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致意识消失效应室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郑召鑫 徐波 +1 位作者 张兴安 屠伟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观察静脉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致患者意识消失效应室半数有效浓度(Ce_(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喉罩全麻下手术患者64例,男28例,女36例,年龄20~6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P组... 目的观察静脉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致患者意识消失效应室半数有效浓度(Ce_(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喉罩全麻下手术患者64例,男28例,女36例,年龄20~6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P组)、低浓度右美托咪定组(D1组)、中浓度右美托咪定组(D2组)和高浓度右美托咪定组(D3组),每组16例。麻醉诱导时分别以0、0.4、0.6和0.8ng/ml的血浆靶浓度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15min,然后以初始效应室靶浓度(Ce)1.0μg/ml靶控输注丙泊酚。每次待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与靶浓度平衡时以0.2μg/ml逐步升高丙泊酚的靶浓度,直至患者意识消失。观察和计算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Ce50及其95%CI,观察麻醉诱导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P、D1、D2和D3组丙泊酚致意识消失Ce50及其95%CI分别为2.30(2.24~2.36)、1.92(1.87~1.96)、1.60(1.55~1.65)和1.41(1.35~1.45)μg/ml。丙泊酚致意识消失的效应室浓度与右美托咪定的血浆靶浓度呈负相关关系(r=-0.84,P<0.01)。与P、D1和D2组比较,D3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随着右美托咪定血浆靶浓度的升高,丙泊酚致意识消失Ce_(50)逐渐降低。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0.4或0.6ng/ml能明显降低丙泊酚致意识消失Ce50,心动过缓发生率较低,适合辅助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意识消失 靶控输注 效应半数有效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丙泊酚时瑞芬太尼抑制宫腔镜术中体动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旭 王迪 +1 位作者 疏树华 柴小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4-395,共2页
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患者清醒质量高等优点,广泛应用在门诊检查、治疗中[1]。门诊宫腔镜检查术,手术时间短,多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镇静麻醉,但操作时疼痛刺激较为明显,单纯丙泊酚效果不佳,目前指南也推荐与镇痛药物联合应用... 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患者清醒质量高等优点,广泛应用在门诊检查、治疗中[1]。门诊宫腔镜检查术,手术时间短,多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镇静麻醉,但操作时疼痛刺激较为明显,单纯丙泊酚效果不佳,目前指南也推荐与镇痛药物联合应用抑制疼痛[2]。瑞芬太尼是一种短效阿片类药物,半衰期短,体内不蓄积[1,3],呼吸抑制作用较强,门诊应用相对较少,本研究探讨复合丙泊酚时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在抑制宫腔镜检查患者体动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Ce 50),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抑制作用 阿片类药物 药物联合应用 门诊检查 宫腔镜检查 复合丙泊酚 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 宫腔镜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浆造纸废水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霞 刘杰 +4 位作者 李专 秦洪伟 于春来 吴雨华 于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14,共5页
目前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督和管理主要以理化监测为主,而理化分析并不能实际反映出水污染源埘水体中受害生物的综合毒害强度。该研究同时采用鱼类急性毒性试验、潘类急性毒性试验、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试验和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测定制浆造... 目前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督和管理主要以理化监测为主,而理化分析并不能实际反映出水污染源埘水体中受害生物的综合毒害强度。该研究同时采用鱼类急性毒性试验、潘类急性毒性试验、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试验和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测定制浆造纸排放废水的生物毒性大小,根据上述毒性实验所测定的半数效应的体积百分比浓度,筛选出对该行业废水最为敏感的毒性试验方法和试验生物,同时结合毒性单位法和废水中的常规污染物浓度与特征污染物对该排放废水进行了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制浆造纸废水对斑马鱼的96hLC50为33.24%、33.33%和32.96%,属中毒;对大型涵的48hLC50为27.01%和37.47%,属中毒;对青海弧菌Q67的15minEC50远远小于10%,属高毒或剧毒;对斜生栅藻的96hEC50为50%-100%,属低毒。可见,发光细菌毒性试验方法对制浆造坍废水最为灵敏;同时测定4类生物急性毒性的方法为建立我国重点废水排放行业的生物毒性监测方法体系和适合不同污染源废水的试验生物目录库奠定了基础;虽然部分制浆造纸废水的理化指标已经达标,但是其生物毒性较强,这说明采用生物毒性监测配合理化监测方法监测水污染源排放的废水,才能更深刻了解污染物对水生态环境的实际影响,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是化学试验的必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水生生物 急性毒性试验 半数效应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托啡诺对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EC50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宋丹丹 罗一 +2 位作者 吴乐 高晓沛 汪芳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69-672,共4页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对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EC50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43~58岁,BMI 21~24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组(BR组),每组32例。所有患...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对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EC50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43~58岁,BMI 21~24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组(BR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选择T8-9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R组硬膜外镇痛泵配方为罗哌卡因和生理盐水混合液共100 ml,BR组硬膜外镇痛泵配方为罗哌卡因、布托啡诺5mg和生理盐水的混合液共100 ml,采用序贯法测定罗哌卡因浓度,初始浓度为0.1%,相邻药物浓度比值为1.2。采用Dixon-Massey法确定罗哌卡因EC50及其95%CI。术后2 h患者VAS评分<3分则镇痛有效,VAS评分≥3分则镇痛无效。记录患者术前15 min(T0),术后1 h(T1),术后3h(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HR、MAP和RR,并进行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记录。结果 R组EC50为0.19%(95%CI 0.17%~0.20%);DR组EC50为0.11%(95%CI 0.10%~0.12%)。两组T0—T6时HR、MAP、RR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运动阻滞评分达到1分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R组(P<0.05),R组恶心发生率明显高于BR组(P<0.05)。两组均无皮肤瘙痒、尿潴留和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布托啡诺可增强罗哌卡因PCEA镇痛效果,降低罗哌卡因浓度,对患者呼吸循环无影响,不伴有皮肤瘙痒和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罗哌卡因 半数效应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生茎点霉的分离、鉴定及药剂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佳 钱莹莹 +3 位作者 王鹏 张军生 刘小靖 王占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6-132,共7页
为了研究引起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叶枯病的病原菌种类,通过对内蒙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发病的植株进行症状观察,室内分离与培养引起落叶松叶枯、枝枯病害的病原菌,提取病原菌总基因组DNA,并对其内部转录间隔区(ITS)... 为了研究引起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叶枯病的病原菌种类,通过对内蒙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发病的植株进行症状观察,室内分离与培养引起落叶松叶枯、枝枯病害的病原菌,提取病原菌总基因组DNA,并对其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扩增,ITS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菌株与KX082926(Sydowia polyspora)相似度达到99%,结合病害症状及菌落形态分析,证明引起落叶松病害的病原菌为松生茎点霉(Sydowia polyspora)。试验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0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毒力方程计算出半数效应浓度,从小到大依次为苯醚甲环唑(0.001 06 mg/L)、咪鲜胺(0.001 42 mg/L)、多菌灵(0.021 90 mg/L)、腈菌唑(0.075 45 mg/L)、甲基硫菌灵(0.254 50 mg/L)、咯菌腈(0.335 10 mg/L)、代森锰锌(1.017 98 mg/L)、三唑酮(1.213 80 mg/L)、代森锌(15.958 80 mg/L)、百菌清(568.198 40 mg/L),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在试验中均表现出比较稳定且较强的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内部转录间隔区测序 松生茎点霉 毒力测定 半数效应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对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复合低剂量芬太尼麻醉时丙泊酚药效学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谢文钦 李扬亿 +3 位作者 谢文吉 颜景佳 江长城 康振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2-46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对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复合低剂量芬太尼麻醉时丙泊酚药效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90例,按不同年龄分为:A组(18~39岁)、B组(40-64岁)和C组(65-89岁),每组30例。A组、B组和C组初...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对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复合低剂量芬太尼麻醉时丙泊酚药效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90例,按不同年龄分为:A组(18~39岁)、B组(40-64岁)和C组(65-89岁),每组30例。A组、B组和C组初始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2.5、2.0、1.5ug/ml,血浆浓度和效应室浓度达到平衡后,静注芬太尼1.0μg/kg。记录麻醉诱导前(T0)、检查开始即刻(T1)、结肠镜至乙状结肠(T2)、回盲瓣(T3)、体动前(T4)、体动后(T5)、检查结束时(T6)的MBP、HR、SpO2和体动前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计算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EC50)和半数有效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50)。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结果A组E岛为4.36(95%CI4.05~4.66)ug/ml、B组EC5(13.54(95%CI3.19~3.88)μg/ml、C组EC50 2.79(95%CI2.45~3.11)μg/ml,呈递减趋势(P〈0.05);A组AA50 22.13(95%CI 18.54~24.80)、B组AAI50 24.95(95%CI20.26~28.85),明显小于C组AAk29.72(95%CI27.79~33.67)(P〈0.05)。纤维结肠镜插入三组阳性反应的AAI大于阴性反应者(P〈0.01);体动前的AAI明显小于体动后(P〈0.01)。A组、B组分别O、2例出现短暂性低血压,明显低于C组8例患者(P〈0.05),其中C组3例患者的低血压通过输液和降低丙泊酚目标浓度而升高,其余7例未给予任何治疗,插入纤维结肠镜后血压恢复正常。A组、B组分别有1例、3例插入纤维结肠镜后出现呼吸抑制(SpO2〈90%),分别低于C组的8例(P〈0.05),患者给予开放气道后SpO2自行恢复正常。结论对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年龄是影响丙泊酚药效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芬太尼 丙泊酚 靶控输注 半数有效效应浓度 听觉诱发电位 纤维结肠镜检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青海弧菌评价常见8种兽药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石颖 丁武 +1 位作者 张志超 郭强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21,共5页
以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为毒性测试发光微生物,使用BHP9511型水质毒性快速检测仪,通过测定其在8种常见兽药不同质量浓度下的相对发光率和8种兽药对其半数抑制效应质量浓度(EC50),研究8种兽药对青海弧菌的作用规律及... 以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为毒性测试发光微生物,使用BHP9511型水质毒性快速检测仪,通过测定其在8种常见兽药不同质量浓度下的相对发光率和8种兽药对其半数抑制效应质量浓度(EC50),研究8种兽药对青海弧菌的作用规律及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质量浓度范围内,8种兽药对青海弧菌的相对发光率随兽药质量浓度的降低而增加;暴露时间为15min时,8种兽药对青海弧菌的急性毒性大小依次为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磺胺六甲氧嘧啶钠>沙拉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弧菌 兽药残留 急性毒性 半数抑制效应质量浓度(E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法测定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时瑞芬太尼抑制帕金森病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EC_(50) 被引量:5
8
作者 许小平 王嘉锋 +3 位作者 余喜亚 杨涛 李金宝 邓小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68-873,共6页
目的探讨复合靶控输注(TCI)丙泊酚时瑞芬太尼抑制帕金森病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50)。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拟择期在全麻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31例,同时按照11配对的原则在同... 目的探讨复合靶控输注(TCI)丙泊酚时瑞芬太尼抑制帕金森病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50)。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拟择期在全麻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31例,同时按照11配对的原则在同期住院的非帕金森病患者中选择对照31例,匹配条件为:同性别、年龄±3岁。两组患者均采用TCI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行麻醉诱导,设定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为3μg/m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采用改良序贯法确定,两组第1例患者瑞芬太尼的效应室靶浓度均为3ng/mL,相邻靶浓度之差为0.2ng/mL,以心率或收缩压变化幅度超过基础状态15%作为心血管反应阳性的判断标准。结果所有患者均未见胸壁强直,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知晓。瑞芬太尼复合TCI丙泊酚抑制帕金森病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EC50为2.20ng/mL(95%CI:1.86~2.60ng/mL),而非帕金森病患者为2.93ng/mL(95%CI:2.72~3.15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TCI丙泊酚3μg/mL全麻诱导时,瑞芬太尼抑制帕金森病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EC50值小于非帕金森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瑞芬太尼 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 丙泊酚 心血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重组发光菌应用于环境样品毒性的测试 被引量:3
9
作者 方贵桢 胡立新 +2 位作者 黄国勇 赵建亮 应光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0-67,共8页
选取基因重组发光菌E.coli HB101 pUCD607和费氏弧菌为试验生物,采用急性毒性微孔板法,发光抑制率为测试指标,分别用锌离子、汞离子作为阳性对照,研究8种重金属分别对基因重组发光菌和费氏弧菌产生的生物毒性,结果显示:锌离子毒性小、... 选取基因重组发光菌E.coli HB101 pUCD607和费氏弧菌为试验生物,采用急性毒性微孔板法,发光抑制率为测试指标,分别用锌离子、汞离子作为阳性对照,研究8种重金属分别对基因重组发光菌和费氏弧菌产生的生物毒性,结果显示:锌离子毒性小、稳定性高、变异系数小,更适合作为阳性对照.利用基因重组发光菌比较了离子液体和有机溶剂的生物毒性效应,同等条件下的毒性测试结果表明:基因重组发光菌半数效应质量浓度(EC50)比费氏弧菌高,灵敏度更高;在铜离子、锰离子、铁离子和镉离子的毒性作用下,作为受试生物,基因重组发光菌的灵敏度显著高于费氏弧菌(EC50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离子液体对基因重组发光菌的毒性显著高于有机溶剂.综上所述,基因重组发光菌应用于环境样品的毒性检测可行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发光菌 毒性测试 半数效应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焦虑对丙泊酚抑制胃镜检查术内脏性疼痛EC_(50)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汉文 石世坚 +6 位作者 邢祖民 张艳静 李集源 陈志强 刘世乐 周翠云 张奕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434-3436,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焦虑对丙泊酚抑制胃镜检查术内脏性疼痛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_(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行胃镜检查术患者,年龄30~55岁,体质指数18~30 kg/m2,ASAⅠ~Ⅱ级。根据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焦虑组(A组)与... 目的探讨术前焦虑对丙泊酚抑制胃镜检查术内脏性疼痛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_(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行胃镜检查术患者,年龄30~55岁,体质指数18~30 kg/m2,ASAⅠ~Ⅱ级。根据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焦虑组(A组)与非焦虑组(C组)。按序贯法采用Marsh药代动力学参数靶控输注丙泊酚,第l例患者血浆靶浓度设为5.00μg/mL,相邻靶浓度梯度0.50μg/mL。若出现体动反应者,下一例采用高一级浓度,否则采用低一级浓度。用概率单位法确定丙泊酚EC_(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A组丙泊酚EC_(50)为6.46μg/mL,95%可信限为6.01~6.91μg/mL;C组丙泊酚EC_(50)为5.75μg/mL,95%可信限为5.15~6.34μg/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焦虑因素可明显降低丙泊酚的抑制胃镜检查术内脏性疼痛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焦虑 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 无痛胃肠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硬化对胃镜检查术时丙泊酚Schnider模式靶控输注EC50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翠云 邢祖民 +4 位作者 康翠瑶 张小霞 李集源 张奕文 陈汉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742-274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病毒性肝硬化对丙泊酚胃镜检查术抑制体动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行胃镜检查术患者,性别不限,年龄40~65岁,体质量指数18~25kg/m2。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肝硬化且肝功能A...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病毒性肝硬化对丙泊酚胃镜检查术抑制体动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行胃镜检查术患者,性别不限,年龄40~65岁,体质量指数18~25kg/m2。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肝硬化且肝功能A级组(A组)、肝硬化且肝功能B级组(B组)、非肝硬化且肝功能正常(C组)3组。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5μg/kg1min后,采用Schnider药代动力学参数靶控输注丙泊酚。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根据胃镜检查过程中体动反应,确定下一例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第一例患者效应室靶浓度设为5.0μg/mL,浓度梯度为0.5μg/mL。若出现体动阳性反应,下一例设置高一级浓度,反之设置低一级浓度。用概率单位法计算丙泊酚抑制胃镜检查术体动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复合舒芬太尼0.05μg/kg时,3组丙泊酚EC50与95%CI分别为:4.96(4.35~5.46)μg/mL,3.75(3.05~4.45)μg/mL,4.72(4.23~5.19)μg/mL,B组明显低于A组与C组(P<0.05);B组苏醒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与C组(P<0.05)。结论复合舒芬太尼0.05μg/kg时,丙泊酚抑制病毒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胃镜检查术体动的效力增强,应适当降低药物靶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肠镜 肝硬化 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 二异丙酚 剂量效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