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升力式再入飞行器覆盖范围计算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傅瑜 杨卫丽 崔乃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19,共7页
将升力式再入飞行器的覆盖范围生成问题转化成满足再入约束条件下的最大纵程、最小纵程、最大横程以及一定纵程下最大横程的轨迹优化问题,采用序列梯度-修复算法来解这一系列的轨迹优化问题,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采用... 将升力式再入飞行器的覆盖范围生成问题转化成满足再入约束条件下的最大纵程、最小纵程、最大横程以及一定纵程下最大横程的轨迹优化问题,采用序列梯度-修复算法来解这一系列的轨迹优化问题,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方法合理可行,升力式再入飞行器的覆盖范围为一个左右不对称的扇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力式再入飞行器 覆盖范围 轨迹优化 序列梯度-修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力式再入飞行器的神经网络自适应逆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黎科峰 田源 任章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24,共5页
分析了升力式再入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针对现有的再入控制方法的缺陷,提出了利用神经网络自适应逆来设计再入控制系统,使再入飞行器控制系统克服现有的控制方法的缺陷,无需大量的增益调节,自动适应非线性、强耦合的对象特性,适应大范围... 分析了升力式再入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针对现有的再入控制方法的缺陷,提出了利用神经网络自适应逆来设计再入控制系统,使再入飞行器控制系统克服现有的控制方法的缺陷,无需大量的增益调节,自动适应非线性、强耦合的对象特性,适应大范围环境变化,减小对不同飞行条件下气动与结构参数的依赖性,自动补偿不确定因素。最后通过simulink建模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此控制系统能很好地跟踪输入,并且能抑制大范围的外部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力式再入飞行器 神经网络 自适应逆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空间转动矢量的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单通道姿态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志刚 宁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25-1328,共4页
针对升力式再入飞行器高超声速飞行时姿态运动各通道间强烈耦合效应,提出最优空间转动矢量概念。采用内外环双回路控制方式,设计了一种新式控制方法。将一般三通道姿态控制问题转化成为空间单通道控制问题。选取合适的控制系统参数,通... 针对升力式再入飞行器高超声速飞行时姿态运动各通道间强烈耦合效应,提出最优空间转动矢量概念。采用内外环双回路控制方式,设计了一种新式控制方法。将一般三通道姿态控制问题转化成为空间单通道控制问题。选取合适的控制系统参数,通过六自由度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单通道姿态控制器能够实现对飞行器姿态角的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力式再入飞行器 单通道姿态控制 最优空间转动矢量 内外环双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力式再入飞行器非最小相位级联姿态控制 被引量:9
4
作者 孙珊 张冉 李惠峰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9,共9页
针对具有非最小相位特性的升力式再入飞行器的姿态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动态逆预测级联姿态控制器。提出了"外界输入控制外部状态,外部状态偏差控制内部状态"的级联控制策略。在内部状态回路中,利用模型预测... 针对具有非最小相位特性的升力式再入飞行器的姿态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动态逆预测级联姿态控制器。提出了"外界输入控制外部状态,外部状态偏差控制内部状态"的级联控制策略。在内部状态回路中,利用模型预测控制器的最优性,以较小的控制量镇定内部状态到有界范围;在外部状态回路中,采用动态逆控制器将输出偏差镇定在内回路所需控制量上,并加入干扰观测器来消除再入过程中的建模不确定性,进而实现飞行器姿态的稳定跟踪输出。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级联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解决具有非最小相位特性的模型指令跟踪问题。Monte Carlo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建模不确定性存在的情况下,该级联姿态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力式再入飞行器 非最小相位系统 级联系统 干扰观测器 动态逆 预测控制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力式再入飞行器体襟翼姿态控制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之 李惠峰 包为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2-541,共10页
针对升力式再入飞行器体襟翼控制三通道时的非最小相位问题,设计了一种姿态输出跟踪控制方法。选择合理的局部微分同胚,将姿态输入-输出模型转换为正则形式并得到内动态。通过对内动态进行稳定性分析并提出系统非最小相位特性的判据,采... 针对升力式再入飞行器体襟翼控制三通道时的非最小相位问题,设计了一种姿态输出跟踪控制方法。选择合理的局部微分同胚,将姿态输入-输出模型转换为正则形式并得到内动态。通过对内动态进行稳定性分析并提出系统非最小相位特性的判据,采用此判据可判定当存在副翼反效时该输出跟踪控制问题为非最小相位控制问题。针对该问题,首先依据内动态与外部动态的线性相关度将正则模型分解为最小相位子系统(纵向通道)和非最小相位子系统(横侧向通道),然后运用动态逆控制技术对2个子系统分别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最后基于Lyapunov方程和最小范数控制策略在非最小相位子系统中引入非线性辅助控制项以镇定整个姿态控制回路。仿真结果表明了在仅有体襟翼控制的情况下该控制方法能够精确跟踪控制指令并镇定内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力式再入飞行器 体襟翼姿态控制 非最小相位特性判据 副翼反效 最小范数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力式飞行器多阶段轨迹优化改进策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洪蓓 辛万青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2,共5页
针对伪谱法求解多阶段多约束最优控制问题时存在的控制变量不连续问题,提出一种改进优化策略,增加攻角和倾侧角为状态变量,选择攻角变化率与倾侧角变化率为控制变量,考虑动压、过载、热流密度、边界层转捩等约束影响,采用hp自适应伪谱... 针对伪谱法求解多阶段多约束最优控制问题时存在的控制变量不连续问题,提出一种改进优化策略,增加攻角和倾侧角为状态变量,选择攻角变化率与倾侧角变化率为控制变量,考虑动压、过载、热流密度、边界层转捩等约束影响,采用hp自适应伪谱法对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多阶段多约束轨迹优化问题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变量在不同飞行阶段之间变化连续且平缓,该方法简单有效,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力式再入飞行器 多阶段 多约束 轨迹优化 hp自适应伪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约束条件下的升力滑翔式再入轨迹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汤亮 杨建民 陈风雨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67,共6页
结合多约束再入飞行任务,以升力式再入飞行器为研究对象,给出完整的弹道优化模型,研究弹道优化数值解法,并采用高斯伪谱法进行求解计算,得到满足相应约束条件的再入飞行轨迹。仿真结果表明,高斯伪谱法能够求解此类多约束飞行轨迹优化设... 结合多约束再入飞行任务,以升力式再入飞行器为研究对象,给出完整的弹道优化模型,研究弹道优化数值解法,并采用高斯伪谱法进行求解计算,得到满足相应约束条件的再入飞行轨迹。仿真结果表明,高斯伪谱法能够求解此类多约束飞行轨迹优化设计问题,并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力式再入飞行器 多约束飞行任务 高斯伪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CMAC网络的动态逆再入制导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浩 杨业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1年第4期49-53,共5页
针对升力式再入飞行器的制导问题,首先利用准平衡滑翔原理给出标准的阻力加速度-速度剖面,并对阻力加速度跟踪制导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利用自回归小脑模型神经网络(RCMAC)网络良好的非线性逼近能力、泛化能力和自学习能力,采用基于RCMAC... 针对升力式再入飞行器的制导问题,首先利用准平衡滑翔原理给出标准的阻力加速度-速度剖面,并对阻力加速度跟踪制导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利用自回归小脑模型神经网络(RCMAC)网络良好的非线性逼近能力、泛化能力和自学习能力,采用基于RCMAC网络的动态逆方法实现对阻力加速度的跟踪,并证明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三自由度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方式降低了动态逆方法对模型的依赖,增强了制导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力式再入飞行器 自回归小脑模型神经网络(RCMAC) 动态逆 加速度跟踪 再入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第44卷总目录
9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I0001-I0018,共18页
关键词 马放 李圭白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工大 李海 升力式再入飞行器 响应分析 评价模型 英杰 粒子滤波 李哲 韩洪 气动特性 空气动特性 赵志 文星 学报 连续出版物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第43卷总目录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I0001-I0016,共16页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柔性航天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工大 马放 升力式再入飞行器 超声速飞行器 姜继海 英杰 悬架运动学 刘京 超空泡射弹 刘志勇 学报 连续出版物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