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丙泊酚诱导成功气管插管半数有效剂量的研究
1
作者 张小玲 王伟鹏 +2 位作者 徐建红 王宇红 晏馥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5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3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丙泊酚诱导成功插管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选择连续先天性心脏病、拟行简单心脏病矫治术患者,年龄≤3岁,ASAⅠ或Ⅱ级,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2组,采用单独丙泊酚静注诱导插管(P组)31例,以及丙泊酚配伍... 目的探讨3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丙泊酚诱导成功插管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选择连续先天性心脏病、拟行简单心脏病矫治术患者,年龄≤3岁,ASAⅠ或Ⅱ级,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2组,采用单独丙泊酚静注诱导插管(P组)31例,以及丙泊酚配伍用5%七氟烷(SP组)22例诱导插管。应用升降序贯法分别得出丙泊酚成功插管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并将患儿入院后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作为基础值与插管时以及插管后2min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升降序贯法得出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P组成功气管插管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为4.84(0.28)mg/kg,SP组为2.67(0.18)mg/kg,概率分析法计算得出P组ED95为5.84 mg/kg(95%可信区间为5.40-9.72 mg/kg),SP组ED95为3.14 mg/kg(95%可信区间为2.92-6.10 mg/kg)。P组患儿插管时和插管后2 min后MAP与基础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2.782,P〈0.05;q=2.898,P〈0.05);但用药后血压与基础血压相比,下降约6.8%,未给予临床干预;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F=1.11,P=0.334)。SP组插管前后MAP(F=2.55,P=0.086)和HR(F=1.50,P=0.231)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单独应用丙泊酚诱导插管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为4.84 mg/kg,应用丙泊酚联合5%七氟烷诱导,成功插管丙泊酚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为2.67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数有效剂量(ed50) 婴幼儿 全身麻醉 丙泊酚 气管内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用于亚高原地区脊麻剖宫产的剂量研究
2
作者 张乐 马孟召 +4 位作者 董王军 路耀军 高也悦 黄绍强 杨晨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783,共6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亚高原地区脊麻剖宫产的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方法选择一直生活在亚高原地区,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的单胎产妇30例,采用上下序贯法,脊麻罗哌卡因初始剂量14 mg(1.4 mL),有效定义...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亚高原地区脊麻剖宫产的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方法选择一直生活在亚高原地区,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的单胎产妇30例,采用上下序贯法,脊麻罗哌卡因初始剂量14 mg(1.4 mL),有效定义为脊麻注药后15 min内针刺双侧感觉阻滞平面T6或以上,胎儿娩出前不需额外硬膜外麻醉。根据前一例是否有效决定下一例产妇的剂量递增或递减1 mg。分别用Dixon上下序贯法和保序回归,计算罗哌卡因的ED50和95%CI,记录研究期间产妇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共30名产妇参与研究,平均年龄(30.88±5.56)岁,孕周(40±1.41)周,身高(156.69±5.80)cm,体重(67.44±10.48)kg。Dixon上下序贯法计算等比重罗哌卡因的ED50为10.68 mg(95%CI:9.65~12.58 mg)。保序回归计算ED50为10.33 mg(95%CI:9.41~12.07 mg),验证结论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术中产妇出现低血压8例,心动过缓1例,恶心呕吐7例,未出现高血压、寒颤。结论罗哌卡因用于亚高原地区脊麻剖宫产的ED50为10.68 mg,高于目前已知的平原地区患者所需的ED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原 罗哌卡因 剖宫产 半数有效剂量(ed50) 脊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