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升清降浊胶囊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营养指标及TGF-β1、FN及BMP-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高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究升清降浊胶囊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营养指标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及骨形成蛋白-7(BMP-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2例为... 目的探究升清降浊胶囊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营养指标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及骨形成蛋白-7(BMP-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61例和研究组61例。对照组予以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在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加用升清降浊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FN]、血清TGF-β1、BMP-7水平、肾功能指标[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PA、TF、ALB、FN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GF-β水平降低,BMP-7水平升高,且研究组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BMP-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cr、eGFR水平较治疗前升高,Sc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Ccr、eGFR水平高于对照组,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16%(55/61),高于对照组的73.77%(45/61)(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56%(4/61),略低于对照组的11.48%(7/61),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升清降浊胶囊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营养指标、血清TGF-β1、BMP-7水平及肾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考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升清降浊胶囊 营养指标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形成蛋白-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清降浊胶囊成型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艳平 田杰 杨丽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1-572,I0004,共3页
目的:优选升清降浊胶囊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制粒性状为指标,考察浸膏与辅料的用量比;以吸湿率、流动性、休止角为指标,考察辅料用量比;结果:浸膏:辅料=100∶50制备的颗粒硬度适中,颗粒均匀,无结块现象。以稀释率、休止角、堆密度为考察... 目的:优选升清降浊胶囊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制粒性状为指标,考察浸膏与辅料的用量比;以吸湿率、流动性、休止角为指标,考察辅料用量比;结果:浸膏:辅料=100∶50制备的颗粒硬度适中,颗粒均匀,无结块现象。以稀释率、休止角、堆密度为考察指标,优选出浸膏:淀粉:微晶纤维素比为1∶0.3∶0.2制备的颗粒最优。结论:升清降浊胶囊成型工艺为:浸膏:淀粉:微晶纤维素比为1∶0.3∶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清降浊胶囊 吸湿率 休止角 堆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清降浊胶囊提取工艺的研究
3
作者 王艳平 田杰 张燕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4-818,共5页
目的:优选升清降浊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多糖含量及毛蕊花糖苷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提取工艺,多糖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毛蕊花糖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三指标综合后,确定提取工... 目的:优选升清降浊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多糖含量及毛蕊花糖苷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提取工艺,多糖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毛蕊花糖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三指标综合后,确定提取工艺。结果:多糖含量在0.0205~0.1229 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7.17%,RSD为1.89%;毛蕊花糖苷含量在0.0296~0.29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9.01,RSD为2.78%;结论:升清降浊囊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2倍,每次煎煮提取1 h,提取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清降浊胶囊 浸膏得率 多糖含量 毛蕊花糖苷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