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太平洋暖池扩张对华北平原气候变化的影响——华北平原4万年以来升温事件的新证据 被引量:5
1
作者 林景星 张静 +2 位作者 林防 张建华 郭盛乔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3-357,共5页
河北省黄骅市关家堡孔(HG1),孔深41.3m,地层连续、化石丰富、分辨率高,其所含微体化石,清楚地揭示了华北平原4万年以来两次大的突发性升温事件,据研究这两次升温事件在时序上与全球性的升温事件是同步的:第一次由冷变... 河北省黄骅市关家堡孔(HG1),孔深41.3m,地层连续、化石丰富、分辨率高,其所含微体化石,清楚地揭示了华北平原4万年以来两次大的突发性升温事件,据研究这两次升温事件在时序上与全球性的升温事件是同步的:第一次由冷变暖起始于40000aB.P.(沧州海进期);第二次为10000aB.P.(天津海进期)。第一次升温事件(沧州海进期)华北平原的年平均温度比今高7℃左右;比其以前的降温事件期(沧州海进与白洋淀海进之间的海退期)至少高13℃,如此大幅度的升温事件可能是受西太平洋赤道暖池扩张影响的结果。第一次升温事件期间存在着一个短暂的变冷事件。第二次升温事件期(天津海进期),其年平均温度比今高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 暖池 升温事件 华北平原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侏罗纪升温事件及其形成机制(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符俊辉 邓秀芹 +1 位作者 符俊辉 邓秀芹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8-342,共5页
通过对西北地区侏罗纪孢粉学特征的研究,并结合岩石的物理属性,认为:中侏罗世晚期到晚侏罗世末存在一次最为明显的升温事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侏罗纪全球性气温升高所导致;这次升温事件影响和改变了当时的成煤气候,并导致了早侏罗... 通过对西北地区侏罗纪孢粉学特征的研究,并结合岩石的物理属性,认为:中侏罗世晚期到晚侏罗世末存在一次最为明显的升温事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侏罗纪全球性气温升高所导致;这次升温事件影响和改变了当时的成煤气候,并导致了早侏罗世- 中侏罗世晚期聚煤作用的终止和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 升温事件 形成机制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