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鲢粪便对湖泊沉积物N_(2)O通量与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1
作者 陈宏远 车轩 +7 位作者 盘家永 李一鸣 王婕 朱林 孟展鹏 卢小利 崔帅康 刘慧仪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6-166,共11页
为了解滤食性鱼类粪便对湖泊沉积物N_(2)O排放的影响,收集千岛湖沉积物、水与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粪便,按照不同的配比设置3个实验组,开展为期90d的模拟封闭培养转化实验。通过分析N_(2)O的通量特征、水和沉积物混合物的理... 为了解滤食性鱼类粪便对湖泊沉积物N_(2)O排放的影响,收集千岛湖沉积物、水与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粪便,按照不同的配比设置3个实验组,开展为期90d的模拟封闭培养转化实验。通过分析N_(2)O的通量特征、水和沉积物混合物的理化指标、氮代谢酶活性与微生物序列,确定影响氮转化的主要环境因素及关键微生物类群。结果表明,在鱼粪的影响下,水-气界面的N_(2)O排放通量在45d达到最高,随后迅速下降,于45—60d由排放转化为吸收,沉积物中鱼粪的添加比例越大,培养后期对N_(2)O的吸收量越多。鱼粪的添加会显著提高循环系统中可溶性碳与氨氮的浓度,同时降低水体中的DO,显著提高沉积物中4种相关氮转化酶的活性。沉积物的16S rRNA分析表明,添加鱼粪会显著提高沉积物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丰度的提高可能是使沉积物表现出更强的N_(2)O吸收效率的主要原因,为湖泊滤食性鱼类增殖的N_(2)O减排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食性鱼类 千岛湖沉积物 N_(2)O排放通量 氮循环 微生物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