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的SAS程序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保华 董向丽 +3 位作者 孙显明 赵川德 才秀华 孙立宁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69-274,共6页
基于Bliss概率单位法,编写了用于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的SAS程序(LD50-SAS)。该程序直接应用原始试验数据,调用SAS系统提供的内部函数,计算LD50及其置信区间,免去了查几率值表、权重系数表等繁琐过程。经验证:该程序效率高、计算速度快... 基于Bliss概率单位法,编写了用于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的SAS程序(LD50-SAS)。该程序直接应用原始试验数据,调用SAS系统提供的内部函数,计算LD50及其置信区间,免去了查几率值表、权重系数表等繁琐过程。经验证:该程序效率高、计算速度快、结果精确可靠,是计算LD50及相关参数的可靠程序。程序以文本形式保存和运行,代码透明度高,易于检查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S程序 半数致死量(ld50) 检查 保存 经验 验证 直接 调用 计算速度 程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注射剂半数致死量(LD_(50))的测定
2
作者 郭慧琳 贺奋义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1年第4期55-56,共2页
用体重18~22g的昆明小白鼠70只,♀♂各半,采用改良寇氏法腹腔注射昆明小白鼠测定复方注射剂的LD_(50),结果LD_(50)为5260.17mg/kg。LD_(50)的95%平均可信限为5 382.7±650.95,根据中药毒性分级标准可以确定为实际无毒。
关键词 复方注射剂 半数致死量(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毒热清及其微乳制剂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棋文 李剑勇 +5 位作者 牛建荣 周旭正 张继瑜 魏小娟 杨亚军 赵兴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5912-15914,共3页
[目的]为评价炎毒热清(AEE)及其微乳制剂(AEE-ME)的安全性和抑菌活性。[方法]用灌胃法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及其95%可信区间;采用杯碟法研究抑菌作用。[结果]AEE经小鼠口服LD50为10.937 g/kg,95%... [目的]为评价炎毒热清(AEE)及其微乳制剂(AEE-ME)的安全性和抑菌活性。[方法]用灌胃法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及其95%可信区间;采用杯碟法研究抑菌作用。[结果]AEE经小鼠口服LD50为10.937 g/kg,95%可信区间为9.309-12.850 g/kg;AEE-ME经小鼠口服LD50为5.357 g/kg,95%可信区间为4.388-6.566 g/kg。AEE对猪大肠杆菌O149、金黄色葡萄球菌、鸡白痢沙门氏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10.00、20.00、20.00、10.00 mg/ml;AEE-ME对上述4种菌的MIC依次为5.00、10.00、5.00、5.00 mg/ml,对绿脓杆菌的MIC为20.00 mg/ml。[结论]AEE属实际无毒性物质,AEE-ME为低毒性物质,二者均有抑菌活性且AEE-ME抑菌作用强于A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毒热清 微乳 半数致死量(ld50)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不同毒力基因型志贺菌致病力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郗宁 韩俭 吴玲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检测2007年兰州市分离的不同毒力基因型志贺菌株致病力情况,探讨毒力基因型与致病力的关系。方法选用不同毒力基因型的志贺菌,以腹腔注射为感染途径,测定其对昆明种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7株不同毒力基因型(分别为virA+ipaH+... 目的检测2007年兰州市分离的不同毒力基因型志贺菌株致病力情况,探讨毒力基因型与致病力的关系。方法选用不同毒力基因型的志贺菌,以腹腔注射为感染途径,测定其对昆明种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7株不同毒力基因型(分别为virA+ipaH+setlA、virA+ial+ipaH+setlA+setlB+sen、virA+setlA、virA+ial+ipaH+setlA+sen、virA+ipaH+setlA+sen、virA+ipaH+setlA+setlB、virA+ial+ipaH+setlA+setlB)志贺菌LD50分别为:1.422×109cfu/mL、6.653×107cfu/mL、6.653×108cfu/mL、1.422×109cfu/mL、1.422×109cfu/mL、6.653×108cfu/mL、3.062×109cfu/mL;结果表明,不同毒力基因型的志贺菌之间存在致病力差异,其中以基因组合为virA+ial+ipaH+setlA+setlB+sen的福氏志贺菌Ⅳ菌株的LD50最小,致病力最强。结论志贺菌的毒力基因型与致病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 毒力基因型 致病力 半数致死量(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睾酮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轶 施瀚超 +2 位作者 刘文文 代佳和 徐昆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153,共3页
为初步了解甲基睾酮的安全性,用昆明种(系)小鼠进行甲基睾酮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测定绝对致死量(LD100)为4 500.0 mg/kg,最大耐受剂量(LD0)为1 499.7 mg/kg;测定甲基睾酮对昆明种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 879.7 mg/kg,LD50的... 为初步了解甲基睾酮的安全性,用昆明种(系)小鼠进行甲基睾酮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测定绝对致死量(LD100)为4 500.0 mg/kg,最大耐受剂量(LD0)为1 499.7 mg/kg;测定甲基睾酮对昆明种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 879.7 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2 522.3~3 287.6 mg/kg。根据外源性化学物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甲基睾酮对昆明种小鼠有低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睾酮 小鼠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量(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金砂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实验 被引量:3
6
作者 朱烈彬 汪鋆植 +4 位作者 石新兰 王雅琴 邹坤 段朝鸿 邓高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39-1840,共2页
关键词 紫金砂 没药烷吉酮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量(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株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于勇 左家坤 +4 位作者 王凯民 张瑶 李思言 韩先干 孙学强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4期59-65,共7页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引起禽出血性败血症,又称为禽巴氏杆菌病、禽霍乱,发病快,死亡率高。为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机制研究及临床防治提供支持,通过PCR鉴定、耐药性分析、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试验以及半数致死量(LD_(50))测定,对4株临床...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引起禽出血性败血症,又称为禽巴氏杆菌病、禽霍乱,发病快,死亡率高。为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机制研究及临床防治提供支持,通过PCR鉴定、耐药性分析、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试验以及半数致死量(LD_(50))测定,对4株临床分离的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01、Pm03、1801及1803)进行了相关生物学特性分析。PCR鉴定结果显示,4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均为荚膜血清A型,均含有pfhA、exBDtonB、nanB、oma87、ompH、hgbB、hgbA、sodC、sodA 9种毒力基因,不含有toxA、nanH、ptfA 3种毒力基因;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4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和氨苄西林等7种抗生素表现出全部或部分耐药;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试验结果显示,Pm01菌株能形成极强的生物被膜,而Pm03、1801以及1803菌株几乎不能形成生物被膜;LD_(50)测定结果显示,4菌株LD_(50)分别为1.33×10^(1)、2.74×10^(2)、4.22和4.22 CFU。结果表明,4株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含有多种毒力基因,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其毒力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不完全相关,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本研究为禽巴氏杆菌病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耐药性分析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试验 半数致死量(ld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动物脑膜炎粪肠球菌人工感染小鼠脑部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慧 王蒙蒙 +5 位作者 李傲寒 高静雯 高健鹏 张华雷 张莉 齐亚银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4-39,共6页
为了构建粪肠球菌人工感染小鼠脑部损伤模型,以清洁级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将实验室保存的致羔羊脑膜炎粪肠球菌进行复苏,用寇氏法测定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并以LD50剂量、1/2 LD50的剂量、2/3 LD50剂量感染小鼠,观察临床症状,选择2、4... 为了构建粪肠球菌人工感染小鼠脑部损伤模型,以清洁级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将实验室保存的致羔羊脑膜炎粪肠球菌进行复苏,用寇氏法测定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并以LD50剂量、1/2 LD50的剂量、2/3 LD50剂量感染小鼠,观察临床症状,选择2、4、8、12、24、36、48、60、72、84 h共10个时间点,无菌取其脑部、内脏组织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并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粪肠球菌的LD50为7.59×10^8CFU;感染小鼠后,其致死率1/2 LD50剂量组为3.7%,小于2/3 LD50剂量组的13.0%;1/2 LD50剂量组脑组织开始出现病理变化是在感染后12 h,晚于2/3 LD50剂量组(6 h),病理变化与后者相比较轻。结果表明,选择以2/3 LD50剂量为小鼠感染模型的最佳剂量。该动物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粪肠球菌感染小鼠导致脑炎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半数致死量(ld50) 感染模型 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连菊复方制剂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全明 周剑辉 +2 位作者 杨昭远 兰宗宝 俸祥仁 《福建农业科技》 2020年第6期17-21,共5页
以健康昆明种小鼠为动物模型,一次性经口灌服不同剂量(10.00、7.76、6.03、4.68、3.63和2.82 g·kg^-1)的金连菊复方制剂,通过开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评价其用药安全性。结果表明:灌服不同剂量金连菊复方制剂后,小鼠首先呈现安静、趴... 以健康昆明种小鼠为动物模型,一次性经口灌服不同剂量(10.00、7.76、6.03、4.68、3.63和2.82 g·kg^-1)的金连菊复方制剂,通过开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评价其用药安全性。结果表明:灌服不同剂量金连菊复方制剂后,小鼠首先呈现安静、趴卧不动、腹式呼吸,随着时间推移部分小鼠出现被毛竖立、眼球突出、尾部血管发蓝等症状,严重者腹部急剧收缩、行动不稳、抽搐死亡,但至给药后第4 d小鼠毒性反应基本消失;小鼠死亡现象主要发生在给药后24 h内,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剖检死亡小鼠发现其肺脏充血或有出血点,同时伴有胸腔积液;试验结束后将剩余小鼠全部处死剖检,发现各处理组小鼠的内脏器官均无明显病理变化,与正常小鼠的内脏器官一致。通过改良寇氏计算公式得到金连菊复方制剂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6.299 g·kg^-1,其标准误差(Sx50)为0.0355,95%置信区间为7.394~5.367,属于实际无毒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连菊复方制剂 小鼠 急性毒性试验 半数致死量(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单味浓缩颗粒制备及药效的研究
10
作者 吴立成 王宜祥 +1 位作者 何忠平 包玮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79-1082,共4页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 延胡索 正交试验 半数致死量(ld50) 镇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