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蓝型油菜千粒重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卫国 王灏 +3 位作者 穆建新 田建华 李保军 李龙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8-485,共8页
该研究利用油菜双单倍体株系(348份)群体和已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2009~2013年连续5年的千粒重性状表型数据进行QTL初步定位和分析,结果共获得46个显著性千粒重QTL,主要分布在A7、C1和C6等11条染色体上;其中qTSW-09... 该研究利用油菜双单倍体株系(348份)群体和已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2009~2013年连续5年的千粒重性状表型数据进行QTL初步定位和分析,结果共获得46个显著性千粒重QTL,主要分布在A7、C1和C6等11条染色体上;其中qTSW-09 DL11-1的表型变异最高(19.63%),qTSW-11 DL9的表型变异最小(2.73%)。通过元分析方法将所获得的46个QTL进行整合,结果显示:cqTSW-C1-2的表型变异最大(10.64%),并发现多个整合后的一致性QTL能够在连续多年试验中被检测到,其中cqTSW-C1-3连续5年被检测到,表明控制千粒重的QTL在种植环境中能够稳定表达;同时,新发现位于C1染色体上的千粒重主效QTL cqTSW-C1-2,解释表型变异达到10.64%。油菜千粒重性状的QTL分析和主效QTL的获得,为进一步实现油菜大籽粒的分子育种和高产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双单倍体株系 千粒重性状 QTL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千粒重性状的QTL初步定位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朱恒星 闫晓红 +6 位作者 方小平 姜成红 刘蒙 袁亚宾 杨洁 梁国鲁 魏文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3-850,共8页
千粒重是油菜重要的产量相关性状之一,构建油菜遗传连锁图谱是研究其产量性状基因的前提。本研究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选育出了甘蓝型油菜大粒品系(G-42)和小粒品系(7-9)的纯合DH系DH-G-42和DH-7-9,其千粒重分别为6.24 g和2.42 g,二者比... 千粒重是油菜重要的产量相关性状之一,构建油菜遗传连锁图谱是研究其产量性状基因的前提。本研究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选育出了甘蓝型油菜大粒品系(G-42)和小粒品系(7-9)的纯合DH系DH-G-42和DH-7-9,其千粒重分别为6.24 g和2.42 g,二者比值达2.58。以DH-G-42为母本、DH-7-9为父本,构建了含190个单株的F2遗传作图群体,利用SSR和SRAP标记技术绘制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共包含20个连锁群,涉及128个SSR标记和100个SRAP标记,图谱总长1546.6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6.78cM。本研究共检测到3个与千粒重性状相关的QTL,分别位于A9和C1连锁群,其中qSW-A9-1和qSW-A9-2贡献率分别达到10.98%和27.45%,均可视为控制粒重的主效QTL。本研究为后续进行油菜千粒重性状QTL的精细定位分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及新基因的克隆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千粒重性状 遗传图谱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在青稞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廷辉 杨开俊 冯继林 《大麦科学》 2005年第2期8-10,共3页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原理和方法,根据选育种目标,对青稞F1代杂交组合的株高、千粒重、抗病性等7个主要性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比较其灰色关联度,确定出优良组合,为青稞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一种较客观的量化分析方法。
关键词 杂交组合 青稞 育种 灰色系统理论 灰色关联度 抗病性 株高性状 千粒重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