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南季风潮与2004年5月我国南方暴雨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曾中
方翔
+2 位作者
朱福康
郑新江
李峰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1-437,共7页
以2004年5月初及5月中旬我国华南等地两次较大暴雨过程为例,分析了西南季风潮与我国前汛期降水的关系.初步结论指出:西南季风潮的爆发与我国华南降水,特别是大暴雨的形成关系极为密切,而这次西南季风潮的爆发又与来自南半球的越赤道气...
以2004年5月初及5月中旬我国华南等地两次较大暴雨过程为例,分析了西南季风潮与我国前汛期降水的关系.初步结论指出:西南季风潮的爆发与我国华南降水,特别是大暴雨的形成关系极为密切,而这次西南季风潮的爆发又与来自南半球的越赤道气流直接有关.同时指出,这次西南季风潮的爆发主要与来自85°~95°E孟加拉湾地区所在经度的越赤道气流有关,它们是印度洋“半球间宏观系统”的一个部分.而南海季风潮仅仅是西南季风潮的一种特例,在这两次重大降水过程中没有南海季风潮的爆发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季风潮
前汛期降水
特大暴雨
半球间宏观系统
越赤道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宪之教授之气象灾害研究成果及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曾中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9-577,共9页
李宪之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他年轻时(1927—1930年)参加了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在青海亲历了一次强大寒潮的侵袭,对其一生有重要的影响。1930—1936年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和工作。1934年获博士学位,1936年回国。历任清华大...
李宪之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他年轻时(1927—1930年)参加了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在青海亲历了一次强大寒潮的侵袭,对其一生有重要的影响。1930—1936年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和工作。1934年获博士学位,1936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及北京大学教授。李宪之先生一生从事气象高等教育及科学研究,有许多开创性的工作。1934—1936年先后发表了《东亚寒潮侵袭的研究》和《台风的研究》,发现东亚寒潮可以穿越赤道,到达南半球并在那里引发降温与降水,同时提出了南半球澳洲大陆寒潮的爆发可以越过赤道在西北太平洋引发台风的生成。晚年又提出了“宏观系统”的概念,指出中国大陆特大暴雨的发生主要与来自南半球的天气系统有着重要的联系,从而提出了对中国特大暴雨及洪涝灾害可以进行监测与预测的理论。本文综合介绍了他在气象灾害研究方面的主要观点、成果以及对气象科学研究的影响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
东亚寒潮侵袭
台风生成
半球间宏观系统
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南季风潮与2004年5月我国南方暴雨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曾中
方翔
朱福康
郑新江
李峰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1-437,共7页
基金
广州热带气象研究所热带海洋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0406)资助
文摘
以2004年5月初及5月中旬我国华南等地两次较大暴雨过程为例,分析了西南季风潮与我国前汛期降水的关系.初步结论指出:西南季风潮的爆发与我国华南降水,特别是大暴雨的形成关系极为密切,而这次西南季风潮的爆发又与来自南半球的越赤道气流直接有关.同时指出,这次西南季风潮的爆发主要与来自85°~95°E孟加拉湾地区所在经度的越赤道气流有关,它们是印度洋“半球间宏观系统”的一个部分.而南海季风潮仅仅是西南季风潮的一种特例,在这两次重大降水过程中没有南海季风潮的爆发和影响.
关键词
西南季风潮
前汛期降水
特大暴雨
半球间宏观系统
越赤道气流
Keywords
southwest monsoon tide(SWMT)
the precipitation from April to June
rain storms
macroscopical system between two hemispheres
cross-equator flow(CEF)
分类号
P426.6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宪之教授之气象灾害研究成果及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曾中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9-577,共9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3-SW-349)
文摘
李宪之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他年轻时(1927—1930年)参加了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在青海亲历了一次强大寒潮的侵袭,对其一生有重要的影响。1930—1936年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和工作。1934年获博士学位,1936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及北京大学教授。李宪之先生一生从事气象高等教育及科学研究,有许多开创性的工作。1934—1936年先后发表了《东亚寒潮侵袭的研究》和《台风的研究》,发现东亚寒潮可以穿越赤道,到达南半球并在那里引发降温与降水,同时提出了南半球澳洲大陆寒潮的爆发可以越过赤道在西北太平洋引发台风的生成。晚年又提出了“宏观系统”的概念,指出中国大陆特大暴雨的发生主要与来自南半球的天气系统有着重要的联系,从而提出了对中国特大暴雨及洪涝灾害可以进行监测与预测的理论。本文综合介绍了他在气象灾害研究方面的主要观点、成果以及对气象科学研究的影响与贡献。
关键词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
东亚寒潮侵袭
台风生成
半球间宏观系统
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测
Keywords
Expedition to Northwestern Provinces of China
outbreak of cold air in East Asia
generation of typhoon
macroscopical system between two hemispheres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分类号
P42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南季风潮与2004年5月我国南方暴雨
李曾中
方翔
朱福康
郑新江
李峰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李宪之教授之气象灾害研究成果及影响
李曾中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