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枸杞L-半乳糖酸内酯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乔枫 耿贵工 陈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41-2147,共7页
以青海枸杞(Lycium barbarum L.)为模板,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枸杞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GLDH)基因序列,命名为LbGLDH。LbGLDH基因全长为2 114bp,包含一个开放读码框1 767bp(编码588个氨基酸)、5′末端序列57bp、3′末... 以青海枸杞(Lycium barbarum L.)为模板,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枸杞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GLDH)基因序列,命名为LbGLDH。LbGLDH基因全长为2 114bp,包含一个开放读码框1 767bp(编码588个氨基酸)、5′末端序列57bp、3′末端序列290bp。LbGLDH基因核苷酸序列与番茄、马铃薯、烟草GLDH基因具有88%~90%的一致性。LbGLDH编码氨基酸序列包含GLDH蛋白酶具备的FAD-binding-4和ALO结构域。qRT-PCR分析结果显示,在枸杞不同组织中LbGLDH基因的表达、抗坏血酸含量和GLDH活性变化趋势相同,表现为在枸杞的花和果实中表达量最高,成熟叶中表达量最少。推测LbGLDH基因表达促进枸杞果实中抗环血酸含量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L-半乳糖酸-1 4-内酯脱氢酶(GLDH) 基因克隆 抗坏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光诱导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任锡亮 李英 +1 位作者 侯喜林 王枫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7,共5页
采用RT-PCR、巢式PCR、3′RACE和5′RACE技术,获得了不结球白菜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GLDH)基因cDNA2 034 bp全长序列。以苏州青为材料,进行光及黑暗对照处理,观察GLDH活性和L-抗坏血酸含量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数的... 采用RT-PCR、巢式PCR、3′RACE和5′RACE技术,获得了不结球白菜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GLDH)基因cDNA2 034 bp全长序列。以苏州青为材料,进行光及黑暗对照处理,观察GLDH活性和L-抗坏血酸含量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数的增加,不结球白菜L-抗坏血酸水平和GLDH活性升高,而在持续黑暗条件下植株的L-抗坏血酸含量和GLDH活性没有发现这种日变化,表明GLDH活性可能受光诱导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L-半乳糖酸-1 4-内酯脱氢酶(GLDH) 光诱导 L-抗坏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AfPGA性质表征及其在果胶低聚糖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郑辰 寇田田 +3 位作者 谷新晰 刘学 田洪涛 卢海强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0-138,共9页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A)在食品加工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实现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HBFH5来源的嗜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AfPGA的异源表达及性质表征,并探究其制备菠萝皮果胶低聚糖(pectin oligos...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A)在食品加工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实现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HBFH5来源的嗜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AfPGA的异源表达及性质表征,并探究其制备菠萝皮果胶低聚糖(pectin oligosaccharides,POS)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AfPGA属于GH28家族,蛋白分子质量为39.2 kDa,最适温度为70℃,在55℃处理1 h酶活力基本维持稳定;最适pH值为5.0,在pH 2.0~12.0范围内处理1 h能维持80%以上活力;对多种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具有较强的抗性。以多聚半乳糖醛酸为底物时,重组酶AfPGA的K_(m)为1.05 mg/mL,V_(max)为52.6μmol/(min·mg)。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发现,常温多聚半乳糖醛酸酶ADPG2的均方根偏差和均方根波动均高于嗜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AfPGA,除此以外,重组酶AfPGA制备的菠萝皮POS具备较强的抗菌活性,能够明显抑制沙门氏菌(Salmonel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志贺氏菌(Shigella)生长,同时菠萝皮POS还具备良好的抗氧化性能。本研究丰富了嗜热半乳糖醛酸酶资源,可为该酶在POS的制备应用中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乳糖 嗜热酶 分子动力学模拟 果胶低聚糖 抑菌活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半乳糖醛酸酶在棉针织物前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单舟航 赵春磊 +1 位作者 余圆圆 王强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1,共4页
考察了3种新型聚半乳糖醛酸酶及其助剂复配在棉针织物酶法精练中的效果。结果表明:聚半乳糖醛酸酶S可用于棉织物精练加工,在最佳工艺处理条件下,棉针织物的毛效12.0 cm,水滴润湿时间小于1 s,果胶去除率为96.20%,精练效果达到了常规处理... 考察了3种新型聚半乳糖醛酸酶及其助剂复配在棉针织物酶法精练中的效果。结果表明:聚半乳糖醛酸酶S可用于棉织物精练加工,在最佳工艺处理条件下,棉针织物的毛效12.0 cm,水滴润湿时间小于1 s,果胶去除率为96.20%,精练效果达到了常规处理的水平,且织物强力损伤小,质量损失率低。酶精练棉织物进一步漂白后的白度和润湿性优于漂白后的碱精练织物,且前者强力相比后者损失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练 乳糖 棉针织物 工艺优化 润湿性 强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设计提高青霉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催化活力 被引量:1
5
作者 毛心怡 徐岩 喻晓蔚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44,共9页
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是果胶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酶之一,可以特异性水解多聚半乳糖醛酸链的α-1,4-糖苷键,生成不同聚合度的寡聚半乳糖醛酸,对提高果胶的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研究仍然较少,且其催化活力... 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是果胶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酶之一,可以特异性水解多聚半乳糖醛酸链的α-1,4-糖苷键,生成不同聚合度的寡聚半乳糖醛酸,对提高果胶的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研究仍然较少,且其催化活力和热稳定性不佳是限制其工业化应用的主要因素。课题组前期研究获得了青霉Penicillium arizonens来源的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pePGB,并在毕赤酵母中实现了异源表达。由于其催化活力仅处于同类酶的中等水平,该研究主要针对其催化活力进行了改造。首先对其底物结合口袋亚位点的氨基酸进行了丙氨酸突变,基于突变结果及序列比对,选择了相应的突变热点进行理性设计,筛选获得了3个酶活力提高的突变体V248L、V248R和G111R,有序叠加后获得最佳突变体G111R/V248R,比活力和催化效率(kcat/Km)分别为野生型的1.84倍和2.06倍。随后通过同源建模及分子对接分析,248位的缬氨酸突变为精氨酸后,与底物形成了两个氢键,增强了酶与底物相互作用;而G111R突变未直接对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造成影响,但可能与248位的精氨酸存在协同作用,共同增加了底物口袋的正电性,从而提高了与负电荷底物的结合力,进而提高了酶的催化活力。该研究为该酶后续在果汁加工等行业的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理性设计提高酶催化活力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切多聚乳糖 理性设计 定点突变 催化活力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叶覆盆子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家族鉴定及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
6
作者 沈丹维 朱婷 +5 位作者 李妹新 江景勇 时羽杰 李小白 曾为 陈珍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60,共12页
【目的】对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果胶水解酶中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基因家族进行鉴定与分析,找出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关键编码基因PGs,可为实现药果果型大或红果花托软的育种目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掌叶覆... 【目的】对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果胶水解酶中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基因家族进行鉴定与分析,找出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关键编码基因PGs,可为实现药果果型大或红果花托软的育种目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掌叶覆盆子基因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和鉴定掌叶覆盆子PG基因家族成员,并利用转录组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进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共鉴定了47个覆盆子RchPGs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根据系统发育可分为6个分支(Clade A~D)。其中28个RchPGs蛋白都具有完整的4个结构域Ⅰ(SPNTDG)、Ⅱ(GDDC)、Ⅲ(CGPGHGISIGSLG)和Ⅳ(RIK);11个RchPGs蛋白不包含结构域Ⅲ。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RchPG6、RchPG29、RchPG1、RchPG23和RchPG12等在果实发育早期起作用,参与果实膨大过程中的细胞壁水解;而RchPG16、RchPG2、RchPG10、RchPG28和RchPG38等则在果实发育后期表达量升高,介导果实成熟与软化。尤其是RchPG16,红果期表达量急剧升高,每千个碱基/百万个定位片段(FPKM)是未成熟大绿(BGⅠ)时期的2168.17倍,说明RchPG16对果实成熟与软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RchPG基因家族成员在掌叶覆盆子果实发育不同阶段差异表达,分别促进果实膨大和软化,其中RchPG16和RchPG28在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乳糖 掌叶覆盆子 果实膨大 成熟软化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花菜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BoPGX3的克隆及盐胁迫下的表达特征分析
7
作者 唐征 昂海燕 +3 位作者 裴徐梨 杨雅蓉 莫丽玲 荆赞革 《蔬菜》 2024年第11期29-35,共7页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可降解细胞壁,从而降低植物抵抗能力。为了解青花菜PG基因响应盐胁迫的分子机制,以青花菜自交系‘WN12-95B’为试验材料,提取青花菜的总RNA并合成cDNA,克隆PG基因,并检测其在盐胁迫下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青花菜Bo...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可降解细胞壁,从而降低植物抵抗能力。为了解青花菜PG基因响应盐胁迫的分子机制,以青花菜自交系‘WN12-95B’为试验材料,提取青花菜的总RNA并合成cDNA,克隆PG基因,并检测其在盐胁迫下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青花菜BoPGX3基因序列全长1476 bp,推导编码491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53.44 kD,等电点为5.84。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青花菜BoPGX3与羽衣甘蓝、甘蓝、白菜、萝卜和花椰菜的PG基因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BoPGX3基因受盐胁迫诱导表达,处理3 h后相对表达量达到初始表达量的2.9倍,处理12 h时相对表达量下降至初始表达量的1.4倍。综上,青花菜BoPGX3基因参与了盐胁迫的响应,并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 多聚乳糖 基因克隆 盐胁迫 表达特征 亲水性蛋白 氨基序列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腐败病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Fcpg1基因功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叶丽芳 宋水林 +3 位作者 张连虎 林桠春 崔汝强 况卫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5,共9页
【目的】共享镰刀菌(Fusarium commune)侵染莲引起的莲腐败病严重影响莲的生产,鉴定莲腐败病菌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Fcpg1,分析其在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共享镰刀菌的致病机理及莲腐败病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目的】共享镰刀菌(Fusarium commune)侵染莲引起的莲腐败病严重影响莲的生产,鉴定莲腐败病菌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Fcpg1,分析其在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共享镰刀菌的致病机理及莲腐败病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BLASTP在莲腐败病菌全基因组数据中查找PG同源蛋白,并使用ExPASy等在线软件对Fcpg1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基因敲除的方法,获得Fcpg1基因敲除突变体ΔFcpg1和回补菌株ΔFcpg1-Com。测定野生型菌株FCN23、突变体ΔFcpg1和回补菌株ΔFcpg1-Com的菌落形态、生长速率、产孢量及致病力。【结果】Fcpg1基因编码388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0.354 ku,分子式为C_(1756)H_(2775)N_(489)O_(577)S_(12),理论等电点为6.57,脂溶系数为79.9。Fcpg1为稳定的、易溶于水的外泌性蛋白,其信号肽剪切位点在第16~17个氨基酸,主要定位于胞外基质。Fcpg1蛋白与尖孢镰刀菌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蛋白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野生型菌株FCN23和回补菌株ΔFcpg1-Com相比,ΔFcpg1突变体的菌落形态、营养生长和产孢量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突变体ΔFcpg1的致病力显著减弱。【结论】Fcpg1是典型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蛋白,参与对莲腐败病致病力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arium commune 基因敲除 多聚乳糖 表型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半乳糖醛酸的聚合物胶束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银春 张永勤 +2 位作者 董静文 刘芳 刘建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7-355,共9页
以胱胺(CYS)和脱氧胆酸(DOCA)为原料合成了胱胺修饰的脱氧胆酸(CD),再将CD的氨基(―NH_(2))与聚半乳糖醛酸(PGA)的羧基(―COOH)通过酰胺化反应制得PGA-g-CD聚合物,并自组装为胶束。通过调节n(―NH_(2))∶n(―COOH)对胶束载药性能进行调... 以胱胺(CYS)和脱氧胆酸(DOCA)为原料合成了胱胺修饰的脱氧胆酸(CD),再将CD的氨基(―NH_(2))与聚半乳糖醛酸(PGA)的羧基(―COOH)通过酰胺化反应制得PGA-g-CD聚合物,并自组装为胶束。通过调节n(―NH_(2))∶n(―COOH)对胶束载药性能进行调控。测试了聚合物的结构及聚合物胶束的载药和释药性能。结果表明,最佳投料比为n(―NH_(2))∶n(―COOH)=1.3∶1,在该条件下,CD在聚合物中取代度为31%,临界胶束浓度为0.025 mg/mL,胶束载药量达11.53%,载药胶束粒径和粒径多分散系数分别为(296.1±0.3)nm和0.101±0.053,在还原性环境中36 h的释药量可达78.8%,体现良好的还原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 聚合物 胶束 还原敏感 释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制备方法和结构表征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育朋 施松善 +3 位作者 步盈萱 龚欢 王辉俊 王顺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2-442,共11页
Ⅱ型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RG-Ⅱ)是果胶结构域中的一种,其结构在不同物种之间具有高度的保守性。RG-Ⅱ的主链由约9个半乳糖醛酸经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并被6个(A–F)明确定义的侧链取代。其中二糖侧链C、D和单糖侧链E、F的结构在不同来... Ⅱ型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RG-Ⅱ)是果胶结构域中的一种,其结构在不同物种之间具有高度的保守性。RG-Ⅱ的主链由约9个半乳糖醛酸经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并被6个(A–F)明确定义的侧链取代。其中二糖侧链C、D和单糖侧链E、F的结构在不同来源的RG-Ⅱ中基本保持相同。寡糖侧链A和B则存在轻微的变异性。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和质谱分析等手段可实现RG-Ⅱ的结构表征。中药中含有RG-Ⅱ结构域的多糖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使用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PG)和草酸青霉可将RG-Ⅱ从中药中分离并对其在多糖中的含量进行测定。从葡萄酒中可快速制备大量RG-Ⅱ标准品用于新定量方法的开发,实现对中药活性多糖的质量控制,推动中药多糖的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Ⅱ型鼠李乳糖聚糖 RG-Ⅱ 内切多聚乳糖 青霉 葡萄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峰葡萄半乳糖醛酸转移酶基因GAUT克隆及在摘心处理下的表达分析
11
作者 李思雨 赖恭梯 +5 位作者 贺丽媛 许恒 林俊璇 郭奥琳 陈桂信 赖呈纯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3-643,共11页
半乳糖醛酸转移酶(GAUT)是果胶合成过程的关键酶,对植物茎和叶的细胞壁等组织器官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为探究摘心处理下GAUT在葡萄茎和叶中的表达,以巨峰葡萄(Vitis labrusca×Vitis vinifera Kyoho)为材料,进行VvGAUTs克隆... 半乳糖醛酸转移酶(GAUT)是果胶合成过程的关键酶,对植物茎和叶的细胞壁等组织器官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为探究摘心处理下GAUT在葡萄茎和叶中的表达,以巨峰葡萄(Vitis labrusca×Vitis vinifera Kyoho)为材料,进行VvGAUTs克隆,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析基因结构与功能,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其在巨峰葡萄摘心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本研究克隆得到4个巨峰葡萄GAUTs,开放阅读框(ORF)长度分别为1056、1167、1038和1071 bp,分别编码351、388、345和356个氨基酸,与葡萄基因组相应基因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8%以上,分别命名为VvGAUT1a、VvGAUT1b、VvGAUT3、VvGAUT4a。VvGAUT1a编码稳定蛋白,其余3个基因编码不稳定蛋白;VvGAUTs与纤维素、木质素和糖代谢等相关蛋白密切互作。VvGAUTs在不同摘心处理的巨峰葡萄茎、叶中表达模式差异显著,2叶摘心处理总体上抑制茎VvGAUTs基因表达,而VvGAUTs在叶中的表达呈现生长前期增强、生长后期受抑制的趋势。此外,在巨峰葡萄生长前期VvGAUT1a、VvGAUT1b和VvGAUT3在茎、叶的表达明显高于生长后期,而VvGAUT4a在巨峰葡萄茎生长后期表达增强,在叶中表达变化较平缓。综上,摘心调控巨峰葡萄VvGAUTs基因表达,可能在控制其茎、叶生长,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探究摘心调控葡萄树体生长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峰葡萄 乳糖转移酶 基因克隆 摘心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反义基因转化加工番茄 被引量:13
12
作者 寇晓虹 罗云波 +1 位作者 田慧琴 石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7-191,共5页
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介导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反义基因导入新疆加工番茄(代号:99-162混)。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获得移栽成活的10株再生植株,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表明,其中4株再生植株的染色体中有外源基... 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介导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反义基因导入新疆加工番茄(代号:99-162混)。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获得移栽成活的10株再生植株,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表明,其中4株再生植株的染色体中有外源基因的插入。所得4株转基因加工番茄在基因转化处理当代表现不同;果实饱满有光泽;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转反义PG基因加工番茄果实外果皮PG基因表达水平比对照低。转基因植株的表型观察和分子检测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乳糖 番茄 遗传转化 果实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与果实成熟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嵩 张光伦 曾秀丽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2-536,共5页
对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组织超微结构变化以及Cx和PG对果实成熟软化的作用,Cx、PG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和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综述:果实成熟软化与Cx、PG活性增强直接相关,PG在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对果实着色也有着一定影响;编码C... 对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组织超微结构变化以及Cx和PG对果实成熟软化的作用,Cx、PG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和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综述:果实成熟软化与Cx、PG活性增强直接相关,PG在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对果实着色也有着一定影响;编码Cx的基因已经在某些果实的cDNA文库中被鉴定;利用反义RNA技术对PG进行负调控是研究PG对果实成熟软化作用的主要手段。目前对Cx、PG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呼吸跃变型果实上,而在非呼吸跃变果实中的作用很可能有所不同。因此,研究Cx、PG在柑橘等非呼吸跃变果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将是尚待研究的又一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多聚乳糖 果实 成熟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基因MaPGIP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晓红 朱攀攀 +5 位作者 梁燕梅 韩淑梅 赵爱春 王传宏 鲁成 余茂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61-1371,共11页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是一种特异性结合和抑制真菌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PG)活性的细胞壁结合蛋白。采用RT-PCR从嘉陵40(Morus atropurpurea Roxb.)果实中扩增PGIP基因c DNA,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其编码蛋白...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是一种特异性结合和抑制真菌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PG)活性的细胞壁结合蛋白。采用RT-PCR从嘉陵40(Morus atropurpurea Roxb.)果实中扩增PGIP基因c DNA,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结果表明,嘉陵40PGIP开放阅读框全长1017 bp,编码338个氨基酸残基,被命名为MaPGIP1。MaPGIP1蛋白分子量37.9 k D,等电点为为6.65,信号肽为N端26个氨基酸残基,具有4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MaPGIP1蛋白的核心区域由9个串联的LRRs基序组成。原核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MaPGIP1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出现,Western blot证实了重组蛋白的特异性,经过Ni-NTA柱纯化和分步透析复性后获得可溶性蛋白,该蛋白能部分抑制果桑肥大性菌核病菌(Ciboria shiraiana)PG(Cs PG)活性,其最适pH值为4.5~5.0,最适温度30℃。抑菌试验结果表明,MaPGIP1蛋白在果桑肥大性菌核病菌菌丝侵染油菜叶片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多聚乳糖酶抑制蛋白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蛋白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半乳糖醛酸酶高产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瑜 樊明涛 +2 位作者 袁晖 杨永恒 李瑞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6-59,共4页
从腐烂的苹果中定向分离筛选出适合液态发酵法生产聚半乳糖醛酸酶的菌株YL-9,鉴定为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Link)。经摇瓶产酶试验可知,此菌株的产酶培养基组成为:果胶0.7%,NaNO30.1%,MgSO40.02%,FeSO40.001%,KH2PO40.03%,豆粉1... 从腐烂的苹果中定向分离筛选出适合液态发酵法生产聚半乳糖醛酸酶的菌株YL-9,鉴定为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Link)。经摇瓶产酶试验可知,此菌株的产酶培养基组成为:果胶0.7%,NaNO30.1%,MgSO40.02%,FeSO40.001%,KH2PO40.03%,豆粉1.0%,马铃薯20.0%;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8℃,初始pH7.0,装液量50mL/250mL,接种量7%(v/v),培养时间48h。该条件下,酶活力达8.52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青霉 果胶酶 乳糖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果实软化过程中钙处理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脂氧合酶、伸展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文雅 朱本忠 +2 位作者 罗云波 翟百强 吕静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5,共4页
为探明番茄果实的一些生理特性,研究了4% CaCl2 溶液真空渗透处理的番茄果实,在软化过程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脂氧合酶(LOX)、伸展蛋白(EXP)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处理初期Ca2+ 对LOX活性及LeLOXB基因的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处理... 为探明番茄果实的一些生理特性,研究了4% CaCl2 溶液真空渗透处理的番茄果实,在软化过程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脂氧合酶(LOX)、伸展蛋白(EXP)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处理初期Ca2+ 对LOX活性及LeLOXB基因的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处理的后期,Ca2+ 对PG活性及PG、LeEXP1 基因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就Ca2+对PG、LOX、EXP及果实软化机理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化 多聚乳糖酶(PG) 脂氧合酶(LOX) 伸展蛋白(EX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变性剂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及其化学修饰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小林 伍志权 +2 位作者 黄磊 黄卓烈 黎春怡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9-1013,共5页
为了探索几种蛋白质变性剂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作用效果,以水溶性低分子量壳寡糖(COS,分子量约5000)作为修饰剂对已纯化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进行化学修饰,得到纯化的化学修饰酶(COS-PG),然后,测定不同蛋白变性剂(尿素、盐酸胍、SDS... 为了探索几种蛋白质变性剂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作用效果,以水溶性低分子量壳寡糖(COS,分子量约5000)作为修饰剂对已纯化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进行化学修饰,得到纯化的化学修饰酶(COS-PG),然后,测定不同蛋白变性剂(尿素、盐酸胍、SDS和苯酚)对纯化的PG和COS-PG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修饰后COS-PG的比活性是340.10 U(mg protein)1,比修饰前的PG提高了153%,COS-PG的糖含量比PG提高了43.11%,COS-PG的氨基修饰率为32.85%。SDS(十二烷基硫酸钠)、苯酚对PG和COS-PG活性有抑制作用,1 mmol L 1的SDS分别抑制了PG和COS-PG活性的80.99%和91.14%。10 mmol L 1的苯酚分别抑制了PG和COS-PG活性的34.08%和32.70%。低浓度的尿素和盐酸胍对PG有激活作用,5 mmol L 1的尿素使PG活性提高157.79%,3 mmol L 1的尿素使COS-PG的活性提高67.32%。2 mmol L 1的盐酸胍使PG活性提高57.64%,1 mmol L 1的盐酸胍使COS-PG的活性提高5.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乳糖酶(PG) 蛋白变性剂 壳寡糖(COS) 化学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果胶中多聚半乳糖醛酸多糖的化学构造特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拖平 李苏红 +1 位作者 王娜 郭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7-40,共4页
山楂果胶中的酸性糖组分Hf2是一种多聚半乳糖醛酸多糖(polygalacturonan),其30%可被果胶裂解酶所分解。对Hf2的化学构造分析的结果表明,Hf2的1/3由α-(1→4)结合的α-D-半乳糖醛酸(galanturonicacid)构成,在半乳糖醛酸的C-2或C-3位上又... 山楂果胶中的酸性糖组分Hf2是一种多聚半乳糖醛酸多糖(polygalacturonan),其30%可被果胶裂解酶所分解。对Hf2的化学构造分析的结果表明,Hf2的1/3由α-(1→4)结合的α-D-半乳糖醛酸(galanturonicacid)构成,在半乳糖醛酸的C-2或C-3位上又具有由甘露糖及(或)半乳糖结合所构成的侧链。剩余的2/3中,由→4)-α-GalA(1→2)Rha(1→键合形成其构造的主链,而由(1→5)键合的阿拉伯聚糖(arabinan)以及4位被取代的半乳糖,4位被取代的甘露糖等糖残基结合于鼠李糖的C-4位上而构成其构造部分的侧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果胶 化学构造 多聚乳糖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落青霉产聚半乳糖醛酸酶酶学性质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莉 谈安群 +4 位作者 谭祥 黄学根 窦华亭 黄林华 张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共8页
聚半乳糖醛酸酶是水解果胶主要成分聚半乳糖醛酸的水解酶,具有广泛应用.本研究从柑桔果园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产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菌株GYS-6,经鉴定为皮落青霉(Penicillium crustosum).以聚半乳糖醛酸酶活力为指标,单因素试验优化聚... 聚半乳糖醛酸酶是水解果胶主要成分聚半乳糖醛酸的水解酶,具有广泛应用.本研究从柑桔果园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产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菌株GYS-6,经鉴定为皮落青霉(Penicillium crustosum).以聚半乳糖醛酸酶活力为指标,单因素试验优化聚半乳糖醛酸酶酶活可达3.59 U/mL;该酶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值为5.0,在pH值2.2~8.0稳定30 min酶活达80%以上,具有较强的耐酸性.K^(+),Na^(+),Mg^(2+),Ba^(2+),Fe^(2+),Zn^(2+),Mn^(2+)离子对酶有一定激活作用,Cu^(2+),Co^(2+),Pb^(2+),Al^(3+)离子对该酶有抑制作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在60%~80%段酶活最高;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酶谱分析,该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部分分子量主要分布在48 kDa左右;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该酶酶解果胶可以高效制备果胶低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落青霉 菌种鉴定 乳糖 果胶低聚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蜜果实糖苷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董黎梨 汪永保 +3 位作者 李映志 李洪波 张佳琦 叶春海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24-929,共6页
【目的】研究菠萝蜜果实成熟软化的机制和干、湿苞菠萝蜜质地差异形成的机理,为菠萝蜜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不同基因型的干苞和湿苞菠萝蜜为材料,以对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和对硝基苯α-D-吡喃甘露糖苷为底物测定果实成熟软... 【目的】研究菠萝蜜果实成熟软化的机制和干、湿苞菠萝蜜质地差异形成的机理,为菠萝蜜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不同基因型的干苞和湿苞菠萝蜜为材料,以对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和对硝基苯α-D-吡喃甘露糖苷为底物测定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β-半乳糖苷酶(β-Gal)、α-甘露糖苷酶(α-Man),以多聚半乳糖醛酸为底物测定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活性变化。【结果】水溶性和盐溶性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在两个湿苞菠萝蜜基因型中均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采后2d和采后当天达到最高值,其中,水溶性酶的活性水平分别先上升42.3%、52.8%随后下降22.8%、52.6%,盐溶性酶的活性先上升27.6%、67.7%后下降10.5%、35.4%;水溶性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在两个湿苞菠萝蜜基因型中均表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酶活性水平增加75.0%、147.3%,而在两个干苞菠萝蜜基因型中则略有增加(增加40.9%)或变化不大;盐溶性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水溶及盐溶性α-甘露糖苷酶在不同基因型的干苞和湿苞菠萝蜜果实中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结论】水溶性和盐溶性β-半乳糖苷酶、水溶性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在湿苞和干苞菠萝蜜类型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变化趋势,而在湿苞或干苞基因型内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它们与干湿苞菠萝蜜果实的质地差异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 干苞 湿苞 Β-乳糖苷酶 α-甘露糖苷酶 多聚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