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哈民忙哈半地穴房址的空间构建方式研究
- 1
-
-
作者
钱耀鹏
邓悦
-
机构
西北大学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0-77,共8页
-
文摘
房屋建筑的空间构建方式是微观聚落考古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以哈民忙哈遗址突然废弃的半地穴房址为对象,通过穴壁立柱划分出不同类别,借鉴传统木构件特征辨析了残断炭化木构件的属性。进而以半地穴面积为据,并参考人体工程及建材长度规格,系统分析了中小型半地穴房屋的三维空间构建方式,提出哈民忙哈遗址可能存在攒尖顶和平顶(或囤顶)两种结构形式。这对于认识史前建筑形式演进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
关键词
哈民忙哈遗址
半地穴房址
空间构建
屋顶结构
-
Keywords
Haminmangha site
Semi-subterranean houses
Spatial construction
Roof structure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半地穴房址F36 复原探讨
- 2
-
-
作者
白雪华
孔菲
-
机构
安阳师范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0,共7页
-
基金
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基金资助项目“贾湖遗址房屋建筑形式与技术特征的考古学研究”(项目编号:Q2022-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本文对河南地区已披露的裴李岗文化半地穴房址进行统计,发现其柱洞布局以室内无柱洞,以及柱洞环绕半地穴分布的形式居多。这种柱洞布局形式既是裴李岗文化房址的典型特征,也是裴李岗文化建筑技术的体现。本文对贾湖遗址F36遗迹现象进行观察与辨析,综合柱洞布局、先民体质特征、环境气候等信息,尝试进行建筑技术分析及形制复原探讨,为新石器时代中期房屋建筑技术研究提供资料。
-
关键词
裴李岗文化
新石器时代中期
贾湖遗址
半地穴房址
-
Keywords
Peiligang culture
Middle Neolithic period
Jiahu site
Semi-Subterranean house foundations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枣树沟脑遗址F16半地穴式房址的建筑学意义
- 3
-
-
作者
卫雪
钱耀鹏
王振
-
机构
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85,共7页
-
文摘
根据枣树沟脑遗址商代晚期的半地穴房址F16及其灶址的位置结构,以空间利用为核心,通过功能结构分析,对灶址的烟囱结构、半地穴原始深度及屋顶结构进行复原研究。结合史前考古发现,我们认为墙体的基本功能在于围合空间,承重功能不明显;半地穴房址的建筑学意义,不仅在于开启了墙体与屋顶结构性分离的先河,更在于通过梁架结构以扩大建筑面积,并为地面起墙式建筑积累了经验和技术支持,促进了房屋建筑的多样化演进历程。
-
关键词
枣树沟脑遗址
商代
半地穴房址
灶址
墙体功能
-
Keywords
Zaoshu Gounao site
Shang Dynasty
Semi-subterranean house
Hearth
Function of wall body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