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家窑文化半山期锯齿纹彩陶溯源 被引量:17
1
作者 韩建业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4-59,共6页
锯齿纹彩陶在公元前四至三千纪盛行于中亚地区的纳马兹加二至四期文化,也是公元前三千纪后期马家窑文化半山期彩陶的标志性特征。半山期锯齿纹彩陶的突然流行,主要应是受到中亚纳马兹加二至四期文化间接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 马家窑文化 半山类型 彩陶 锯齿纹 纳马兹加二至四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厂类型四大圆圈纹与蛙纹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智信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3-49,共7页
关于马厂类型四大圆圈纹与蛙纹的几点看法李智信在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图案中,尤其是在器形较大的壶、瓮类彩陶的主体图案中,圆圈纹和所谓"蛙纹"占有绝对优势。《青海柳湾》报告作者对柳湾墓群中的845座马厂类型墓葬中所出的... 关于马厂类型四大圆圈纹与蛙纹的几点看法李智信在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图案中,尤其是在器形较大的壶、瓮类彩陶的主体图案中,圆圈纹和所谓"蛙纹"占有绝对优势。《青海柳湾》报告作者对柳湾墓群中的845座马厂类型墓葬中所出的7500余件彩陶的纹样进行了排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厂类型 大圆圈 蛙纹 半山类型 彩陶图案 装潢图案 庙底沟类型 装潢艺术 线纹 纹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石器彩陶纹饰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建萍 《古今农业》 2002年第4期68-74,共7页
彩陶是距今8000—4000年前新石器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存,如果说形状各异的彩陶形制只是满足先民不同的生活需要,那么,刻绘在陶器表面的精美纹饰就成为人类文字产生之前文化和智能的主要文献,其包容的信息不仅折射出创造者们的物质生活状况... 彩陶是距今8000—4000年前新石器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存,如果说形状各异的彩陶形制只是满足先民不同的生活需要,那么,刻绘在陶器表面的精美纹饰就成为人类文字产生之前文化和智能的主要文献,其包容的信息不仅折射出创造者们的物质生活状况,也能反映出人类内在的精神奥秘,同时还向人们传递了各个时期人类不同观念中最本质的信息。因此,研究中国彩陶纹饰文化无疑成为我们破解先民思想、情感的密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陶纹饰 新石器彩陶 文化阐释 新石器时期 原始先民 彩陶盆 半山类型 马家窑文化 类型 马厂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园遗存的多维剖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许成 李进增 《宁夏社会科学》 1988年第6期78-88,共11页
一、菜园遗存的分析与综合经过3年系统的田野工作,在宁夏海原县菜园村附近已正式发掘了寨子梁、二林子湾、切刀把、瓦罐嘴墓地和林子梁遗址,试掘了沟儿洼和石沟遗址。共清理墓葬117座、房屋基址8座、窑穴5个、灰坑19座,陶窖1座。出土各... 一、菜园遗存的分析与综合经过3年系统的田野工作,在宁夏海原县菜园村附近已正式发掘了寨子梁、二林子湾、切刀把、瓦罐嘴墓地和林子梁遗址,试掘了沟儿洼和石沟遗址。共清理墓葬117座、房屋基址8座、窑穴5个、灰坑19座,陶窖1座。出土各类遗物1 500余件。其中正式发掘的4个完整的墓地和林子梁遗址的一、二期遗存文化内涵单纯而统一,集中而独特,因目前未能确定其时空界域,组成考古学文化的要素尚不完备,为叙述和论证之便,暂将这一系列单位合成的整体称为“菜园遗存”。菜园遗存囊括了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全部组成元素。本文拟从时间、地域、典型器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家文化 新石器时代遗存 考古学文化 马家窑文化 半山类型 遗址 墓葬 文化内涵 屈肢葬 马厂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绚丽多彩的兰州彩陶
5
作者 郝相松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3-95,共3页
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位于黄河上游的兰州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建国前后的大量考古发掘工作,在今天的兰州境内,已发现了众多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它们分布在黄河两岸,体现了古代人依... 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位于黄河上游的兰州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建国前后的大量考古发掘工作,在今天的兰州境内,已发现了众多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它们分布在黄河两岸,体现了古代人依山傍水而居的特点。从这些遗址中出土的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等实物资料中可以看出,早在距今4000—5000年间的古代,先民们就已在兰州这块土地上定居,并过着以农业经济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陶图案 兰州地区 新石器时期 生活用具 半山类型 新石器时代 黄河流域 马家窑文化 生产工具 古代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