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米级跨度铁路桥梁梁端变位特征对比研究
1
作者 严乃杰 杨文博 +3 位作者 陈宁 郭辉 苏永华 刘万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9-75,共7页
以千米级跨度铁路斜拉桥、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外荷载作用下两类桥梁的梁端变位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千米级斜拉桥、悬索桥梁端纵向位移受各类外荷载的影响均比较显著,横向位移、竖向位移及梁端转角的影... 以千米级跨度铁路斜拉桥、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外荷载作用下两类桥梁的梁端变位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千米级斜拉桥、悬索桥梁端纵向位移受各类外荷载的影响均比较显著,横向位移、竖向位移及梁端转角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不同荷载作用下千米级斜拉桥的纵向位移均显著大于悬索桥、梁端转角基本均小于悬索桥,表明斜拉桥整体纵向刚度小于悬索桥扭转刚度、竖向刚度和横向刚度大于悬索桥;千米级斜拉桥的梁变位更加复杂,运营过程中应注重斜拉桥梁端区域结构的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梁端变位特征 数值计算 梁端结构 千米级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级跨度铁路桥梁的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徐恭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6-60,共5页
结合上海至南通铁路过江通道工程,针对设计构思的千米级跨度桥梁方案,进行主跨1 008 m斜拉桥和悬索桥力学性能研究。按照我国双线铁路标准布置荷载,考虑客货共用,进行桥梁静力变形分析和车桥耦合动力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速80 km货... 结合上海至南通铁路过江通道工程,针对设计构思的千米级跨度桥梁方案,进行主跨1 008 m斜拉桥和悬索桥力学性能研究。按照我国双线铁路标准布置荷载,考虑客货共用,进行桥梁静力变形分析和车桥耦合动力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速80 km货运列车和时速200 km客运列车作用下,跨度1 008 m斜拉桥和悬索桥的静、动力变形性能均满足安全行车的要求,桥梁结构具有良好的刚度;我国铁路现行机车车辆的运行平稳性或乘坐舒适性指标达到"良好"标准。说明上海至南通铁路过江通道采用千米级跨度铁路斜拉桥和悬索桥在技术上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千米级跨度 斜拉桥 悬索桥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级大跨度桥上线路动态与静态轨道不平顺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有能 李再帏 +2 位作者 张家维 谭社会 时瑾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4,共5页
为了明确千米级大跨度桥轨道不平顺状态的分布规律,以某千米级大跨度桥上线路轨道不平顺检测数据为例,分析了动态和静态高低、轨向及轨距不平顺的时域分布特征,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动态和静态波形匹配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移动... 为了明确千米级大跨度桥轨道不平顺状态的分布规律,以某千米级大跨度桥上线路轨道不平顺检测数据为例,分析了动态和静态高低、轨向及轨距不平顺的时域分布特征,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动态和静态波形匹配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移动窗相关系数的里程匹配算法;给出了基于尺码法的轨道不平顺分形维数计算流程,分析了短波、中波和长波区段的动态和静态轨道不平顺分形维数及其分布规律特征。结果表明:以轨距作为对准参数项,采用滑动相关系数法可以实现动态与静态不平顺数据的有效对准;高低不平顺的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诊断线路道砟服役状态的有效工具;大跨度桥的轨向及高低不平顺长波成分稳定,不因轮载动态作用而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跨度 轨道不平顺 里程匹配 相关系数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