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履带式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6
1
作者 管继富 顾亮 +1 位作者 侯朝桢 王国丽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在履带式车辆 1/2车 8自由度平顺性控制建模过程中 ,利用增广变换的方法消去状态方程中路面高度输入的微分项 ,建立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标准状态方程数学模型 ;通过仿真分析车体质心加速度指标的幅频特性、功率谱密度特性、脉冲响应特性 ... 在履带式车辆 1/2车 8自由度平顺性控制建模过程中 ,利用增广变换的方法消去状态方程中路面高度输入的微分项 ,建立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标准状态方程数学模型 ;通过仿真分析车体质心加速度指标的幅频特性、功率谱密度特性、脉冲响应特性 ,并与理论计算或实测数据比较 ,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在时域上模拟典型路面激励系统 ,通过比较被动悬挂与半主动悬挂驾驶员座椅处的加速度响应 ,验证了模型的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悬挂系统 路面 平顺性 车体 履带式车辆 座椅 驾驶员 建模与仿真 建模过程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列车横向半主动悬挂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广军 张翠芳 金炜东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3-46,共4页
利用Simulink软件建立17个自由度的列车横向半主动悬挂系统模型,并设计了PID控制器。以美国六级轨道谱为输入,利用Matlab7.0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摇头振动是影响列车横向平稳性的主要因素,与被动悬挂相比,半主动悬挂PID控制效果明显好于... 利用Simulink软件建立17个自由度的列车横向半主动悬挂系统模型,并设计了PID控制器。以美国六级轨道谱为输入,利用Matlab7.0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摇头振动是影响列车横向平稳性的主要因素,与被动悬挂相比,半主动悬挂PID控制效果明显好于被动悬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 SIMULINK 横向半主动悬挂系统 建模与仿真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液半主动悬挂系统动力学模拟系统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进秋 杨谦 +1 位作者 武萌 许宁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7年第1期43-48,共6页
基于磁流变液构造出的半主动悬挂系统,可以用于对车辆振动的实时控制,半主动悬挂系统模拟试验台是实行实车动力学分析进而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性设备.按照相似定理,进行履带车辆磁流变液半主动悬挂系统动力学模拟实验的台架设计,实现动... 基于磁流变液构造出的半主动悬挂系统,可以用于对车辆振动的实时控制,半主动悬挂系统模拟试验台是实行实车动力学分析进而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性设备.按照相似定理,进行履带车辆磁流变液半主动悬挂系统动力学模拟实验的台架设计,实现动力学模拟;结合履带车辆行驶的典型越野路面,提出一种路面激励输入设计方案;叙述了阻尼系数的确定,包含动力学分析和试验台参数选取.对整个动力学模拟系统的构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半主动悬挂系统 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半主动悬挂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黎剑锋 王凯平 +3 位作者 向贤虎 戴仁德 赵长龙 李海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1-25,共5页
对高速动车组半主动悬挂系统进行研究,完成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理论分析、系统设计、控制策略设计、半主动减振器和控制器工程化样机的研制及系统的台架动力学性能试验等工作。台架试验采用实测不平顺轨道谱,对比了不同速度下半主动正常... 对高速动车组半主动悬挂系统进行研究,完成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理论分析、系统设计、控制策略设计、半主动减振器和控制器工程化样机的研制及系统的台架动力学性能试验等工作。台架试验采用实测不平顺轨道谱,对比了不同速度下半主动正常和半主动失效工况下车体的动力学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研制成功的半主动悬挂系统能较有效地改善高速动车组车体的横向动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悬挂系统 天棚原理 动力学性能 模糊控制 平稳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与模糊控制的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雒琦 孙步功 +6 位作者 孙伟 黄晓鹏 李辉 冯斌 牟晓斌 张鹏 张华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3年第2期73-78,共6页
为了提高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模糊控制策略的准确性,研究了基于粒子群优化(PSO)与模糊控制的高速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优化算法。建立1/4半主动悬挂系统车辆动力学模型,设计了普通模糊控制策略,以此为基础,确定以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Ka... 为了提高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模糊控制策略的准确性,研究了基于粒子群优化(PSO)与模糊控制的高速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优化算法。建立1/4半主动悬挂系统车辆动力学模型,设计了普通模糊控制策略,以此为基础,确定以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Ka、Kv及比例因子Ki为优化对象的PSO-Fuzzy控制策略,并将车身垂直加速度均方根值作为优化目标函数,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得到粒子群优化算法最优控制参数。仿真数据表明:相比普通Fuzzy控制策略,基于PSO-Fuzzy优化控制下的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能有效减弱车辆的垂直振动,控制效果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车辆 PSO-Fuzzy控制 半主动悬挂系统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半车半主动悬挂系统PSO-Fuzzy混合控制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羊羊 雒琦 +4 位作者 韩威 牟晓斌 田斌 马圣杰 吴向峰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10期32-37,共6页
为了提升车辆半车半主动悬挂系统模糊控制精度,研究了一种基于PSO寻优的Fuzzy控制算法。根据车辆半车半主动悬挂系统力学原理建立动力学模型,用2个Fuzzy控制器分别控制前后转向架二系悬挂中的磁流变阻尼器,以此设计Fuzzy控制策略。利用... 为了提升车辆半车半主动悬挂系统模糊控制精度,研究了一种基于PSO寻优的Fuzzy控制算法。根据车辆半车半主动悬挂系统力学原理建立动力学模型,用2个Fuzzy控制器分别控制前后转向架二系悬挂中的磁流变阻尼器,以此设计Fuzzy控制策略。利用PSO算法对Fuzzy控制器的量化因子Ka、Kv及比例因子Ki进行优化,得到PSO-Fuzzy控制策略。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相比Fuzzy控制,基于PSO-Fuzzy优化控制下的车辆半车半主动悬挂系统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取得了更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车半主动悬挂系统 FUZZY控制 PSO优化 MATLAB/SIMULINK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半主动悬挂减振系统
7
作者 刘二平 林萍 杨文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I0108-I0110,共3页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高速列车运行的平稳性要求也随之提高。通过设计合适的悬挂系统控制车辆振动是改善其平稳性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比较,提出半主动悬挂减振系统是现运用于我国高速列车的首选方案,并对半主动悬挂系统的原理及...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高速列车运行的平稳性要求也随之提高。通过设计合适的悬挂系统控制车辆振动是改善其平稳性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比较,提出半主动悬挂减振系统是现运用于我国高速列车的首选方案,并对半主动悬挂系统的原理及系统组成做了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减振 半主动悬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结构参数对汽车悬挂系统减振效果的影响与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任艳飞 陈力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6-78,86,共4页
采用Bingham磁流变模型,得出了半主动悬挂控制电流与系统的状态向量、阻尼器的结构参数等因素之间的变化关系,分析了阻尼器结构参数(如通道间隙、长度等)的变化对整个悬挂系统减振效果产生的影响,从而考查磁流变阻尼器的疲劳磨损与汽车... 采用Bingham磁流变模型,得出了半主动悬挂控制电流与系统的状态向量、阻尼器的结构参数等因素之间的变化关系,分析了阻尼器结构参数(如通道间隙、长度等)的变化对整个悬挂系统减振效果产生的影响,从而考查磁流变阻尼器的疲劳磨损与汽车悬挂减振效果的关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半主动悬挂系统 磁流变 结构参数 减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在汽车悬挂系统中的应用及减振效果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任艳飞 陈力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5-97,111,共4页
采用参数化磁流变阻尼器的整车模犁,将最优控制得到的反馈控制矩阵与磁流变参数相联系,得到最佳的电路控制矩阵,从而实现了对悬架中磁流变阻尼器的控制。以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评价指标,在更符合实际的相关随机路面谱下,分析了整车模... 采用参数化磁流变阻尼器的整车模犁,将最优控制得到的反馈控制矩阵与磁流变参数相联系,得到最佳的电路控制矩阵,从而实现了对悬架中磁流变阻尼器的控制。以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评价指标,在更符合实际的相关随机路面谱下,分析了整车模犁被动控制与半主动控制对整个悬挂系统减振效果产生的影响。比较两种控制下的传递率以及耗能情况,从而考察应用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悬挂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半主动悬挂系统 磁流变 结构参数 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变的轮式车辆悬挂系统改进与仿真
10
作者 王晓笋 巫世晶 +3 位作者 孙旋 路红山 潜波 邓明星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5年第3期277-281,292,共6页
建立了空间四轮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模型,结合电流变液的可逆流变特性,将电流变液减振器作为半主动悬挂系统的控制元件,采用LQG优化控制,以车辆驾驶舒适度、稳定性等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采用四阶Runeg-Kutt... 建立了空间四轮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模型,结合电流变液的可逆流变特性,将电流变液减振器作为半主动悬挂系统的控制元件,采用LQG优化控制,以车辆驾驶舒适度、稳定性等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采用四阶Runeg-Kutta法对于该模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通过在时域和频域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以电流变液为元件的半主动悬挂系统采用LQG优化控制策略可以极大地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极大地降低车体垂直加速度和俯仰角加速度,在低频共振区也很好地抑制了加速度功率谱密度.说明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合理性,也说明电流变液减振器在实际工程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液 半主动悬挂系统 优化控制策略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主动控制惯性通道式液力悬置开发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志军 刘福水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7,共3页
介绍了一种惯性通道半主动控制式液力悬置的设计开发。该液力悬置不改变橡胶主簧刚度和液体黏度,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由步进电机控制旋转阀的旋转角度,改变惯性通道的工作段(各段具有不同的长度),从而改变液力悬置的动态特性,使发动机—... 介绍了一种惯性通道半主动控制式液力悬置的设计开发。该液力悬置不改变橡胶主簧刚度和液体黏度,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由步进电机控制旋转阀的旋转角度,改变惯性通道的工作段(各段具有不同的长度),从而改变液力悬置的动态特性,使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振动传递率最小。装车试验表明,所设计悬置具有较好的宽频带减振隔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振动 半主动悬挂系统 可调式悬挂系统 惯性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关阻尼控制的铁道客车系统的动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曾京 戴焕云 邬平波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7-31,共5页
建立具有23个自由度的铁道客车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在客车二系悬挂系统中采用具有开关阻尼控制的横向半主动减振器,并考虑半主动悬挂系统的时滞。分析被动悬挂和具有开关阻尼控制的半主动悬挂客车在直线轨道上的蛇行运动稳定性和随机... 建立具有23个自由度的铁道客车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在客车二系悬挂系统中采用具有开关阻尼控制的横向半主动减振器,并考虑半主动悬挂系统的时滞。分析被动悬挂和具有开关阻尼控制的半主动悬挂客车在直线轨道上的蛇行运动稳定性和随机振动响应。研究半主动减振器的阻尼参数和半主动悬挂系统的时滞对客车系统临界速度和随机响应的影响。计算表明,尽管半主动悬挂使客车系统的临界速度低于被动悬挂,构架的横向加速度和轮轨横向力也要大于被动悬挂,但它能够大大减小车体的横向振动加速度,改善旅客的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车 半主动悬挂系统 铁道 阻尼控制 动力学性能 主动减振器 二系悬挂 旅客 影响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式磁流变阻尼器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进秋 冯占宗 +1 位作者 韩士锋 杨谦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58,共4页
文中认为装配磁流变液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MRFD)将成为悬挂系统阻尼元件发展的方向。论述了改进叶片式阻尼器为MRFD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阻尼器阻尼可调倍数的因素,并进行了总体设计;利用工程软... 文中认为装配磁流变液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MRFD)将成为悬挂系统阻尼元件发展的方向。论述了改进叶片式阻尼器为MRFD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阻尼器阻尼可调倍数的因素,并进行了总体设计;利用工程软件ANSOFT对所设计磁路的合理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论表明,具有自动防故障(Fail-safe)功能的叶片式MRFD阻尼系数可调范围能满足在不同路面工况下车辆对减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磁流变液 叶片式阻尼器 半主动悬挂系统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 Control of Model Travel Tracking for Vehicle Semi-Active Suspension 被引量:1
14
作者 管继富 武云鹏 +1 位作者 顾亮 黄华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6年第4期241-244,共4页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the model travel tracking for the vehicle suspension sys tem is presented based on analyzing the responses of the vehicle suspension tra vel. A fuzzy control system of vehicle suspension is des...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the model travel tracking for the vehicle suspension sys tem is presented based on analyzing the responses of the vehicle suspension tra vel. A fuzzy control system of vehicle suspension is designed, in which the sus pension travel output of the adaptive LQG control system is taken as the tracking objectiv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at the suspension travel and vertical acceleration can be track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simple fuzzy controller, and the tracking effect of fuzzy control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PID control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半主动悬挂系统 模糊控制 适应性控制 模型行程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