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泊酚诱导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量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MUHOZA Bertrand-Geoffrey 梁增辉 +3 位作者 谢艳乐 陈书涵 吴有杰 袁静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8-491,共4页
目的:评估环泊酚诱导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量(ED 50)。方法:选取2023年4至7月在本院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Dixon序贯法纳入研究,初始环泊酚诱导剂量为0.3 mg/kg,相邻患者环泊酚诱导剂量梯度差值... 目的:评估环泊酚诱导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量(ED 50)。方法:选取2023年4至7月在本院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Dixon序贯法纳入研究,初始环泊酚诱导剂量为0.3 mg/kg,相邻患者环泊酚诱导剂量梯度差值为0.03 mg/kg,如果患者意识消失则下一例患者降低1个梯度,反之则升高1个梯度,待出现7个交叉拐点则终止该研究。采用Probit概率法计算环泊酚ED 50以及95%CI。记录开始给药至给药后3 min内患者的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 2)、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谱指数(BIS)、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每30 s记录一次数据;记录给药后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注射痛情况和诱导期间环泊酚总剂量。结果:共纳入26例,年龄65~78岁,BMI 18.0~28.0 kg/m 2,ASA分级Ⅱ~Ⅲ级。环泊酚诱导致老年患者意识消失的ED 50(95%CI)为0.267(0.250~0.284)mg/kg。与麻醉诱导即刻比较,给药后30、60、90、120、150、180 s时的MOAA/S评分、BIS、MAP明显下降(P<0.05),HR无明显变化;患者均未发生注射痛、低血压和需要处理的心动过缓。结论:环泊酚诱导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意识消失的ED 50(95%CI)为0.267(0.250~0.284)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半数有效量 老年患者 序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丙泊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量 被引量:10
2
作者 梁东科 张炳东 +1 位作者 梁蓓薇 陈燕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测定硫酸镁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丙泊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诱导前缓慢静注硫酸镁30mg/kg,其后以15mg·kg^-1·h^-1速率静脉输注直至插管完毕,双... 目的测定硫酸镁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丙泊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诱导前缓慢静注硫酸镁30mg/kg,其后以15mg·kg^-1·h^-1速率静脉输注直至插管完毕,双腔支气管导管囊套及前2/3均匀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3g,依次静注丙泊酚2.0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3mg/kg及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并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观察插管反应的发生情况。瑞芬太尼的剂量按序贯法确定,相邻剂量的比值为1.2。结果瑞芬太尼抑制插管反应的ED50为0.91μg/kg,95%可信区间为0.80~1.04μg/kg。结论硫酸镁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丙泊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反应的ED50为0.91μg/kg,95%可信区间为0.80~1.04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半数有效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单纯吸入七氟醚诱导时的半数有效量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雪芳 苏国宁 +3 位作者 李赟 宋端怡 邓敏 卜林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3-314,共2页
目的测定婴幼儿全凭七氟醚诱导插管时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选择ASAⅠ级患儿42例,年龄6个月~3岁,起始呼气末七氟醚浓度为4%,观察前一例患儿插管是否成功而序贯地按0.2%的浓度递增或递减。所得数据以加权均数法求得七氟醚的ED50。结... 目的测定婴幼儿全凭七氟醚诱导插管时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选择ASAⅠ级患儿42例,年龄6个月~3岁,起始呼气末七氟醚浓度为4%,观察前一例患儿插管是否成功而序贯地按0.2%的浓度递增或递减。所得数据以加权均数法求得七氟醚的ED50。结果七氟醚的ED50为4.2%,95%可信区间为4.1%~4.3%。结论七氟醚可用于婴幼儿全凭吸入诱导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半数有效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对丙泊酚诱导致患者意识消失半数有效量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郭艳辉 赵崇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9-190,共2页
丙泊酚因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等特点得以广泛用于临床麻醉,注射痛是其主要不良反应。利多卡因能够有效预防丙泊酚引起的注射痛,利多卡因合用丙泊酚预防注射痛的效果优于利多卡因预注[1]。混用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作用的影响... 丙泊酚因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等特点得以广泛用于临床麻醉,注射痛是其主要不良反应。利多卡因能够有效预防丙泊酚引起的注射痛,利多卡因合用丙泊酚预防注射痛的效果优于利多卡因预注[1]。混用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作用的影响报道尚少,本研究采用序贯法测定合用利多卡因对丙泊酚诱导患者意识消失半数有效量的影响,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半数有效量 意识消失 丙泊酚 患者 临床麻醉 注射痛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半数有效量 被引量:4
5
作者 郭艳辉 赵崇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6-507,共2页
应用利多卡因减轻丙泊酚注射痛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但其适宜剂量的报道很少。本研究观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半数有效量(ED50),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 注射痛 多卡因 半数有效量 流产术 伦理委员会 知情同意 区域阻滞 注药速度 体动反应 压脉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法测定不同发育期大鼠罗哌卡因惊厥半数有效量 被引量:2
6
作者 欧益金 徐世元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09-1412,共4页
目的采用序贯法测定不同发育期大鼠腹腔注射罗哌卡因致惊厥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将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15 d龄组和60 d龄组各22只,应用序贯增减法确定给药剂量,腹腔注射罗哌卡因后观测大鼠行为学表现,30 min内惊厥发作达到Ⅲ级(含Ⅲ... 目的采用序贯法测定不同发育期大鼠腹腔注射罗哌卡因致惊厥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将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15 d龄组和60 d龄组各22只,应用序贯增减法确定给药剂量,腹腔注射罗哌卡因后观测大鼠行为学表现,30 min内惊厥发作达到Ⅲ级(含Ⅲ级)以上者记录为惊厥阳性(+)。测算各组大鼠惊厥ED50和95%可信区间。结果序贯法测得15 d龄组ED50为54.95 mg.kg-1,95%可信区间为50.52~59.77 mg.kg-1;60 d龄组ED50为34.36 mg.kg-1,95%可信区间为31.81~37.11 mg.kg-1。两组LgED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序贯法测算罗哌卡因惊厥ED50简便、快速、有效。15 d龄大鼠罗哌卡因惊厥ED50显著高于60 d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惊厥 半数有效量 序贯法 发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和面罩供氧时患儿丙泊酚靶控输注半数有效量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柯晋源 杜肖南 彭晓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18-1119,共2页
丙泊酚是一种非巴比妥类短效的静脉全麻药,连续给药蓄积少,可控性强,结合靶控输注(TCI)可以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患儿短小手术中喉罩和面罩两种供氧方式下丙泊酚靶浓度的选择。
关键词 靶控输注 面罩供氧 丙泊酚 半数有效量 临床观察 患儿 喉罩 静脉全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法测定甲氧明持续泵注预防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半数有效量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婕姝 罗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用序贯法确定甲氧明恒速静脉泵注预防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半数有效量。方法:该试验是一个前瞻、双盲研究,44例单胎足月孕拟实施择期剖宫产产妇,于腰3/4(L3~4)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完成时以100 mL/h静脉泵注相应浓度的... 目的:用序贯法确定甲氧明恒速静脉泵注预防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半数有效量。方法:该试验是一个前瞻、双盲研究,44例单胎足月孕拟实施择期剖宫产产妇,于腰3/4(L3~4)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完成时以100 mL/h静脉泵注相应浓度的甲氧明,胎儿取出时停止输注。麻醉期间持续观察并记录血压、心率、产妇不良反应及胎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和新生儿1 min、5 min的Apgar评分。甲氧明初始浓度为70μg/mL,固定输注速度为100 mL/h,目标血压收缩压维持在基础值水平,用序贯法决定下一产妇的药物浓度,浓度梯度为1μg/mL。药物输注的观察期间收缩压低于基础收缩压,视为该试验浓度无效;若能维持收缩压等于或高于基础收缩压,则视为该试验浓度有效。采用Probit回归分析甲氧明半数有效量(50%effective dose,ED_(50))及95%可信区间。根据计算的甲氧明半数ED_(50)收集20例产妇,验证该方法计算的甲氧明ED_(50)的有效性。结果:100 m L/h持续静脉输注甲氧明在预防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半数有效量ED_(50)为79.38μg/mL(95%CI=76.59~112.48)。该试验方法计算的甲氧明ED_(50)有效性为80%。胎儿的脐动脉血pH均大于7.2,新生儿1 min、5 min的Apgar评分均大于7分。试验中在有效浓度下未观察到母体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寒战、心动过缓等。结论:以100 mL/h持续静脉泵注,维持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血压基础水平所需要的甲氧明半数有效量ED_(50)为79.38μg/mL(95%CI=76.59~112.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明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半数有效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联用对行包皮环切术患儿所需艾司氯胺酮半数有效量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波 朱明 郑吉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06-1711,共6页
目的·探索利多卡因联用对行包皮环切术所需艾司氯胺酮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_(50))的影响,评估其对儿童心血管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序贯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21年4月—6月在艾司氯胺... 目的·探索利多卡因联用对行包皮环切术所需艾司氯胺酮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_(50))的影响,评估其对儿童心血管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序贯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21年4月—6月在艾司氯胺酮静脉麻醉下行包皮环切术的3~7岁患儿,艾司氯胺酮给药后静脉注射0.5%利多卡因1.5 mg/kg再行手术,计算与利多卡因联用时行儿童包皮环切术所需的艾司氯胺酮ED_(50),并观察患儿用药后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生命体征[心率、脉氧饱和度(Sp O_(2))、平均动脉压]变化以及不良反应。使用Dixon法取交叉点数据计算艾司氯胺酮ED_(50),使用概率回归法计算艾司氯胺酮ED_(50)、95%有效剂量(ED95)及其95%可信区间。组间一般资料的比较使用单因素ANOVA,组间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各时间节点(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后3 min、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后3 min、手术切皮、手术结束)的生命体征(心率、Sp O_(2)、平均动脉压)的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组所需的艾司氯胺酮ED_(50)的比较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艾司氯胺酮与利多卡因联用时,行包皮环切术所需ED_(50)为1.55 mg/kg (95%CI 1.47~1.63)。与前期开展的艾司氯胺酮单药用于儿童包皮环切术的研究数据[ED_(50)=1.90 mg/kg (95%CI 1.75~2.05)]相比,两者联用时行包皮环切术所需的艾司氯胺酮ED_(50)显著降低(P=0.001),术中的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艾司氯胺酮单药组(P=0.000,P=0.004,P=0.010)。两药联用时对心率无明显影响,部分患儿的Sp O_(2)有一过性降低。结论·艾司氯胺酮与利多卡因联用能够显著降低儿童包皮环切术所需的艾司氯胺酮ED_(50),术中血压更平稳,但对呼吸可能存在一过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利多卡因 儿童 包皮环切术 半数有效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用于阑尾切除术患者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半数有效镇痛剂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亚飞 陈淼 +1 位作者 赵玉华 韩雪萍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45-1347,共3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阑尾切除术患者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半数有效镇痛剂量。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28例,术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罗哌卡因使用剂量采用序贯法,第1例患者1.6 mg·kg^(-1),调整区...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阑尾切除术患者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半数有效镇痛剂量。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28例,术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罗哌卡因使用剂量采用序贯法,第1例患者1.6 mg·kg^(-1),调整区间0.2 mg·kg^(-1)。采用数字疼痛量表(NR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并根据NRS评分增减罗哌卡因剂量。若NRS≤3,则下一例患者罗哌卡因降低0.2 mg·kg^(-1),反之则增加0.2 mg·kg^(-1)。计算罗哌卡因用于阑尾切除术患者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半数有效镇痛剂量及其95%可信区间(95%CI)。记录患者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持续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罗哌卡因用于阑尾切除术患者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半数有效镇痛剂量为2.73 mg·kg^(-1),95%CI为(1.94,3.84) mg·kg^(-1)。结论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的半数有效量的确定,可提高麻醉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腹横肌平面阻滞 半数有效镇痛剂 阑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牡荆素与葛根素注射液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量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亚男 彭成凤 +1 位作者 甄毅岚 董六一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4-318,共5页
目的研究牡荆素和葛根素对治疗实验性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的量效关系,探讨在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方面更为优效的治疗药物。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MIRI模型,分别尾静脉注射给予5个剂量的注射用牡荆素(0.75、... 目的研究牡荆素和葛根素对治疗实验性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的量效关系,探讨在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方面更为优效的治疗药物。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MIRI模型,分别尾静脉注射给予5个剂量的注射用牡荆素(0.75、1.5、3、6、12 mg/kg)和葛根素注射液(3、6、12、24、48 mg/kg),记录大鼠各时期心电图ST段的变化,TTC染色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同时根据心肌梗死抑制率绘制量效曲线图,计算半数有效量(ED50)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与MIRI组比较,注射用牡荆素组在0.75~12 mg/kg剂量范围内及葛根素注射液组在3~48 mg/kg剂量范围对抑制大鼠心电图ST抬高、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均呈剂量依赖性;注射用牡荆素和葛根素注射液对MIRI大鼠心肌梗死抑制作用的ED50分别为5.321 mg/kg和32.950 mg/kg,95%CI分别为4.294~6.593 mg/kg和24.690~43.970 mg/kg。结论注射用牡荆素对MIRI大鼠心肌梗死抑制率的ED50明显低于葛根素注射液,提示注射用牡荆素在防治MIRI方面可能是更为优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素 葛根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效关系 半数有效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产妇剖宫产手术中蛛网膜下腔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ED_(50) 被引量:8
12
作者 丑维斌 王向东 +3 位作者 郭耀军 孙新朝 刘才堂 杨瑞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770-772,共3页
目的探讨以蛛网膜下腔布比卡因运动阻滞半数有效量(ED_(50))为脊麻给药剂量参考可否降低肥胖产妇剖宫产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ASA Ⅰ或Ⅱ级择期剖宫产手术的肥胖产妇110例,体重指数(BMI)>30 kg/m^2,行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观... 目的探讨以蛛网膜下腔布比卡因运动阻滞半数有效量(ED_(50))为脊麻给药剂量参考可否降低肥胖产妇剖宫产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ASA Ⅰ或Ⅱ级择期剖宫产手术的肥胖产妇110例,体重指数(BMI)>30 kg/m^2,行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脊麻药含芬太尼20 μg,以 ED_(50)为脊麻给药剂量参考。用序贯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脊麻后0.5%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 ED_(50),并观察两组产妇术中不良发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 ED_(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低血压、心律失常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0.0%、3.3%和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3%、20.0%和26.7%(P<0.05)。结论肥胖产妇剖宫产手术行腰硬联合麻醉时,以0.5%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运动阻滞的 ED_(50)为脊麻给药剂量参考,可以降低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 半数有效量 肥胖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时罗哌卡因ED_(50)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路强 丁路 +1 位作者 韩正飞 杨志珂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1-583,共3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老年患者手术的效果,探讨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时罗哌卡因ED50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下肢或会阴部手术的老年患者48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老年患者手术的效果,探讨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时罗哌卡因ED50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下肢或会阴部手术的老年患者48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对照组(C组)。选择L3~4椎间隙穿刺,S组为舒芬太尼和0.5%罗哌卡因,其中舒芬太尼固定为5.0μg,C组为0.5%罗哌卡因,根据预实验结果及序贯法原则,S组第1例患者罗哌卡因给药剂量为8.0mg,C组第1例患者罗哌卡因给药剂量为9.0mg。此后如前一例患者符合有效标准则后一例患者给药剂量下调1.0mg,反之则上调1.0mg。ED50采用Dixon-Massey序贯法计算。结果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腰麻下肢或会阴部手术的E聩。为6.40mg(95%CI:5.98~6.80mg),单纯罗哌卡因的ED50为8.42mg(95%CI:7.79~9.03mg)。与给药前比较,C组给药后3、6、15min后MAP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S组(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5.0μg舒芬太尼时,罗哌卡因ED50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半数有效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噻肟和舒巴坦复方制剂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文吉 邵振俊 +2 位作者 曾云 罗刚 周黎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87-490,共4页
目的评价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CTX/SB,1∶1,2∶1,4∶1,8∶1,16∶1)及单组分头孢噻肟钠(CTX)对13株产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菌体外抗菌作用,并与复方制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CPZ/SB 1∶1)和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PIPC/TB 8∶1)进行比较,... 目的评价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CTX/SB,1∶1,2∶1,4∶1,8∶1,16∶1)及单组分头孢噻肟钠(CTX)对13株产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菌体外抗菌作用,并与复方制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CPZ/SB 1∶1)和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PIPC/TB 8∶1)进行比较,以及对产酶大肠埃希菌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体内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CTX/SB(1∶1,2∶1,4∶1,8∶1,16∶1)复方制剂对产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菌体外抗菌作用及对产酶大肠埃希菌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体内保护作用;生物法测定β-内酰胺酶对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以及抑酶保护率,PCR扩增并检测了其耐药酶的类型。结果CTX/SB(1∶1)的MICs较CTX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各不同配比CTX/SB的相对水解率均显著低于CTX单用(P<0.01),CTX/SB(1∶1)的相对水解率也显著低于PIPC/TB(8∶1)和CPZ/SB(1∶1)(P<0.01);CTX/SB(1∶1)的抑酶保护率显著低于CTX/SB(8∶1,16∶1)(P<0.01),也低于CTX/SB(2∶1,4∶1),但无统计学意义。体内试验,CTX/SB(1∶1)的ED50值较CTX有明显下降。结论体内、外试验表明CTX/SB(1∶1)抑酶效应优于其它配比,也优于同类复方制剂CPZ/SB(1∶1)及PIPC/TB(8∶1);因此,舒巴坦起到了增强头孢噻肟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和抑酶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噻肟 舒巴坦 最低抑菌浓度 生物法 半数有效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花棘豆生物碱体内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琦珍 陈根元 +1 位作者 陈瑛 王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53-2058,共6页
【目的】研究小花棘豆总生物碱的体内抗菌活性。【方法】分别腹腔注射和皮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化脓链球菌建立小鼠感染模型,皮肤感染组以皮肤细胞修复和炎性细胞浸润为评价指标,腹腔注射组以小鼠存活率为评价指标,观察不同剂量小花... 【目的】研究小花棘豆总生物碱的体内抗菌活性。【方法】分别腹腔注射和皮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化脓链球菌建立小鼠感染模型,皮肤感染组以皮肤细胞修复和炎性细胞浸润为评价指标,腹腔注射组以小鼠存活率为评价指标,观察不同剂量小花棘豆生物碱对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并对正常小鼠灌胃小花棘豆生物碱,观察7 d内的毒性反应。【结果】小花棘豆生物碱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保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链球菌感染小鼠的ED50分别为10.38和14.51 mg/kg,小花棘豆生物碱对正常小鼠的LD50为1 644.3 mg/k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链球菌的化疗指数分别为158.4和113.3;皮肤感染组小花棘豆生物碱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小花棘豆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链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生物碱 体内抗菌活性 半数有效量 化疗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斜法、序贯法测定全身麻醉诱导时依托咪酯催眠ED_(50)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鸿 潘宁玲 崔旭蕾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13-815,共3页
目的 测定全身麻醉诱导时依托眯酯催眠效应半数有效量(ED50),比较点斜法、序贯法测定ED50的利弊。方法25例择期手术病人(点斜法)随机分配到5个不同剂量组,麻醉诱导前给予不同剂量的依托咪酯。14例择期手术病人(序贯法)依次给予... 目的 测定全身麻醉诱导时依托眯酯催眠效应半数有效量(ED50),比较点斜法、序贯法测定ED50的利弊。方法25例择期手术病人(点斜法)随机分配到5个不同剂量组,麻醉诱导前给予不同剂量的依托咪酯。14例择期手术病人(序贯法)依次给予一定剂量的依托咪酯。监测给药前、给药后1、2、3、5min的SBP、DBP、HR、SpO2等指标。病人对口令失去反应即进入催眠状态,两组均给药后2min开始评估。以点斜法、序贯法分别计算依托咪酯催眠效应ED50。结果点斜法测定的依托咪酯催眠效应ED50为0.112mg/kg(95%可信限0.094~0.134mg/kg);序贯法测定的为0.120mg/kg(95%可信限0.101~0.143mg/kg)。给药前与给药后1、2、3、5min的SBP、DBP、HR、SpO2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依托咪酯催眠效应ED50为0.112mg/kg(点斜法)或0.120mg/kg(序贯法)。两种方法均能用于测定ED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斜法 序贯法 依托咪酯 半数有效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丙泊酚对小鼠的麻醉作用与安全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惠霞 徐礼鲜 +3 位作者 马加海 张惠 李源 徐瑞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80-281,共2页
目的研究口服丙泊酚对小鼠的麻醉作用及半数有效量(ED50)和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11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ED50组(内含5个亚组)及LD50组(内含5个亚组),每亚组及对照组各10只。其中ED50组和LD50组口服不同浓度丙泊酚0.2ml/1... 目的研究口服丙泊酚对小鼠的麻醉作用及半数有效量(ED50)和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11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ED50组(内含5个亚组)及LD50组(内含5个亚组),每亚组及对照组各10只。其中ED50组和LD50组口服不同浓度丙泊酚0.2ml/10g,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0.2ml/10g。观察小鼠翻正反射、毒性反应和死亡小鼠只数。结果口服丙泊酚ED50为208.33mg/kg,LD50为835.80mg/kg,治疗指数(TI)为4.01,ED50组麻醉起效时间为(17.45±0.38)min,作用时间为(77.96±0.87)min。结论小鼠口服丙泊酚可产生有效可逆的镇静、睡眠和麻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口服 半数有效量 半数致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vertimicin的体内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聪然 游雪甫 +5 位作者 张伟新 娄人慧 杨信怡 王跃明 陈慧贞 蒋建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7-361,共5页
目的评价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vertimicin(VTM)的体内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小鼠全身感染模型,观察VTM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E.coli)、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铜绿假单胞菌(Ps.aeruginosa)和金葡菌(S.aureus)腹腔感染小鼠的体内疗效;... 目的评价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vertimicin(VTM)的体内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小鼠全身感染模型,观察VTM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E.coli)、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铜绿假单胞菌(Ps.aeruginosa)和金葡菌(S.aureus)腹腔感染小鼠的体内疗效;采用兔皮肤烫伤感染模型、小鼠泌尿道上行性感染模型观察VTM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局部感染的体内疗效,并与对照药进行比较。结果VTM皮下或静脉给药对E.coli 96-12、K.pneumoniae 93-5、Ps.aeruginosa 94-17和S.aureus 93-44腹腔感染小鼠具有相似的体内疗效,皮下给药的ED50值分别为0.67、0.29、2.41和0.99mg/kg,静脉给药的ED50值分别为0.46、0.23、0.99和1.52mg/kg,体内疗效与奈替米星相近。兔皮肤烫伤感染模型中,VTM各剂量组兔皮肤组织活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小鼠泌尿道上行性感染模型中,VTM各剂量组肾组织活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肾剖面盖印细菌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抗菌活性优于庆大霉素。结论VTM对全身和局部感染动物均显示较好保护作用,体内疗效与奈替米星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micin 半数有效量 泌尿道上行性感染 皮肤烫伤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葛口服液抗炎药效学研究
19
作者 王刚 谷容 +1 位作者 刘彬 吴季俭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23-624,共2页
目的 :研究柴葛口服液的抗炎效果。方法 :用角叉莱胶和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和足炎性水肿 ,观察柴葛口服液的抗炎效果。结果 :柴葛口服液能明显抑制小鼠耳和足部的炎症 ,ED50 为 0 .4 1ml/kg。 结论 :柴葛口服液具有抗炎药理作用。
关键词 柴葛口服液 抗炎作用 药效学 半数有效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受ProSeal喉罩成人所需雷米芬太尼的ED50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文雁 陈艳平 曹德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31-1033,共3页
目的测定患者在保持自主呼吸、清醒状态下耐受ProSeal喉罩所需雷米芬太尼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六组,每组10例。雷米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061、0.048、0.039、0.03、0.025和0.02μg·k... 目的测定患者在保持自主呼吸、清醒状态下耐受ProSeal喉罩所需雷米芬太尼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六组,每组10例。雷米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061、0.048、0.039、0.03、0.025和0.02μg·kg-1.min-1,在喉罩置入5min后开始输注。开始持续输注前每位患者先给予单剂量的雷米芬太尼0.25μg/kg。持续输注25min后观察喉罩耐受反应。分别计算雷米芬太尼的ED50。结果保持自主呼吸、清醒状态下的患者耐受喉罩所需的雷米芬太尼ED50为0.027μg·kg-1.min-1,95%可信区间为0.023~0.030μg·kg-1.min-1。结论持续输注小剂量雷米芬太尼可以使患者在清醒状态下耐受喉罩的刺激,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PROSEAL喉罩 半数有效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