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脑两半球不对称性的演化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原野 田云芬 蔡景霞 《心理科学进展》 1987年第1期48-52,共5页
对人类大脑两半球不对称性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然而,对动物大脑两半球不对称性的研究却是近十多年来才开始的。近年来,在灵长类,非灵长类哺乳类,乃至鸟类中都发现了一些生理和形态上的不对称现象。本文从进化的角度,评介了近年来的... 对人类大脑两半球不对称性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然而,对动物大脑两半球不对称性的研究却是近十多年来才开始的。近年来,在灵长类,非灵长类哺乳类,乃至鸟类中都发现了一些生理和形态上的不对称现象。本文从进化的角度,评介了近年来的一些发现和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不对称性 大脑两半球 不对称现象 灵长类动物 人类大脑 研究进展 演化 右利手 非灵长类 半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脑电信号与虚拟技术的大脑情绪状态的半球不对称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蓝文威 陈晨 +3 位作者 张金 张家琦 黎峰 高军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6-271,共6页
为区分大脑的情绪状态以及研究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大脑半球不对称性,征选20名健康视听无障碍的受试作为实验对象,联合虚拟现实(VR)技术和脑电(EEG)监测,在不同的VR影片刺激下,采集受试脑电信号,提取各频段的平均功率谱密度,并计算大脑... 为区分大脑的情绪状态以及研究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大脑半球不对称性,征选20名健康视听无障碍的受试作为实验对象,联合虚拟现实(VR)技术和脑电(EEG)监测,在不同的VR影片刺激下,采集受试脑电信号,提取各频段的平均功率谱密度,并计算大脑半球不对称性的参考指数,对比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各频段与各脑区下的参考指数。结果显示,相较于中性情绪,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在额区的半球不对称性指数均偏小,但在alpha频段,额区出现积极(0.130±0.227)、中性(0.058±0.240)、消极(0.006±0.130)依次递减的指数趋势,表明积极情绪下左侧额区更加活跃,且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两组间有具显著差异(P<0.05);而在其他频段中,额区的半球不对称性指数较为平均。此结果可为不同情绪的区分提供新思路,也为脑功能疾病以及心理疾病的判断和治疗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状态 半球不对称性指数 EEG 功率谱密度 虚拟现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认识的发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唐红波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9-51,共3页
本文就人类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认识的起源、演变、最新发展进行了论述,尤其对五十年代以后出现的新研究技术及实验结果对传统观念的否定进行了综述。总的看,对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这个过... 本文就人类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认识的起源、演变、最新发展进行了论述,尤其对五十年代以后出现的新研究技术及实验结果对传统观念的否定进行了综述。总的看,对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随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水平的发展而观念不断更新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功能 大脑半球功能不对称性 中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起源地磁扰动期间极光沉降能量的统计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曦 傅绥燕 +2 位作者 郑玲 杨利平 崔燕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766-3776,共11页
尽管对极光沉降能量(HP)的研究已经开展很久,但是关于不同行星际扰动源对HP影响的研究仍然很少.本文基于2001—2008年NOAA极轨卫星数据,对三类不同扰动源,即盔状冕流共转相互作用区(CIRs)、伪冕流CIRs和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ICMEs)驱动... 尽管对极光沉降能量(HP)的研究已经开展很久,但是关于不同行星际扰动源对HP影响的研究仍然很少.本文基于2001—2008年NOAA极轨卫星数据,对三类不同扰动源,即盔状冕流共转相互作用区(CIRs)、伪冕流CIRs和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ICMEs)驱动的中等磁暴期间HP的变化进行时序叠加统计分析,讨论了相关太阳风背景参数、地磁活动强度以及耦合函数的有效性;研究了三类磁暴事件期间HP的南北半球不对称性.结果表明,在磁暴之前盔状冕流CIR磁暴的HP明显低于伪冕流CIR磁暴和ICME磁暴,盔状冕流"磁暴前的平静期"与Newell耦合函数关系密切,而与Russell-McPherron效应关系较小.盔状冕流CIR磁暴主相HP高于伪冕流CIR磁暴和ICME磁暴,可能与盔状冕流相应行星际|Bz|和太阳风数密度均较高有关.此外,在Kp≤4时,冬夏季半球HP的差别随着Kp增加而增加,相应的变化规律符合电导率反馈机制的预测;在Kp>4时,盔状冕流磁暴和ICME磁暴冬季半球的HP大于夏季半球的,伪冕流磁暴事件夏季半球的HP大于冬季半球的或与冬季半球的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光沉降能量 磁暴 行星际扰动源 耦合函数 半球不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暴期间热层大气密度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晓芳 刘立波 +1 位作者 刘松涛 吴耀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023-3037,共15页
基于CHAMP卫星资料,分析了2002—2008年267个磁暴期间400km高度大气密度变化对季节、地方时与区域的依赖以及时延的统计学特征,得到暴时大气密度变化的一些新特点,主要结论如下:1)两半球大气密度绝对变化(δρa)结果在不同强度磁暴... 基于CHAMP卫星资料,分析了2002—2008年267个磁暴期间400km高度大气密度变化对季节、地方时与区域的依赖以及时延的统计学特征,得到暴时大气密度变化的一些新特点,主要结论如下:1)两半球大气密度绝对变化(δρa)结果在不同强度磁暴、不同地方时不同.受较强的焦耳加热和背景中性风共同作用,在北半球夏季,中等磁暴过程中夜侧和大磁暴中,夏半球的δρa强于冬半球;由于夏季半球盛行风环流造成的扰动传播速度快,北半球夏季日侧30°附近大气,北(夏)半球到达峰值的时间早于南(冬)半球.而可能受半球不对称背景磁场强度所导致的热层能量输送率影响,北半球夏季强磁暴和中磁暴个例的日侧,南半球δρa强于北半球;春秋季个例中日侧30°附近大气,北半球先于南半球1~2h达到峰值.2)受叠加在背景环流上的暴时经向环流影响,春秋季暴时赤道大气密度达到峰值的时间最短,日/夜侧大气分别在Dstmin后1h和2h达到峰值.至点附近夜侧赤道大气达到峰值时间一致,为Dstmin后3h;不同季节日侧结果不同,在北半球冬季时赤道地区经过更长的时间达到峰值.3)日侧赤道峰值时间距离高纬度峰值时间不受季节影响,为3h左右.在春秋季和北半球冬季夜侧,赤道大气密度先于高纬度达到峰值,且不同纬度大气密度的峰值几乎无差别,表明此时低纬度存在其他加热源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层大气密度 磁暴 CHAMP卫星 半球不对称性 地方时和纬度依赖 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偏侧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何艮霞 张红雨 +4 位作者 宣宾 Alfredo Spagna 范津 汪凯 田仰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参试者双侧大脑半球间三个注意网络效率是否具有偏侧化。方法运用偏侧化注意网络实验范式,分析48个正常参试者的双侧视野的定向、警觉、执行控制网络效率。结果在定向网络功能上,右侧视野的平均反应时间比左侧的长(t=-2.861... 目的探讨正常参试者双侧大脑半球间三个注意网络效率是否具有偏侧化。方法运用偏侧化注意网络实验范式,分析48个正常参试者的双侧视野的定向、警觉、执行控制网络效率。结果在定向网络功能上,右侧视野的平均反应时间比左侧的长(t=-2.861,P<0.05),反应错误率也比左侧高(t=-2.40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执行控制网络功能上,左右侧视野的平均反应时间和反应错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警觉网络功能上,左右侧视野的平均反应时间和反应错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被试左侧大脑半球在定向功能上占优势,而执行控制和警觉功能在双侧大脑半球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网络测试 半球不对称性 注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障碍患者注意网络偏侧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苗小丽 王安珍 +2 位作者 谢雯 关建军 田仰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研究双相障碍患者的双侧大脑半球注意功能偏侧化特征。方法运用偏侧化注意网络范式(lateralized attention network test, LANT),评估28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和40名正常被试的定向、执行控制、警觉等3个注意网络偏侧化表现。结果... 目的研究双相障碍患者的双侧大脑半球注意功能偏侧化特征。方法运用偏侧化注意网络范式(lateralized attention network test, LANT),评估28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和40名正常被试的定向、执行控制、警觉等3个注意网络偏侧化表现。结果在反应时上,分组和左、右大脑半球在定向网络存在交互效应(F=4.67,P=0.03),对照组在定向网络上左侧半球反应时间长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 P<0.05),而患者组在定向网络上左右半球间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 P=0.84)。结论双相障碍患者的左侧半球注意功能受损,主要表现为定向网络的左半球优势效应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大脑半球不对称性 注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