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质谱实时半定量分析方法揭示臭氧-皮肤脂质的氧化反应新机制
1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954-2954,共1页
人类皮肤脂质是室内环境中臭氧(O3)的重要反应物,二者反应可以产生健康风险更大的二次污染物,如O3与皮肤脂质中的角鲨烯反应会产生有害的羰基化合物.这些二次污染物可刺激呼吸道或皮肤,危害室内人群健康(特别是长时间停留在室内的人群,... 人类皮肤脂质是室内环境中臭氧(O3)的重要反应物,二者反应可以产生健康风险更大的二次污染物,如O3与皮肤脂质中的角鲨烯反应会产生有害的羰基化合物.这些二次污染物可刺激呼吸道或皮肤,危害室内人群健康(特别是长时间停留在室内的人群,如婴幼儿).更好地理解室内环境中臭氧-皮肤脂质氧化产物的形成机制对准确防控室内空气污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污染物 室内空气污染 室内空气质量 健康风险 半定量分析方法 高分辨质谱 室内环境 人类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密度量化值在诊断乳腺肿块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涌 戴训芦 +1 位作者 赵保平 王文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通过与半定量分析方法的比较,评价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彩色多普勒信号密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50例乳腺肿块患者(恶性37例,良性13例),分别用半定量和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方法检测,比较这两种方法对良、恶性乳腺肿... 目的:通过与半定量分析方法的比较,评价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彩色多普勒信号密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50例乳腺肿块患者(恶性37例,良性13例),分别用半定量和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方法检测,比较这两种方法对良、恶性乳腺肿块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结果:良、恶性乳腺肿块CDFI等级间的差异无显著性。而良、恶性乳腺肿块CDFI密度量化值间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以CDFI密度量化值大于3.62(良性乳腺肿块的CDFI密度量化平均值)作为乳腺恶性肿块的诊断标准:准确性76.0%,特异度83.8%,灵敏度53.8%,均高于CDFI等级法。结论:信号密度量化分析方法由于在对彩色血流信号的识别上,并没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较半定量分析方法能更客观和可靠地反映肿块内的血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恶性乳腺肿块 半定量分析方法 彩色多普勒信号 CDFI 计算机辅助 乳腺恶性肿块 彩色血流信号 应用价值 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量化分析 主观因素 血供情况 灵敏度 准确性 特异度 显著性 乳腺癌 平均值 良性 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表面“接枝”度光电子能谱(XPS)的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惠忠 郭沁林 +2 位作者 桂琳琳 汪勤慰 段晓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8期725-728,共4页
本文叙述了用XPS测定硅胶表面“接枝”度的半定量分析方法.近年来Philip.J.Angevine^([1])和Shun.C.Fung^([2])等人先后提出了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简称XPS)研究载体催化剂分散度的模型和处理公式.但是用XPS研究硅胶表面“接枝”度还... 本文叙述了用XPS测定硅胶表面“接枝”度的半定量分析方法.近年来Philip.J.Angevine^([1])和Shun.C.Fung^([2])等人先后提出了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简称XPS)研究载体催化剂分散度的模型和处理公式.但是用XPS研究硅胶表面“接枝”度还未见报导.我们曾先后对硅胶表面“接枝”不同的有机分子样品进行了XPS测定,均得到比较满意的定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定量分析方法 载体催化剂 硅胶 接枝 定性结果 分散度 XPS 有机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ability modeling and analysis on 3D mobile ad-hoc networks 被引量:2
4
作者 彭三城 王国军 +1 位作者 胡忠望 陈建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144-1152,共9页
Most existing work on survivability in mobile ad-hoc networks(MANETs) focuses on two dimensional(2D) networks.However,many real applications run in three dimensional(3D) networks,e.g.,climate and ocean monitoring,and ... Most existing work on survivability in mobile ad-hoc networks(MANETs) focuses on two dimensional(2D) networks.However,many real applications run in three dimensional(3D) networks,e.g.,climate and ocean monitoring,and air defense systems.The impact on network survivability due to node behaviors was presented,and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on survivability was developed in 3D MANETs by modeling node behaviors and analyzing 3D network connectivity.Node behaviors were modeled by using a semi-Markov process.The node minimum degree of 3D MANETs was discussed.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derive the survivability of k-connected networks was proposed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nnectivity of 3D MANETs caused by node misbehaviors,based on the model of node isolation.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ode misbehaviors on the survivability in 3D MANETs is obtained through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and the effectiveness and rational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are verified through numerical analysis.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from black and gray attack on network survivability is much severer than other misbehavi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ad-hoc networks (MANETs) SURVIVABILITY node behaviors semi-Markov process network conne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