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固态成型Al-Si-Fe合金的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8
1
作者 赵树国 袁晓光 +1 位作者 李胜 于海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38,共5页
采用半固态成型技术制备了Al-17Si-5Fe-3Mn-4Cu-1Mg(质量分数/%)合金,分析了合金的微观组织,检测了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了合金的高温磨损行为。结果表明:经过半固态成型后,合金第二相发生了明显细化,尖角钝化,且分布更均匀;常温极限抗... 采用半固态成型技术制备了Al-17Si-5Fe-3Mn-4Cu-1Mg(质量分数/%)合金,分析了合金的微观组织,检测了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了合金的高温磨损行为。结果表明:经过半固态成型后,合金第二相发生了明显细化,尖角钝化,且分布更均匀;常温极限抗拉强度达到了239.6MPa,伸长率达到了2.0%;150℃干磨和润滑条件下的磨损失重分别是390铝合金的30.78%和3.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固态成型 Al—Si-Fe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及半固态成型镁-铝-锌合金在盐水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倩倩 曹占义 刘勇兵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2-55,共4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SEM和EDS等研究了不同成分铸造及半固态成型镁-铝-锌合金在盐水浸泡试验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当合金的锌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低于1%时,铸造试样的腐蚀速率高于其相应半固态成型试样的;当锌含量高于3%时,铸造试样的... 通过光学显微镜、SEM和EDS等研究了不同成分铸造及半固态成型镁-铝-锌合金在盐水浸泡试验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当合金的锌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低于1%时,铸造试样的腐蚀速率高于其相应半固态成型试样的;当锌含量高于3%时,铸造试样的腐蚀只发生在表面,腐蚀速率低于其相应半固态成型试样的;腐蚀速率受合金锌含量及固相颗粒尺寸和数量的共同影响,合金锌元素含量越高,铸造试样的腐蚀速率越低;半固态成型试样的固相颗粒数量越多、尺寸越小,则腐蚀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锌合金 铸造 半固态成型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注射成型SiC_(p)/AZ37镁合金复合材料的低周疲劳性能
3
作者 周丽萍 谷立东 +2 位作者 曾小勤 莫旭阳 朱明亮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2,共7页
采用半固态注射成型工艺制备不同质量分数(0,5%,12%)SiC_(p)/AZ37镁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SiC_(p)添加量对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和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SiC_(p)添加量下复合材料均由初生α-Mg、β-Mg17Al12析出相和SiC_(p)组成... 采用半固态注射成型工艺制备不同质量分数(0,5%,12%)SiC_(p)/AZ37镁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SiC_(p)添加量对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和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SiC_(p)添加量下复合材料均由初生α-Mg、β-Mg17Al12析出相和SiC_(p)组成,相比AZ37镁合金,晶粒尺寸显著细化,析出相数量减少,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增大,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减小,随着SiC_(p)添加量增加,拉伸断裂模式由韧性断裂向韧脆混合断裂、脆性断裂转变;随着SiC_(p)添加量增加,循环滞回环变窄,低周疲劳寿命先延长后缩短,循环响应为初始循环软化后循环硬化直至失效,循环硬化程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注射成型 镁基复合材料 SIC颗粒 AZ37镁合金 低周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级钢轴箱体半固态挤压成型模具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胡远猛 张励忠 +2 位作者 李海开 肖黎明 韩淑霞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2-95,99,共5页
通过B级钢轴箱体半固态挤压成型的大量试验,得出其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为塑性变形、热疲劳裂纹和热熔蚀.理论分析表明,造成B级钢轴箱体半固态挤压成型模具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模具材料的热强度不够.根据该模具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提出了延长... 通过B级钢轴箱体半固态挤压成型的大量试验,得出其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为塑性变形、热疲劳裂纹和热熔蚀.理论分析表明,造成B级钢轴箱体半固态挤压成型模具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模具材料的热强度不够.根据该模具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提出了延长模具寿命的有效措施——采用优质复合材料、先进表面处理技术和喷涂适当配比的涂料,其中喷涂适当配比的涂料是提高模具寿命的最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挤压成型 模具 失效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Al合金半固态挤压成型试验研究
5
作者 李学谦 李建民 +2 位作者 刘克昌 傅杰兴 陈根余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41,共5页
采用机械搅拌法获得Zn-Al合金半固态浆料,随后直接将其压入模腔实现半固态挤压成型.研究了半固态等温温度、搅拌速率和挤压力对成型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固态等温温度控制在415~420℃间、搅拌速率1000r/min和5~10MPa的挤压力的条... 采用机械搅拌法获得Zn-Al合金半固态浆料,随后直接将其压入模腔实现半固态挤压成型.研究了半固态等温温度、搅拌速率和挤压力对成型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固态等温温度控制在415~420℃间、搅拌速率1000r/min和5~10MPa的挤压力的条件下,可获得初晶以等轴状为主的显微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挤压成型 试验研究 显微组织 ZN-AL合金 机械搅拌法 等温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铝合金铸件触变充型过程的模拟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卯生 徐宏 +2 位作者 毛卫民 赵爱民 钟雪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9,共5页
在充分考虑半固态AlSi7Mg合金触变充型过程中压力和速度变化特征基础上 ,建立耦合半固态表观粘度的三维流场数学模型 ,确定固定流量的入流边界条件和约束滑动型壁边界条件以及保持入流温度不变的初始条件 ,并采用SOLA VOF法对铝合金件... 在充分考虑半固态AlSi7Mg合金触变充型过程中压力和速度变化特征基础上 ,建立耦合半固态表观粘度的三维流场数学模型 ,确定固定流量的入流边界条件和约束滑动型壁边界条件以及保持入流温度不变的初始条件 ,并采用SOLA VOF法对铝合金件的触变充型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由于半固态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下降 ,造成局部浆料充型速度的复杂变化 ,从而使半固态合金呈现剪切变稀的触变成形特点。由于充型时间极短 ,浆料在充型过程中降温小于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半固态成型 触变成型 充型过程 表观粘度 边界条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变形对M2高速钢组织中碳化物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成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2-196,223,共6页
基于半固态成型技术,采用一种新型工艺消除M2高速工具钢中大块的有害碳化物.为验证该工艺的可行性,通过控制变形温度(固液比)、变形方式等实验参数,利用金相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不同碳化物的形貌和分布,采用电子探针表征不同碳化物... 基于半固态成型技术,采用一种新型工艺消除M2高速工具钢中大块的有害碳化物.为验证该工艺的可行性,通过控制变形温度(固液比)、变形方式等实验参数,利用金相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不同碳化物的形貌和分布,采用电子探针表征不同碳化物中元素分布,探讨新型工艺对合金凝固行为和组织中有害碳化物的影响.研究证明,在较高液相分数下变形,M2高速钢中大块的有害碳化物面积分数减小,有助于改善合金凝固组织;特别是两道次变形工艺中,分别在1 345℃和1 100℃变形25%和30%,样品中碳化物面积分数大幅降低,由铸态的14.3%降低至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高速工具钢 半固态成型 凝固 碳化物 变形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孟若愚 张代东 原洪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9-92,共4页
镁合金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成型技术作为扩大镁合金应用的重要环节,成为业内研究的焦点之一。分析了国内外镁合金成型方面的最新研究;综述了镁合金的几种成型工艺及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 镁合金 成型技术 液态成型 固态成型 半固态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处理及热处理对LM28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冯菁菁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7-169,173,共4页
研究了LM28合金经挤压处理及热处理之后其性能以及合金显微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处理能改善合金的形态,细化初晶硅和共晶硅;热处理后组织变细,力学性能提高;挤压后大块的初晶硅被打碎,共晶硅也在形状上由长棒形转变为短棒和球形,组... 研究了LM28合金经挤压处理及热处理之后其性能以及合金显微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处理能改善合金的形态,细化初晶硅和共晶硅;热处理后组织变细,力学性能提高;挤压后大块的初晶硅被打碎,共晶硅也在形状上由长棒形转变为短棒和球形,组织被细化,且断口的韧窝增多,其塑性也相应提高,抗拉强度大大提高;经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和热挤压后,LM28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初晶硅 共晶硅 半固态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铝合金液相线铸造过程中的形核 被引量:26
10
作者 路贵民 董杰 +1 位作者 谷晓峰 崔建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40,共3页
研究了 70 75铝合金在液相线及液相线温度附近等温形核过程和组织变化情况·在液相线温度以上 (6 4 5℃ ) ,熔体激冷形核数量相对较少 ,晶粒较大 ,单位面积晶粒数较少且基本不随保温时间变化 ;在逼近液相线温度 (6 32℃ ) ,熔体大... 研究了 70 75铝合金在液相线及液相线温度附近等温形核过程和组织变化情况·在液相线温度以上 (6 4 5℃ ) ,熔体激冷形核数量相对较少 ,晶粒较大 ,单位面积晶粒数较少且基本不随保温时间变化 ;在逼近液相线温度 (6 32℃ ) ,熔体大量形核 ,晶粒细小球化 ,单位面积晶粒数较多 ,随保温时间先增加后减少 ,在 30min左右达到最大值 ;在液相线温度以下 (6 15℃ ) ,熔体形核数量多 ,但部分合并长大 ,细小的晶粒中伴随着一些粗大晶粒 ,单位面积晶粒数较少 ,随保温时间先增加后减少 ,在 30min左右达到最大值·结果表明 ,在逼近液相线温度 (6 32℃ )下形核保温 30min铸造可期望获得优良的半固态浆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固态加工 液相线铸造 制浆 金相组织 形核 固态金属成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356铝合金热处理工艺中Ti元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利平 张彦陟 李云义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6-312,共7页
为了提高A356铝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减少富铁相的质量分数,采用金属半固态等温成型技术制备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Ti元素的A356铝合金,研究了在不同等温条件下A356铝合金晶粒的细化程度。结果表明:Ti元素对合金性能有较大帮助,但当钛元素... 为了提高A356铝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减少富铁相的质量分数,采用金属半固态等温成型技术制备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Ti元素的A356铝合金,研究了在不同等温条件下A356铝合金晶粒的细化程度。结果表明:Ti元素对合金性能有较大帮助,但当钛元素质量分数超过0.10%时,钛对合金晶粒尺寸的细化效果下降;在进行半固态等温处理时,富铁相的长度和宽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晶粒尺寸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且都在590℃达到峰值;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富铁相长度和宽度都有所增大,晶粒尺寸变化不明显;添加细化剂或者延长等温时间,未熔初生相都呈现球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56铝合金 固态等温成型 Ti元素 富铁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