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半定量法的地铁工程地面塌陷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昌新 余志江 郑太航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3-95,105,共4页
研究目的:针对地铁工程地面塌陷风险评估工作存在较大随意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定性分析地铁施工诱发地面塌陷的本质和影响因素,从众多影响因素中提取出关键影响因子建立半定量评估模型,预测地铁施工诱发地面塌陷的风险。研究结论:(1)... 研究目的:针对地铁工程地面塌陷风险评估工作存在较大随意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定性分析地铁施工诱发地面塌陷的本质和影响因素,从众多影响因素中提取出关键影响因子建立半定量评估模型,预测地铁施工诱发地面塌陷的风险。研究结论:(1)评估线路地铁施工引发地面塌陷的风险等级主要在基本稳定~较不稳定之间;(2)局部地段砂层侵入洞身或距隧道顶板的距离较小,由于砂层厚度较大,地下水丰富、隧道上覆土层松散且厚度不大,地铁施工引发地面塌陷的风险等级为不稳定;(3)局部区段隧道在完整基岩内通过,且上覆基岩厚度较大,地铁施工引发地面塌陷的风险等级为稳定;(4)定性半定量评估法的评估结果与深圳地铁7号线工程实际吻合较好,对今后类似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定量法 地面塌陷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定量试纸法评价微量白蛋白尿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喜杨 王鸿懿 +1 位作者 杨帆 孙宁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776-1779,共4页
背景微量白蛋白尿(MAU)是高血压肾脏早期损害的标志之一,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已被推荐作为MAU的首选检测方法。目前检测ACR的主要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免疫比浊法等,均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设备以及专业的检验人员... 背景微量白蛋白尿(MAU)是高血压肾脏早期损害的标志之一,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已被推荐作为MAU的首选检测方法。目前检测ACR的主要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免疫比浊法等,均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设备以及专业的检验人员才能实施,不能应用于基层以及流行病学调查中。寻找简易MAU的测定方法,有助于基层评估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并可能为相关的流行病学调研提供方法。半定量试纸法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MAU检测方法,已被推荐用于基层的疗效监测、患者家庭监测以及流行病学调查,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目的本研究以免疫比浊法检测的尿ACR作为金标准,评估半定量试纸法检测MAU的准确度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就诊的未服降压药18~85岁高血压患者284例为研究对象,以免疫比浊法测定的ACR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以半定量试纸法测定的ACR结果30~300 mg/g(标准一)、50~300 mg/g(标准二)、80~300 mg/g(标准三)、100~300 mg/g(标准四)、150~300mg/g(标准五)作为MAU的阳性诊断标准,计算不同阳性诊断标准下半定量试纸法检测MAU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Youden指数及阳性似然比。结果与半定量试纸法ACR 30~300 mg/g、50~300 mg/g、80~300 mg/g以及150~300 mg/g的切点相比,ACR 100~300 mg/g的Youden指数及阳性似然比最优,分别为6.83%及1.25。同时,半定量试纸法ACR 150~300 mg/g的特异度(75.61%)最高,误诊率(24.39%)最低。结论半定量试纸法检测的ACR 100~300 mg/g可作为MAU的半定量阳性诊断标准,是一种可用于基层筛查MAU的有效工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尿 高血压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 定量试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直观、可靠、准确的半定量分析新方法
3
作者 刘彦格 贾向群 李启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56-156,共1页
用波谱仪、能谱仪和光栅调制建立的的假彩色图象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样品显微组织的形貌,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以及各种元素的分布情况。弥补了用谱仪只能显示X射线点而不能显示二次电子图象;只能在一条线上来显示成分曲线而不... 用波谱仪、能谱仪和光栅调制建立的的假彩色图象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样品显微组织的形貌,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以及各种元素的分布情况。弥补了用谱仪只能显示X射线点而不能显示二次电子图象;只能在一条线上来显示成分曲线而不能看整体分布情况的弱点。从而使形貌、含量、分布在一张彩色图上显示出来,使半定量分析更加完善。这种方法利用位相光栅在白光信息处理系统中的衍射特性对体现与原子序数有关信息的背散射电子象进行处理制作出假彩色照片,再用波谱仪能谱仪分析确定化学成分与彩色图片的对应关系。实验过程中,首先制作光栅调制图象负片。采用黑白光栅20线/mm,天津Ⅰ型或Ⅱ型干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分析 金属分析 能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中双环倍半萜指纹的内标法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杨佰娟 郑立 +2 位作者 张魁英 陈军辉 王小如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21-1425,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建立了原油中双环倍半萜化合物内标法半定量的分析方法,确定了基于谱图特征、确认离子m/z 123、179、193、207及计算保留指数的组分定性方法,对10种双环倍半萜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对不同地...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建立了原油中双环倍半萜化合物内标法半定量的分析方法,确定了基于谱图特征、确认离子m/z 123、179、193、207及计算保留指数的组分定性方法,对10种双环倍半萜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对不同地理位置海上油井平台9个原油的双环倍半萜指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中双环倍半萜化合物总含量在600~8 000μg/g之间;各原油中均以4,4,8,9,9-五甲基十氢化萘(BS3)、4,4,8,9,9-五甲基十氢化萘(BS4)、C16-sesquiterpane(BS8)、8β(H)-升补身烷(BS10)化合物的含量较高,占双环倍半萜总量的60%以上;不同地理位置的原油中双环倍半萜含量的分布规律为:涠洲岛海区>渤海海区>进口原油G1、G2;国外原油G3的双环倍半萜含量与渤海原油B3的含量相当,但分布形式不同。同一区块不同采油平台原油中的双环倍半萜指纹非常相似,不同来源的原油中双环倍半萜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含量有很大的差异。通过此方法可以实现不同来源原油的准确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双环倍萜指纹 半定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类中药材油脂过氧化值的荧光半定量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廷秀 罗红元 +3 位作者 范晓萱 米燕 余亚选 陈曦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88-1193,共6页
该文基于油脂中的过氧化物与9-十八烯基碘化胺(OAm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及OAmI中的碘离子易与铯铅溴钙钛矿纳米晶(CsPbBr3 NCs)中的溴离子发生卤素交换并引起CsPbBr3 NCs荧光发射波长及荧光颜色改变的原理,建立了一种利用荧光发射波长... 该文基于油脂中的过氧化物与9-十八烯基碘化胺(OAm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及OAmI中的碘离子易与铯铅溴钙钛矿纳米晶(CsPbBr3 NCs)中的溴离子发生卤素交换并引起CsPbBr3 NCs荧光发射波长及荧光颜色改变的原理,建立了一种利用荧光发射波长移动检测富含油脂的种子类中药材过氧化值(PON)的方法,并根据钙钛矿纳米晶颜色变化初步制作了荧光半定量比色卡。结果表明,对比国家标准方法,该荧光发射波长移动法检测PON的相对误差在10%左右;通过颜色变化,可快速判断中药材油脂的氧化程度,实现苦杏仁、桃仁等种子类中药材油脂氧化程度的荧光半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类中药材 油脂氧化 过氧化值 荧光半定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种风险评估方法评估汽车制造业喷漆和焊接岗位中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健康风险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思华 王彭彭 +5 位作者 李宏斌 闫青洁 张丹华 曾东 周舫 吴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9-414,共6页
目的:采用5种风险评估方法对汽车制造业重点岗位的化学有害因素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优化汽车制造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案。方法:选取2022年河南省某3家汽车制造企业喷漆岗位(产生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焊接岗位(产生锰及其无机化... 目的:采用5种风险评估方法对汽车制造业重点岗位的化学有害因素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优化汽车制造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案。方法:选取2022年河南省某3家汽车制造企业喷漆岗位(产生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焊接岗位(产生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为研究对象,运用接触比值法、半定量综合指数法、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CMM)赋值定量法、定量非致癌风险评估法和风险指数评估法进行喷漆和焊接等岗位的健康风险评估,并比较风险评估的结果。结果:企业2喷漆岗位二甲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最大值超过职业接触限值(OEL)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企业3喷漆岗位乙苯和二甲苯的短时间接触浓度(C STEL)最大值超过O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家企业的苯和甲苯浓度均低于OEL。接触比值法评估的有害因素风险等级为1~5级,半定量综合指数法评估的为2~3级,ICMM赋值定量法评估的为1~3级,定量非致癌风险评估法评估的为1~5级,风险指数评估法评估的为1~5级。半定量综合指数法、定量非致癌风险评估法和风险指数法评估的风险等级高于或等于接触比值法和ICMM赋值定量法。对于二甲苯超标的岗位,5种方法进行风险评估的风险等级均高于或等于不超标的岗位,且接触比值法和定量非致癌风险评估法评估的风险等级高于其他方法。定量非致癌风险评估法评估3家企业的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的风险等级均为5级,高于其他4种方法。结论:接触比值法、半定量综合指数法、ICMM赋值定量法、定量非致癌风险评估法和风险指数评估法各有优缺点,必要时多种方法联合应用更能客观评估汽车制造业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汽车制造业 接触比值 定量综合指数 ICMM赋值定量 定量非致癌风险评估 风险指数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气质联用仪测定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许秀艳 吕天峰 +3 位作者 梁宵 付强 张颖 张宝 《中国测试》 CAS 2009年第2期83-85,128,共4页
针对监测实际需要,对美国INFICON公司生产的HAPSITE便携式GC-MS内标标准曲线法和半定量法定量分析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内标标准曲线法能快速、有效地对大气中的37种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精确度和准确度... 针对监测实际需要,对美国INFICON公司生产的HAPSITE便携式GC-MS内标标准曲线法和半定量法定量分析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内标标准曲线法能快速、有效地对大气中的37种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精确度和准确度都很高,明显优于半定量方法,因此在环境监测领域特别是应急监测工作中应被推荐为定量分析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GC—MS 内标标准曲线 半定量法 挥发性有机物 大气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郭培杰 蒋军成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57-62,共6页
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评估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安全风险程度,对提高道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引入了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结合事故树分析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将数学计算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从... 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评估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安全风险程度,对提高道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引入了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结合事故树分析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将数学计算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范围、环境影响、信誉损失5个方面量化事故后果严重度,建立一套完整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风险评价体系。并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 道路运输 半定量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不同判读方法对霍奇金淋巴瘤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评估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谢微 江旭峰 +1 位作者 赵维莅 王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54-959,共6页
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摄影技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PET/CT,简称PET/CT)已成为淋巴瘤分期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影像学方法。因淋巴瘤各亚型... 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摄影技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PET/CT,简称PET/CT)已成为淋巴瘤分期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影像学方法。因淋巴瘤各亚型的生物学特性、治疗反应和预后差异较大,该文主要对PET/CT在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d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预后评估进展进行综述,阐述了治疗中期PET/CT在HL预后评估中的积极意义,以及在DLBCL预后评估作用中存在的争议,并论述了半定量法在未来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摄影技术一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 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评估 半定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激光显微发射光谱分析法的几个问题
10
作者 王昭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5年第2期93-98,共6页
激光显微发射光谱分析法成为物质化学成份测定的一种手段,但有关激光取样的代表性、发光云中元素分布的匀称性和其它元素对待分析元素发光的影响以及标样制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仍未能完满解决,通用的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工作未获突破性的... 激光显微发射光谱分析法成为物质化学成份测定的一种手段,但有关激光取样的代表性、发光云中元素分布的匀称性和其它元素对待分析元素发光的影响以及标样制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仍未能完满解决,通用的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工作未获突破性的进展。从而影响了本技术方法进一步地发展和推广应用。本文概略地介绍激光显微发射光谱分析法的概念、发展趋势,国外几种定量或半定量分析法简况以及定量分析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以有助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发射光谱分析 定量分析 化学成份 发射光谱 云中 电子探针 测试技术 谱线强度 分析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在花岗岩物相分析上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冯涛 吴光 张夏临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7-100,共4页
在采用X射线衍射仪粉末法进行岩石试样物相分析时,一般采用Hanawalt或Fink数字索引查询JCPDS卡,依据三强线或八强线和相对强度来鉴定物相。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岩石试样物相分析时,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想了解样品中物相成份及含量变化趋势,而... 在采用X射线衍射仪粉末法进行岩石试样物相分析时,一般采用Hanawalt或Fink数字索引查询JCPDS卡,依据三强线或八强线和相对强度来鉴定物相。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岩石试样物相分析时,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想了解样品中物相成份及含量变化趋势,而不需要作十分精确的定量。鉴于此,作者提出了一种较为简易高效的"半定性半定量法",并结合工程实例(武广客运专线某钻孔)采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钻孔花岗岩岩芯试样在风化过程中的物相成份及含量变化规律、矿物转化机制分析,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和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物相分析 定性半定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在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范慧群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年第B12期66-69,共4页
应急监测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的首要环节,是对环境污染事故及时、正确、准确进行处置,减轻事故危害和制定应急恢复措施,尽可能减轻人体健康损失和社会经济损失的根本依据。在应急监测中,便携式快速检测仪器是必备的监测工具。文章... 应急监测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的首要环节,是对环境污染事故及时、正确、准确进行处置,减轻事故危害和制定应急恢复措施,尽可能减轻人体健康损失和社会经济损失的根本依据。在应急监测中,便携式快速检测仪器是必备的监测工具。文章简述了利用HAPSITE便携式GC/MS对某化工厂反应釜泄漏事件中的毒害气体监测过程,确定了不同扩散距离处的有害气体浓度,对高挥发性有机物的事故应急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气质联用仪 半定量法 环境污染 事故应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精油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峰 刘宇 +5 位作者 杨珍 莫亚男 尚若锋 郝宝成 王学红 梁剑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07-112,共6页
本文研究了茶树精油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生物被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首先测定了茶树精油对1株MRSA标准菌株及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菌株的MIC值为0.08%~0.32%。结晶紫半... 本文研究了茶树精油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生物被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首先测定了茶树精油对1株MRSA标准菌株及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菌株的MIC值为0.08%~0.32%。结晶紫半定量染色实验发现0.16%的茶树精油对MRSA生物被膜形成有抑制作用,结晶紫半定量染色实验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发现0.32%的茶树精油可完全清除MRSA成熟的生物被膜,0.16%可明显破坏其生物被膜。抗生物被膜机制的初步探究发现茶树精油可以抑制MRSA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多糖黏附素(polysaccharide intercellular adhesion,PIA)和胞外DNA(extracellular DNA,eDNA)的分泌以及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agr、ica、cid、sar的表达。因此,茶树精油具有强大的抗生物被膜作用,可能机制是抑制其PIA的合成,eDNA的分泌以及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精油 生物被膜 结晶紫半定量法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多糖黏附素 胞外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ra抑制IL-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桂琴 吴中耀 +2 位作者 杨华胜 林征 郑健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2-237,i005,共7页
【目的】明确IL-1ra是否对IL-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有抑制作用及生物学意义,探讨表达ICAM-1在IL-1α诱导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眼眶成纤维细胞黏附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以IL-1α或/和IL-1ra处理培养的Graves’眼病(GO)患... 【目的】明确IL-1ra是否对IL-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有抑制作用及生物学意义,探讨表达ICAM-1在IL-1α诱导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眼眶成纤维细胞黏附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以IL-1α或/和IL-1ra处理培养的Graves’眼病(GO)患者和正常人眼眶成纤维细胞。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IL-1ra对IL-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 mRNA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和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IL-1ra对IL-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蛋白的影响;用荧光显微镜检测预先标记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培养的眼眶成纤维细胞的黏附能力。用抗ICAM-1中和抗体来显示ICAM-1在IL-1α诱导的黏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IL-1ra抑制IL-1α诱导的GO患者和正常人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 mRNA和蛋白呈剂量依赖性;IL-1ra抑制IL-1α诱导的PBMC与眼眶成纤维细胞的黏附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ICAM-1 mRNA和蛋白被抑制的方式与眼眶成纤维细胞受IL-1ra处理后与PBMC黏附的减弱明显平行。而且,抗ICAM-1单克隆抗体抑制PBMC黏附到眼眶成纤维细胞呈浓度依赖性。【结论】IL-1ra能够在mRNA和蛋白水平抑制IL-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IL-1ra抑制IL-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可能在减弱IL-1α诱导的PBMC黏附到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白细胞介素1受体 成纤维细胞 定量RT-PCR 免疫化学 细胞增殖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ability modeling and analysis on 3D mobile ad-hoc networks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三城 王国军 +1 位作者 胡忠望 陈建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144-1152,共9页
Most existing work on survivability in mobile ad-hoc networks(MANETs) focuses on two dimensional(2D) networks.However,many real applications run in three dimensional(3D) networks,e.g.,climate and ocean monitoring,and ... Most existing work on survivability in mobile ad-hoc networks(MANETs) focuses on two dimensional(2D) networks.However,many real applications run in three dimensional(3D) networks,e.g.,climate and ocean monitoring,and air defense systems.The impact on network survivability due to node behaviors was presented,and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on survivability was developed in 3D MANETs by modeling node behaviors and analyzing 3D network connectivity.Node behaviors were modeled by using a semi-Markov process.The node minimum degree of 3D MANETs was discussed.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derive the survivability of k-connected networks was proposed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nnectivity of 3D MANETs caused by node misbehaviors,based on the model of node isolation.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ode misbehaviors on the survivability in 3D MANETs is obtained through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and the effectiveness and rational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are verified through numerical analysis.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from black and gray attack on network survivability is much severer than other misbehavi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ad-hoc networks (MANETs) SURVIVABILITY node behaviors semi-Markov process network conne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