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的干支、十进位制和十二进位制纪时 被引量:2
1
作者 常玉芝 王曾瑜 《中原文化研究》 2019年第3期15-23,F0002,共10页
目前见到的中国古代最早的系统纪时方法,是在殷商时期盛行的干支纪日法。干支纪日法流传至今。商代大多用天干加地支纪日,也间或单用天干或单用地支纪日;商人纪日、纪月、纪年、计数均采用十进位制;商人对一日的时段划分,白天分段细密,... 目前见到的中国古代最早的系统纪时方法,是在殷商时期盛行的干支纪日法。干支纪日法流传至今。商代大多用天干加地支纪日,也间或单用天干或单用地支纪日;商人纪日、纪月、纪年、计数均采用十进位制;商人对一日的时段划分,白天分段细密,夜间分段疏阔,时称取之于对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观察和人们的生活习俗。西周、春秋时期纪月、纪年、计数均采用十进位制;西周末至春秋时对一日的时段划分仍是不均匀的,时称名也多沿用商代,但对时称的使用已注上了等级的限制。春秋晚期至战国,纪月已采用十二进位制;纪年出现了十二进位制的"岁星纪年法"。汉代以后用地支十二进位制纪时和漏刻计时。唐宋以后流行生辰(八字)算命。战国、汉代始用地支与十二生肖相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支 纪日 纪月 纪年 十进位制 十二进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载堉“新律”黄钟考释(上) 被引量:1
2
作者 郑荣达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0-67,共8页
明朱载堉在《律学新说》或《律吕精义》中谈到律的问题时,有“新法”、“旧法”、“别法”,以及“新律”、“旧律”之说,这些用词,在文章里一般没有较明确的定义。然而,从文中所叙的内容来看,它们各自的概念还是较易区别,不致于会将新... 明朱载堉在《律学新说》或《律吕精义》中谈到律的问题时,有“新法”、“旧法”、“别法”,以及“新律”、“旧律”之说,这些用词,在文章里一般没有较明确的定义。然而,从文中所叙的内容来看,它们各自的概念还是较易区别,不致于会将新法与新律或旧法与旧律混为一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元通宝 黄帝 黄钟律高 史记 十五等尺 王莽 左传 十进位制 律历志 淮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奇的计数法
3
作者 张荣华 李莉 《数学小灵通(烧脑版)(中高年级)》 2019年第9期42-44,共3页
如何计数,是人类社会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从古至今,人们创造了很多计数方法。一、结绳计数法结绳计数是远古时代的人最常用的计数方法之一,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发明阿拉伯数字,人们在计数的时候,就只能借助外物的帮助了。... 如何计数,是人类社会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从古至今,人们创造了很多计数方法。一、结绳计数法结绳计数是远古时代的人最常用的计数方法之一,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发明阿拉伯数字,人们在计数的时候,就只能借助外物的帮助了。所谓'结绳计数'就是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进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猿猴識别环境中重复的规律现象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刘世熠 袁傅照 林德亮 《心理学报》 1964年第4期388-398,共11页
問題 識別环境中重复的規律现象的研究是探討猿猴抽象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簡单“二进位制”数字的应用又无疑是研究猿猴識別环境中重复的規律現象的重要“模型”,但可惜截至目前为止,上述“模型”基本上尚是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二进位制... 問題 識別环境中重复的規律现象的研究是探討猿猴抽象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簡单“二进位制”数字的应用又无疑是研究猿猴識別环境中重复的規律現象的重要“模型”,但可惜截至目前为止,上述“模型”基本上尚是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二进位制用数值2为基数,每一位仅有“0”或“1”二个数中的任一个数,因此二进位制可以用N<sub>2</sub>=K<sub>0</sub>2<sup>0</sup>+K<sub>1</sub>2<sup>1</sup>+……K<sub>n</sub>2<sup>n</sup>来表示(K<sub>0</sub>…A<sub>n</sub>可以是0或1)。我們在生活中习慣用十进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概括能力 进位制 十进位制 环境 反应模式 生活中 重要途径 处女地 正确度 数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