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M遥感影像的河口流态信息半定量化研究
1
作者 乔远英 程和琴 +2 位作者 宋泽坤 吴帅虎 杨忠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123,共6页
在结合潮位资料初步判断涨落潮情的基础上,利用Gabor滤波和纹理熵计算等纹理特征分析方法,从TM遥感影像中解译流线,提取流向,表征流速(分级),由此实现了流态信息的半定量化解译。并以长江口—杭州湾北岸Mike21_FM潮流数学模型的模拟结... 在结合潮位资料初步判断涨落潮情的基础上,利用Gabor滤波和纹理熵计算等纹理特征分析方法,从TM遥感影像中解译流线,提取流向,表征流速(分级),由此实现了流态信息的半定量化解译。并以长江口—杭州湾北岸Mike21_FM潮流数学模型的模拟结果对该方法的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得出TM遥感解译的典型涨、落潮流的平均流向均方根误差(RMSE)为9.33°,平均的流速大小分级吻合度为73.1%。研究表明,基于纹理特征分析方法进行的河口流态信息遥感解译是可行的,该方法可以实现流态信息的半定量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信息 遥感解译 GABOR滤波 纹理熵 半定量化 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沉积构型半定量化恢复古水深: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舒梁锋 代一丁 +5 位作者 朱明 张丽丽 雷胜兰 高中亮 韩霄 于飒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59,共9页
针对南海北部深水沉积盆地的古水深恢复这一难题,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为例,根据陆架陆坡沉积特征,通过在三级层序格架内精细地震线描和层拉平恢复结合的沉积构型技术对白云凹陷裂后阶段5个关键地质时期(21 Ma、19.1 Ma、13.8 Ma、10 Ma... 针对南海北部深水沉积盆地的古水深恢复这一难题,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为例,根据陆架陆坡沉积特征,通过在三级层序格架内精细地震线描和层拉平恢复结合的沉积构型技术对白云凹陷裂后阶段5个关键地质时期(21 Ma、19.1 Ma、13.8 Ma、10 Ma和5.33 Ma)古水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1 Ma、19.1 Ma时期平均古水深<300 m,之后至13.8 Ma时期最大水深900 m。10 Ma和5.33 Ma时期,水深由1 100 m扩大至1 600 m。从21~5.33 Ma时期,陆架坡折带沿NW-SE向分布在白云北坡,古水深表现为西北陆架区浅,东南陆坡-深海平原区水体深。白云凹陷古水深整体上经历了浅海-半深海-深海的水体持续加深过程,存在2期(13.8 Ma和5.33 Ma)水深速率相对其他时期变快的时期,古水深变化速率分别为117和103 m/Ma,13.8 Ma时期水体加深速率最大。古水深的研究成果对白云凹陷热沉降史和沉积古地貌形态恢复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水深 半定量化 沉积构型 白云凹陷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志性事件研究的我国在“三海”问题上所处形势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韦伟 单洁 +1 位作者 刘卓然 罗亚拉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3,7,共7页
建立力量分析模型,利用历史法梳理出冷战结束后到本文研究的截止日期内,在"三海"问题上,利益侵害方/争议方和干涉方对华立场的标志性事件。以专家赋分法和时间序列法进行处理,绘出趋势线,反映我国在"三海"问题上所... 建立力量分析模型,利用历史法梳理出冷战结束后到本文研究的截止日期内,在"三海"问题上,利益侵害方/争议方和干涉方对华立场的标志性事件。以专家赋分法和时间序列法进行处理,绘出趋势线,反映我国在"三海"问题上所处形势。在钓鱼岛、台湾和南海问题上,趋势线分别呈"先平后陡""总体平稳"和"总体陡峭"状态,考虑到历史及政策的延续性,未来在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我国所面临的压力形势可能呈加剧状态,在台湾问题上所处的形势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性事件 力量分析模型 时间序列法 “三海”问题 半定量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海”问题上美国对华立场的时间序列法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韦伟 单洁 +1 位作者 李政 罗亚拉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14,共5页
通过历史法梳理出冷战结束后到本文研究的截止时间(2014年8月27日)内,美国在东海、台海和南海问题上对华立场的标志性事件,以专家法赋分进行半定量化处理,以时间序列法进行研究,结论表明:自冷战结束后,美国在"三海"问题上对... 通过历史法梳理出冷战结束后到本文研究的截止时间(2014年8月27日)内,美国在东海、台海和南海问题上对华立场的标志性事件,以专家法赋分进行半定量化处理,以时间序列法进行研究,结论表明:自冷战结束后,美国在"三海"问题上对华采取了一贯性的遏制立场。这一趋势在2009年以后,尤其在2011年后呈加剧态势,本文的工作为预测未来美国在"三海"问题上可能采取的对华立场提供了有科学依据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法 “三海”问题 美国对华立场 半定量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