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公共治理的悖反实践与共识机制——基于扁平化治理与半正式治理的现实考察
1
作者 贾晓港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对城乡公共治理进行理论认识并找寻其实践机制,既是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现实使命。作为对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公共事务进行科学管理和合作治理的过程,城乡公共治理以扁平化治理和半正式治理为典型形式... 对城乡公共治理进行理论认识并找寻其实践机制,既是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现实使命。作为对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公共事务进行科学管理和合作治理的过程,城乡公共治理以扁平化治理和半正式治理为典型形式,两者在组织管理、自治空间和结构体系三个方面具有悖反性特征。实践虽有不同,城乡公共治理却遵循相似的共识机制,其中技术化治理、协同性治理和适应型治理都以负责任的治理为根本价值,以此确保了治理实践兼备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二元特征。明晰城乡公共治理的理论所指、悖反形态和潜在共识,不仅有利于厘清相关概念间的范畴关系,还有助于形成对社区治理和乡村治理的统合性认识,进而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知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公共治理 扁平化治理 半正式治理 社区治理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正式治理及其后果——基于纠纷调解及拆迁公司参与的半正式行政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谢小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123-128,共6页
黄宗智的"集权的简约治理"高度概括了中华帝国晚期以来的行政和治理实践的本质特征,即实行一种"简约治理",进而高度肯定这种半正式治理在乡村社会的有效性。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社会持续性治理危机的出现,... 黄宗智的"集权的简约治理"高度概括了中华帝国晚期以来的行政和治理实践的本质特征,即实行一种"简约治理",进而高度肯定这种半正式治理在乡村社会的有效性。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社会持续性治理危机的出现,并没有佐证这样的一种判断。相反,简约的半正式治理引发了乡村社会的一系列危机。通过对村庄内部纠纷调节及拆迁公司进村的半正式治理实践的深度分析,发现这种治理实践引发了村庄结构的混乱、村庄秩序的灰色化及村庄治理的内卷化等问题。半正式治理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半正式治理的结果也呈现出差异。因此,国家基层的常态性治理应该是基于国家介入和引导的正式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约治理 半正式治理 社会后果 纠纷调解 拆迁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半正式治理的作用重建——以上海市Q村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冯雷 邵春霞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77,M0005,共15页
半正式治理是理解我国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视角。当前,学界对半正式治理的解释呈现出"资源内生论"与"国家构建论"两条脉络,后者以治理主体变化为基点,认为半正式治理已无法实现"简约治理"的效果。然而... 半正式治理是理解我国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视角。当前,学界对半正式治理的解释呈现出"资源内生论"与"国家构建论"两条脉络,后者以治理主体变化为基点,认为半正式治理已无法实现"简约治理"的效果。然而,我国当前乡村社会仍存在丰富的非正式治理资源,半正式治理对于缓解乡村治理问题、提高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构建"有效性—合法性"的分析路径发现,"资源内生论"代表"高有效性—高合法性"承载,"国家构建论"代表"低有效性—低合法性"承载,导致承载变化的原因在于现代化国家构建中的过密治理、压力治理与规范治理。以主体与资源为内容的治理有效性再造和以认同与参与为内容的治理合法性再造,在互动中重建了半正式治理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上海市Q村的实践为该分析路径提供了现实的例证,不过,半正式治理仍面临着治理体系边界与时空发展差异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乡村治理 半正式治理 治理现代化 有效性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基层简约治理何以失效——以G市L区城市协管为例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紧跟 谢梦迪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22,共12页
在城市基层治理实践中,以城市协管员这类"半正式行政人员"为主体的"半正式治理"既有助于节约国家治理成本又提高了治理效率。但是,野蛮执法、暴力冲突、滥用职权、激化社会矛盾等的频繁上演,不断使这种"半正... 在城市基层治理实践中,以城市协管员这类"半正式行政人员"为主体的"半正式治理"既有助于节约国家治理成本又提高了治理效率。但是,野蛮执法、暴力冲突、滥用职权、激化社会矛盾等的频繁上演,不断使这种"半正式治理"被污名化,很难再现作为传统基层治理经验的"简约治理"。文章基于G市L区城市协管的参与式观察和访谈发现,作为行政发包制的产物,城市基层治理中的"半正式治理"完全"物是人非",并非是官僚化在压缩"半正式治理"的运行空间而是完全改变了其运行轨迹,由于治理主体迥异于传统的"准官员"、治理实践高度行政化以及共识性规则的缺失最终使得当下的"半正式治理"形似而神离"简约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式行政人员 半正式治理 行政发包制 简约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