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半球面影像技术测定城市林分的冠层结构参数 被引量:17
1
作者 苏志尧 贾小容 +1 位作者 解丹丹 李镇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5-68,102,共5页
以样方法为基础,用半球面影像技术估测了广州市帽峰山常绿阔叶林的2种冠层结构参数,即叶面积指数(LAI)和林冠孔隙度.该群落优势现象明显,但立木胸径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小径级范围.100个样方测定的IAI数值范围是1.10~5.08,平均... 以样方法为基础,用半球面影像技术估测了广州市帽峰山常绿阔叶林的2种冠层结构参数,即叶面积指数(LAI)和林冠孔隙度.该群落优势现象明显,但立木胸径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小径级范围.100个样方测定的IAI数值范围是1.10~5.08,平均值为2.88,变异系数(CV)为23.97%;林冠孔隙度数值范围是7.72%-21.86%,平均值为11.70%,CV为22.42%.LAI在整个林分中的分布基本呈均匀状态,从西到东及从南到北各样带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从南到北各样带的林冠孔隙度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003).作为一种近距离的遥感测量方法,半球面影像技术是一种快捷、准确、操作容易且有极高的性价比的森林冠层分析方法,将在林业科学研究特别是森林毕杰蛤测和评价中开辟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 叶面积指数 林冠孔隙度 冠层结构参数 半球面影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树木园植物群落冠层结构与林下光环境的季节动态
2
作者 吴国章 甘先华 +5 位作者 蔡坚 张卫强 黄芳芳 黄钰辉 王宁 苏宇乔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4期51-59,共9页
为探究城市森林冠层结构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对林下光照分布的影响,以广东树木公园和华南农业大学树木园的典型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依据研究区植物分布和地形特征设置6条调查样带,于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利用半球面影像技术连续监测群... 为探究城市森林冠层结构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对林下光照分布的影响,以广东树木公园和华南农业大学树木园的典型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依据研究区植物分布和地形特征设置6条调查样带,于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利用半球面影像技术连续监测群落的林冠开度(CO)、叶面积指数(LAI)、林下直射光(TDir)、散射光(TDif)和总光照(TTot),并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探讨冠层结构和林下光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群落间CO和LAI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CO的范围为11.98%~31.28%,LAI为1.50~3.03,阔叶林群落(Broad-leaved community)和南洋楹群落(Falcataria falcata community)CO随季节更替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显著变化趋势(P<0.05),LAI变化方向相反,其余群落变化不明显。各群落间TDir、TDif和TTot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范围分别为2.62~7.45、2.64~6.72、5.14~14.18 mol·m^(-2)·d^(-1),除大叶相思群落(Acacia auriculiformis community)TDir和TTot的月际变化不显著外,其余群落的林下光环境参数随季节更替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显著变化趋势(P<0.05)。林下光环境与CO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LAI呈极显著负相关,TDif对林下光环境的解释量最大。综上认为,不同群落的冠层结构和林下光环境存在显著的时空异质性,冠层结构对林下光环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气温、光照、水分等环境因子的季节性变化和自然干扰是森林冠层季节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结构 林下光环境 季节动态 半球面影像技术 树木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城市绿地群落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及其对乔木冠层结构等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海琪 严朝东 +2 位作者 潘丽婵 刘颂颂 胡桢健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1期126-134,共9页
为研究林下草本植物对维持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功能及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东莞市中心城区公园、社区、街头的75个典型城市绿地样地的乔木数据以及225个1 m×1 m林下草本样方的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东莞城市草本植物... 为研究林下草本植物对维持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功能及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东莞市中心城区公园、社区、街头的75个典型城市绿地样地的乔木数据以及225个1 m×1 m林下草本样方的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东莞城市草本植物多样性与乔木林冠结构以及林下光照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共有林下草本植物167种,分属42科,112属。不同绿地类型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公园、社区和街头。(2)乔木密度、林冠结构因子(透光比、叶面积指数、椭球体叶倾角、平均叶倾角和冠层覆盖度)与林下光照(林下散射辐射和林下直接辐射)共8个环境因子,对林下草本植物组成的解释变异量总和为11.68%,乔木密度是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物种组成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3)林下草本植物的6个多样性指数(个体数、Margalef指数、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均与乔木密度表现出显著正相关,与叶面积指数表现出正相关;而透光比、椭球体叶倾角、林下光照直接辐射与这6个多样性指数表现出负相关。此外,冠层覆盖度与林下草本植物个体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出正相关。研究表明,东莞城市绿地乔木的结构和密度在一定程度上调控着林下草本植物物种的组成。合理的城市绿地乔木层密度有助于维持林下草本植物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林下辐射 冠层结构 半球面影像技术 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人工林分的冠层结构参数与林下光照条件 被引量:14
4
作者 贾小容 苏志尧 +1 位作者 区余端 解丹丹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3-478,544,共7页
以样方法为基础,用半球面影像技术测定了桉树林、湿地松林和混交林(木荷+青冈+银木荷)3种人工林分的冠层结构(叶面积指数LAI和林冠孔隙度CO)和林下光照条件(林下直射光TransDir和林下散射光TransDif),并分析了冠层结构与林下光照条件之... 以样方法为基础,用半球面影像技术测定了桉树林、湿地松林和混交林(木荷+青冈+银木荷)3种人工林分的冠层结构(叶面积指数LAI和林冠孔隙度CO)和林下光照条件(林下直射光TransDir和林下散射光TransDif),并分析了冠层结构与林下光照条件之间的关系。测定结果表明,桉树林、湿地松林和混交林的LAI平均值分别是1.9、2.7和2.6,变异系数为11.3%,14.4%和19.3%;CO的平均值分别为18.1%,10.4%和11.0%,变异系数为13.9%,17.7%和26.2%;TransDir的平均值分别为6.5,4.0和3.9 mol.m-2.d-1,变异系数为22.1%,22.9%和30.8%。TransDif的平均值分别为5.5、3.2和3.3 mol.m-2.d-1,变异系数为15.2%,14.8%和19.2%,以混交林林下光照的空间异质性最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在3种林分中,TransDif均与LAI或CO显著相关,而TransDir仅在混交林中与LAI或CO显著相关。混交林冠层结构具有较高的空间异质性,并直接影响林下光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结构 林冠孔隙度 叶面积指数 半球面影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园林树种叶面积指数测定方法研究——以小叶榕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柯峰 翁殊斐 苏志尧 《福建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88-91,95,共5页
分别采用半球面影像技术和LAI-2000冠层分析仪对华南地区最常用园林树种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进行测定、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2种测量仪器所测LAI值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01);用半球面影像... 分别采用半球面影像技术和LAI-2000冠层分析仪对华南地区最常用园林树种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进行测定、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2种测量仪器所测LAI值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01);用半球面影像技术测量的LAI值与冠幅、胸径和树高之间也存在极显著一元线性关系,构建回归模型分别为:LAI=0.0444Cw+1.6526,LAI=0.0088D+1.8327,LAI=0.0543H+1.6404;通过模型可估测小叶榕单株的叶面积指数,达到95%的置信区间的估测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榕 叶面积指数LAI 回归模型 半球面影像技术 冠层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瓶山自然保护区阔叶林冠层结构与辐射消减效应 被引量:23
6
作者 崔佳玉 曾焕忱 +3 位作者 王永强 张毅 胡益珩 苏志尧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49,共5页
为定量研究阔叶林群落的辐射消减效应,以银瓶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设置2hm2固定样地开展群落调查,并采用半球面影像技术获取冠层结构和林下光照指标,分析冠层结构对太阳辐射的消减作用。研究表明:样地林下光照(直射光、散... 为定量研究阔叶林群落的辐射消减效应,以银瓶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设置2hm2固定样地开展群落调查,并采用半球面影像技术获取冠层结构和林下光照指标,分析冠层结构对太阳辐射的消减作用。研究表明:样地林下光照(直射光、散射光和总光照)与林冠结构(叶面积指数、林冠开度)相关性极显著;林下直射光对林下总光照的贡献大于散射光,林冠结构与散射光的相关关系较直射光强;林冠结构与林木胸径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与林分密度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林冠对总光照的消减作用极显著,月际变化呈单峰分布,6月份消减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冠结构 辐射消减 半球面影像技术 林下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园木本植物群落的叶面积指数与辐射消减效应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佩瑗 胡砚秋 +2 位作者 张璐 苏志尧 王祥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83,共6页
木本植物群落具有遮阴和辐射消减的功能,可以缓解城市夏季的热岛效应。为定量研究城市公园木本植物群落的辐射消减效应,选择江门市城区公园24个木本植物景观单元,采用半球面影像技术获取林冠影像,分析模拟城市公园植被冠层结构和林下光... 木本植物群落具有遮阴和辐射消减的功能,可以缓解城市夏季的热岛效应。为定量研究城市公园木本植物群落的辐射消减效应,选择江门市城区公园24个木本植物景观单元,采用半球面影像技术获取林冠影像,分析模拟城市公园植被冠层结构和林下光照条件。结果表明:1)江门城区公园木本植物景观单元的叶面积指数(ILAI)处于0.88-2.22之间,低于自然环境植被IN,LAI水平;2)冠层对光照的辐射消减率随ILAI的增加而增大,ILAI与直射光消减率和散射光消减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3)城区公园树木景观单元林冠下直射光的变异程度强于林下散射光,林冠对直射光的影响大于散射光;4)城市公园林冠对直射光和散射光的消减作用极显著,月际变化呈单峰分布,以6-8月消减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木本植物 叶面积指数 辐射消减效应 半球面影像技术 植被冠层结构 林下光照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