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能驱动的无机半导体-微生物杂化体系在二氧化碳固定和生物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何为 席京 +2 位作者 贺天培 陈娜 袁荃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4,共10页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化石能源消耗显著增加,导致了二氧化碳(CO_(2))的大量排放,这对自然生态造成了显著的影响。近年来,由太阳能驱动的以大气中CO_(2)为原料的第3代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过去数年间,研究者们在...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化石能源消耗显著增加,导致了二氧化碳(CO_(2))的大量排放,这对自然生态造成了显著的影响。近年来,由太阳能驱动的以大气中CO_(2)为原料的第3代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过去数年间,研究者们在太阳能驱动的无机半导体-微生物杂化体系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这对CO_(2)固定以及生物制造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本综述围绕如何构筑高性能无机半导体-微生物杂化体系,分别从无机半导体材料的结构性能优化、无机半导体-微生物界面的构筑以及微生物代谢通路的定向重构3个维度进行了全面综述。最后,本综述展望了无机半导体-微生物杂化体系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微生物体系 CO_(2)固定 生物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与结构组装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心亚 黎永津 +2 位作者 傅和青 蓝仁华 陈焕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35,共4页
综述了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性能特点、制备方法、结构组装、应用前景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的结构组装原理、特点。溶胶-凝胶法、插层法、纳米微粒填充法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是杂化材料4种... 综述了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性能特点、制备方法、结构组装、应用前景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的结构组装原理、特点。溶胶-凝胶法、插层法、纳米微粒填充法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是杂化材料4种最主要的控制合成方法。与溶胶-凝胶法、插层法、纳米微粒填充法和ATRP等方法相比,自组装法合成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更便于精确调控纳米材料的结构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纳米材料 控制合成 结构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质 被引量:11
3
作者 康振辉 王恩波 +6 位作者 王轶博 由万胜 胡长文 黄百渠 乌垠 历锡亮 焦明大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0-63,共4页
利用低温固相反应首次制备了 [(CH3 ) 4 N] 3 PW12 O4 0 ·6H2 O(Ⅰ ) ,[(CH3 ) 4 N] 6P2 Mo18O62 ·9H2 O(Ⅱ ) ,[HMTAH2 ] 2 ·SiW12 O4 0 ·7H2 O(Ⅲ )等纳米粒子 ,并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进... 利用低温固相反应首次制备了 [(CH3 ) 4 N] 3 PW12 O4 0 ·6H2 O(Ⅰ ) ,[(CH3 ) 4 N] 6P2 Mo18O62 ·9H2 O(Ⅱ ) ,[HMTAH2 ] 2 ·SiW12 O4 0 ·7H2 O(Ⅲ )等纳米粒子 ,并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粒子大小均一 ,平均粒子直径为 4~ 8nm ,并具有潜在的电荷转移盐性质及非线性光学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纳米材料 室温固相反应 金属氧酸盐 电荷转移盐 非线性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物构所卤化铅杂化半导体材料研究获进展
4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7-477,共1页
卤化铅钙钛矿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在光电子器件、太阳能电池、催化、离子交换和快离子导体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作为新型光伏材料备受科学家关注,其光电转换效率已迅速刷新到20%,并有望达到晶体硅电池25%的水平。这类材料的半导体性能... 卤化铅钙钛矿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在光电子器件、太阳能电池、催化、离子交换和快离子导体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作为新型光伏材料备受科学家关注,其光电转换效率已迅速刷新到20%,并有望达到晶体硅电池25%的水平。这类材料的半导体性能主要来源于杂化材料中的无机骨架部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维钙钛矿无机结构和二维层状无机结构上。寻找具有新型卤化铅结构的杂化材料或可成为解决当前这类材料稳定性不好和导电性能差的一个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材料 半导体材料 福建 光电转换效率 光电子器件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聚酰亚胺/二氧化钛感光杂化材料 被引量:8
5
作者 刘丽 路庆华 +2 位作者 印杰 朱子康 王宗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943-1944,共2页
Photosensitive polyimide/titania hybrid was prepared successfully by sol gel process. This hybrid material posseses a good photolithographic property under UV exposure. The introduction of titania leads to the increas... Photosensitive polyimide/titania hybrid was prepared successfully by sol gel process. This hybrid material posseses a good photolithographic property under UV exposure. The introduction of titania leads to the increase in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hybr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聚酰亚胺 光刻 二氧 溶胶-凝胶法 钛酸丁酯 纳米材料 感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6
作者 刘晓蕾 刘孝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8-31,共4页
综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途径和产物的结构特征,并对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进行了分类;阐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机材料 纳米材料 缩聚过程 水解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半硅氧烷纳米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孟二辉 田春蓉 +1 位作者 黄奕刚 王建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7-29,42,共4页
介绍了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近10年的研究中引起了极大关注。阐述了POSS单体的结构特点及官能化POSS的合成,并指出了POSS聚合物在催化剂、发光材料、介电材料等领域内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笼型倍半硅氧烷 有机-无机 合成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结构体——多面体低聚硅倍半氧烷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长军 田丰 +2 位作者 陈世谦 张彦军 刘圣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19,共7页
多面体低聚硅倍半氧烷是基于化学键合作用形成的分子内杂化体系,其改性后的材料是一类具有广泛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介绍了多面体低聚硅倍半氧烷单体的结构、性能、单体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以及其改性聚合物材料在航空... 多面体低聚硅倍半氧烷是基于化学键合作用形成的分子内杂化体系,其改性后的材料是一类具有广泛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介绍了多面体低聚硅倍半氧烷单体的结构、性能、单体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以及其改性聚合物材料在航空、航天、生物、电子等高科技领域内的应用前景。针对国内的研究现状,指出低聚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杂化体系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面体低聚硅倍半氧烷 硅倍半氧烷 有机-无机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硅-三(8-羟基喹啉)合铝杂化材料的浸渍法制备及其光致发光
9
作者 张晓霞 魏佩君 +2 位作者 叶剑清 石建新 龚孟濂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1,共3页
用阳极腐蚀法制备了多孔硅 (PS) ,合成了三 (8_羟基喹啉 )合铝配合物 (AlQ3 )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PS_AlQ3 杂化材料 ,并研究了其室温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 :利用浸渍法确能将AlQ3 掺入PS中 ,这种杂化材料同时保留了PS和AlQ3
关键词 多孔硅 三(8-羟基喹啉)合铝 浸渍法 光致发光 材料 半导体材料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内杂化纳米结构体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田丰 刘长军 +1 位作者 高万玉 张彦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28,共5页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是基于化学键合作用形成的分子内杂化体系,其改性后的材料是一类具有广泛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文中介绍了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单体的结构、性能、单体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以及其改性聚合物...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是基于化学键合作用形成的分子内杂化体系,其改性后的材料是一类具有广泛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文中介绍了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单体的结构、性能、单体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以及其改性聚合物材料在航空、航天、卫生、电子等高科技领域内的应用前景。针对国内的研究现状,指出低聚倍半硅氧烷-聚合物杂化体系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 倍半硅氧烷 有机-无机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倍半硅氧烷杂化膜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兴文 任红玉 +1 位作者 胡立江 孙德智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乙烯基倍半硅氧烷(VS)和TEOS改性的乙烯基倍半硅氧烷(VST),以VS和VST为中间体,制备了杂化膜材料m VS和m VST,用红外光谱、扫描探针电镜对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VS和VST膜材...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乙烯基倍半硅氧烷(VS)和TEOS改性的乙烯基倍半硅氧烷(VST),以VS和VST为中间体,制备了杂化膜材料m VS和m VST,用红外光谱、扫描探针电镜对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VS和VST膜材料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m VS在波长200~300nm的紫外吸收最大,在400~700nm涂膜玻璃片的透光率可提高到90%以上,TEOS质量分数为20%时,杂化膜的增透作用最大,可用于日光温室的透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机材料 正硅酸乙酯 紫外吸收膜 增透膜 光学性能 乙烯基倍半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8
12
作者 范龙雪 王尚鑫 +1 位作者 孙硕 郝彦忠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572-582,共11页
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综合了半导性聚合物和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的优点,理论效率高,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介绍了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研究背景、结构及工作机理,从半导性聚合物给体材料、无机半导体受体材料及相界面修饰材料的角度对... 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综合了半导性聚合物和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的优点,理论效率高,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介绍了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研究背景、结构及工作机理,从半导性聚合物给体材料、无机半导体受体材料及相界面修饰材料的角度对杂化太阳电池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展望了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半导性聚合物 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 相界面 一维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dS/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寅华 陈卉 +2 位作者 金义凤 柯昌美 汪厚植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7-30,共4页
以自制的高固体分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为基质,以醋酸镉、硫代乙酰胺等为原料,在丙酮和甲醇的水溶液中,一步法非常简便地制备了平均粒径为7nm的在聚合物基体中单分散的CdS纳米粒子。对CdS/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 以自制的高固体分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为基质,以醋酸镉、硫代乙酰胺等为原料,在丙酮和甲醇的水溶液中,一步法非常简便地制备了平均粒径为7nm的在聚合物基体中单分散的CdS纳米粒子。对CdS/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 is)和荧光光谱(PL)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首先与聚合物的羧基络合,生成硫化物纳米微粒后,聚合物又包覆在纳米微粒的表面形成保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无机-有机纳米 半导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新型材料 2006年1~12期总目录
14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2-97,共6页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 纳米 应用研究进展 性能研究 复合薄膜 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工艺 表征 材料 高吸水性树脂 新型材料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自清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用于食品污染物可循环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翟文磊 韦迪哲 王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27-335,共9页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是一种新兴的超灵敏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临床诊断等多个领域都有应用前景。然而,传统SERS检测以金或银的贵金属纳米材料为活性基底,存在均一性和稳定较差、成...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是一种新兴的超灵敏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临床诊断等多个领域都有应用前景。然而,传统SERS检测以金或银的贵金属纳米材料为活性基底,存在均一性和稳定较差、成本较高的问题。通过将SERS与光催化技术联用,以半导体-贵金属复合纳米材料为基底,可改善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批次间差异性,有效降低成本。同时,利用材料的光催化降解功能可达到消除污染物和循环使用基底的目的。本文重点介绍近期光催化自清洁SERS基底用于食品污染物可循环检测的研究进展,包括无机/有机半导体-贵金属复合SERS基底的制备方法、优势和不足,及其在农药、非法添加剂和抗生素等食品中典型污染物检测和消除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该领域现存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光催降解 食品污染物检测 半导体-贵金属杂化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敏剂在肿瘤声动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姜琴 耿鹏 +1 位作者 张雯 陈志钢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30-741,共12页
发展肿瘤治疗新方法对提高癌症病人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声动力治疗(sonodynamic therapy,SDT)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肿瘤治疗新方法,具有非侵入性、高时空分辨性和低毒副作用等优点。SDT是利用超声波激发肿瘤部位的声敏剂,使其吸收... 发展肿瘤治疗新方法对提高癌症病人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声动力治疗(sonodynamic therapy,SDT)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肿瘤治疗新方法,具有非侵入性、高时空分辨性和低毒副作用等优点。SDT是利用超声波激发肿瘤部位的声敏剂,使其吸收能量并与肿瘤中的氧气作用产生毒性活性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或坏死,其核心是开发安全且高效的声敏剂。讨论了SDT作用的可能机理,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可用于SDT的声敏剂的研究进展,包括有机分子、无机纳米和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声敏剂,并对其肿瘤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价。最后,指出了当前SDT存在的挑战和未来走向临床应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敏剂 纳米材料 有机-无机 声动力治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