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模试验翼身组合体垫块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艳亮 董军 杨希明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7,118,共6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存在风洞侧壁边界层影响时垫块厚度和修型对翼身组合体气动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Jameson中心有限体积、多步Runge-Kutta时间推进格式求解三维可压、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引入Baldwin-Lomax湍流模型,分析了垫...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存在风洞侧壁边界层影响时垫块厚度和修型对翼身组合体气动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Jameson中心有限体积、多步Runge-Kutta时间推进格式求解三维可压、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引入Baldwin-Lomax湍流模型,分析了垫块厚度和修型对DLR-F4翼身组合体半模型气动力和局部流场的影响。通过本文计算得出的结论对于跨声速半模型风洞试验垫块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更好地提高风洞试验数据的精准度和试验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壁边界层 Navier—Stokes方程 有限体积法 翼身组合体 半模试验 垫块厚度 垫块修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夯扩桩半模夯扩试验及夯扩机理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陈荣 葛修润 +1 位作者 陈文胜 俞季民 《岩土力学》 EI CSCD 1996年第2期16-22,共7页
设计了夯扩桩半模夯扩试验,采用读数显微镜直接测读上体质点位移,获得了不同密度的均匀砂土中砂粒的位移,由此确定土体的位移场和密度场。借鉴魏西克(Vesic)球形孔穴膨胀理论和梅耶霍夫(Meyerhof)塑性剪切理论,结... 设计了夯扩桩半模夯扩试验,采用读数显微镜直接测读上体质点位移,获得了不同密度的均匀砂土中砂粒的位移,由此确定土体的位移场和密度场。借鉴魏西克(Vesic)球形孔穴膨胀理论和梅耶霍夫(Meyerhof)塑性剪切理论,结合模型试验成果,对夯扩机理作了探讨,并定性地提出了夯扩机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夯扩桩 半模试验 位移场 密度场 夯扩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砂土地基扩底桩单桩抗压模型试验及颗粒流模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飞 杨俊杰 +1 位作者 宋琦 孙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利用室内半模试验和颗粒流数值模拟,揭示多层砂土地基扩底桩单桩抗压承载特性及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通过对比分析极限承载力与H_h/D(持力层厚度与扩大头直径之比)的关系可以看出,单桩的抗压极限承载力随H_h/D逐渐增加,当H_h/D超过2.0时... 利用室内半模试验和颗粒流数值模拟,揭示多层砂土地基扩底桩单桩抗压承载特性及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通过对比分析极限承载力与H_h/D(持力层厚度与扩大头直径之比)的关系可以看出,单桩的抗压极限承载力随H_h/D逐渐增加,当H_h/D超过2.0时,极限承载力基本不再增加,此时的单桩抗压极限承载力稳定在300.01~303.25 N,是H_h/D=0.5时极限承载力(183.83 N)的1.65倍。扩大头下部土体发生局部压缩-剪切破坏,破坏面从扩大头底面边缘向斜下方扩展,在水平方向影响范围达到最大后逐渐向桩内侧收缩;荷载作用越大,地基破坏区域越大,相应的极限抗压承载力也越大;持力层厚度增加,扩大头分担的荷载比例增大,分担的荷载达到稳定需要的桩顶位移也越大,H_h=0.5 D试验扩大头分担的荷载比例稳定时为60%,对应的桩顶位移约为29 mm;桩顶位移达到33 mm后,H_h=1.0~3.0 D试验稳定在63%~65%之间;通过细观颗粒流理论对砂土移动特性的研究发现,持力层厚度从0.5 D增大至2.0 D,破坏面的起始扩展角度从31°增大至42°。数值模拟研究结果与模型试验数据吻合效果良好,证明该方法分析多层砂土地基扩底桩单桩抗压荷载传递机理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地基 桩顶位移 持力层厚度 扩底桩 颗粒流理论 半模试验 承载特性 单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加固深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9
4
作者 费香泽 王钊 周正兵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6-59,共4页
利用读数显微镜位移跟踪法 ,对黄土进行强夯半模试验 ,分析了各参数如夯击能、锤重、落距、击数、夯锤直径、夯点间距对强夯加固范围的影响 ,得出了加固深度的计算公式H =W2 / 3 ·h·N10D·γd·(1- ω) 。又对强夯... 利用读数显微镜位移跟踪法 ,对黄土进行强夯半模试验 ,分析了各参数如夯击能、锤重、落距、击数、夯锤直径、夯点间距对强夯加固范围的影响 ,得出了加固深度的计算公式H =W2 / 3 ·h·N10D·γd·(1- ω) 。又对强夯机理进一步进行了分析 ,将其分为松散体、扰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研究 强夯 加固深度 半模试验 地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调荷载下的砂土宏观和细观力学性状关联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文白 李业勋 曹亮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0-226,共7页
基于压缩试验的细观观测,研究了土体宏观力学性状和颗粒细观参数的定量关系。通过对单调压缩荷载下砂土颗粒的运动分析,研究了砂土颗粒的长轴L、短轴B、y轴投影长度、形心x坐标与形心y坐标5个细观力学指标与宏观力学性状孔隙比的关联,... 基于压缩试验的细观观测,研究了土体宏观力学性状和颗粒细观参数的定量关系。通过对单调压缩荷载下砂土颗粒的运动分析,研究了砂土颗粒的长轴L、短轴B、y轴投影长度、形心x坐标与形心y坐标5个细观力学指标与宏观力学性状孔隙比的关联,提出细观力学参数与孔隙比的量化计算式。依据中砂半模压缩试验结果修正了量化计算式,砂样顶面圆心处#1观测点的计算孔隙比e小于砂样底面圆心处#2观测点的e;砂样1/2高度水平面上,环刀与砂样中轴线间距离的中点#3观测点的e小于环刀内侧壁处#4观测点的e,根据计算结果绘出各观测点的e–p曲线。各观测点的计算孔隙比表明,观测点位置影响了颗粒运动及孔隙比变化。通过对砂土细观力学性状与孔隙比之间关联度的试验研究,从散体细观力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验的土体宏、细观力学性状相关联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试验 细观力学性状 孔隙比变化量 宏细观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