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原胶存在时十四烷基甜菜碱的聚集行为
1
作者 陈爱民 徐桂英 +2 位作者 杨延莲 张莉 沈强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表面张力和稳态荧光光谱的测定 ,探讨了黄原胶 (XC)存在时十四烷基甜菜碱 (C14 BE)的聚集作用。结果表明 ,少量XC存在时 ,有利于C14 BE在溶液表面上聚集 ,从而提高了C14 BE降低水表面张力的效率。XC含量较大时 ,C14 BE与XC在 [C14 B... 通过表面张力和稳态荧光光谱的测定 ,探讨了黄原胶 (XC)存在时十四烷基甜菜碱 (C14 BE)的聚集作用。结果表明 ,少量XC存在时 ,有利于C14 BE在溶液表面上聚集 ,从而提高了C14 BE降低水表面张力的效率。XC含量较大时 ,C14 BE与XC在 [C14 BE] <cmc时即开始聚集成复合物 ;C14 BE胶束平均聚集数N随XC含量增大而减小 ,但[C14 BE] =0 0 1mol·dm-3,疏水因子I1/I3 随XC含量增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这些现象归因于XC与C14 BE分子通过两者的极性基团发生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十四烷基甜菜碱 疏水因子 平均聚集数 临界聚集浓度 两性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的泡沫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涛 王友启 +2 位作者 谭中良 周国华 许关利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55-1257,共3页
以某油藏的温度、水质条件作为实验条件,以最大起泡体积作为起泡性能指标,以半衰期作为泡沫稳定性的指标,研究了十四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的泡沫特性。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十四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的临界胶束浓度为1 200 mg/L;其... 以某油藏的温度、水质条件作为实验条件,以最大起泡体积作为起泡性能指标,以半衰期作为泡沫稳定性的指标,研究了十四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的泡沫特性。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十四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的临界胶束浓度为1 200 mg/L;其水溶液起泡能力达到640 m L,半衰期5 014 s;在低于临界胶束浓度时,十四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的质量浓度越高泡沫越稳定,超过临界胶束浓度后因胶束的形成,泡沫稳定性略有下降。界面黏弹模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泡沫的稳定性,其值越低泡沫越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 半衰期 起泡体积 黏弹模量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14)BE与NaCMC之间的相互作用(Ⅰ)──NaCMC对C_(14)BE表面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干佐 隋卫平 +1 位作者 徐桂英 郑立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1618-1621,共4页
以表面张力法研究了NaCMC与C_(14)BE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纯水介质中,NaCMC对C_14BE的表面活性影响较小,但NaCl的存在对C_(14)BE与NaCMC间的缔合有促进作用,混合体系的σ~C曲线出... 以表面张力法研究了NaCMC与C_(14)BE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纯水介质中,NaCMC对C_14BE的表面活性影响较小,但NaCl的存在对C_(14)BE与NaCMC间的缔合有促进作用,混合体系的σ~C曲线出现两个转折点。二者开始缔合的浓度小于cmc,完成缔合的浓度大于cmc。pH=2时,形成C_(14)BE/H-CMC复合物,使C_(14)BE的表面活性降低,σ~C曲线亦出现两个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十四烷基甜菜碱 羧甲基纤维素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吸收光谱法对C_(14)BE与NaCMC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隋卫平 徐桂英 +2 位作者 李干佐 关大任 隋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18,共3页
通过紫外吸收光谱的研究,探讨了不同介质中C14BE与NaCMC相互作用的机理.据UV光谱可以推断,纯水介质中,C14BE没有与NaCMC形成复合物,NaCl的加入可使两者间通过氢键或疏水力结合成复合物,在pH=2的介质中,C14BE与NaCMC之间可通过氢... 通过紫外吸收光谱的研究,探讨了不同介质中C14BE与NaCMC相互作用的机理.据UV光谱可以推断,纯水介质中,C14BE没有与NaCMC形成复合物,NaCl的加入可使两者间通过氢键或疏水力结合成复合物,在pH=2的介质中,C14BE与NaCMC之间可通过氢键及静电力形成复合物,而且含NaCl时形成氢键的能力强于不含Na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吸收光谱 十四烷基甜菜碱 羧甲基纤维素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对C_(14)BE胶束增溶苯甲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桂英 隋卫平 +2 位作者 李干佐 沈强 郝树萱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4,共4页
通过1H-NMR和分光光度法探讨了含有和不含有PVP时,苯甲醇在十四烷基甜菜碱(C14BE)胶束溶液中的增溶行为。NMR谱没有出现C14BE分子长链亚甲基质子的信号峰裂分现象,说明苯甲醇增溶于胶束的极性区域,没有深入... 通过1H-NMR和分光光度法探讨了含有和不含有PVP时,苯甲醇在十四烷基甜菜碱(C14BE)胶束溶液中的增溶行为。NMR谱没有出现C14BE分子长链亚甲基质子的信号峰裂分现象,说明苯甲醇增溶于胶束的极性区域,没有深入到胶束内部。PVP的存在未能改变苯甲醇的增溶位置,且使胶束的增溶量呈现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P 十四烷基甜菜碱 苯甲醇 增溶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