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半湿润渠灌区作物节水高效种植制度 被引量:8
1
作者 梁银丽 曹导叶 +5 位作者 由海霞 徐福利 汪有科 杜社妮 熊亚梅 陈甲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53,共4页
对半湿润渠灌区农田系统中作物不同种植制度用水量、产品生产力、经济生产力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表明,种植系统类型和种植制度不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明显。露地栽培的粮-粮系统用水量较高.经济用水效率最低;粮-菜系统用水量和经... 对半湿润渠灌区农田系统中作物不同种植制度用水量、产品生产力、经济生产力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表明,种植系统类型和种植制度不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明显。露地栽培的粮-粮系统用水量较高.经济用水效率最低;粮-菜系统用水量和经济用水效率居中;菜-菜系统用水量较低,经济用水效率最高。节水效果粮-菜系统达27.4%~44.2%,菜-菜系统达60.0%~62.1%。在粮-菜系统中,小麦黄瓜种植系统的经济收入及经济用水效率最高,其次是小麦辣椒系统,而甘蓝-玉米系统的经济收入及经济用水效率最低。在菜-菜系统中,黄瓜-黄瓜的种植制度要比青笋-番茄的节水效果好,其经济用水效率也高。为保持土地生产力可持续性及增加经济收入,应采用轮作种植制度,如黄瓜-豆角、青笋-番茄等。在粮-菜系统中,小麦-辣椒系统作业方便,效益也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高效 种植制度 可持续发展 半湿润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半湿润井灌区精细地面灌溉技术试验
2
作者 马海燕 张展羽 +3 位作者 杜贞栋 吕宁江 李其光 王昕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5-562,共8页
在山东半湿润井灌区选择典型试验区,连续2 a开展冬小麦精细地面灌溉试验。通过大田地面灌水试验,研究项目区地面灌溉的适铀灌水技术要素。采用地面灌溉模拟模型(SRFR模型)对各次灌溉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在验证模型精度的同时,研究不同... 在山东半湿润井灌区选择典型试验区,连续2 a开展冬小麦精细地面灌溉试验。通过大田地面灌水试验,研究项目区地面灌溉的适铀灌水技术要素。采用地面灌溉模拟模型(SRFR模型)对各次灌溉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在验证模型精度的同时,研究不同畦长、地面坡降、单宽流量和闭口成数组合条件下畦灌的灌水过程和灌水质量,提出试验区地面灌溉灌水技术要素参考值,为山东半湿润井灌区地面灌溉技术参数的优化提供依据。通过分析试验结果提出建议:(a)推广精细平地技术,适当减小田面坡降,提高田面平整度;(b)畦长以60~70 m为宜;(c)入畦单宽流量控制在3~6 L/(s.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灌溉 模拟模型 灌水技术要素 山东半湿润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处理对冬小麦气体交换参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1
3
作者 侯连涛 江晓东 +3 位作者 韩宾 焦念元 赵春 李增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8-63,共6页
为了探索半湿润灌区冬小麦在不同覆盖处理下水分利用的生理生态机制,该文采用秸秆覆盖和起垄覆膜沟内播种(膜垄)两种覆盖种植处理,研究了冬小麦叶片水平气体交换诸参数的日变化和生育期变化,分析了群体水平和产量水平的水分利用效... 为了探索半湿润灌区冬小麦在不同覆盖处理下水分利用的生理生态机制,该文采用秸秆覆盖和起垄覆膜沟内播种(膜垄)两种覆盖种植处理,研究了冬小麦叶片水平气体交换诸参数的日变化和生育期变化,分析了群体水平和产量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与不覆盖处理相比,在灌浆期秸秆覆盖和膜垄处理能有效提高冬小麦14:00以后的光合速率,膜垄处理能极显著提高冬小麦12:00后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秸秆覆盖处理降低了10:00~14:00的蒸腾速率,从而能提高中午的水分利用效率;两种覆盖处理均能提高冬小麦生育后期的叶片水平光合速率及其水分利用效率,但在产量及群体水平水分利用效率上并无优势;膜垄处理通过加大对土壤水分的利用而显著提高产量,秸秆覆盖处理由于群体减小而导致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湿润灌区 秸秆覆盖 膜垄 气体交换参数 水分利用效率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