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氧乙基数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界面性能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继超 马宝东 +2 位作者 张永民 刘晓臣 牛金平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1,共5页
分别测定了3种不同氧乙基(EO)数的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钠C16EnSO(n=3,5,7)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界面张力、乳化能力及模拟驱油率;利用Klett光电比色仪评价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乳化能力。结果显示,随着EO数的增加,C16EnS... 分别测定了3种不同氧乙基(EO)数的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钠C16EnSO(n=3,5,7)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界面张力、乳化能力及模拟驱油率;利用Klett光电比色仪评价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乳化能力。结果显示,随着EO数的增加,C16EnSO的表面活性呈单调型变化,而界面张力、润湿力、乳化力、模拟驱油率呈类似V型变化;C16E3SO及C16E5SO水溶液与胜利孤东原油间的界面张力达到10-2 mN.m-1数量级,但EO数大于7后,界面张力明显升高;界面张力越低,润湿及乳化能力越好,相应地模拟驱油率越高,但润湿及乳化能力对模拟驱油率的影响程度似乎高于界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钠 表面活性 模拟驱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酚嵌段醚丙基磺酸钠的溶液性能
2
作者 罗佳莹 罗芳草 +2 位作者 袁浩恩 郑延成 穆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1,共7页
为满足中高矿化水油藏驱油表面活性剂对抗盐性和界面活性的要求,研究了3种烷基酚PO-EO嵌段醚磺酸钠(C12PE4S、C12PE8S和C12PE12S)的物化性能,得到了EO链节数对溶解性、起泡性、表/界面性能和乳化性能的影响关系。实验结果表明:25℃时质... 为满足中高矿化水油藏驱油表面活性剂对抗盐性和界面活性的要求,研究了3种烷基酚PO-EO嵌段醚磺酸钠(C12PE4S、C12PE8S和C12PE12S)的物化性能,得到了EO链节数对溶解性、起泡性、表/界面性能和乳化性能的影响关系。实验结果表明:25℃时质量分数0.3%C12PE4S、C12PE8S和C12PE12S分别在质量分数13%、15%和20%NaCl溶液中出现浑浊,溶解性优于相应疏水基团的常规表面活性剂,且合成产物的EO数增大,溶解性提高,耐盐性增强。3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随EO数的增加而增大,对应的表面张力值γ_(cmc)增加;形成胶束的Gibbs自由能随温度上升而下降,随EO数增加而增大;烷基酚嵌段醚磺酸钠随着EO数增加起泡性能增强,并在较高的矿化度下展现出良好的界面活性。以煤油为内相时,C12PE4S,C12PE8S和C12PE12S分别在质量分数4%~7%,6%~8.5%和10%~13%NaCl溶液中产生超低界面张力(10^(-3)mN/m数量级),说明EO数增加,达到最低界面张力所需盐度增加。C12PE8S和C12PE12S分别在质量分数0.1%~4.0%和0.3%~5.0%NaCl溶液形成中相乳液,表面活性剂EO数增加,形成中相乳液的盐浓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磺酸钠 溶解性 起泡性 表/界面性质 乳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β-CD降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对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紫外光谱的影响
3
作者 姜怡 石东坡 +3 位作者 吴浩 李赓 朱生华 王齐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30,共6页
在SLDED(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与AEO-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复合水溶液中,AEO-7可对紫外光谱法检测SLDED产生明显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当复合水溶液中AEO-7的浓度为1.000 mmol/L时,0.200 mmol/L SLDED的吸光度由1.527降为1.409。同时,... 在SLDED(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与AEO-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复合水溶液中,AEO-7可对紫外光谱法检测SLDED产生明显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当复合水溶液中AEO-7的浓度为1.000 mmol/L时,0.200 mmol/L SLDED的吸光度由1.527降为1.409。同时,AEO-7还会降低SLDED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_(cmc)),当AEO-7的浓度分别为0.400、1.000 mmol/L时,SLDED的c_(cmc)由纯水中的0.320 mmol/L分别降低至0.317、0.289 mmol/L。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HP-β-CD(羟丙基-β-环糊精)能有效消除AEO-7对SLDED检测结果的干扰作用,在复配体系中按n(SLDED)∶n(HP-β-CD)=1∶2加入HP-β-CD后,复配体系中SLDED的检测准确度明显提高。综合红外光谱表征与核磁共振氢谱表征的结果,可推测出SLDED分子进入HP-β-CD分子空腔,并形成n(SLDED)∶n(HP-β-CD)为1∶2的包结物,是HP-β-CD消除AEO-7对SLDED的干扰以及阻断SLDED分子形成胶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复配体系 羟丙基-Β-环糊精 紫外光谱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合成 被引量:9
4
作者 魏文珑 白亚东 +2 位作者 李奠础 李瑞丰 王志忠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用二苯醚、十六醇和发烟硫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为:n(十六醇)∶n(二苯醚)为1.00∶1.50,70℃下烷基化6 h,得到产率为96.7%的单烷基化产物;n(十六烷基二苯醚)∶n(发烟硫酸)为1.0∶2.6,35℃下磺... 用二苯醚、十六醇和发烟硫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为:n(十六醇)∶n(二苯醚)为1.00∶1.50,70℃下烷基化6 h,得到产率为96.7%的单烷基化产物;n(十六烷基二苯醚)∶n(发烟硫酸)为1.0∶2.6,35℃下磺化2 h,中和后得到产率为40.0%的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并对所得产品进行分析测试,确定为目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 高效液相色谱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永民 牛金平 李秋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64-968,共5页
对合成的不同碳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AnESO,EO=3,n=14,16,18)的应用性能及与重烷基苯磺酸钠(HABS)的复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AnESO的γcmc分别为36.16mN·m^-1,35.47mN·m^-1和34.85mN·m^-1,A14... 对合成的不同碳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AnESO,EO=3,n=14,16,18)的应用性能及与重烷基苯磺酸钠(HABS)的复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AnESO的γcmc分别为36.16mN·m^-1,35.47mN·m^-1和34.85mN·m^-1,A14ESO发泡性较好,A18ESO稳泡性较强,耐钙稳定性分别达到了8700mg/L,9500mg/L和10000mg/L,耐盐性为A18ESO〉A16ESO〉A14ESO;(2)A。ESO与HABS复配可以改善HABS的耐盐性,A。ESO/HABS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在ω(AnESO):ω(HABS)约为3:7时最低,达到了3.9×10^-1mN·m^-1,1.4×10^-2mN·m^-1和4.3×10^-3mN·m^-1,A18ESO/HABS体系油水界面张力在NaCI含量为0~15000mg·L^-1下均达到10^-3mN·m^-1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 烷基磺酸钠 界面张力 耐盐性 应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烯基磺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 被引量:10
6
作者 薛铁中 杜志平 +2 位作者 刘晓英 王万绪 李国晋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2-146,共5页
利用Ross-Miles法、电导率法和光学法等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α-烯基磺酸钠(AO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不同摩尔比复配溶液的泡沫性能。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的总浓度为cT=7.8×10-3mol/L时,AOS/CTAB不... 利用Ross-Miles法、电导率法和光学法等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α-烯基磺酸钠(AO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不同摩尔比复配溶液的泡沫性能。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的总浓度为cT=7.8×10-3mol/L时,AOS/CTAB不同摩尔比复配溶液的发泡性能与AOS溶液基本相当,但AOS/CTAB复配能较明显地提高体系的泡沫稳定性;不同摩尔比复配溶液的泡沫稳定性顺序为:AOS/CTAB 5∶1>AOS/CTAB 10∶1>AOS/CTAB15∶1>AOS/CTAB 20∶1>A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烯基磺酸钠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复配体系 发泡性 稳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溶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锗 被引量:6
7
作者 董顺福 王桂贤 +1 位作者 华瑞年 朱志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4-155,共2页
用苯基荧光酮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溶吸光光度法测定酸性水相中微量锗。选择 50 5nm为工作波长 ,并对表面活性剂用量、显色时间、显色剂用量和酸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解了固体样品消化后易... 用苯基荧光酮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溶吸光光度法测定酸性水相中微量锗。选择 50 5nm为工作波长 ,并对表面活性剂用量、显色时间、显色剂用量和酸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解了固体样品消化后易出现的红色絮状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苯基荧光酮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十二烷基磺酸钠 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表面化学性质及胶团化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许虎君 吕春绪 梁金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40-1243,共4页
用滴体积法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系统地研究了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16-MADS)在不同温度(298.0~318.0K)和不同NaCl浓度(0~0.50mol·L-1)下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使C16-MADS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略有增大,表面极限吸附... 用滴体积法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系统地研究了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16-MADS)在不同温度(298.0~318.0K)和不同NaCl浓度(0~0.50mol·L-1)下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使C16-MADS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略有增大,表面极限吸附量(Γ∞)降低.cmc随NaCl浓度的增大从1.45×10-4mol·L-1降至4.10×10-5mol·L-1,但最低表面张力("cmc)基本不受影响.在298.0K与303.0K时,NaCl浓度的增大,Γ∞增大;在308.0、313.0与318.0K时,NaCl浓度的增大,出现了Γ∞从2.27μmol·m-2降低至1.41μmol·m-2的“反常”现象.胶团形成自由能("Gm0)随温度和NaCl浓度增加负值增大(-63.98~-76.20kJ·mol-1),胶团的形成主要是熵驱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 表面张力 临界胶团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中微量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分批泡沫分离行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邓华陵 胡之德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5,共8页
考察了关键独立变数对氯代十六烷基吡啶 (CPC)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分批泡沫分离行为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泡沫分离条件 ,对水样中微量 CPC和 SDBS及它们的缔合物进行了分离富集 ,并对短柱中小体积样品和长柱中大体积样品的分离效果... 考察了关键独立变数对氯代十六烷基吡啶 (CPC)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分批泡沫分离行为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泡沫分离条件 ,对水样中微量 CPC和 SDBS及它们的缔合物进行了分离富集 ,并对短柱中小体积样品和长柱中大体积样品的分离效果进行了比较和评价 ,可供工业处理污水和回收微量物质参考 .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临界起泡浓度和泡沫分离有效浓度范围的概念 .对 CPC和 SDBS的泡沫分离行为、可浮性及泡沫分离有效浓度范围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液 氯代十六烷基吡啶 十二烷基磺酸钠 分批泡沫分离行为 泡沫分离法 浮选分离法 临界起泡浓度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烷基邻二甲苯磺酸钠油/水界面聚集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玉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74-178,共5页
利用量子化学软件GAMESS(US)对十六烷基邻二甲苯磺酸钠的分子结构进行了量子化学优化,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十六烷基邻二甲苯磺酸钠在油/水界面的聚集行为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磺酸基中氧原子与水分子中氢原子间存在较强氢... 利用量子化学软件GAMESS(US)对十六烷基邻二甲苯磺酸钠的分子结构进行了量子化学优化,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十六烷基邻二甲苯磺酸钠在油/水界面的聚集行为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磺酸基中氧原子与水分子中氢原子间存在较强氢键作用形成第一水层和第二水层,反离子Na+分布于第一水层和第二水层,表面活性剂分子数量增加不会影响磺酸基与水分子形成的氢键分布,十六烷基邻二甲苯磺酸钠对癸烷分子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表明其具有较强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邻二甲苯磺酸钠 油水界面 分子动力学模拟 聚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基酚醚磺酸钠及其与重烷基苯磺酸钠复配物的耐盐性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永民 牛金平 李秋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5,共4页
以正癸烷为油相,考察了EO加合数n=4,6,8的3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NPSO-n及其与重烷基苯磺酸钠HABS复配物的微乳相图,测定了各体系的最佳盐含量、最佳中相微乳体积及乳化度。3种NPSO-n耐一价和二价无机盐性能优异,对于NaCl,最佳盐含... 以正癸烷为油相,考察了EO加合数n=4,6,8的3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NPSO-n及其与重烷基苯磺酸钠HABS复配物的微乳相图,测定了各体系的最佳盐含量、最佳中相微乳体积及乳化度。3种NPSO-n耐一价和二价无机盐性能优异,对于NaCl,最佳盐含量分别为65.49、101.18、108.84g/L,对于CaCl2,最佳盐含量均≥126.04 g/L。HABS的耐盐(NaCl)性差,加入NPSO-n可改善HABS的耐盐性。用模拟油田采出水配制、含(NPSO-n+HABS)1.0 g/L、加有6.0 g/L Na2CO3的水溶液,与大庆原油间45℃时的界面张力,在NPSO-n与HABS质量比为3∶7时有最低值,在n=6时达10-3mN/m数量级,n=4或8时仅达10-2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 烷基磺酸钠 混合表面活性剂 耐盐钙性 微乳液 相图 界面张力 大庆原油 驱油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聚合琥珀酸双酯磺酸钠乳化合成聚丙烯酸酯纳米乳液 被引量:3
12
作者 姚志钢 喻希 +1 位作者 胡艾希 陈学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7-150,154,共5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在可聚合乳化剂十六烷基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Ⅰ)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Ⅱ)存在下,合成了聚丙烯酸酯纳米乳液,探讨了可聚合乳化剂种类及用量、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聚合时间对丙...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在可聚合乳化剂十六烷基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Ⅰ)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Ⅱ)存在下,合成了聚丙烯酸酯纳米乳液,探讨了可聚合乳化剂种类及用量、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聚合时间对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及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TEM和DSC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可聚合乳化剂参与了与丙烯酸酯的共聚反应,所得聚合物乳胶膜的玻璃化温度为23.5℃;与传统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相比,可聚合乳化剂可提高乳胶膜的耐水性;当m(Ⅰ)∶m(Ⅱ)=1∶2,乳化剂质量分数2%,聚合温度85℃,引发剂质量分数0.5%,聚合时间2 h时,所得乳液的固体分质量分数为32.70%,平均粒径72.3 nm,分布指数0.143,吸水率4.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聚合乳化剂 十六烷基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 纳米乳液 丙烯酸酯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芳基烷基磺酸盐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华 廖凌之 +2 位作者 牛瑞霞 任伟东 王敬玲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42-1746,共5页
以α-C16H32,SO3和二甲苯为原料,经磺化、烷基化和中和反应合成了二甲苯基十六烷基磺酸钠。采用红外和质谱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产品的表/界面活性和泡沫性能进行了评价。红外、质谱等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二甲苯基十六烷... 以α-C16H32,SO3和二甲苯为原料,经磺化、烷基化和中和反应合成了二甲苯基十六烷基磺酸钠。采用红外和质谱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产品的表/界面活性和泡沫性能进行了评价。红外、质谱等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二甲苯基十六烷基磺酸钠。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06mol/L;所配制的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与大庆采油四厂原油的界面张力最低可达3×10-5m N/m;90天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由二甲苯基十六烷基磺酸钠配制的弱碱三元体系具有良好的界面张力稳定性;其在矿化度为150mg/L的硬水中的起泡性和稳泡性均优于蒸馏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 二甲苯基十六烷基磺酸钠 合成 界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果红-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光度法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5
14
作者 秦宗会 胡武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79-882,共4页
In buffer solution of NaAc-HCl,when congo red(CGR) is mixed with the solution of cetylpyridinium bromide(CPB) after anion surfactant(AS) is added,the colour of the soluotion become deeper,and the max absorbtion wavele... In buffer solution of NaAc-HCl,when congo red(CGR) is mixed with the solution of cetylpyridinium bromide(CPB) after anion surfactant(AS) is added,the colour of the soluotion become deeper,and the max absorbtion wavelength is at 570 nm.At this wavelength,the absorbence enhancement is proportional to concentration of anion surfactant(AS).Based on it,a photometry method determining for anion surfactant was established.In the max absorbtion wavelength,anion surfactant(AS),namely,sodium lauryl sulfonate(SLS)and 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in the 0~2.4×10-4 mol/L and 0~2.7×10-4 mol/L range obey Beer(s Law,and the apparent molar absorptivity(ε) of 1.28×104 L/(mol.cm) and 1.19×104 L/(mol.cm),the detection limit of 1.43×10-6 mol/L and 1.08×10-6 mol/L are obtained respectively.The proposed method has good sensitivity and better anti-jamming ability and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anionic surfactant(AS) in water sample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刚果红 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十二烷基酸钠 十二烷基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基曙红-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5
15
作者 秦宗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5-348,共4页
在弱酸性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将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与乙基曙红(EE)染料溶液混合,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溶液颜色加深,最大吸收波长都在516nm处,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与溶液的增色程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在最大吸收波长... 在弱酸性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将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与乙基曙红(EE)染料溶液混合,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溶液颜色加深,最大吸收波长都在516nm处,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与溶液的增色程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在最大吸收波长处,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浓度分别在0-2.05×10^-5mol/L、0-2.08×10^-5mol/L、0-2.04×10^-5mol/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38×10^4、2.82×10^4和2.98×10^4L/(mol.cm),检出限分别为8.42×10^-7、4.56×10^-7和7.95×10^-7mol/L。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用于不同水样中AS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乙基曙红 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十二烷基磺酸钠 十二烷基酸钠 十二烷基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基于溴甲酚紫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混合溶液间增色反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宗会 沈光明 胡武洪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74-877,共4页
试验发现:在pH 6.4的磷酸盐缓冲介质中,含有溴甲酚紫及溴化十六烷基吡啶的混合溶液在586nm波长处的吸收强度因加入某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磺酸钠SLS或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而增加,并其增强程度与所加入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 试验发现:在pH 6.4的磷酸盐缓冲介质中,含有溴甲酚紫及溴化十六烷基吡啶的混合溶液在586nm波长处的吸收强度因加入某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磺酸钠SLS或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而增加,并其增强程度与所加入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经测定,SLS的线性范围在2.13×10^(-5)mol·L^(-1)以内,SDS的线性范围在2.15×10^(-5)mol·L^(-1)以内。两者的检出限(3S)依次为4.92×10^(-7),8.54×10^(-7)mol·L^(-1),两反应的摩尔吸光率依次为2.94×10~4,1.58×10~4L·mol^(-1)·cm^(-1)。将此方法应用于一些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SLS表示)的测定,测得其回收率在98.8%~101.9%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溴甲酚紫 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十二烷基磺酸钠 十二烷基酸钠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贝特醇十六烷基醚羟丙基季铵盐及其复配体系在石英表面吸附的研究
17
作者 李向良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5-329,共5页
利用座滴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居贝特醇十六烷基醚羟丙基季铵盐(C16GPC)溶液在石英表面上的润湿性能,并考察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riton X-100)及不同类型电解质对其接触角的影响趋势。研究发现,C16GPC在石英表面通... 利用座滴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居贝特醇十六烷基醚羟丙基季铵盐(C16GPC)溶液在石英表面上的润湿性能,并考察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riton X-100)及不同类型电解质对其接触角的影响趋势。研究发现,C16GPC在石英表面通过静电作用形成定向排列的单分子层,而后在cmc附近形成双层结构,接触角随浓度变化的趋势存在一个极大值;Triton X-100与C16GPC在界面上混合吸附,进一步降低表面张力,且影响固/液界面膜排列的规整性,从而造成接触角明显降低;电解质促进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的吸附,同时抑制其在固/液界面的吸附,共同导致接触角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贝特醇十六烷基醚羟丙基季铵盐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吸附 接触角 石英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钠和磷酸钠对CTAB-AS-H_2O复配体系相行为的影响
18
作者 郝力生 南延青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69,共4页
研究了在318.15 K下硫酸钠和磷酸钠对CTAB-AS-H2O复配体系在稀溶液区相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水溶液中或在0.10 mol.kg-1钠盐水溶液中,CTAB-AS复配体系均可形成两个双水相区.钠盐的加入使得双水相区及非均相区的面积增大,双水相区向其... 研究了在318.15 K下硫酸钠和磷酸钠对CTAB-AS-H2O复配体系在稀溶液区相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水溶液中或在0.10 mol.kg-1钠盐水溶液中,CTAB-AS复配体系均可形成两个双水相区.钠盐的加入使得双水相区及非均相区的面积增大,双水相区向其邻近的各向同性溶液的单相区方向迁移,相区面积增大幅度及双水相区迁移幅度与盐的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盐效应 钠盐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二烷基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驱油聚合物界面剪切流变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曹绪龙 李静 +4 位作者 杨勇 张继超 张磊 张路 赵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8-916,共9页
利用双锥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油田现场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M)和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HMPAM)溶液的界面剪切流变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MPAM分子通过疏水作用形成界面网络结... 利用双锥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油田现场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M)和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HMPAM)溶液的界面剪切流变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MPAM分子通过疏水作用形成界面网络结构,界面剪切复合模量明显高于PHPAM.SDBS和CTAB通过疏水相互作用与HMPAM分子中的疏水嵌段形成聚集体,破坏界面网络结构,剪切模量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明显降低.同时,界面膜从粘性膜向弹性膜转变.低SDBS浓度时,少量SDBS分子与PHPAM形成混合吸附膜,界面膜强度略有升高;SDBS浓度较高时,界面层中PHPAM分子被顶替,吸附膜强度开始减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中和PHPAM分子的负电性,造成聚合物链的部分卷曲,从而降低界面膜强度.弛豫实验结果证实了表面活性剂破坏HMPAM网络结构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 十二烷基磺酸钠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界面剪切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复合驱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11
20
作者 任强 王振宇 孙玉海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3-48,共6页
用介观模拟方法对二元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的分布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均分布在油水的界面,单独使用时对界面张力的降低均有一个极值,但两者协同作用时呈互补的状态,使油水界面处表面... 用介观模拟方法对二元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的分布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均分布在油水的界面,单独使用时对界面张力的降低均有一个极值,但两者协同作用时呈互补的状态,使油水界面处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分布密度增大,更多地占据油水界面层,从而能够更多地降低界面张力;聚丙烯酰胺不能降低界面张力,但自身能够通过分子链的缠结向四周延伸,形成一个空间网状结构,将周围的油滴连结起来,使油分子更容易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磺酸钠 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 聚丙烯酰胺 油水界面 介观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