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历与阴阳五行——“太阳与中华文化”之一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明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5-101,共7页
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复兴,文化复兴绕不开《周易》与《黄帝内经》,解释这两部经典绕不开阴阳五行。《周易》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作,《黄帝内经》是中医文化的代表作;《周易》的基础在阴阳,《黄帝内经》的基础在阴阳五行。可以这样说,阴阳五... 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复兴,文化复兴绕不开《周易》与《黄帝内经》,解释这两部经典绕不开阴阳五行。《周易》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作,《黄帝内经》是中医文化的代表作;《周易》的基础在阴阳,《黄帝内经》的基础在阴阳五行。可以这样说,阴阳五行玄了,中华文化与中医文化就玄了;阴阳五行死了,中华文化与中医文化就死了;阴阳五行活了,中华文化与中医文化就活了。源头文化中,无处不在的阴阳五行真的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吗?认识了天文历法,才能真正认识阴阳五行。太阳历中的阴阳五行,是那样的精美精致,是那样的规律永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太阳历 彝族十月太阳历 华夏十二月太阳历 阴阳五行 中医文化 中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五行:循环而精确的太阳法则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明武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3,共7页
阴阳五行,在先秦典籍与汉代文献中无处不在,近百年来却受到了强烈的批判,被斥之为无法重复、无法验证的玄学。阴阳五行到底"玄不玄"?如果认清了阴阳五行的根源,这一难题瞬间即可迎刃而解。阴阳五行发源于十月太阳历。太阳历... 阴阳五行,在先秦典籍与汉代文献中无处不在,近百年来却受到了强烈的批判,被斥之为无法重复、无法验证的玄学。阴阳五行到底"玄不玄"?如果认清了阴阳五行的根源,这一难题瞬间即可迎刃而解。阴阳五行发源于十月太阳历。太阳历是一个严密的数理体系,同时又是一个严密的时空体系,其第一特征就是严格的规定性,第二特征就是无限循环性。知道了阴阳五行与太阳的关系,才会明白阴阳五行为什么在先秦典籍中无所不在的奥秘,才会明白当代西方一流物理学家敬重阴阳的奥秘。天文学是人类第一学,历法是人类第一法。研究中华文化,应该从天文历法开始,而且首先应该从太阳历开始。以太阳历为基础研究中华文化,会达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五行 十月太阳历 十二月太阳历 第一学 第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文历法与中医十大基础问题解答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明武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29,共7页
百年来,中医文化的理论基础一直被斥之为"玄学"。阴阳五行,则是备受质疑的第一对象。在彝族、苗族所保存的太阳历里,阴阳五行一可以重复,二可以实证,三可以测量,四可以定量,与玄学毫无关系。天文历法与中医文化中需要我们解... 百年来,中医文化的理论基础一直被斥之为"玄学"。阴阳五行,则是备受质疑的第一对象。在彝族、苗族所保存的太阳历里,阴阳五行一可以重复,二可以实证,三可以测量,四可以定量,与玄学毫无关系。天文历法与中医文化中需要我们解答的问题包括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五运六气、四时、奇偶之数、八风、五音六律、时间与空间、道这十大基础问题。天文历法确定的是时间单位与时间系统,时间单位与时间系统本身是一个严密的数理体系。忘记了源头的天文历法,仅仅以书论书,根本无法认识阴阳五行,根本无法认识中医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历法 中医文化 玄学 彝族十月太阳历 苗族古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