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挖掘方式对半夏机械化收获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孔曼曼 张富贵 +3 位作者 郑乐 王震 杨贵川 张珍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2-69,共8页
为解决丘陵山区粘性土壤条件下半夏机械化收获问题,以明薯率最大化、挖掘阻力最小化为目标,在实地测量出半夏物理尺寸及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分别针对平面铲、采抛铲、组合式挖掘装置3种挖掘方式在粘性土壤下的半夏采挖仿真模型,开展了基于... 为解决丘陵山区粘性土壤条件下半夏机械化收获问题,以明薯率最大化、挖掘阻力最小化为目标,在实地测量出半夏物理尺寸及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分别针对平面铲、采抛铲、组合式挖掘装置3种挖掘方式在粘性土壤下的半夏采挖仿真模型,开展了基于EDEM的仿真分析。土壤含水率为33.89%~36.23%及0~5cm土层下半夏分布率占56.71%的条件下,分别描述3种不同挖掘方式的明薯率及作业阻力,结果表明:平面铲在试验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壅土情况,使半夏与土壤紧密结合一起,半夏明薯率为89.65%,刀具所受平均阻力为3643.91 N;采抛铲不同的转速会带来半夏与土壤过于分散或结合,半夏明薯率为72.22%,所受平均阻力为3044.87N;组合式挖掘装置壅土情况较轻,半夏与土壤结合状态利于分离,半夏明薯率为91.48%,所受平均阻力为2826.67N。综合考虑赫章等产区的土壤情况,组合式挖掘装置是比较适合自走式半夏收获机的挖掘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机械化收获 挖掘方式 离散元法 数理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机械化耕整地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以贵州省赫章县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健伟 徐曼 +4 位作者 王玉华 邹莉丽 王剑宏 杨华 杨大骏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1期6-9,13,共5页
【目的】半夏生产一直以人工种植为主,种植周期较长,耕整地环节用工多,用时长,用工量大,且土壤容易固化,影响着半夏的生长和产量,严重阻碍了半夏产业的发展。【方法】课题组以农机农艺结合为原则,分析了赫章半夏的种植流程,调研了赫章... 【目的】半夏生产一直以人工种植为主,种植周期较长,耕整地环节用工多,用时长,用工量大,且土壤容易固化,影响着半夏的生长和产量,严重阻碍了半夏产业的发展。【方法】课题组以农机农艺结合为原则,分析了赫章半夏的种植流程,调研了赫章半夏耕整地技术规程,梳理发现赫章半夏机械化耕整地技术发展存在机械化体系不健全、传统农艺操作习惯不易改变、机械化耕整地技术规范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借鉴马铃薯耕整地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山地丘陵半夏机械化耕整地技术、探究不同耕整地技术对半夏生产的影响等发展展望。【结果】赫章半夏机械化耕整地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半夏的产业化程度,推动半夏种植产业迈向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智能化,并为半夏机械化技术模式的推广和新型农业机械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章 种植 机械化耕整地 丘陵山区机械化 半夏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山地机械化生产中农机与农艺技术融合策略探讨
3
作者 邹莉丽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2期23-26,共4页
为了提升半夏在山地环境中的机械化生产效率,深入分析了山地地形对农机作业的限制因素、半夏生长特性对机械适应性的要求,以农机与农艺衔接中的技术障碍。针对复杂地形条件,提出了开发低重心、防滑履带、自适应调平等专用农机设备的必要... 为了提升半夏在山地环境中的机械化生产效率,深入分析了山地地形对农机作业的限制因素、半夏生长特性对机械适应性的要求,以农机与农艺衔接中的技术障碍。针对复杂地形条件,提出了开发低重心、防滑履带、自适应调平等专用农机设备的必要性,并设计了基于行距、株间距和播种深度的优化种植模式,以提升机械化作业的适应性。数据表明,在坡度超过20°的环境下,低重心设计和防滑履带系统能有效保持稳定性,而密植模式可将作业效率提升18%。分析认为,制定农机与农艺结合的技术标准,对于推动半夏机械化的高效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机械化 农机与农艺结合 坡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