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羊布鲁氏菌天然半抗原琼脂扩散试验的建立与应用
1
作者 刘丽娅 剡文亮 +8 位作者 曹瑞 叶锋 马晓菁 谷文喜 赵江山 张子荣 宋洁 李岩 易新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63-2070,共8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布鲁氏菌天然半抗原琼脂扩散试验(Native hapten agar gel immuno-diffusion test,NH-AGID),检测临床样品。【方法】建立NH-AGID方法,评价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检测免疫地区2287份、非免疫地区252份牛、羊血... 【目的】建立并优化布鲁氏菌天然半抗原琼脂扩散试验(Native hapten agar gel immuno-diffusion test,NH-AGID),检测临床样品。【方法】建立NH-AGID方法,评价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检测免疫地区2287份、非免疫地区252份牛、羊血清。【结果】建立了NH-AGID方法,检测稳定,重复性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自然感染阳性动物检测敏感性低于80%,对排菌动物的检测敏感性高于90%,检出布病阳性抗体的阈值高于RBT。免疫地区血清NH抗体平均检出率17.8%,LPS抗体平均检出率52.3%;非免疫地区血清NH抗体平均检出率40.9%,LPS抗体平均检出率54.8%。【结论】应用NH-AGID方法可鉴别区分免疫地区牛、羊布病感染动物和免疫动物。检出NH抗体动物处于布鲁氏菌活动期或排菌期为布病感染动物,应及时剔除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半抗原-琼脂扩散试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抗原直接包被的四环素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玉超 刘良禹 +1 位作者 朱思洁 刘旭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187-193,共7页
为建立更优的四环素(tetracycline,TC)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将TC与蛋白质偶联制备人工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抗TC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采用酸性高锰酸钾羧化酶标板,... 为建立更优的四环素(tetracycline,TC)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将TC与蛋白质偶联制备人工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抗TC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采用酸性高锰酸钾羧化酶标板,将TC直接包被在酶标板上,并对ELISA反应体系条件进行优化,构建一种半抗原直接包被的TC ELISA检测方法。所制备的MAb特异性良好,交叉反应率低。所构建的检测方法最低检测限IC_(10)值为0.306 ng/mL,半数抑制率IC_(50)值为9.26 ng/mL,牛奶和水中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46%~101.89%、96.84%~102.50%。与人工完全抗原包被的检测方法相比(IC_(10)值:0.624 ng/mL,IC_(50)值:28.24 ng/mL,牛奶和水中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86%~105.12%、94.04%~105.56%),检测灵敏度有明显提高,并可用于实际样品中TC含量的检测,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半抗原包被 人工完全抗原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bemycin Oxime半抗原设计及其抗体制备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媛 刘贤进 +2 位作者 余向阳 张存政 陈育如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85-288,共4页
通过milbemycin oxime A4、A3(MILO)肟羟基与琥珀酸酐反应,合成了半抗原MILO-5-琥珀酰半酯,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将其与载体蛋白BSA偶联制备人工抗原.以此人工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达1:12 800;用此抗体建立的间接竞... 通过milbemycin oxime A4、A3(MILO)肟羟基与琥珀酸酐反应,合成了半抗原MILO-5-琥珀酰半酯,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将其与载体蛋白BSA偶联制备人工抗原.以此人工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达1:12 800;用此抗体建立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CI-ELISA)检测方法,线性范围在16.00~4 394.18 ng/mL,最低检测限(I10)为6.28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bemycin OXIME 半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孔雀石绿半抗原与全抗原设计、合成及鉴定 被引量:10
4
作者 沈玉栋 王宇 +3 位作者 孙远明 雷红涛 王弘 肖治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63-266,共4页
从偶联位点、偶联活性基团的性质及半抗原的合成与偶联方法分析,设计了系列不同结构的半抗原和人工抗原及其合成方法。以N,N-二甲基苯胺、苯甲醛衍生物为原料,Amberlyst15树脂为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合成出3种隐孔雀石绿半抗原;进一步采... 从偶联位点、偶联活性基团的性质及半抗原的合成与偶联方法分析,设计了系列不同结构的半抗原和人工抗原及其合成方法。以N,N-二甲基苯胺、苯甲醛衍生物为原料,Amberlyst15树脂为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合成出3种隐孔雀石绿半抗原;进一步采用活泼酯和重氮化法分别将获得的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形成相应全抗原。半抗原和全抗原分别经减压硅胶柱色谱及透析纯化后,采用质谱、核磁共振及紫外扫描光谱等分析手段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半抗原及免疫全抗原均合成成功,满足了进一步免疫、筛选高质量抗体和建立检测方法的需要。同时,采用分子模拟手段对抗原表面半抗原决定簇的前线分子轨道分布情况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讨论了前线轨道的分布可能对抗体特性造成的影响,为进一步的半抗原构效关系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石绿 半抗原 抗原 合成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模拟加卤酶Ⅰ.半抗原合成,表征和生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9
5
作者 祁超 丁兰 +5 位作者 刘立岩 耿昊 张玉静 赵大庆 刘仔 倪嘉缵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33-535,共3页
rac-Tetra(m-nitrobenzene)porphyrin, H2TNO2PP, synthesized from o-nitro-benzaldehyde and pyrrole was reduced to H2TamPP, from which tetra(o-phenylacetyl benzene) porphyrin and especially its α,α,α,α-isomer were... rac-Tetra(m-nitrobenzene)porphyrin, H2TNO2PP, synthesized from o-nitro-benzaldehyde and pyrrole was reduced to H2TamPP, from which tetra(o-phenylacetyl benzene) porphyrin and especially its α,α,α,α-isomer were obtained. The α,α,α,α-isomer was used as hapten to immunize BALB/C mice. The latter gave antibody value of 320 as determined by ELISA method, indicating that the artificial hapten could induce the production of antibody without use of carri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卤酶 半抗原 卟啉衍生物 生物活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抗原免疫分析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小莺 赵津子 +2 位作者 陈琛 韩水仲 田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97-401,共5页
综述近几年来关于小分子半抗原的设计、人工抗原合成的研究,以及人工抗原合成中尚存在的问题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半抗原合成中的应用;介绍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卵黄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分析近年来ELISA、胶体... 综述近几年来关于小分子半抗原的设计、人工抗原合成的研究,以及人工抗原合成中尚存在的问题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半抗原合成中的应用;介绍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卵黄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分析近年来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和新兴的免疫传感器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半抗原免疫学检测方法具有较低的检测极限、快速、方便、低廉等优势,是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方向。半抗原合成的可控设计、有效抗体的规模化生产,通过与新型免疫分析技术结合以期达到高通量、低成本、实时多重检测是今后食品安全免疫学检测中重要的技术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分析法 半抗原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模拟在农药半抗原设计及其免疫识别机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毅华 朱国念 桂文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01-208,共8页
免疫半抗原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是建立小分子免疫化学分析方法的关键步骤。在介绍农药半抗原设计一般策略的基础上,指出分子模拟技术在农药半抗原合理设计中的适用性在于其能通过对分子结构和动力学行为的模拟,获得能表示和解释农药分子免... 免疫半抗原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是建立小分子免疫化学分析方法的关键步骤。在介绍农药半抗原设计一般策略的基础上,指出分子模拟技术在农药半抗原合理设计中的适用性在于其能通过对分子结构和动力学行为的模拟,获得能表示和解释农药分子免疫原性和生物活性的参数。重点阐述了分子模拟在免疫原和竞争原设计中的应用,揭示了采用分子模拟技术进行半抗原设计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克服目前半抗原设计方法的经验性和主观随意性。运用分子模拟技术能够更好地研究抗原抗体反应中的分子间作用力,因此该技术有利于促进抗原抗体反应识别机制研究的深入进行。分子模拟技术还能够应用于解释抗体的交叉反应率,从而能应用于提高抗体宽谱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农药 半抗原 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半抗原的呋喃唑酮代谢物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与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石贤爱 裴世锋 +3 位作者 李向楠 朱秋享 叶小军 樊海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4-180,共7页
为实现呋喃唑酮代谢物3-氨基-2-恶唑烷酮(3-amino-2-oxazolidinone,AOZ)的快速定量检测,制备AOZ-牛血清蛋白单克隆抗体,建立2种分别基于抗3-(4-羧基苯亚甲基)-氨基-2-恶唑烷酮(CPAOZ)、抗AOZ的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CPAO... 为实现呋喃唑酮代谢物3-氨基-2-恶唑烷酮(3-amino-2-oxazolidinone,AOZ)的快速定量检测,制备AOZ-牛血清蛋白单克隆抗体,建立2种分别基于抗3-(4-羧基苯亚甲基)-氨基-2-恶唑烷酮(CPAOZ)、抗AOZ的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CPAOZ检测试剂盒在1.0~100.0 ng/mL范围具有较好的线性,IC50值为14.6 ng/mL,检测限为6.56 ng/mL,回收率为97.6%~101.3%;AOZ检测试剂盒在0.5~12.5 ng/mL范围具有良好线性,IC50值为3.9 ng/mL,检测限为0A5 ng/mL,回收率为94.1%~97A%.这2种检测试剂盒对于其他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及其代谢物均不存在交叉反应.从经济、方便、快速、灵敏等因素来考虑,后者更具有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氨基-2-恶唑烷酮 半抗原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核净残留免疫分析半抗原的制备和鉴定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蓉蓉 刘贤进 +2 位作者 刘媛 方敦煌 胡秋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3-226,共4页
菌核净属于半抗原生物小分子,具有免疫反应性,但不具有免疫原性。为了建立菌核净农药残留的免疫分析方法,以苹果酸氯醛交酯和3,5-二氯苯胺为原料,合成N-(3,5-二氯苯基)-2-羟基琥珀酰亚胺,然后与琥珀酸酐反应,合成了菌核净半抗原N-(3,5-... 菌核净属于半抗原生物小分子,具有免疫反应性,但不具有免疫原性。为了建立菌核净农药残留的免疫分析方法,以苹果酸氯醛交酯和3,5-二氯苯胺为原料,合成N-(3,5-二氯苯基)-2-羟基琥珀酰亚胺,然后与琥珀酸酐反应,合成了菌核净半抗原N-(3,5-二氯苯基)琥珀酰亚胺-2-琥珀酸半酯,产物经红外、核磁和液质连用等方法确认,为研究菌核净的免疫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核净 半抗原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氨基-2-嗯唑烷酮半抗原、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丽华 徐振林 +4 位作者 孙远明 杨金易 王弘 雷红涛 沈玉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9-51,76,共4页
以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剂,建立了3-氨基-2-噁唑烷酮(AOZ)的高效衍生方法,成功获得了衍生物F-AOZ,并进一步通过硝基的选择性还原合成了新的半抗原AM-AOZ,经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核磁共振(NMR)鉴定F-AOZ与AM-AOZ合成成功;采用重氮化... 以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剂,建立了3-氨基-2-噁唑烷酮(AOZ)的高效衍生方法,成功获得了衍生物F-AOZ,并进一步通过硝基的选择性还原合成了新的半抗原AM-AOZ,经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核磁共振(NMR)鉴定F-AOZ与AM-AOZ合成成功;采用重氮化法和戊二醛交联法将半抗原AM-AOZ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进行偶联,合成了AOZ免疫原和包被原,经紫外吸收法进行成功鉴定;同时,分别采用紫外扫描法和三硝基苯磺酸法(TNBS)测定偶联比。另外,采用分子模拟手段对抗原表面半抗原决定簇的前线分子轨道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讨论了前线轨道的分布对可能获得的抗体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制备高质量抗体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Z 二硝基氟苯 半抗原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抗原的间隔臂长度对免疫识别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施海燕 王鸣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72-177,共6页
分别以2甲4氯和二氯喹啉酸的3种不同间隔臂长度(0、4、6个碳)的包被抗原及相应的3种抗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抗体效价的测定及包被抗原与抗体的亲和性正交试验,讨论了半抗原的间隔臂长度对免疫识别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均以接有4个... 分别以2甲4氯和二氯喹啉酸的3种不同间隔臂长度(0、4、6个碳)的包被抗原及相应的3种抗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抗体效价的测定及包被抗原与抗体的亲和性正交试验,讨论了半抗原的间隔臂长度对免疫识别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均以接有4个碳链长度间隔臂的半抗原诱导产生的抗体效价最高;同一抗体更易识别间隔臂较长(6个碳)的抗原;对于同一包被抗原,抗2甲4氯抗体中均以不接臂的半抗原诱导产生的抗体的识别能力最强,而抗二氯喹啉酸中则以接有4个碳长间隔臂的半抗原诱导产生的抗体的识别能力最强,表明抗体的识别能力可能与IgG蛋白的空间构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抗原 间隔臂 免疫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_1半抗原分子设计与抗原合成及抗体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亚楠 王晓斐 +3 位作者 牛琳琳 雷壮 张海棠 王自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67-376,共10页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半抗原分子设计方法、基本要求、应遵循原则、抗原合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对黄曲霉毒素B_1(AFB_1)半抗原分子设计与抗原合成及抗体特性进行了详尽阐述,旨在为AFB_1制备AFB_1及其他小分子半抗原高质量的抗体提...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半抗原分子设计方法、基本要求、应遵循原则、抗原合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对黄曲霉毒素B_1(AFB_1)半抗原分子设计与抗原合成及抗体特性进行了详尽阐述,旨在为AFB_1制备AFB_1及其他小分子半抗原高质量的抗体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半抗原分子设计 抗原合成 抗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伦特罗小分子半抗原偶联比率的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吕会田 乐加昌 陈存社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3-35,共3页
利用重氮化两步法将盐酸克伦特罗(CL)分别偶联到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上制得了免疫抗原BSA-CL和包被抗原OVA-CL。建立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偶联比率的方法,测得它们的偶联比率分别为39∶1和24∶1。
关键词 偶联 测定方法 比率 半抗原 小分子 分光光度法测定 盐酸克伦特罗 牛血清蛋白 包被抗原 免疫抗原 卵清蛋白 BSA 两步法 重氮化 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菌素特异性半抗原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硕 于姣 +3 位作者 刘冰 郭天鑫 江月明 宋嘉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35,共3页
合成具有阿维菌素特征结构的半抗原,采用活化酯法与载体蛋白BSA偶联制备人工抗原。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成功制备阿维菌素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达1∶20000,用此抗体建立的阿维菌素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标准曲线IC50为1.92ng/mL,IC为0.13ng/mL。
关键词 阿维菌素 半抗原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脲类和磺酰脲类除草剂半抗原设计策略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方实 夏金云 李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97-1704,共8页
本文综述了苯基脲类和磺酰脲类除草剂半抗原的设计原则、合成方法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合成苯基脲类除草剂半抗原,在苯基脲类分子中引入可供结合用活性基团的位点主要有3种,即外部脲桥上的氮、内部脲桥上的氮以及直接在苯环上... 本文综述了苯基脲类和磺酰脲类除草剂半抗原的设计原则、合成方法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合成苯基脲类除草剂半抗原,在苯基脲类分子中引入可供结合用活性基团的位点主要有3种,即外部脲桥上的氮、内部脲桥上的氮以及直接在苯环上。研究表明,在外部脲桥上的氮连接亚甲基基团是最理想的半抗原。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半抗原有保留苯环部分、保留杂环部分和保留磺酰脲分子全部特征部分3种方法。经比较研究,保留苯环特征部分的半抗原要比保留磺酰脲全部特征部分的半抗原产生的抗体有更高的亲和力。间隔臂长度是半抗原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间隔臂长(5个亚甲基)的半抗原一般要比间隔臂短的半抗原更能产生理想的免疫结果。在建立酶联免疫法中选择包被/示踪半抗原时,选用比免疫用半抗原更不被抗体识别的半抗原做包被/示踪半抗原。示踪半抗原亲和力的适度减少,被分析物所需的量可以减少,可以进一步提高分析的灵敏度,降低检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脲类除草剂 磺酰脲类除草剂 半抗原 合成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橙Ⅱ半抗原及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剑 王萌 +2 位作者 周兆祥 陈琛 张小莺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3224-3229,共6页
目的建立酸性橙Ⅱ半抗原及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方法。方法将重氮化后的2-氨基-5-磺基苯甲酸与2-萘酚经偶氮反应合成带羧基基团酸性橙Ⅱ,通过碳二亚胺法将其与载体蛋白(BSA)偶联制备酸性橙Ⅱ人工抗原。采用核磁共振碳谱和氢谱对合成的... 目的建立酸性橙Ⅱ半抗原及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方法。方法将重氮化后的2-氨基-5-磺基苯甲酸与2-萘酚经偶氮反应合成带羧基基团酸性橙Ⅱ,通过碳二亚胺法将其与载体蛋白(BSA)偶联制备酸性橙Ⅱ人工抗原。采用核磁共振碳谱和氢谱对合成的酸性橙Ⅱ半抗原进行结构分析,并用紫外光谱扫描法和蛋白质电泳法鉴定酸性橙Ⅱ人工抗原并计算偶联比。结果通过偶氮反应及碳二亚胺法最终得到纯化后的酸性橙Ⅱ半抗原约47 mg,核磁结果显示成功合成酸性橙Ⅱ半抗原。经SDS-PAGE、N-PAGE和紫外光谱扫描结果均显示酸性橙Ⅱ人工抗原蛋白分子质量大于BSA,所带负电荷大于BSA,且合成后的酸性橙Ⅱ人工抗原具有吸收峰叠加效应,均表明酸性橙Ⅱ人工抗原合成成功,偶联比为20.9:1。结论此方法能够成功合成酸性橙Ⅱ半抗原和人工抗原,为进一步制备特异性酸性橙Ⅱ抗体和建立酸性橙Ⅱ的免疫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橙Ⅱ 半抗原 人工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半抗原直接包被ELISA用于虾肉氯霉素检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赛娜 吴蕴棠 +2 位作者 孙忠 乌兰图雅 黄国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64-67,共4页
探讨新型氨基化小分子半抗原直接包被ELISA方法检测食品中氯霉素残留的可行性。采用氨基化氯霉素直接包被在经戊二醛活化后的酶标板表面,并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放大系统进一步提高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结果表明,氨基化小分子半抗原... 探讨新型氨基化小分子半抗原直接包被ELISA方法检测食品中氯霉素残留的可行性。采用氨基化氯霉素直接包被在经戊二醛活化后的酶标板表面,并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放大系统进一步提高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结果表明,氨基化小分子半抗原直接包被ELISA的灵敏度和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2.9 ng/mL和0.7 ng/mL,CV%为1.8%~4.5%。新型氨基化小分子半抗原直接偶联ELISA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检测步骤简便、操作安全,测定结果较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半抗原 直接包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腔修饰法及高活力GPX抗体酶的研究──Ⅱ.半抗原及全抗原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雪艳 王琳 +2 位作者 丁兰 赵大庆 倪嘉缵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3-55,共3页
The thiol group of glutathione (GSH) was protected by 2, 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 The product GSH-S-DNP was reacted with 2-methyl-1-propanol and 3-methyl-1-butanol respectively to obtain hapten6 and 7. Their stru... The thiol group of glutathione (GSH) was protected by 2, 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 The product GSH-S-DNP was reacted with 2-methyl-1-propanol and 3-methyl-1-butanol respectively to obtain hapten6 and 7.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400 MHz1H NMR and IR. The two haptens were then covalently crosslinked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BSA) hy using glutaraldehyde as coupling agent to obtain antigen 6 and 7. The resultsof gel electrophoresis analysis gave the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1. 27 ×10-22 kg for eachantigen. The average connected ratio of BSA to hapten was 1: 12. Other UV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l properties of the antigens are repor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酶 半抗原 制备 抗原 疏水腔修饰 GSH GP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枯半抗原分子设计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管露 张银志 +3 位作者 杨婷婷 尤继明 李红梅 孙秀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4-528,共5页
以4,4'-联吡啶和碘甲烷为起始原料,通氮气保护下于暗处经3步反应成功合成了百草枯半抗原N-甲基-N′-戊酸基-二吡啶二溴化物(简称PQ-h),产物通过LC/MS、1HNMR和IR鉴定。
关键词 百草枯 半抗原 合成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胺硫磷半抗原分子的设计及其免疫效果
20
作者 刘波 袁利鹏 +2 位作者 林丹琼 熊波 高秀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5-78,共4页
以水胺硫磷的特征部分为基础,设计合成半抗原O-甲基-O-2-水杨酸异丙酯硫代磷酰-6-氨基己酸(HICP),并通过活泼酯法将其与载体蛋白BSA、OVA分别偶联制备了免疫抗原H-ICP-BSA和包被抗原H-ICPOVA,再经过动物免疫获得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 以水胺硫磷的特征部分为基础,设计合成半抗原O-甲基-O-2-水杨酸异丙酯硫代磷酰-6-氨基己酸(HICP),并通过活泼酯法将其与载体蛋白BSA、OVA分别偶联制备了免疫抗原H-ICP-BSA和包被抗原H-ICPOVA,再经过动物免疫获得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建立标准曲线,测得其IC50为5.3 ng/m L,定量检测线性为1.77~10.06 ng/m L,与其他结构类似物无交叉反应。研究所获得的抗水胺硫磷多克隆抗体,可实现果蔬中水胺硫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胺硫磷 半抗原 多克隆抗体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