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对“第二次结合”的思考
1
作者 熊启珍 王业高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16,共4页
在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围绕毛泽东于1956年提出的"第二次结合"这一任务,重点思考了如何实现"第二次结合"这个问题,提出了系列思想或观点,如研究本国的特点,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面对国家现实、面对群众需... 在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围绕毛泽东于1956年提出的"第二次结合"这一任务,重点思考了如何实现"第二次结合"这个问题,提出了系列思想或观点,如研究本国的特点,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面对国家现实、面对群众需要,保证党的正确领导,避免犯大的错误或少犯错误等。这些为后来邓小平成功主导并初步实现"第二次结合"作了最初的思想理论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邓小平的思考 “第二次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总结
2
作者 童昌平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8,共8页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 “一五”时期 国家统计局 统计 1965 1957 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 两个发展趋向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结束语
3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9,共8页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以后,继承以往几代先进的中国人的努力,为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坚定不移地从事民族民主革命。经过二十八年的奋斗,终于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以后,继承以往几代先进的中国人的努力,为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坚定不移地从事民族民主革命。经过二十八年的奋斗,终于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由此进入了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中国特色 中国共产党领导 社会主义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国家 发展社会主义 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若干原则
4
作者 程曙 王兴德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3-44,26,共3页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为十二条原则。这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并对我国改革和建设实践经验进...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为十二条原则。这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并对我国改革和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正确总结而形成的。一、十二条原则是对十三大提出的十二个观点的点的丰富、完善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是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讲话中最先提出的,他的提法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条 二个 资产阶级自由化 社会主义理论 发展社会 现代化建设 共同富裕 政治局面 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
5
作者 马中柱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6,共6页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作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也发生了严重的失误。他在探索中的成功和失误,为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打下了基础。研究毛泽东探索社会主...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作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也发生了严重的失误。他在探索中的成功和失误,为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打下了基础。研究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掌握和运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路线和政策是有重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经验教训 大关系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6
作者 李采英 庞国斌 张守作 《交通高教研究》 1991年第4期15-19,共5页
长期以来关于教育方针的表述见仁见智,始终未能形成共识。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建议》对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作了明确的表述,确定了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对... 长期以来关于教育方针的表述见仁见智,始终未能形成共识。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建议》对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作了明确的表述,确定了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对当前教育工作具有全面指导意义的新的教育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方针 时期 教育工作 表述 共识 科学 中国 社会主义 试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的功能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7
作者 夏文 《当代文坛》 1987年第1期2-2,共1页
随着我国四个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日益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 随着我国四个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日益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全党同志必须从这个总体布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文艺工作者 文艺功能 总体布局 指导方针 功利 文学观念 代里人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时期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
8
作者 梁泽普 《理论学刊》 1986年第6期26-29,16,共5页
毛泽东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极为丰富。本文仅对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谈点学习体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国民经济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经济思想 大关系 过渡时期总路线 社会主义工业化 计划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农民问题
9
作者 陈永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12-14,共3页
翻开中国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史和建设史,农民问题赫然注目地摆在我们面前。毛泽东同志曾经旗帜鲜明地反对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在农民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正确地指出农民阶级是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中最广泛最忠实的同盟军,要求中国无产阶... 翻开中国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史和建设史,农民问题赫然注目地摆在我们面前。毛泽东同志曾经旗帜鲜明地反对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在农民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正确地指出农民阶级是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中最广泛最忠实的同盟军,要求中国无产阶级坚定不移地依靠农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农民阶级的历史命运揭开了新的一页,农民问题又有新的情况出现在我们面前。四十年历程表明,我们对农民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好,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状况的改善。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障碍,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速度。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大业,有必要对农民问题作出科学分析,以利于找出问题的原因和寻求解决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时期 改革大业 我国农业经济 中国无产阶级 历史命运 革命史 生活状况 当今中国社会 思想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史课的改革应从加强社会主义时期的教学入手
10
作者 张勤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95年第1期76-79,共4页
革命史课的改革应从加强社会主义时期的教学入手张勤中国革命史课的改革应从加强社会主义时期的教学入手,这是由中国革命史课的基本特点和这次“两课”(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改革的基本要求所决定的。中国革命史是一门... 革命史课的改革应从加强社会主义时期的教学入手张勤中国革命史课的改革应从加强社会主义时期的教学入手,这是由中国革命史课的基本特点和这次“两课”(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改革的基本要求所决定的。中国革命史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同是也是一门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时期 中国革命史课程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两课”改革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教学 基本要求 新民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建设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及其实施成效 被引量:5
11
作者 廖建林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4-76,共3页
十年建设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为克服农村经济政治危机,自上而下推行合作运动。但由于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当时中国内在社会经济条件不成熟、人才缺乏以及地方劣绅的抵制,国民政府未能实现其运动理想,合作运动成效甚微。
关键词 建设时期(1927-1937) 南京国民政府 农村合作运动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贡献
12
作者 向庆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3年第5期14-17,共4页
毛泽东同志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躯。为了使中国尽快地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他从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任务完成以后,就开始致力于领导全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 毛泽东同志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躯。为了使中国尽快地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他从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任务完成以后,就开始致力于领导全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进行了全方位、多侧面的艰辛探索,提出了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构想和精湛的理论,也有过某些错误的判断并在实践中造成严重的失误。不论正确与否,成功与否,都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都是我们党珍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财富 社会主义时期 《论大关系》 现代化建设 政治生活 国家计委 扩大企业自主权 第二次郑州会议 中央领导人 最高国务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建设时期党建指导思想的两个发展趋向述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曙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3-107,共5页
在1956—1966年的“十年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发生了两个发展趋向,一个是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趋向,即党在探索执政党建设中所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另一个是错误的发展趋向,这就是探... 在1956—1966年的“十年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发生了两个发展趋向,一个是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趋向,即党在探索执政党建设中所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另一个是错误的发展趋向,这就是探索中所形成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1956年党的八大曾取得了正确趋向的良好开端,但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之后错误趋向迅速地发展起来;在60年代初的调整时期正确趋向虽有所恢复和发展,但错误趋向也在同时发展,并且在经历了一段胶着状态之后,错误趋向日益占据上风并暂时压倒了正确趋向,终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对党的事业和党的自身建设的大破坏。总结十年建设时期党的建设指导思想出现两个发展趋向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时期 党的建设 指导思想 发展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14
《求实》 1981年第Z2期30-38,共9页
这一部分阐述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但在这十年中,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着重讲了三个... 这一部分阐述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但在这十年中,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着重讲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讲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的巨大成就和重要经验;第二个问题是讲十年中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第三个问题是讲十年中党的一切成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集体领导下取得的,这个时期工作中的错误,责任同样也在党中央的领导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毛泽东同志 人民公社 国民经济 阶级斗争扩大化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中央集体领导 社会主义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 党的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建设时期之左倾错误对中共权力运行秩序构建的危害
15
作者 朱庆跃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35-142,共8页
1956—1966年这一社会主义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期,因各种因素而产生的"左"倾错误,给党的权力运行的实践、权力运行秩序本身的规范化构建带来了危害:在政党文化层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倾向,严重干扰了权力运行的正确方向;在... 1956—1966年这一社会主义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期,因各种因素而产生的"左"倾错误,给党的权力运行的实践、权力运行秩序本身的规范化构建带来了危害:在政党文化层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倾向,严重干扰了权力运行的正确方向;在政治社会化层面,日益呈现"革命"性和庸俗化倾向,封建观念未能消解;在组织权力运行体制层面,日益高度集权化,削弱了权力监督内生动力;在权力运行体制内部关系层面,法制建设衰退化,加剧了制度规范的总体缺失;在政治关系层面,党际关系、党与社会组织关系日益封闭,造成权力外部监督群的缺位;在政治行为层面,初步探索的制度型反腐路径逐渐摒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时期 “左”倾错误 党的权力 党的建设 权力运行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理论思维若干特点──兼论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6
作者 张定鑫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11,共3页
论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理论思维若干特点──兼论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张定鑫十年建设时期(党史上称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向自然开战”的一个崭新的辉煌的历史时期,同民主革命时期... 论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理论思维若干特点──兼论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张定鑫十年建设时期(党史上称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向自然开战”的一个崭新的辉煌的历史时期,同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相比,这一历史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建设时期 理论思维 邓小平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若干特点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经济思想 无产阶级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以制度优势应对政治风险的经验启示——对“十年建设”时期的考察
17
作者 李宏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9,共9页
“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年),中国共产党发挥制度优势有效应对各类政治风险,奠定了新中国乘风破浪走向复兴的重要根基。“十年建设”时期,党以制度优势应对政治风险的宏观战略、各项策略和具体方法,对于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 “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年),中国共产党发挥制度优势有效应对各类政治风险,奠定了新中国乘风破浪走向复兴的重要根基。“十年建设”时期,党以制度优势应对政治风险的宏观战略、各项策略和具体方法,对于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系统凝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精神品质、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所必需的斗争品格以及正确看待共产主义前进道路中局部错误的分析方法等,都作出了必要准备并提供了有益借鉴。以制度优势应对政治风险,要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断增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系统认知,在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中实现国家治理效能的转化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时期 制度优势 政治风险 策略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对矛盾学说的运用和发展(上)
18
作者 沧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1-7,共7页
文章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考察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事物矛盾学说的运用和发展,分析了毛泽东对事物矛盾规律的三种不同的提法。文章认为,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提出的某些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仍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毛泽东 建设时期 矛盾学说 建设社会主义 物质因素 运用和发展 精神因素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对立统一 同时并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对矛盾学说的运用和发展(下)
19
作者 沧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10-14,共5页
四 将对立统一学说诸原理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对对立统一学说的运用和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将对立统一学说运用于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他在这一时期写的《论十大关... 四 将对立统一学说诸原理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对对立统一学说的运用和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将对立统一学说运用于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他在这一时期写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党内团结的辩证法》、《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工作方法十六条》、《采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等等科学论著,就是将对立统一学说运用于建设实际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主要代表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建设时期 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学说 运用和发展 工作方法 唯物辩证法 对立面 社会主义 思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
作者 邹浩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1年第6期12-13,共2页
近些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波折,社会主义遇到暂时的困难和挫折,面对这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一些人开始怀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对社会主义缺乏科学的理解,是认识的偏差。要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优越性,我们必须思考社会主义的... 近些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波折,社会主义遇到暂时的困难和挫折,面对这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一些人开始怀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对社会主义缺乏科学的理解,是认识的偏差。要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优越性,我们必须思考社会主义的实质与现象,区分以下四个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优越性 “和平演变” 事物发展规律 根本组织原则 剥削制度 经验教训 工人阶级政党 人民公社化 历史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