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阳德 王荣兵 +2 位作者 龚连生 席浩 刘勤 《中国医学工程》 2004年第3期4-8,共5页
目的对家兔一次性颈静脉给药,检测自制药物与普通阿霉素在药动力学方面有无差异及了解新药的药动学特点。方法家兔12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均予颈静脉置管、注射、抽血,一组按3.0mg/kg给予阿霉素;一组按63.2mg/kg给予半乳糖化白蛋白... 目的对家兔一次性颈静脉给药,检测自制药物与普通阿霉素在药动力学方面有无差异及了解新药的药动学特点。方法家兔12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均予颈静脉置管、注射、抽血,一组按3.0mg/kg给予阿霉素;一组按63.2mg/kg给予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每次抽血1ml,分离血清低温保存,以氯仿-甲醇液萃取阿霉素,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下检测色谱峰高。根据阿霉素标准曲线求血清中阿霉素浓度。以“3P87”进行药动学分析。结果阿霉素与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规律符合三室开放模型;与阿霉素相比,实验组药物的消除相半衰期延长了1.9~3.2倍,清除率是阿霉素的0.5369倍;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是阿霉素的1.3697倍。结论阿霉素经过与白蛋白、磁性微粒结合,并以半乳糖修饰,改变了原药的体内分布特性,延长了药物半衰期,增加了靶器官肝脏的药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 药物代谢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正常大鼠体内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阳德 吴泽建 +8 位作者 龚连生 潘一峰 黄林 席浩 李玉坤 王荣兵 罗育林 翟登高 李浩 《中国医学工程》 2004年第4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ADR-GHMN)在正常肝脏中的靶向性, 并观察ADR-GHMN在全身各脏器的分布特征。方法使用放射示踪技术,用125I标记纳米粒。肝动脉注射,分别于注药后5、15、30、60、120 min处死,立即取肝、肾、心、... 目的观察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ADR-GHMN)在正常肝脏中的靶向性, 并观察ADR-GHMN在全身各脏器的分布特征。方法使用放射示踪技术,用125I标记纳米粒。肝动脉注射,分别于注药后5、15、30、60、120 min处死,立即取肝、肾、心、肺、小肠、脾、及周围血作γ计数。结果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注射后5 min后最高,为15054.4 CPM/g,各时相前者的肝摄取率均为同时刻后者的2,3倍。两药在肝、肾、心、肺、小肠、脾、及周围血的分布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正常肝组织中有明显的主动靶向性,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主要分布肝脏,其它的脏器含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蛋白 磁性阿霉素纳米 大鼠 体内分布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制备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阳德 翟登高 +6 位作者 龚连生 席浩 潘一峰 李浩 刘勤 黄林 吴泽建 《中国医学工程》 2004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制备具有稳定磁性、能够携带化疗药物的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纳米粒,并对纳米粒的磁性、药物含量、包封率、粒径大小等物理性质进行检测。方法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计实验,以粒径大小、纳米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3个指标考察固化温... 目的制备具有稳定磁性、能够携带化疗药物的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纳米粒,并对纳米粒的磁性、药物含量、包封率、粒径大小等物理性质进行检测。方法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计实验,以粒径大小、纳米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3个指标考察固化温度、固化时间、搅拌速度及糖化比率四个因素的四个水平,从中选出最优化组合,并以最优化组合重复实验,验证试验条件的稳定性以及实验的可重复性。先行制备半乳糖化白蛋白,将阿霉素、半乳糖化白蛋白、磁粉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在精制棉仔油中超声乳化、加热变性固化、乙醚洗涤等工艺制作出载药纳米粒,用乙醇提取法提取纳米粒中的阿霉素,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含量,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粒径大小。结果运用最优化条件制备的纳米粒,其平均粒径为(197±32)nm,载药量(48.79±4.47)ug/mg,包封率(94.34±3.32)%。结论上述优化条件稳定,试验的可重复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蛋白 磁性阿霉素纳米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磁场对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大鼠体内分布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阳德 吴泽建 +7 位作者 龚连生 潘一峰 黄林 席浩 李玉坤 王荣兵 翟登高 李浩 《中国医学工程》 2004年第4期8-9,16,共3页
目的观察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ADR-GHMN)在正常肝脏中的靶向性,并观察ADR-GHMN在全身各脏器的分布特征及外加磁场对其分布的影响.方法大鼠正中开腹,肝动脉插管并固定,肝动脉注射125I-ADR-GHMN(相当于阿霉素0.5 mg/kg),左外... 目的观察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ADR-GHMN)在正常肝脏中的靶向性,并观察ADR-GHMN在全身各脏器的分布特征及外加磁场对其分布的影响.方法大鼠正中开腹,肝动脉插管并固定,肝动脉注射125I-ADR-GHMN(相当于阿霉素0.5 mg/kg),左外叶加磁场,磁场应用30 min,移去磁场后,动物立即处死;对照组:肝动脉注射ADR-GHMN,左外叶不加磁场,30min后,移去磁场后,动物立即处死,立即取靶区肝、非靶区肝、肾、心、肺、小肠、脾及周围血作γ计数.肝组织作病理切片.结果注入的纳米粒75~85%分布于肝脏,其它脏器极少.病理切片显示磁区小动脉见大量纳米粒存在,对照组及非磁区肝中纳米粒很少见.结论ADR-GHMN在正常肝组织中有明显的磁靶向性;在磁场作用下,ADR-GHMN主要分布于肝脏,其它脏器含量很少;试验组肾、心、肺、小肠、脾及外周血于对照组的放射活性比较明显降低,表明磁性物质的存在使这些脏器的相对药物暴露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乳糖蛋白 磁性阿霉素纳米 大鼠 体内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体对外肝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阳德 李浩 +4 位作者 李玉坤 龚连生 黄秋林 孙颖 席浩 《中国医学工程》 2004年第4期21-25,共5页
目的研究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电镜下的形态学观察,DNA电泳以及MTT法检测杀瘤活性。结果形态出现明显改变,电镜证实出现细胞凋亡;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联合磁场(MADM-NP+M)... 目的研究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电镜下的形态学观察,DNA电泳以及MTT法检测杀瘤活性。结果形态出现明显改变,电镜证实出现细胞凋亡;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联合磁场(MADM-NP+M)组和半乳糖化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Gal-ADM-NP)组抑制率及半数抑制率剂量相似(P>0.05),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Gal-MADM-NP+M)组抑制率明显提高,半数抑制剂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联合磁场、半乳糖化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都具有明显抑制体外培养肝癌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对人肝癌细胞杀伤作用较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及半乳糖化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组为强,作用机制可能与半乳糖配体的特异性介导和人肝癌细胞上半乳糖受体的识别内吞作用及联合外磁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蛋白 磁性阿霉素纳米 肝癌 细胞杀伤 药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大鼠体内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阳德 李玉坤 +3 位作者 李浩 席浩 龚连生 潘一峰 《中国医学工程》 2004年第4期26-30,共5页
目的观察由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纳米粒运载的阿霉素经舌静脉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的分布状况。方法全部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经舌静脉,按分组分别注射相应药物,剂量均为阿霉素2.5 mg/kg体重。取全血、心、肺、肝、脾、肾。全血制成血浆,器官... 目的观察由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纳米粒运载的阿霉素经舌静脉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的分布状况。方法全部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经舌静脉,按分组分别注射相应药物,剂量均为阿霉素2.5 mg/kg体重。取全血、心、肺、肝、脾、肾。全血制成血浆,器官组织制成匀浆,盐酸乙醇法提取阿霉素,用荧光光度计测量。结果静脉注射同等剂量、不同剂型的阿霉素药物后,阿霉素在器官中的蓄积程度从高到低:肝:D靶肝>D非靶肝、C>B>A;心脏、肾、血浆:A > B> D、C;脾:B>A、C、D;肺:B>A>C、D。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注入体内后,在心、肺、肝、脾、肾中的药物浓度在15~30 min达峰值,而半乳糖化后,阿霉素的药物峰值提前到5 min或之前。外加磁场和未加磁场的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组的药物靶向指数和药物选择指数是均高于磁性白蛋白纳米粒。结论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经半乳糖化后,可显著增强阿霉素对肝脏的靶向性,并显著降低心、肺、脾、肾、血浆肝外器官的组织阿霉素浓度。利用外加磁场,可提高阿霉素在肝脏特定部位蓄积的能力。因此,静脉注射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光光度法 乳糖蛋白 磁性阿霉素纳米 大鼠 体内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对肝癌细胞株侵袭力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张阳德 李浩 +4 位作者 田步宁 龚连生 孙颖 黄秋林 翟登高 《中国医学工程》 2004年第4期17-20,25,共5页
目的研究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对肝癌细胞株HepG2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于HepG2细胞,并设A组:RPMI-1640对照组、B组:普通盐酸阿霉素组(ADM)、C组:磁性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联合磁场(MADM+M)组、... 目的研究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对肝癌细胞株HepG2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于HepG2细胞,并设A组:RPMI-1640对照组、B组:普通盐酸阿霉素组(ADM)、C组:磁性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联合磁场(MADM+M)组、D组:半乳糖化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Gal-ADM)组、E组: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联合磁场(Gal-MADM+M)组。药物作用后以β-actin基因作为参照,半定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athepsin B-mRNA的表达差异,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体外侵袭力的变化,并用裸鼠肝癌皮下转移模型检测对体内侵袭力的影响。结果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作用HepG2肝癌细胞后Cathepsin B-mRNA表达降低较其他各组更为明显且有显著性,侵过小室滤膜细胞数目减少于其他各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裸鼠肝癌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1)。结论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抑制肝癌细胞株HepG2的侵袭力的作用较阿霉素、磁性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和半乳糖化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为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蛋白 磁性阿霉素纳米 肝癌 细胞株侵袭力 药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静脉给药的急性毒理实验
8
作者 张阳德 席浩 +6 位作者 李浩 李玉坤 翟登高 王荣兵 黄秋林 黄林 刘勤 《中国医学工程》 2004年第4期10-16,共7页
目的研究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Galactosed human serum Albumin Magnetic Adriamycin Nanoparticles, GAMANP)经外周静脉用药的药物毒性。探索其半数致死量,比较其与阿霉素对大鼠血液生化和外周血细胞的影响及用药后心、肝... 目的研究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Galactosed human serum Albumin Magnetic Adriamycin Nanoparticles, GAMANP)经外周静脉用药的药物毒性。探索其半数致死量,比较其与阿霉素对大鼠血液生化和外周血细胞的影响及用药后心、肝、肺、肾、肠的病理表现。反复给药观察动物对该药物有无过敏反应。方法将给GAMANP的动物分为8个剂量组,每组SD大鼠10只,观察静脉给药后急性毒性试验LD50。同时设定的空白对照组和阿霉素(Adriamycin ADM)组(6组),每组10只。观察给药后各组实验大鼠的生存情况,外周血细胞的改变和血液生化及心、肝、肺、肾等脏器的病理学变化。采用Bliss法计算LD50。SPSS(11.5)统计软件统计GAMANP和阿霉素对大鼠的外周血细胞和生化指标(肝、肾功能、心肌酶学)的影响。另选同批大鼠20只分为2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GAMANP 3次后,再次皮下注射GAMANP,观察有无过敏现象发生。结果GAMANP的动物半数致死量为515.5 mg/kg(相当阿霉素22.84 mg/kg)。阿霉素半数致死量为10.38 mg/kg。前者较后者有明显的增高。同时肝、肾功能的损害和心肌酶学的改变也明显减轻。光学显微镜下的病理损害表现也明显的减轻。20只动物进行过敏实验,观察到一只动物有过敏现象。结论GAMANP是一种很好的新型改进性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蛋白 磁性阿霉素纳米 静脉给药 急性毒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