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纯半绝缘4H-SiC单晶衬底Si面外延石墨烯工艺研究
1
作者 毛开礼 胡彦飞 +2 位作者 王英民 李斌 赵高扬 《电子工艺技术》 2017年第2期63-66,88,共5页
高纯半绝缘SiC衬底上获得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是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外延层石墨烯材料的确认和性能表征也至关重要。研究了高纯半绝缘衬底上制备大面积外延石墨烯的工艺以及相关工艺参数(压力、温度、工艺时间)对外延石墨烯质量的影响。... 高纯半绝缘SiC衬底上获得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是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外延层石墨烯材料的确认和性能表征也至关重要。研究了高纯半绝缘衬底上制备大面积外延石墨烯的工艺以及相关工艺参数(压力、温度、工艺时间)对外延石墨烯质量的影响。通过激光拉曼光谱、原子力显微镜、场发射扫面电镜等分析,测试了石墨烯材料的大小、形态,为后续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在1 650℃、500 Pa压力下生长2 h制备的外延石墨烯,具有更高品质和表面连续性,拉曼光谱中2D峰的半高宽(FWHM)约为34 cm^(-1),能够用单峰洛伦兹拟合,预示着单层石墨烯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高纯绝缘SiC单晶 大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4H-SiC SI衬底MESFET外延生长及器件研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昊 商庆杰 +3 位作者 郝建民 齐国虎 霍玉柱 杨克武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07-1010,共4页
以国产衬底实现SiC加工工艺链为目标,采用国产4H-SiC半绝缘衬底材料外延得到4H-SiC MESFET结构材料。外延片XRD半宽43.2 arcs,方块电阻121点均匀性18.39%,随后制备出的具有直流特性的4H-SiC MESFET器件管芯,器件总栅宽250μm,饱和电流密... 以国产衬底实现SiC加工工艺链为目标,采用国产4H-SiC半绝缘衬底材料外延得到4H-SiC MESFET结构材料。外延片XRD半宽43.2 arcs,方块电阻121点均匀性18.39%,随后制备出的具有直流特性的4H-SiC MESFET器件管芯,器件总栅宽250μm,饱和电流密度680 mA/mm,跨导约为20 mS/mm,在20 V下的栅漏截止漏电为10μA,2 mA下栅漏击穿电压为80 V。比例占总数的70%以上。初步实现从衬底到外延,进而实现器件的完整工艺链,为进一步的工艺循环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SIC 半绝缘衬底 金属肖特基场效应晶体管 外延 微波 功率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波段AlN/GaN HEMT外延材料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传皓 彭大青 +4 位作者 李忠辉 张东国 杨乾坤 吴少兵 孙岩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基于MOCVD平台,在100 mm SiC半绝缘衬底上,提出恒压式气流吹扫和台阶式流场调控技术分别应用于生长AlN/GaN异质结界面和AlN势垒层,显著改善了AlN/GaN异质结界面不清晰、Al原子表面扩散长度偏低的外延难题,研制出高性... 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基于MOCVD平台,在100 mm SiC半绝缘衬底上,提出恒压式气流吹扫和台阶式流场调控技术分别应用于生长AlN/GaN异质结界面和AlN势垒层,显著改善了AlN/GaN异质结界面不清晰、Al原子表面扩散长度偏低的外延难题,研制出高性能AlN/GaN HEMT外延材料。图1为AFM 5μm×5μm范围下的表面形貌,势垒层表面平整,原子台阶明显,RMS=0.3 nm,且无明显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延材料 势垒层 扩散长度 异质结界面 HEMT 表面平整 MOCVD 半绝缘衬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SiC MESFET功率增益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娄辰 潘宏菽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3-336,共4页
在高纯半绝缘衬底上采用国产的外延技术和自己开发的器件设计及工艺技术,研制出在S波段连续波输出功率大于10 W、功率增益大于9 dB、功率附加效率不低于35%的性能样管,比研制初期的3~5 dB的功率增益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初步显现了Si... 在高纯半绝缘衬底上采用国产的外延技术和自己开发的器件设计及工艺技术,研制出在S波段连续波输出功率大于10 W、功率增益大于9 dB、功率附加效率不低于35%的性能样管,比研制初期的3~5 dB的功率增益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初步显现了SiC器件在S波段连续波大功率、高增益方面的优势。采用亚微米光刻和低欧姆接触形成及减小附加寄生参量,使器件在更大功率输出的情况下,功率增益和功率附加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证明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微波 功率器件 金属-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半绝缘衬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As、GaP、InP等Ⅲ—Ⅴ族化合物的最新动向
5
作者 藤田庆一郎 芦云蓉 《微纳电子技术》 1978年第3期80-86,共7页
化合物半导体,虽然发展缓慢,然而正在从工业研究阶段走向生产阶段。但是要达到目前硅那样的发展程度,仍存在不少技术上的问题。就现阶段来说,技术上期待解决的问题有:(1)增大体积降低成本;(2)实现低位错密度;(3)控制半绝缘晶体的杂质。... 化合物半导体,虽然发展缓慢,然而正在从工业研究阶段走向生产阶段。但是要达到目前硅那样的发展程度,仍存在不少技术上的问题。就现阶段来说,技术上期待解决的问题有:(1)增大体积降低成本;(2)实现低位错密度;(3)控制半绝缘晶体的杂质。兹分述如下: (1)增大体积降低成本,这不仅关系到大块体单晶本身,而且也关系到降低外延生长工艺和器件工艺的成本问题,所以对其要求是强烈的。硅作为化合物半导体的先行者,现在其直径已是3~4英寸,甚至还要超过4英寸,而GaAs和InP仅有2英寸左右,根据硅的经验,要使它们突破2英寸大关,就必须实现无位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生长 离解压 发光效率 INP GAP 位错密度 杂质浓度 GAAS 材料 晶体生长 半绝缘衬底 化合物导体 载流子浓度 载流子密度 晶格缺陷 晶体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