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九 渤海湾盆地千米桥凝析油气田的勘探与发现
被引量:
22
1
作者
吴永平
杨池银
+2 位作者
付立新
肖敦清
马晓明
《海相油气地质》
2007年第3期44-52,共9页
千米桥潜山凝析油气田发现于1998年10月,于1999年6月产油气。它是渤海湾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低位潜山油气田,油气藏为新生古储式,潜山北、南两侧的古近系生油凹陷为其油气来源,油气主力产层为奥陶系马家沟组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面积为57.1k...
千米桥潜山凝析油气田发现于1998年10月,于1999年6月产油气。它是渤海湾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低位潜山油气田,油气藏为新生古储式,潜山北、南两侧的古近系生油凹陷为其油气来源,油气主力产层为奥陶系马家沟组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面积为57.1km2,探明油气当量达394.68×108m3。该油气田位于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东北倾没端,是一个受裂缝和岩溶洞穴共同控制的复杂油气田,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气分布复杂,勘探开发难度大。本文回顾了油田的勘探和发现历程。在论述潜山油气田地质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取得油气勘探突破的实践和认识,分析了此类潜山勘探的成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千米桥油气田
古潜山
油气田
奥陶纪
海相地层
油气
藏特征
油气
勘探史
勘探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港千米桥潜山储层形成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被引量:
9
2
作者
付立新
杨池银
肖敦清
《海相油气地质》
2007年第2期33-38,共6页
位于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之下的千米桥潜山是一个深埋的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潜山形成经历了中—新生代褶皱抬升—埋藏改造等复杂的地质过程,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复杂,有效孔隙分布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严重影响了晚期油气的充注。...
位于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之下的千米桥潜山是一个深埋的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潜山形成经历了中—新生代褶皱抬升—埋藏改造等复杂的地质过程,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复杂,有效孔隙分布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严重影响了晚期油气的充注。对碳酸盐岩储层成岩过程的解析表明,中生代强烈构造变形事件之后的大气水岩溶作用形成了潜山储层基本格架,而第三纪埋藏过程中发生的选择性溶蚀与胶结作用则使储层结构复杂化,储集空间分割性进一步加强。在潜山油气充注过程中,缝洞系统与供烃窗口的对接关系决定着油气主疏导网络分布,而疏导网络与储集空间的连通与否则控制潜山油气分布。千米桥潜山油气藏应属于成岩封闭的裂缝性油气藏,而非块状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纪
碳酸盐岩储层
古潜山
油气
藏
裂缝性
油气
藏
油气
藏成因
油气
藏类型
千米桥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千米桥古潜山岩溶地貌演化及古岩溶洞穴发育特征
被引量:
8
3
作者
齐振琴
程昌茹
+3 位作者
孙秀会
李泽敏
卢清净
郭秀丽
《海相油气地质》
2008年第4期37-43,共7页
运用印模法和残厚法以及地震相位追踪对比等古地貌分析法研究揭示,千米桥古潜山岩溶地貌的演化形成先后经历了加里东—海西暴露发育期、印支—燕山暴露改造期、喜马拉雅埋藏定形期等演化阶段。古岩溶洞穴的发育和分布不仅受地貌形态及...
运用印模法和残厚法以及地震相位追踪对比等古地貌分析法研究揭示,千米桥古潜山岩溶地貌的演化形成先后经历了加里东—海西暴露发育期、印支—燕山暴露改造期、喜马拉雅埋藏定形期等演化阶段。古岩溶洞穴的发育和分布不仅受地貌形态及潜水面的控制,而且与岩性组合、古水文环境及断裂构造密切相关。加里东—海西暴露期地壳的持续抬升和区域潜水面的不断下移,造成古岩溶洞穴的多旋回层状分布,孔洞多被砂泥质充填,有效孔洞保存较少;印支—燕山暴露期发育的古岩溶洞穴受断裂体系影响,分布具有一定随机性,并且多被埋藏期化学半充填,成为目前古潜山油气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利用钻井和测井信息及洞穴充填物,可在生产现场识别古岩溶洞穴的存在及分布,为古潜山油气储层的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桥油气田
奥陶纪
古潜山储层
古岩溶特征
古岩溶地貌
地貌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九 渤海湾盆地千米桥凝析油气田的勘探与发现
被引量:
22
1
作者
吴永平
杨池银
付立新
肖敦清
马晓明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出处
《海相油气地质》
2007年第3期44-52,共9页
文摘
千米桥潜山凝析油气田发现于1998年10月,于1999年6月产油气。它是渤海湾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低位潜山油气田,油气藏为新生古储式,潜山北、南两侧的古近系生油凹陷为其油气来源,油气主力产层为奥陶系马家沟组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面积为57.1km2,探明油气当量达394.68×108m3。该油气田位于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东北倾没端,是一个受裂缝和岩溶洞穴共同控制的复杂油气田,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气分布复杂,勘探开发难度大。本文回顾了油田的勘探和发现历程。在论述潜山油气田地质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取得油气勘探突破的实践和认识,分析了此类潜山勘探的成败原因。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千米桥油气田
古潜山
油气田
奥陶纪
海相地层
油气
藏特征
油气
勘探史
勘探启示
Keywords
Ordovician
Buried hill field
Marine formation
Carbonate rock
Characteristics of reservoir
Exploration history
Qianmiqiao Condensate Field
Bohaiwan Basin
分类号
TE122.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港千米桥潜山储层形成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被引量:
9
2
作者
付立新
杨池银
肖敦清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海相油气地质》
2007年第2期33-38,共6页
文摘
位于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之下的千米桥潜山是一个深埋的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潜山形成经历了中—新生代褶皱抬升—埋藏改造等复杂的地质过程,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复杂,有效孔隙分布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严重影响了晚期油气的充注。对碳酸盐岩储层成岩过程的解析表明,中生代强烈构造变形事件之后的大气水岩溶作用形成了潜山储层基本格架,而第三纪埋藏过程中发生的选择性溶蚀与胶结作用则使储层结构复杂化,储集空间分割性进一步加强。在潜山油气充注过程中,缝洞系统与供烃窗口的对接关系决定着油气主疏导网络分布,而疏导网络与储集空间的连通与否则控制潜山油气分布。千米桥潜山油气藏应属于成岩封闭的裂缝性油气藏,而非块状油气藏。
关键词
奥陶纪
碳酸盐岩储层
古潜山
油气
藏
裂缝性
油气
藏
油气
藏成因
油气
藏类型
千米桥油气田
Keywords
Ordovician
Carbonate reservoir
buried-hill reservoir
Fractured reservoir
Origin of reservoir
Type of reservoir
Qianmiiqiao buried-hill Oil Field
Bohaiwan Basin
分类号
TE112.3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千米桥古潜山岩溶地貌演化及古岩溶洞穴发育特征
被引量:
8
3
作者
齐振琴
程昌茹
孙秀会
李泽敏
卢清净
郭秀丽
机构
大港油田地质录井公司
西安地研石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海相油气地质》
2008年第4期37-43,共7页
文摘
运用印模法和残厚法以及地震相位追踪对比等古地貌分析法研究揭示,千米桥古潜山岩溶地貌的演化形成先后经历了加里东—海西暴露发育期、印支—燕山暴露改造期、喜马拉雅埋藏定形期等演化阶段。古岩溶洞穴的发育和分布不仅受地貌形态及潜水面的控制,而且与岩性组合、古水文环境及断裂构造密切相关。加里东—海西暴露期地壳的持续抬升和区域潜水面的不断下移,造成古岩溶洞穴的多旋回层状分布,孔洞多被砂泥质充填,有效孔洞保存较少;印支—燕山暴露期发育的古岩溶洞穴受断裂体系影响,分布具有一定随机性,并且多被埋藏期化学半充填,成为目前古潜山油气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利用钻井和测井信息及洞穴充填物,可在生产现场识别古岩溶洞穴的存在及分布,为古潜山油气储层的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关键词
千米桥油气田
奥陶纪
古潜山储层
古岩溶特征
古岩溶地貌
地貌恢复
Keywords
Ordovician
Buried hill reservoir
Paleokarst feature
Restoration of paleokarst geomorphology
Qianmiqiao Field
分类号
TE1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九 渤海湾盆地千米桥凝析油气田的勘探与发现
吴永平
杨池银
付立新
肖敦清
马晓明
《海相油气地质》
2007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港千米桥潜山储层形成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付立新
杨池银
肖敦清
《海相油气地质》
200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千米桥古潜山岩溶地貌演化及古岩溶洞穴发育特征
齐振琴
程昌茹
孙秀会
李泽敏
卢清净
郭秀丽
《海相油气地质》
200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