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烷基苄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陆颖 刘雪锋 方云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9-83,共5页
以十二烷基苯为原料,经氯甲基化、水解及环氧乙基化等步骤得到平均乙氧基(EO)数为9.5的十二烷基苄醇聚氧乙烯醚(LBAEOn)。分别用FTIR和1HNMR表征了产物LBAEOn的结构特征,并用ESI-MS确定了LBAEOn中的EO分布。以表面张力法测得在25℃时LBA... 以十二烷基苯为原料,经氯甲基化、水解及环氧乙基化等步骤得到平均乙氧基(EO)数为9.5的十二烷基苄醇聚氧乙烯醚(LBAEOn)。分别用FTIR和1HNMR表征了产物LBAEOn的结构特征,并用ESI-MS确定了LBAEOn中的EO分布。以表面张力法测得在25℃时LBAEOn的cmc和γcmc分别为1.83×10-6mol.L-1和39.0 mN.m-1;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10)相比较,除钙皂分散性能大致相当以外,LBAEOn的表面活性较好、发泡力较低、对正辛醇的增溶能力较强和对帆布的润湿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苄醇聚氧乙烯醚 合成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及其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祝仰文 张磊 +3 位作者 王晓春 张路 赵濉 俞稼镛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93-397,共5页
采用气流法研究了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C_(12)E_3C)水溶液的泡沫性能,并考察了不同添加剂(氯化钠、聚合物、脂肪醇、烷醇酰胺)对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质的加入显著降低了泡沫的稳定性,泡沫半衰期从85 min降低至45 min,... 采用气流法研究了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C_(12)E_3C)水溶液的泡沫性能,并考察了不同添加剂(氯化钠、聚合物、脂肪醇、烷醇酰胺)对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质的加入显著降低了泡沫的稳定性,泡沫半衰期从85 min降低至45 min,而起泡能力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聚合物的加入降低了起泡能力,但明显增加泡沫稳定性;短链醇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溶液的起泡能力及泡沫稳定性,泡沫体积从218 mL最高可增至240 mL,泡沫半衰期从85 min最高可增至108 min;而不同链长的长链醇对泡沫性能影响效果不同;烷醇酰胺的加入则可以增加泡沫稳定性,但对起泡能力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羧酸钠 泡沫性能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醇聚氧乙烯醚与烷基苯磺酸钠混合水溶液的协同效应
3
作者 夏纪鼎 胡征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2期151-155,共5页
本文以十二醇聚氧乙烯醚(C_(12)E)与烷基苯磺酸钠(LAS)二元混合溶液为对象,研究乙氧基分布的十二醇聚氧乙烯醚(-F)对混合水溶液性能的影响,从理论上探讨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及两者间的关系。
关键词 十二聚氧乙烯醚 混合水溶液 烷基苯磺酸钠 二元混合溶液 协同效应 乙氧基 变化的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胶质气体泡沫的稳定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燕永利 何飞 +2 位作者 张家明 屈撑囤 张宁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44-2048,共5页
用单一的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C12EOn)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了稳定的胶质气体泡沫(CGA).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流变仪对其表面活性剂溶液相态和泡沫体系的微观结构及流变行为进行研究,以探索CGA的稳定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分别由C12EO3和C12... 用单一的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C12EOn)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了稳定的胶质气体泡沫(CGA).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流变仪对其表面活性剂溶液相态和泡沫体系的微观结构及流变行为进行研究,以探索CGA的稳定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分别由C12EO3和C12EO5制备的CGA分散体系中均存在层状液晶相,层状液晶吸附在气泡的界面上.CGA稳定性可达20 h以上,没有明显的相分离发生.而分别由C12EO7和C12EO9制备的CGA呈现由胶束组成的连续相,不存在液晶相结构,因而其稳定性较差,仅能维持数分钟.实验结果表明,层状液晶相结构可以显著提高CGA的稳定性.其稳定作用的机理是通过影响泡沫排液过程,增强Gibbs-Marangoni效应,从而提高气泡液膜强度和减缓气相扩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气体泡沫 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 稳定性 层状液晶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BS-9在稠油乳化降黏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一鸣 吴晓静 +3 位作者 沈梦霞 亓东浩 徐冠球 包木太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3,25,共4页
BS-9为聚氧乙烯(20)鲸蜡醇醚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及助剂的混合物,由表面张力曲线测得蒸馏水溶液25℃下临界胶束浓度为7×10-5mol/L。黏度(50℃)24.1Pa.s的胜利陈庄特稠油与0.1%的BS-9蒸馏水溶液以体积比8∶2、7∶3、6∶4、5∶5混合形... BS-9为聚氧乙烯(20)鲸蜡醇醚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及助剂的混合物,由表面张力曲线测得蒸馏水溶液25℃下临界胶束浓度为7×10-5mol/L。黏度(50℃)24.1Pa.s的胜利陈庄特稠油与0.1%的BS-9蒸馏水溶液以体积比8∶2、7∶3、6∶4、5∶5混合形成的乳状液,其黏度比稠油降低73.03%、87.55%、89.13%、80.17%,静置1小时后(50℃)脱水率为82%、96%、88%、98%;当BS-9质量分数增至0.15%,油水体积比为7∶3和6∶4时,稠油乳化降黏率大幅增至96.31%和98.22%,静置1小时脱水率则有所减小(73%和60%),用含Ca2+、Mg2+各0.2g/L、矿化度10g/L的矿化水配制的0.1%BS-9溶液,在油水体积比为8∶2、7∶3、6∶4、5∶5时对稠油的乳化降黏率与0.1%BS-9蒸馏水溶基本相同;BS-9在矿化水溶液中的质量分数增至0.15%时,除油水体积比8∶2时对稠油的乳化降黏率有所增大外,乳化降黏效果并无改善。BS-9溶液逐步加热至90℃未见浑浊。BS-9可用于高矿化度、高钙镁条件下稠油的乳化降黏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表面活性剂 鲸蜡聚氧乙烯醚 十二烷基硫酸钠 特稠油 乳化降粘 乳状液 黏度 稳定性 胜利陈庄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环境中2株典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降解菌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海君 颜丙花 +1 位作者 范美蓉 罗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7-621,共5页
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菌株B35和T100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和TX-100)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的部分微生物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抑制了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且TX-100的毒害作用强于Brij35.另外,菌... 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菌株B35和T100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和TX-100)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的部分微生物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抑制了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且TX-100的毒害作用强于Brij35.另外,菌株B35和T100对土壤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和TX-100有强降解作用,经菌株B35处理后,茶园土和菜园土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的降解率分别为67.26%-72.55%和67.86%-82.55%;经菌株T100处理后,茶园土和菜园土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的降解率分别为66.02%-70.04%和72.02%-72.27%.微生物活度与有机质含量和毒性物质密切相关.立即接种降解菌的降解作用弱于缓后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23)(Brij35) 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0) 菌株B35 菌株T100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氧化煤吸附及浮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马壮 栗褒 +1 位作者 郭建英 刘生玉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43,共6页
为提高细粒氧化煤表面疏水性,改善浮选效果,选取了三种含有不同疏水尾链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_(12)EO_(15),AC-1215,NPEO_(15),考查了初始质量浓度和吸附时间对三种表面活性剂在氧化煤表面吸附量的影响,结合FTIR和浮选实验,对比了三者... 为提高细粒氧化煤表面疏水性,改善浮选效果,选取了三种含有不同疏水尾链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_(12)EO_(15),AC-1215,NPEO_(15),考查了初始质量浓度和吸附时间对三种表面活性剂在氧化煤表面吸附量的影响,结合FTIR和浮选实验,对比了三者在氧化煤表面的吸附差异.结果表明,疏水尾链结构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氧化煤表面的吸附效果有重要影响.在实验质量浓度范围内,随着三种溶剂质量浓度增大,氧化煤对溶剂的吸附量及精煤产率均提高;C_(12)EO_(15)可以显著增强氧化煤表面疏水性,浮选精煤产率由49.39%升至84.83%;NPEO_(15)次之,精煤产率最高可达81.14%;AC-1215的吸附效果一般,精煤产率最高可达58.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煤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浮选 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 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