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霜桑叶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丹 姚正颖 +2 位作者 侯北伟 张卫明 孙力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56,共5页
为发掘霜桑叶中的活性成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霜桑叶的不同极性提取物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活性;通过酶反应动力学方法确定正己烷提取物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类型,并考察其经人工肠液模拟消化后对胰脂肪酶抑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霜桑叶提取... 为发掘霜桑叶中的活性成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霜桑叶的不同极性提取物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活性;通过酶反应动力学方法确定正己烷提取物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类型,并考察其经人工肠液模拟消化后对胰脂肪酶抑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霜桑叶提取物中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活性由强到弱依次是正己烷提取物(半数抑制浓度IC_50=1.14 mg/m L)>二氯甲烷提取物(IC_50=8.51 mg/m L)>乙酸乙酯提取部位(IC_50=13.60 mg/m L)。正己烷提取物对胰脂肪酶的作用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体外模拟消化后,正己烷提取物对胰脂肪酶仍有较强的抑制效果,而且抑制率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由此可见,霜桑叶的正己烷提取物可作为良好的胰脂肪酶抑制剂,具有调节脂质代谢的潜在功效。本研究为进一步以霜桑叶为原料开发降脂、减肥的功能性食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桑叶 胰脂肪酶 半数抑制浓度 非竞争性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et激酶抑制剂LY28对PC-3、NCI-H441、MDA-MB-231细胞和PC-3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莹 井维娜 +3 位作者 程捷 任刚 王敬章 刘玉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7期44-47,共4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酪氨酸激酶抑制剂LY28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取对数生长期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人肺癌NCI-H441细胞及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接种于96孔板,培养24 h后分为1个对照组和14个实验组。对照组用...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酪氨酸激酶抑制剂LY28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取对数生长期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人肺癌NCI-H441细胞及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接种于96孔板,培养24 h后分为1个对照组和14个实验组。对照组用0.04%DMSO的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分别用0.1、1、10、20、40、80、100μmol/L的LY28、克唑替尼培养,每组3个复孔。各组细胞置于培养箱中孵育72 h后弃培养基,每孔加入0.5 mg/m L的MTT溶液100μL。培养箱中孵育4 h,在酶标仪570 nm波长处检测各孔光密度(OD)值。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Graphpad Prism5软件计算LY28、克唑替尼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IC50值。2制作PC-3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挑选模型裸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给药组(包括LY28 10 mg/kg组、LY28 20 mg/kg组、LY28 40mg/kg组及克唑替尼组),每组8只。给药组分组当天即开始每天单次灌胃给予10 mg/kg的LY28、20 mg/kg的LY28、40 mg/kg的LY28、40 mg/kg的克唑替尼,周期21 d。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末次给药结束后处死裸鼠,剥离肿瘤组织。称瘤重并计算抑瘤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的Met、p-Met、Akt、p-Akt、ERK1/2及p-ERK1/2。结果 LY28对PC-3、MDA-MB-231、NCI-H441细胞的IC50分别为(10.154±1.209)、(18.946±2.457)、(29.868±3.493)μmol/L,克唑替尼对PC-3、MDA-MB-231、NCI-H441细胞的IC50分别为(19.105±2.970)、(39.818±5.694)、(34.982±4.977)μmol/L。LY28对PC-3、MDA-MB-231、NCI-H441细胞的IC50均低于克唑替尼(P均<0.05)。LY28 10 mg/kg组、LY28 20 mg/kg组、LY28 40 mg/kg组、克唑替尼组抑瘤率分别为38.38%、67.17%、80.30%、77.27%。与模型组比较,LY28 10 mg/kg组、LY28 20 mg/kg组、LY28 40 mg/kg组及克唑替尼组p-MET及其下游信号p-Akt、p-ERK1/2水平降低(P均<0.05),且LY28 40 mg/kg组<LY28 20 mg/kg组<LY28 10mg/kg组(P均<0.05)。结论 LY28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可能是通过抑制c-Met信号通路磷酸化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 克唑替尼 前列腺癌 肺癌 乳腺癌 半数抑制浓度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蛋白激酶B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羟基异戊酰基紫草素对高表达酪氨酸激酶肿瘤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英文) 被引量:5
3
作者 徐颖 王敏伟 中谷一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验证 β 羟基异戊酰基紫草素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方法XTT比色法。结果低浓度的 β 羟基异戊酰基紫草素抑制人类白血病细胞K5 6 2和U937的生长 ,半数抑制浓度分别是 0 12 μmol/L和 0 14 μmol/L。在较高剂量下 ... 目的验证 β 羟基异戊酰基紫草素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方法XTT比色法。结果低浓度的 β 羟基异戊酰基紫草素抑制人类白血病细胞K5 6 2和U937的生长 ,半数抑制浓度分别是 0 12 μmol/L和 0 14 μmol/L。在较高剂量下 ,β 羟基异戊酰基紫草素抑制酪氨酸激酶高表达细胞系大鼠SR 3Y1和KDR/Flk 1 NIH3T3细胞以及人类表皮细胞癌细胞A4 31的生长。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是 1 2 μmol/L、2 5 μmol/L、11 0 μmol/L。结论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羟基异戊酰基紫草素 酪氨酸激酶 细胞毒作用 半数抑制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去水卫矛醇对人卵巢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周莹 刘华钢 +1 位作者 苏桂玉 彭晓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66-67,共2页
[目的]研究二去水卫矛醇(1,2:5,6-dianhydroga-lactitol,DAG)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和SKOV3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不同浓度DAG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和SKOV3的体外抑制作用,观察DA... [目的]研究二去水卫矛醇(1,2:5,6-dianhydroga-lactitol,DAG)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和SKOV3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不同浓度DAG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和SKOV3的体外抑制作用,观察DAG的半数抑制浓度。[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DAG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SKOV3作用72 h后半数抑制浓度(72 h-IC50)分别为19.97μg/ml、22.57μg/ml;而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DAG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SKOV3作用72 h后72 h-IC50分别为15.15μg/ml、16.15μg/ml。显微镜下可见DAG 72 h作用后细胞圆缩、胞质浓缩、胞浆内颗粒集中边缘化甚至细胞溶解等损伤现象。[结论]DAG在体外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和SKOV3均有抑制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去水卫矛醇 人卵巢癌细胞 噻唑蓝试验 CCK-8法 半数抑制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发酵鲜桑叶对其黄酮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瑾如 邱卫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3-208,共6页
为提高桑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并改善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采用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 CY-1)进行鲜桑叶固态发酵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cristatum CY-1可以新鲜桑叶为发酵基质进行良好的生长。以30 g鲜桑叶(含水量76.92%)为... 为提高桑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并改善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采用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 CY-1)进行鲜桑叶固态发酵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cristatum CY-1可以新鲜桑叶为发酵基质进行良好的生长。以30 g鲜桑叶(含水量76.92%)为发酵基质进行固态发酵时,第8天菌体生物量达到378.2 mg。随着发酵的进行,桑叶黄酮提取物(mulberry leaf flavonoids,MLF)的含量在第8天时升至最高值,为3.289 mg/g干桑叶,相对于未发酵桑叶提高了78.7%。MLF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其中经E.cristatum CY-1发酵10 d的桑叶MLF和未发酵桑叶的MLF的IC_(50)值分别为4.925μg/mL和25.995μg/mL。综上,冠突散囊菌的发酵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桑叶黄酮的含量,还可以提高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桑叶 冠突散囊菌 黄酮 Α-葡萄糖苷酶抑制 半数抑制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菜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曹叶霞 李慧卿 +1 位作者 尹爱萍 陈雪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144,159,共5页
用乙醇提取韭菜粉末得到韭菜乙醇提取物,然后以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为萃取液,得到不同有机溶剂的提取物,研究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并与奥利司他的抑制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活性强... 用乙醇提取韭菜粉末得到韭菜乙醇提取物,然后以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为萃取液,得到不同有机溶剂的提取物,研究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并与奥利司他的抑制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活性强弱依次为乙酸乙酯>正己烷>二氯甲烷>正丁醇;随着不同溶剂提取物质量浓度的增大,抑制率越大;抑制胰脂肪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 7.5、反应时间15 min;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为非竞争抑制类型,不如奥利司他的抑制作用强,但是可以作为良好的抑制胰脂肪酶的蔬菜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提取物 胰脂肪酶 半数抑制质量浓度 非竞争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核转录因子Gli1表达对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的顺铂耐药性逆转作用观察
7
作者 达丽隽 王遵林 +2 位作者 刘雅婷 刘进进 宋飞雪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25-29,共5页
目的观察抑制核转录因子Gli1表达对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的顺铂耐药性逆转作用。方法将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随机分为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其中GANT61组加入10μmol/L的Gli1抑制剂GANT61,环杷明组加入10μmo... 目的观察抑制核转录因子Gli1表达对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的顺铂耐药性逆转作用。方法将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随机分为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其中GANT61组加入10μmol/L的Gli1抑制剂GANT61,环杷明组加入10μmol/L的Smo抑制剂环杷明,LY294002组加入20μmol/L的PI3K抑制剂LY294002,对照组加入培养基。各组细胞继续培养48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oltting法检测细胞中Gli1 mRNA和蛋白,采用MTT法测算顺铂对各组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采用Western Boltting法检测细胞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采用Annexin V-FITC法测算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细胞中Gli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0±0.08、0.62±0.12、0.68±0.11、1.05±0.10,其中环杷明组与LY294002组相比,P>0.05;其余组间两两相比,P均<0.05。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细胞中Gli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8±0.12、0.59±0.07、0.55±0.13、0.97±0.06,其中环杷明组与LY294002组相比,P>0.05;其余组间两两相比,P均<0.05。顺铂对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7.35±1.03)、(9.86±0.71)、(10.23±1.02)、(14.26±2.10)μg/mL,其中环杷明组与LY294002组相比,P>0.05;其余组间两两相比,P均<0.05。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MRP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8±0.09、0.38±0.17、0.58±0.19、0.83±0.24,组间相比,P均<0.05。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7.27%±0.99%、15.45%±1.01%、12.35%±1.80%、6.25%±0.38%,其中环杷明组与LY294002组相比,P>0.05;其余组间两两相比,P均<0.05。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细胞中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5±0.08、0.33±0.15、0.63±0.13、0.91±0.19,组间相比,P均<0.05。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细胞中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8±0.38、1.34±0.25、1.27±0.39、0.64±0.18,其中环杷明组与LY294002组相比,P>0.05;其余组间两两相比,P均<0.05。结论抑制Gli1表达可通过降低顺铂对A549/DDP细胞的IC_(50)、促进A549/DDP细胞凋亡,逆转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Smo抑制剂环杷明、PI3K抑制剂LY294002、Gli1抑制剂GANT61均可抑制A549/DDP细胞中Gli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Gli1 肺腺癌 顺铂 细胞耐药 Hedgehog信号通路 PI3K/AKT信号通路 半数抑制浓度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对肝癌耐药细胞BEL-7402/ADM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8
8
作者 胡礼仪 侯永彬 +3 位作者 余莉华 米永华 王科 刘北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PG)对肝癌耐药细胞BEL-7402/ADM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ADM敏感细胞BEL-7402(亲本组)和ADM耐药细胞BEL-7402/ADM(耐药组),将BEL-7402/ADM细胞转染HDAC3基因siRNA干扰质粒(干扰组)及...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PG)对肝癌耐药细胞BEL-7402/ADM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ADM敏感细胞BEL-7402(亲本组)和ADM耐药细胞BEL-7402/ADM(耐药组),将BEL-7402/ADM细胞转染HDAC3基因siRNA干扰质粒(干扰组)及空载质粒(空载组)24 h,用白芍总苷孵育BEL-7402/ADM细胞48 h(用药组)。取亲本组、耐药组、用药组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ADM作用48 h;MTT法测算增殖抑制率,计算各组ADM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取亲本组、耐药组、空载组、干扰组及用药组细胞,分别采用RT-q 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去乙酰化酶(HDAC3)mRNA和蛋白。结果亲本组、耐药组和用药组细胞ADM的IC_(50)分别为0.139、8.807、4.890 nmo L/L;用药组细胞对ADM耐药的逆转倍数为1.80倍,逆转率为45.23%。MDR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耐药组、空载组>用药组>干扰组>亲本组(P均<0.05或0.01),HDAC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耐药组、空载组>干扰组>亲本组、用药组(P均<0.05或0.01)。结论白芍总苷通过抑制HDAC3的表达,引起MDR1表达下调,从而逆转BEL-7402/ADM细胞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白芍总苷 耐药 SIRNA干扰 半数抑制浓度 多药耐药基因 去乙酰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麻茶黄酮提取物对小鼠CYP2E1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甜 王萌 +3 位作者 蒋志惠 胡建军 孙建国 张小莺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1608-1614,共7页
目的 CYP2E1是肝脏中主要的药物代谢酶,在肝脏疾病发生及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分别通过体内、体外实验,研究罗布麻茶黄酮提取物对小鼠CYP2E1活性和表达的影响,为评价罗布麻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和药物的联合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 目的 CYP2E1是肝脏中主要的药物代谢酶,在肝脏疾病发生及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分别通过体内、体外实验,研究罗布麻茶黄酮提取物对小鼠CYP2E1活性和表达的影响,为评价罗布麻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和药物的联合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黄酮提取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50和100 mg/kg),连续灌胃给药10天。采用探针药物法测定小鼠肝脏微粒体中CYP2E1催化对硝基苯酚代谢的活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微粒体中CYP2E1蛋白的表达情况。体外抑制实验中,考察不同浓度的黄酮提取物对CYP2E1的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结果灌服高剂量黄酮提取物(100 mg/kg)后,小鼠体内CYP2E1酶活性和表达量均显著降低,黄酮提取物对CYP2E1的IC_(50)值为128.4μg/mL。结论罗布麻茶黄酮提取物对小鼠CYP2E1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茶 黄酮提取物 肝脏微粒体 CYP2E1 半数抑制浓度(I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人胃癌细胞UHRF1基因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多药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林 李伟 +1 位作者 韩东升 张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9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耐药人胃癌细胞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1(UHRF1)基因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胃癌细胞SGC7901、耐长春新碱(VCR)的SGC7901(SGC7901/VCR)、耐阿霉素(ADR)的SGC7901(SGC7901/ADR),采用实时... 目的观察耐药人胃癌细胞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1(UHRF1)基因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胃癌细胞SGC7901、耐长春新碱(VCR)的SGC7901(SGC7901/VCR)、耐阿霉素(ADR)的SGC7901(SGC7901/ADR),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细胞UHRF1 mRN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细胞UHRF1蛋白。取对数生长期SGC7901/VCR、SGC7901/ADR细胞分别转染抑制UHRF1表达的小干扰RNA(si UHRF1)(SGC7901/VCR-si UHRF1、SGC7901/ADR-si UHRF1)、无意义空白质粒(SGC7901/VCR-UHRF1、SGC7901/ADR-UHRF1),另设空白对照,不做任何处理。取对数生长期SGC7901细胞,分别转染过表达的UHRF1质粒(SGC7901-UHRF1)、无意义空白质粒(SGC7901-NC),另设空白对照。转染48 h收集以上细胞备用。采用MTT法检测SGC7901/VCR、SGC7901/ADR细胞各干扰组和SGC7901细胞各干扰组对化疗药物[(VCR、ADR、5-氟尿嘧啶(5-FU)和顺氨氯铂(CDDP)]的药物敏感性,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取SGC7901/VCR、SGC7901/ADR细胞各干扰组和SGC7901空白对照,加入5-FU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SGC7901细胞UHRF1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SGC7901/VCR、SGC7901/ADR细胞,P均<0.05。促进UHRF1表达可升高SGC7901细胞对VCR、ADR、5-FU、CDDP的IC_(50),降低细胞凋亡率,P均<0.05。抑制UHRF1表达可降低VCR、ADR、5-FU、CDDP对SGC7901/VCR和SGC7901/ADR细胞的IC_(50),升高细胞凋亡率,P均<0.05。结论耐药人胃癌细胞中存在UHRF1高表达。UHRF1高表达可降低胃癌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提高细胞多药耐药性,可能与UHRF1抑制胃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1 多药耐药 药物敏感性 半数抑制浓度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促黄体激素释放素-血管生成素重组毒素的表达及其体外抗肿瘤效应的实验
11
作者 倪志立 丁秋云 +3 位作者 张秋航 曲秋懿 严波 秋枫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构建表达人促黄体激素释放素-血管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angiogenin,LHRH-PⅡ-ANG)重组毒素并研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LHRH-PⅡ-ANG重组毒素,对以包涵体形式表... 目的构建表达人促黄体激素释放素-血管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angiogenin,LHRH-PⅡ-ANG)重组毒素并研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LHRH-PⅡ-ANG重组毒素,对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重组毒素进行了复性。利用结晶紫法检测了复性重组毒素对人喉癌细胞系Hep2和CNE-2生长的影响并计算IC50值。结果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构建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LHRH-PⅡ-ANG重组毒素。重组毒素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获得了表达。用梯度透析法对变性重组毒素进行了复性。复性后的重组毒素对正常细胞系没有毒性,而对人喉癌细胞系Hep2和CNE-2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IC50值分别为21.37μg/ml和28.61μg/ml。结论成功构建了LHRH-PⅡ-ANG重组毒素,复性后的重组毒素对人喉表皮样细胞癌细胞Hep2和鼻咽癌细胞CNE-2-2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血管生成素类 免疫毒素类 肿瘤 半数抑制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苯系物对活性污泥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雄飞 刘芃岩 +1 位作者 康全影 田在峰 《河北化工》 2013年第04X期28-31,共4页
通过活性污泥呼吸抑制试验研究了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检出的3种苯系物对活性污泥的毒性。实验结果用Oringin 8.5软件处理,通过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计算出3种苯系物在好氧生物处理系统中最高可允许浓度(EC20)和对污泥活性的半数抑... 通过活性污泥呼吸抑制试验研究了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检出的3种苯系物对活性污泥的毒性。实验结果用Oringin 8.5软件处理,通过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计算出3种苯系物在好氧生物处理系统中最高可允许浓度(EC20)和对污泥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EC50),通过比较其EC50大小,得出3种苯系物对活性污泥毒性大小的先后顺序为1,2,4,5-四甲基苯>五甲基苯>1,3,5-三甲基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系物 活性污泥 呼吸抑制 半数抑制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人结肠癌和肺癌细胞株作用的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亚磊 贺巾钊 +1 位作者 李琼 朱玲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5年第4期163-165,共3页
目的:初步探究他汀类药物对人结肠癌和肺癌细胞株的毒性作用。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辛伐他汀(Simvastatin,SV)和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AV)对结肠癌细胞株HCT116、肺癌细胞株A549的细胞毒作用,计算两种药物对不同肿... 目的:初步探究他汀类药物对人结肠癌和肺癌细胞株的毒性作用。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辛伐他汀(Simvastatin,SV)和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AV)对结肠癌细胞株HCT116、肺癌细胞株A549的细胞毒作用,计算两种药物对不同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结果:SV、AV对HCT116的IC50分别为42.992μmol·L^(-1)、47.845μmol·L^(-1),SV、AV对A549的IC50分别为41.50μmol·L^(-1)、50.06μmol·L^(-1)。结论:SV、AV对两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大小呈剂量依赖性,不同他汀类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结肠癌细胞 肺癌细胞 半数抑制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