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半径维数的武汉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强度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钰蓉 吴浩 +1 位作者 周荣 李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039-8040,8164,共3页
选取1998、2002年武汉市Landsat TM遥感影像作为基本数据源,以武汉市汉口区轻轨1号线为研究对象,利用Erdas软件进行分类,将土地利用类型分成五大类:水域、绿地、建筑用地、农业用地和未利用地。然后通过ArcGIS软件分别统计1998、2002年... 选取1998、2002年武汉市Landsat TM遥感影像作为基本数据源,以武汉市汉口区轻轨1号线为研究对象,利用Erdas软件进行分类,将土地利用类型分成五大类:水域、绿地、建筑用地、农业用地和未利用地。然后通过ArcGIS软件分别统计1998、2002年以轻轨为中心,不同半径内的各类用地的面积。最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拟合分析,得到不同时期各类用地的半径维数。结果表明,轨道建设对其沿线的土地利用强度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水域、绿地、未利用地的影响更为厉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径维数 轨道交通 土地利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长度的交通网络分形维数 被引量:7
2
作者 冯永玖 刘妙龙 童小华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07年第4期32-37,共6页
刻画交通网络的分形特性需要适合的指标,半径维数便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测度,可以类比于分形体的容量维数。由于组成交通网络的公路具有多种类型和等级,仅用半径维数不足以反映公路交通网络的结构特性。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长度的交通... 刻画交通网络的分形特性需要适合的指标,半径维数便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测度,可以类比于分形体的容量维数。由于组成交通网络的公路具有多种类型和等级,仅用半径维数不足以反映公路交通网络的结构特性。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长度的交通网络分形维数,即在模拟各等级公路比重变化的情况下,给不同等级公路加以适当权重,这样得到的分形维数,即为加权半径维数。结果表明,加权半径维数是刻画交通网络分形结构比较适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网络 分形理论 加权半径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利用形态的分维刻画方法探讨 被引量:22
3
作者 罗宏宇 陈彦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7-113,共7页
 首先总结并论证了描述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及其空间结构特征的两种分维:边界维数和半径维数.前者可用面积-周长关系和周长-尺度关系定义,测算方法有结构步长法等;后者则用面积-半径关系定义,借助数目-尺度关系进行测算.其次简述了两种分...  首先总结并论证了描述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及其空间结构特征的两种分维:边界维数和半径维数.前者可用面积-周长关系和周长-尺度关系定义,测算方法有结构步长法等;后者则用面积-半径关系定义,借助数目-尺度关系进行测算.其次简述了两种分维的地理几何意义,并以实例说明其应用方法.最后建议采用网格维数包括信息维数对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形态做进一步的定量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形态 城市形态 城市结构 城市土地利用 边界 半径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河南省公路交通网络分形空间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亚婷 潘少奇 苗长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8-153,共6页
以分形理论为基础,借助GIS技术,分别测算了河南省全域公路交通网络的长度-半径维数、分枝维数以及其所辖18个省辖市各等级公路的相似维数及权维值。研究表明:河南省公路交通网络具有分形特征,长度-半径维数与分枝维数存在一定差异;各地... 以分形理论为基础,借助GIS技术,分别测算了河南省全域公路交通网络的长度-半径维数、分枝维数以及其所辖18个省辖市各等级公路的相似维数及权维值。研究表明:河南省公路交通网络具有分形特征,长度-半径维数与分枝维数存在一定差异;各地市权维值存在较大差异,表明河南省公路交通网络分布不均衡,差异较大,中原城市群和黄淮的部分地区公路交通较好,而豫北、豫西、豫西南及豫东南部分地区交通覆盖度较差。为进一步探讨各地市公路建设规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通过公路规模与经济产出的分形模型测算出18个省辖市的分维值,发现郑州等10个城市经济发展超前于公路规模、开封等3个城市基本一致、平顶山等5个城市经济发展滞后于公路建设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度-半径维数 分枝 分形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网络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黄佩蓓 刘妙龙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70-1374,共5页
针对目前城市分形研究注重城市体系,对大都市城市个体形态生成演化的分形本质研究相对滞后的特点,尝试通过城市交通网络结构演化这一新的层面,拓展城市演化的分形本质研究。简要介绍了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的分形测度——半径维度的定义、... 针对目前城市分形研究注重城市体系,对大都市城市个体形态生成演化的分形本质研究相对滞后的特点,尝试通过城市交通网络结构演化这一新的层面,拓展城市演化的分形本质研究。简要介绍了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的分形测度——半径维度的定义、地理意义与测算方法,以上海基础交通网络信息GIS为支撑,分别对上海城区全域,浦西、浦东两分地域,几个行政城区进行了分形维数测算,结果表明,就城市全域而言,依据原城市“中心”与新开发的浦东陆家嘴“中心”所测算的分维数分别为1.56与1.66,二者相接近,也与国外一些相似的研究结果报道一致,表明交通网络存在分形本质的城市共性;就浦东浦西两分割地域而言,开发历史悠久的浦西中心城区,交通网络密度与复杂度远高于浦东地区,反映在分形维数上浦西1.57远高于浦东的1.37;就行政辖区而言,历史久远的中央商务区所在的卢湾、静安两区,分维数高于新发展的宝山、闵行,突显了老建成区的道路、交通网络的复杂性特征。论证了分形理论在城市内部结构和形态演变研究中的可应用性,初步揭示了上海交通网络空间结构在全市地域和有关行政区内的分形特性,讨论了交通网络的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城市交通网络 分形特征 分形测度 分形 半径维数 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理论支持下的城市土地利用热环境效应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叶露萍 吴浩 +5 位作者 李岩 赵晓军 张佳伟 尤南山 崔巍 黄解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8-582,共5页
传统的城市土地利用热环境效应研究主要以统计分析方法为主,无法从本质上反映城市土地利用与热环境在空间上的内部关联性.该文引入分形理论方法,构建了半径维数,定量描述从热岛效应中心向四周低温辐射过程中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 传统的城市土地利用热环境效应研究主要以统计分析方法为主,无法从本质上反映城市土地利用与热环境在空间上的内部关联性.该文引入分形理论方法,构建了半径维数,定量描述从热岛效应中心向四周低温辐射过程中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并以武汉市为例展开案例研究.从分析结果来看,武汉市农用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半径维数从大到小分别是2.343,2.333,2.218,2.304和1.715,说明建设用地对城市热环境表现为正效应,林地、农用地及水域表现为负效应,未利用地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表明,半径维数能够有效区分各种土地利用在空间结构上对热环境效应的聚集或缓解的作用效果,可以科学地指导政府部门通过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手段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影响范围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形理论 城市热环境 半径维数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滨海新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白新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728-14730,1480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分形理论的滨海新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方法]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获取滨海新区1993-2008年城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运用分形理论分别计算了各类用地的边界维数、半径维数、信息维数这3种分维,并对它们所揭示的... [目的]探讨基于分形理论的滨海新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方法]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获取滨海新区1993-2008年城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运用分形理论分别计算了各类用地的边界维数、半径维数、信息维数这3种分维,并对它们所揭示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特征予以分析。[结果]滨海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而各地类3种分维值的大小和变化有效揭示出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复杂性、向心聚集性和均衡性的变化。未利用地、盐田的边界维数不断上升,表明其边界日趋复杂。港口码头、滩涂的边界日趋简单。耕地的半径维数大于2,表明其面积从中心到四周逐步增长;盐田、水域则在距城市中心的不同半径空间中较为均匀的分布;其余地类则从中心向四周分布逐步衰减。林园地、未利用地、滩涂信息维数值较小,呈现较为明显的集中分布;耕地、盐田的空间分布逐渐向外围集中;港口码头则在原有基础上建设面积不断向四方扩展;水域和居民点与工矿用地的空间分布较均匀。[结论]将分形理论运用于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研究中能很好地弥补以往城市空间格局研究中定量论证的不足,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形 边界 半径维数 信息 滨海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分形中心与占优标度区选择 被引量:4
8
作者 黄伟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59,共7页
用回转半径法研究城市分形特征时,中心点位置的选择至关重要。以反映城市基础设施情况的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作为基础数据,分析中心点位置对标度区识别的影响。将POI几何中心、重心、密度中心、中心城区几何中心和重心5种统... 用回转半径法研究城市分形特征时,中心点位置的选择至关重要。以反映城市基础设施情况的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作为基础数据,分析中心点位置对标度区识别的影响。将POI几何中心、重心、密度中心、中心城区几何中心和重心5种统计中心作为待选中心,给出辐射范围、核心密度与分形维数、中心漂移度等标度区相关指标,提出判断占优标度区的POI数量最大化原则。通过统计中心与地标中心标度区对比,确定城市分形中心和占优标度区。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标度区分析结果显示:统计中心各有优劣,占优中心总体上更倾向于POI几何中心和密度中心,地标中心有时优于统计中心;密度中心对应的占优标度区半径维数较低,若半径维数太低则容易陷入局部密度中心;中心漂移度指标表明可能存在更好的分形中心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优标度区 分形中心 回转半径 兴趣点 半径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公路网络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欣倩 罗明良 段含明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2-87,共6页
针对四川省公路交通网络的研究并不多见。为了研究四川省公路网络的分形维数特征,及其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利用长度-半径维数及分枝维数来揭示四川省公路网络的空间特征。该文研究基于高精度遥感影像矢量化得到的四川省公路网络,据分形... 针对四川省公路交通网络的研究并不多见。为了研究四川省公路网络的分形维数特征,及其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利用长度-半径维数及分枝维数来揭示四川省公路网络的空间特征。该文研究基于高精度遥感影像矢量化得到的四川省公路网络,据分形理论采用缓冲区、叠置等方法分析了四川省域及区域等不同尺度的公路网络的长度-半径维数及分枝维数,并探讨了地形起伏度和可能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公路交通网络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省域公路密度自成都市向外降低,长度维数大于分枝维数,密度优于通达性。公路网络区域差异明显,成都平原区、川东北地区密度较大,川南次之,攀西及其他地区最小;地市州尺度上公路网络长度维数与地形起伏度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与GDP等社会经济因子呈正相关。研究探讨的四川公路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四川公路布局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长度-半径维数 分枝 公路网络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