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胶——凝胶法制备VOx薄膜的半导体——金属相转变 被引量:4
1
作者 陆松伟 侯立松 干福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75-180,共6页
本文用 VO(i-OC_3H_7)_3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在石英玻璃基片上制备了凝胶薄膜,通过真空热处理获得了具有半导体—金属可逆相转变现象的 VO_x(2≤x<2.5)薄膜,其相转变温度为67℃,相转变前后近红外区域薄膜的透过率变化可达50%... 本文用 VO(i-OC_3H_7)_3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在石英玻璃基片上制备了凝胶薄膜,通过真空热处理获得了具有半导体—金属可逆相转变现象的 VO_x(2≤x<2.5)薄膜,其相转变温度为67℃,相转变前后近红外区域薄膜的透过率变化可达50%,红外光谱研究表明,x 值接近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x薄膜 半导体金属转变观象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半导体转变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
2
作者 柯才军 陈西曲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15期4398-4405,共8页
20世纪60年代理论预言金属-半导体转变,但在随后的30年间实验研究未获进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取得了飞速发展。Ⅳ族金属元素Sn、Pb和Ⅴ族金属元素Sb、Bi的外延膜先后观察到了金属-半导体转变,并提出了"空穴导电"模型,取代以... 20世纪60年代理论预言金属-半导体转变,但在随后的30年间实验研究未获进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取得了飞速发展。Ⅳ族金属元素Sn、Pb和Ⅴ族金属元素Sb、Bi的外延膜先后观察到了金属-半导体转变,并提出了"空穴导电"模型,取代以往的"电荷中性"模型。在超细金属微粒的研究上,由于金属能带转变为半导体禁带能隙结构,发现了很多相应的、与块状金属不同的光、电、磁、热、力学和化学特性,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半导体转变 量子尺寸效应 空穴导电模型 纳米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1-x)Ca_xBaCo_2O_(5+δ)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亚梅 吴小山 +1 位作者 刘家欢 韩汝取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62-2366,共5页
利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层状钙钛矿钴氧化物Y1-xCaxBaCo2O5+δ(x=0,0.1,0.15,0.2)材料,系统研究了材料的氧吸附性能和电输运性质。XRD结果表明Ca2+掺杂的样品具有母相YBaCo2O5+δ层状钙钛矿结构,随着Ca2+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晶格参数增大... 利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层状钙钛矿钴氧化物Y1-xCaxBaCo2O5+δ(x=0,0.1,0.15,0.2)材料,系统研究了材料的氧吸附性能和电输运性质。XRD结果表明Ca2+掺杂的样品具有母相YBaCo2O5+δ层状钙钛矿结构,随着Ca2+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晶格参数增大。TG结果显示:从室温到1 273 K,所有样品经历了两次吸氧和脱氧的过程,Ca2+掺杂增强了样品的氧脱附性能。在中低温下,约650 K附近,吸氧量达到最大,同时,样品发生了半导体金属转变。Ca2+掺杂量的增加,半导体金属转变温度增大,电导率下降。半导体金属转变与氧变化量δ有关而电导率下降与Ca2+掺杂引起Co3+离子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钙钛矿 半导体金属转变 氧吸附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La_(0.49)Sr_(0.51)(Mn_(1-x)Nb_x)O_3的电输运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柳文军 舒启清 +3 位作者 马晓翠 杜建设 李逢明 Troyanchuk I.O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2004年第4期339-343,共5页
测量了B位掺杂的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La0 49Sr0 51(Mn1-xNbx)O3(x=0,0 05,0 15和0 25)的电阻率和磁化强度的温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Nb5+部分替代B位的Mn4+离子时,电阻率-温度特性由原来单一的半导体型转变成了高温时的半导体(绝缘体)... 测量了B位掺杂的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La0 49Sr0 51(Mn1-xNbx)O3(x=0,0 05,0 15和0 25)的电阻率和磁化强度的温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Nb5+部分替代B位的Mn4+离子时,电阻率-温度特性由原来单一的半导体型转变成了高温时的半导体(绝缘体)型和低温时的类金属型.随Nb掺杂量增大,电阻率迅速升高3~5个数量级,半导体(绝缘体)-类金属转变温度降低.在掺杂Nb的样品中,只观察到顺磁-铁磁转变,而未观察到铁磁-反铁磁转变.上述实验结果的一种可能解释是掺杂改变了磁有序时电子自旋的排列和空间取向,从而改变载流子被自旋热涨落的散射作用和载流子转移的随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0.49Sr0.51(Mn1-xNb2)O3 电阻率 半导体-金属转变 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和Co共掺杂对PrAlO_3钙钛矿氧化物的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郭银涛 叶芹 +1 位作者 向军 徐加焕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8-964,共7页
采用柠檬酸盐法结合高温烧结制备T(Pr,Sr)(Al,Co)O3-δ系列钙钛矿氧化物导电陶瓷。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直流四线法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微观结构和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n0.9Sr0.1Al1-yCoyO3... 采用柠檬酸盐法结合高温烧结制备T(Pr,Sr)(Al,Co)O3-δ系列钙钛矿氧化物导电陶瓷。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直流四线法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微观结构和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n0.9Sr0.1Al1-yCoyO3-δ(y=0.1—0.5)陶瓷均为单相菱方钙钛矿结构.在掺杂范围内其晶胞体积、相对密度和电导率都随Co掺杂量y的增加而增大,但电导率的增幅在逐步减小;所有陶瓷样品在空气中都是氧离子与电子空穴的混合导体,电导行为符合小极化子跳跃机制。对于Pr1-xSrxAl0.5Co0.5O3-δ(x=0.1—0.4)陶瓷.当x=0.2时样品有较明显的第二相(Pr,Sr)CoO3析出,说明Sr在该体系的固溶限在10。20at%之间,而且随着Ⅳ的进一步增加,(Pr,Sr)CoO3增多并成为主相:在测量温度范围内,Pr1-xSrxAl0.5Co0.5O03-δ的电导率随x的增加大体呈现出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x=0.3附近达到一个最大值,当∞〉t0.2时还可观察到明显的半导体一金属性转变,且转变温度随X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掺杂 PrAlO3 电性能 混合导体 半导体-金属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0.85)Na_(0.15)MnO_3的结构、磁性质和输运性质
6
作者 李志青 姜恩永 +2 位作者 刘新典 任世伟 白海力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81-683,共3页
实验研究了由 Pechini方法制备的 L a0 .85Na0 .1 5Mn O3多晶陶瓷样品的结构、磁性质和输运性质 .发现 L a0 .85Na0 .1 5Mn O3的居里温度正好接近室温 ,在该温度附近 ,伴随铁磁相到顺磁相的转变 ,同时发生金属 -半导体转变 ,且在居里温... 实验研究了由 Pechini方法制备的 L a0 .85Na0 .1 5Mn O3多晶陶瓷样品的结构、磁性质和输运性质 .发现 L a0 .85Na0 .1 5Mn O3的居里温度正好接近室温 ,在该温度附近 ,伴随铁磁相到顺磁相的转变 ,同时发生金属 -半导体转变 ,且在居里温度附近 ,0 .5 T外磁场下的最大磁电阻可达 14 % .理论与实验对比可知 ,在居里温度以上小极化子非对角跳跃为主要导电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电阻 双交换效应 金属-半导体转变 稀土锰氧化物 金属掺杂 结构 La0.85Na0.15MnO3 磁性质 输运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稀土锰氧化物材料电阻温度特性
7
作者 杨建辉 唐超群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1,共3页
用复合方法制备了五种以La0 8Ca0 2 MnO3 和La0 8Pb0 2 MnO3 为基料不同质量比的复合样品 ,测量了它们低温区电阻随温度变化曲线 ,讨论了复合样品的转变温度TP 随La0 8Ca0 2 MnO3 的质量分数变化的原因 ,并分析了低温 10
关键词 复合稀土锰氧化物 半导体性质 固相反应法 金属-半导体转变温度 电阻温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