酶活性用磷比色法测定 ,心肌梗塞范围测定用TTC染色法。结果 心肌IR后 ,IL 1mRNA及蛋白质表达明显增高 ,分别于 3,6h达高峰 ,心肌MDA含量明显增高而SOD、Na+ K+ ATPase、Ca2 + ATPase、Mg2 + ATPase活性明显降低 ,心肌梗塞范围于 2 4h内呈逐步增加趋势 ;IL 1表达水平与心肌梗塞范围变化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但与MDA之间呈明显正相关 ,与SOD、Na+ K+ ATPase、Ca2 + ATPase、Mg2 + ATPase之间呈明显负相关 ;NAC可使上述生化指标的变化明显改善 ,心肌梗塞范围缩小。结论 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IL 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 ,NAC可抑制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白介素-1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测定卡托普利和N-乙酰-L-半胱氨酸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丽伟 石依卉 +2 位作者 魏甜 谭小芳 孟建新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7-221,共5页
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激光诱导荧光(CE-LIF)检测卡托普利(CAP)和N-乙酰-L-半胱氨酸(NAC)的分析方法。采用1,3,5,7-四甲基-8-溴甲基-二氟二硼-二吡咯甲川(TMMB-Br)为柱前衍生试剂,在50 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8.5)中... 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激光诱导荧光(CE-LIF)检测卡托普利(CAP)和N-乙酰-L-半胱氨酸(NAC)的分析方法。采用1,3,5,7-四甲基-8-溴甲基-二氟二硼-二吡咯甲川(TMMB-Br)为柱前衍生试剂,在50 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8.5)中,40℃下进行衍生反应10min。以荧光素为内标,25mmol/L硼酸盐缓冲溶液(pH=9.5)为电泳背景电解质,14min内达到基线分离。CAP和NAC的检出限分别为0.65nmol/L、0.76nmol/L。将该方法应用于人体尿液和血清中这两种物质的测定,回收率在97.0%~105.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分离-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 卡托普利 N--L- 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组织中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石磊 张兵 夏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737-740,746,共5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在无菌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asept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进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1例(22髋)ANFH取股骨头病灶周围骨松质,其中早期ANFH组(6髋),中期ANFH组(8髋),晚期ANFH...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在无菌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asept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进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1例(22髋)ANFH取股骨头病灶周围骨松质,其中早期ANFH组(6髋),中期ANFH组(8髋),晚期ANFH组(8髋);另取19例(19髋)新鲜股骨颈骨折的股骨头对应部位骨松质为对照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空骨陷窝计数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比色法检测股骨头组织Caspase-3活性。结果骨陷窝空虚百分率(F=45.43,P=0.000)、成骨细胞凋亡率(F=120.86,P=0.000)等凋亡指标均随ANFH临床分期进展而显著升高,ANFH早、中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q=18.899,P<0.05;q=6.398,P<0.05),但并不随着ANFH病变进展而增强,而呈现进行性下降;ANFH晚期组Caspase-3活性与对照组Caspase-3活性无统计学差异(q=2.021,P>0.05)。Caspase-3活性与细胞凋亡率统计学相关性不显著(r=0.126,P=0.425)。结论在ANFH进展过程中,Caspase-3可能不是细胞凋亡的主要执行分子;Caspase-3在ANFH进展中可能发挥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天冬蛋白酶-3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N-乙酰-L-半胱氨酸合成紫色-近红外荧光发射的量子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冰 邓大伟 +3 位作者 曹洁 郭静 张俊 顾月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6-461,共6页
应用生物活性分子N-乙酰-L-半胱氨酸(NAC)作为配体,采用加热回流和水热合成法制备具有紫色-近红外荧光发射、高质量的水溶性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 s),并通过紫外可见、荧光分光光度计表征量子点的光学性质,透射电镜(TEM)和粉末X... 应用生物活性分子N-乙酰-L-半胱氨酸(NAC)作为配体,采用加热回流和水热合成法制备具有紫色-近红外荧光发射、高质量的水溶性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 s),并通过紫外可见、荧光分光光度计表征量子点的光学性质,透射电镜(TEM)和粉末X射线衍射(XRD)表征量子点结构。结果表明,以N-乙酰-L-半胱氨酸为配体可以合成出荧光量子产率为11%-62.4%、荧光发射峰在415-800 nm宽范围内可调的Zn1-xCdxSe和CdTe水溶性量子点。XRD结果表明量子点荧光发射峰与其粒径相关。这是首次应用单一配体——N-乙酰-L-半胱氨酸作为稳定剂,合成具有紫色近红外宽荧光发射的水溶性荧光量子点。用此方法制备的水溶性量子点具有较好的荧光量子产率、较窄的半峰宽以及较强的光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量子点 N--L- 紫色-近红外荧光发射 Zn1-xCdxSe量子点 CDTE量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N-乙酰半胱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红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4-456,共3页
在硫酸酸性介质条件下,Ce(IV)可氧化N-乙酰半胱氨酸,产生微弱化学发光,而荧光染料罗丹明6G对该化学发光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基于此现象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N-乙酰半胱氨酸的新方法。对影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 在硫酸酸性介质条件下,Ce(IV)可氧化N-乙酰半胱氨酸,产生微弱化学发光,而荧光染料罗丹明6G对该化学发光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基于此现象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N-乙酰半胱氨酸的新方法。对影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优化了反应条件和各项测定参数。其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N-乙酰半胱氨酸在1.0×10-8-2.0×10-6g.mL-1的范围内,其化学发光强度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1×10-9g.mL-1(3σ),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5.0×10-8g.mL-1,n=9)。该方法成功用于药物制剂中N-乙酰半胱氨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Ⅳ) 能量转移 流动注射分析 化学发光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小鼠认知功能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闫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9-535,共7页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和海马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3~4月龄C57BL/6J小鼠54只随机分为3组(n=18)...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和海马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3~4月龄C57BL/6J小鼠54只随机分为3组(n=18),分别为对照组、手术组、手术+NAC组。在异氟醚吸入麻醉下,手术组和手术+NAC组小鼠行左下肢胫骨骨折内固定术。手术+NAC组分别于麻醉前30 min、术后3 h和6 h腹腔内注射NAC 150 mg/kg,对照组和手术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术后第3天利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随机取6只小鼠,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空间认知和记忆功能,术后第7天完成测试。术后第1、3天取小鼠海马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浓度,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Nrf2和HO-1的蛋白与mRNA表达。结果 3组小鼠的游泳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135,P=0.114);与对照组和手术+NAC组小鼠相比,手术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和手术+NAC组术后1 d海马组织IL-6和MDA含量均明显增高(P均=0.000),术后第3天手术组仍高于对照组(P=0.000),手术+NAC组IL-6(P=0.251)和MDA(P=0.103)含量降至对照组水平;与手术组相比,手术+NAC组术后第1、3天海马组织IL-6和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00)。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和手术+NAC组海马组织Nrf2和HO-1蛋白表达均增高(P均=0.000);与手术组相比,手术+NAC组海马组织Nrf2和HO-1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均=0.000)。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和手术+NAC组Nrf2和HO-1 mRNA表达在术后第1天均明显增加(P均=0.000),手术+NAC组明显高于手术组(P=0.000)。术后第3天,Nrf2和HO-1的mRNA表达进一步增强。结论 NAC预处理后的POCD小鼠降低海马组织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改善认知功能,此作用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氧化应激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镁盐-甘草酸环状样二聚体治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庄让笑 王福根 +6 位作者 邵益丹 方红英 孙晶晶 席建军 潘金明 梁伟峰 刘寿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337-1341,共5页
目的:研究新合成产物乙酰半胱氨酸镁盐-甘草酸环状样二聚体(acetylcysteine magnesiumglycyrrhizin fine antipode dimers,GFA-NAC·Mg)治疗大鼠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25%四氯化碳(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GFA-NAC·Mg按25... 目的:研究新合成产物乙酰半胱氨酸镁盐-甘草酸环状样二聚体(acetylcysteine magnesiumglycyrrhizin fine antipode dimers,GFA-NAC·Mg)治疗大鼠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25%四氯化碳(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GFA-NAC·Mg按25、50、100mg/kg剂量每日分别腹腔注射进行肝纤维化治疗,给药8周后处死大鼠,用肝纤维化网格染色观察肝纤维化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羟脯氨酸(Hyp)和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结果:大鼠肝组织病理结果显示其肝纤维化处于Ⅲ-Ⅳ期;与模型组比较,GFA-NAC·Mg治疗后血清Hyp明显降低;肝组织抗氧化指标SOD显著升高,MDA明显下降;肝纤维化指标TGF-β1、PDGF在组织含量下降;GFA-NAC·Mg各组网格染色显示肝纤维化好转。结论:GFA-NAC·Mg对肝纤维化大鼠有较好实验治疗作用,可能通过抑制PDGF和TGF-β1的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盐-甘草环状样二聚体 肝纤维化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兔免疫性血管炎中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及N-乙酰半胱氨酸的干预研究
18
作者 邹润英 贺湘玲 +1 位作者 邹惠 田鑫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7-571,共5页
目的分析免疫性血管炎家兔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血管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幼年家兔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NAC治疗组,用牛血清白蛋白复... 目的分析免疫性血管炎家兔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血管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幼年家兔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NAC治疗组,用牛血清白蛋白复制幼兔免疫性血管炎的川崎病(KD)动物模型,治疗第7天及第28天检测各组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血管病变。结果免疫性血管炎家兔急性期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NAC可显著降低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P<0.05),并能显著改善免疫性血管炎家兔的血管病理损害。恢复期模型对照组幼兔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可能参与了免疫性血管炎的发病机制,NAC可能通过清除自由基来对抗免疫性血管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异前列腺素F2Α 免疫性血管炎 川崎病 幼兔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萘酰亚胺的半胱氨酸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在生物成像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敬敬 俞岳文 +1 位作者 王炳祥 江玉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98-1202,共5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用于检测半胱氨酸的新型荧光探针乙二醛(N-羟乙基-1,8-二甲酰亚胺-4-萘基)单腙(NAD),该荧光探针对半胱氨酸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当半胱氨酸加入NAD溶液中,会形成分子内氢键,抑制C■N的异构化,导致荧光增强.此外,探... 设计合成了一种用于检测半胱氨酸的新型荧光探针乙二醛(N-羟乙基-1,8-二甲酰亚胺-4-萘基)单腙(NAD),该荧光探针对半胱氨酸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当半胱氨酸加入NAD溶液中,会形成分子内氢键,抑制C■N的异构化,导致荧光增强.此外,探针NAD可应用于细胞内半胱氨酸的检测,表明该类型探针在生物检测应用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细胞成像 1 8-亚胺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壬基酚对小鼠Sertoli TM4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晓珍 聂少平 +2 位作者 余强 黄丹菲 谢明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30-136,共7页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壬基酚(nonylphenol,NP)诱导的小鼠SertoliTM4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以Sertoli TM4细胞为对象,实验分为对照组、NP组(20 μmol/L NP处理)、NP+NAC组(5 mmol/L NAC预处...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壬基酚(nonylphenol,NP)诱导的小鼠SertoliTM4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以Sertoli TM4细胞为对象,实验分为对照组、NP组(20 μmol/L NP处理)、NP+NAC组(5 mmol/L NAC预处理4 h后20 μmol/L NP处理24 h)、NAC组(5 mmol/L NAC处理4 h后换正常培养基培养),采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和细胞凋亡情况;试剂盒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Caspase-3相对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磷酸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0 μmol/L NP处理24 h能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同时诱导细胞内ROS生成,下调SOD和CAT活力,增加MDA含量,诱导Sertoli TM4细胞凋亡,增加Caspase-3相对活力,促进ERK、JNK蛋白磷酸化激活;与NP组相比,NAC预处理能够明显削弱NP引起的细胞内ROS生成,使SOD、CAT活力下调,MDA含量增加,Sertoli TM4细胞凋亡,Caspase-3相对活力增强,激活ERK、JNK信号通路。结论:NAC具有干预NP对小鼠Sertoli TM4细胞损伤的作用,这可能与NAC抑制NP诱导的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以及阻断ERK、JNK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小鼠Sertoli TM4细胞 N--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