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氯化铁-氯化丁基甲基咪唑离子液体催化苯与乙烯烷基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学文 赵锁奇 王仁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4-48,共5页
以三氯化铁-氯化丁基甲基咪唑(FeCl_3-[bmim]Cl)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在实验室考察了离子液体催化剂的酸度、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原料中水含量、苯与乙烯物质的量比以及加入质子酸对苯与乙烯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的离子液体具... 以三氯化铁-氯化丁基甲基咪唑(FeCl_3-[bmim]Cl)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在实验室考察了离子液体催化剂的酸度、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原料中水含量、苯与乙烯物质的量比以及加入质子酸对苯与乙烯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的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活性与选择性,并且离子液体的活性与其酸度密切相关,酸度越大,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越好。在45℃、3.0MPa、苯和乙烯物质的量比为10、FeCl_3与[bmim]Cl物质的量比为2及加入50μg/g质子酸的条件下,乙烯转化率近100%,乙苯选择性大于98%,并且可以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铁-氯化丁基甲基咪唑离子液体 催化 乙烯 烷基 轻油 馏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聚丙烯腈静电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PM_(0.26)过滤性能
2
作者 周智勇 杨宇晨 +1 位作者 刘力 覃小红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41,共7页
基于静电纺丝技术提出了有机离子盐诱导纤维非稳态沉积以制备高效低阻滤材的新方法。通过调控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TTAC)离子盐的质量分数,制备不同孔隙率的聚丙烯腈(PAN)纤维,初步探明高孔隙率纤维膜的成型机制,同时系统研究TTAC质量... 基于静电纺丝技术提出了有机离子盐诱导纤维非稳态沉积以制备高效低阻滤材的新方法。通过调控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TTAC)离子盐的质量分数,制备不同孔隙率的聚丙烯腈(PAN)纤维,初步探明高孔隙率纤维膜的成型机制,同时系统研究TTAC质量分数、纺丝时间以及过滤测试流量对纤维膜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过滤测试流量为32 L/min时,TTAC掺杂质量分数为30%的PAN纤维膜孔隙率高达89.82%,对0.26μm粒径颗粒物(PM_(0.26))的过滤效率高达99.50%,过滤阻力仅为119.56 Pa,在同等过滤效率下,比TTAC掺杂质量分数为10%和20%的PAN纤维膜的过滤阻力分别降低了54.6%和2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过滤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聚丙烯腈 十四烷基甲基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l_3-氯代丁基吡啶离子液体催化苯与丙烯烷基化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学文 赵锁奇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19-823,共5页
研究了FeC l3-氯代丁基吡啶(FeC l3-[bpc])离子液体催化苯与丙烯烷基化生产异丙苯。实验结果表明,FeC l3-[bpc]离子液体经HC l改性后,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丙烯的转化率与异丙苯的选择性得到显著改善,在20℃、0.1M Pa、反应时间5m in、... 研究了FeC l3-氯代丁基吡啶(FeC l3-[bpc])离子液体催化苯与丙烯烷基化生产异丙苯。实验结果表明,FeC l3-[bpc]离子液体经HC l改性后,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丙烯的转化率与异丙苯的选择性得到显著改善,在20℃、0.1M Pa、反应时间5m in、苯与丙烯的摩尔比为10∶1、FeC l3-[bpc]离子液体与苯的质量比为1∶100的条件下,丙烯的转化率由改性前的83.60%提高到100.00%,异丙苯的选择性由90.86%提高到98.47%。实验中还发现,若将该反应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将会获得很好的反应效果。第一阶段主要是烷基化反应,在低温下得到较高的丙烯转化率;第二阶段主要是烷基转移反应,通过适当升高反应温度提高异丙苯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烷基 氯化 氯代丁基吡啶 离子液体 氯化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PC与水质环境因子关系探讨
4
作者 张萍 王宝峰 +5 位作者 李娜 贺玥玥 郝爽 姜智飞 张亚楠 徐晋 《江西水产科技》 2024年第6期50-52,共3页
试验共设置了3个药物组和1个对照组,研究十四烷基三丁基氯化磷(TTPC)对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的环境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TTPC与水温、盐度、酸碱度、溶解氧、化学耗氧量、亚硝态氮均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氨态氮呈正相关关系,且TTPC对浮游植物... 试验共设置了3个药物组和1个对照组,研究十四烷基三丁基氯化磷(TTPC)对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的环境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TTPC与水温、盐度、酸碱度、溶解氧、化学耗氧量、亚硝态氮均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氨态氮呈正相关关系,且TTPC对浮游植物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建议在杀藻的同时加开增氧机以保证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并适当添加活菌剂降低氨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烷基三丁基氯化磷 模拟生态系统 环境因子 浮游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PC对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毕相东 张树林 邢克智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3-228,共6页
试验设定3个TTPC浓度梯度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研究TTPC(处理96 h)对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理化因子、浮游生物及鲤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中水温、盐度、pH、DO、COD、NO2--N与TTPC浓度之间均呈现负相关关系,而透明度、NH... 试验设定3个TTPC浓度梯度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研究TTPC(处理96 h)对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理化因子、浮游生物及鲤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中水温、盐度、pH、DO、COD、NO2--N与TTPC浓度之间均呈现负相关关系,而透明度、NH3-N、TN、PO43--P和TP与TTPC浓度之间则呈现正相关关系。TTPC对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及鲤鱼苗均有一定的毒性,TTPC浓度为0.6 mg/L时能有效杀灭水华藻类且对鲤鱼苗是安全的,但水体中溶解氧含量较低且氨氮有所升高,因此在水产上使用TTPC杀藻的同时,需开增氧机以保证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并添加适宜活菌剂等降低水体氨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烷基三丁基氯化磷 模拟 池塘 微生态系统 理化因子 浮游生物 鲤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法合成KP550 被引量:9
6
作者 尹晓刚 张林 +3 位作者 赵正容 朱芳 秦舒浩 陈卓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6-58,共3页
使用微波辅助合成了水处理剂KP550(十四烷基三丁基氯化),考察了原料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及其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并通过核磁、红外、质谱对产物进行表征。在最优合成条件下产率可达88.8%,传统加热法产率仅为59.9%。与传... 使用微波辅助合成了水处理剂KP550(十四烷基三丁基氯化),考察了原料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及其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并通过核磁、红外、质谱对产物进行表征。在最优合成条件下产率可达88.8%,传统加热法产率仅为59.9%。与传统加热法相比,微波辅助合成法合成KP550的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产率显著提高,具有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溶剂用量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合成 季鏻盐 十四烷基丁基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AC改性水稻秸秆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道晏 赖星 +5 位作者 万学 伍钧 赵旭 孟晓霞 赵丹 黄常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92-1397,共6页
为实现废弃秸秆资源化利用和应对染料废水污染问题,以水稻秸秆(RS)为原料,与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TTAC)反应制备阳离子改性秸秆(MRS)。首先考察了改性工艺对MRS脱色性能的影响,进而通过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潜在的作用... 为实现废弃秸秆资源化利用和应对染料废水污染问题,以水稻秸秆(RS)为原料,与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TTAC)反应制备阳离子改性秸秆(MRS)。首先考察了改性工艺对MRS脱色性能的影响,进而通过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潜在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制备MRS的适宜工艺条件为:RS∶TTAC质量比为1∶2、搅拌速率为400 r·min-1、温度为40℃、p H为7.00。与RS相比,MRS呈均匀有序的片状且存在较多缝隙,增加了其和染料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吸附性能。FT-IR表明,改性处理将RS中大部分木质素和半纤维素脱除,并引入-NH+,加强了MRS与阴离子污染物的电荷中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十四烷基甲基氯化 改性 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凹凸棒土及其在氨基模塑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福兴 杨小燕 +2 位作者 曲广淼 王军平 刘孝恒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18,23,共5页
以OP-10为分散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TTAC)为改性剂,对凹凸棒土(ATP)进行处理,得到改性ATP(OATP),将改性ATP与氨基模塑料高速混合、压制成型得到氨基模复合材料。采用TEM、XRD、沉降试验等对ATP及改性ATP进行表征,研究了改性ATP添加... 以OP-10为分散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TTAC)为改性剂,对凹凸棒土(ATP)进行处理,得到改性ATP(OATP),将改性ATP与氨基模塑料高速混合、压制成型得到氨基模复合材料。采用TEM、XRD、沉降试验等对ATP及改性ATP进行表征,研究了改性ATP添加量对氨基模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动性、甲醛迁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TAC无法扩大ATP的层间距,而是以吸附的方式存在于ATP表面,并且改性ATP的棒晶束与ATP相比,能较好地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当改性ATP添加量为6%时,氨基模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与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其值分别为87.8 MPa、99.4 MPa、2.38 kJ/m^(2),甲醛迁移量降低至6.4 mg/dm^(2);随改性ATP添加量的增加,氨基模复合材料的成型时间、热变形温度明显增大,但是,流动性的变化趋势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氨基模塑料 十四烷基甲基氯化 复合材料 甲醛迁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TTPT毛细管色谱柱的研制及应用
9
作者 陈涛 秦金平 张腾达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2-735,共4页
以离子液体三己基十四烷基四氟硼酸磷(TTPT)为固定相,采用动态法自制高效毛细管色谱柱。通过在毛细管色谱柱内壁涂渍超细载体改善固定液的涂渍效果。以辛醇的理论塔板数评价毛细管柱的分离性能,并用制备的毛细管色谱柱对一些同分异构体... 以离子液体三己基十四烷基四氟硼酸磷(TTPT)为固定相,采用动态法自制高效毛细管色谱柱。通过在毛细管色谱柱内壁涂渍超细载体改善固定液的涂渍效果。以辛醇的理论塔板数评价毛细管柱的分离性能,并用制备的毛细管色谱柱对一些同分异构体进行分离测试。结果表明:辛醇的每米理论塔板数超过4500,毛细管色谱柱最高使用温度达到160℃,以N2为载气的最佳线速度范围为11~13 cm/s。该毛细管色谱柱对氯甲苯、氟甲苯和二甲苯的同分异构体展现了很好的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基十四烷基四氟硼酸 毛细管色谱柱 离子液体 固定相 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