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沸腾状态下十二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微波合成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郑成 毛桃嫣 +2 位作者 卫云路 张新强 尹丹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5,共5页
通常,人们利用微波进行化学合成,如果反应温度控制在低于溶剂的沸点温度,反应体系一旦达到所设定温度,自动控温系统就会自动切断加热电源,停止加热。对于微波反应来说,也就停止了微波的连续作用,而系统仅仅是保持在恒温状态。如果系统... 通常,人们利用微波进行化学合成,如果反应温度控制在低于溶剂的沸点温度,反应体系一旦达到所设定温度,自动控温系统就会自动切断加热电源,停止加热。对于微波反应来说,也就停止了微波的连续作用,而系统仅仅是保持在恒温状态。如果系统的保温效果很好的话,微波的作用可能就比较少,而仅仅是热效应对化学反应作用,没有体现出微波的持续作用。该研究选择特定的溶剂体系,采用在溶剂沸点温度下进行微波有机合成反应,以保证微波始终持续作用。结合题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探讨了微波合成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分析了微波作用原理。分别在微波作用以及传统加热两种方式下,考察了十二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合成动力学,获得了两种方式下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微波的作用没有改变反应级数,两种情况下都是一级反应。微波作用下的活化能为ΔH=33.59 kJ/mol;而传统加热的活化能为ΔH=55.83 kJ/mol。该文提出以单位时间单位容积内、微波作用下反应物的变化量减去相同温度条件下传统加热时的变化量,作为微波对反应速率的贡献量Δ(-rA)的概念。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条件下,反应时间越短,即反应物浓度越高,微波对反应速率的贡献量Δ(-rA)就越大;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越低,微波对反应速率的贡献量Δ(-rA)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腾条件的微波合成 反应动力学 十二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 活化能 微波特殊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的应用性能测定 被引量:12
2
作者 郑成 毛桃嫣 +1 位作者 陈燕饶 孙保兴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29,146,共4页
测定了十二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的应用性能。其CMC值为1.67×10-4mol/L,表面张力为24.2N/m,Krafft点小于0℃。其增溶性能、再润湿力很好,有较好的乳化性能、发泡力和柔软性能,以及其对织物白度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十二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 季铵盐 应用性能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的制备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宝财 董建军 +1 位作者 张维成 韩佳真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2-62,共1页
苯酚与二溴乙烷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得 β-溴乙基苯基醚 ,该化合物与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反应制得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通过性质试验及红外光谱分析初步验证了产品的结构。
关键词 十二烷基 甲基苯乙 溴化铵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改性蒙脱土及其对农药啶虫脒的吸附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永利 李嘉诚 +3 位作者 冯玉红 颜慧琼 向飞 陈秀琼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23-327,共5页
为了提高钠基蒙脱土(Na-MMT)对有机农药的负载性能,利用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阳离子交换改性Na-MMT,采用超声-高速剪切法促进DDAB的插层反应。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 为了提高钠基蒙脱土(Na-MMT)对有机农药的负载性能,利用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阳离子交换改性Na-MMT,采用超声-高速剪切法促进DDAB的插层反应。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透射电镜(TEM)以及拉曼光谱仪(Raman)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DAB已成功插层到蒙脱土片层间,使其层间距显著增大。农药吸附试验表明,改性后的蒙脱土对啶虫脒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甲基溴化铵 蒙脱土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研究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秋兰 倪永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模拟pH=7.4的人体生理条件,用荧光光谱法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研究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为增加实验数据的信息量,本实验采用顺序不同的两种滴加方式得到扩展的荧... 模拟pH=7.4的人体生理条件,用荧光光谱法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研究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为增加实验数据的信息量,本实验采用顺序不同的两种滴加方式得到扩展的荧光光谱数据矩阵;进而采用渐进因子分析法(EFA)得到作用体系中各组分浓度变化曲线的初值,再应用MCR-ALS对该扩展荧光光谱矩阵进行迭代计算,较好地分辨出动态作用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变化趋势图,并由此曲线推断出CTAB与BSA的表观结合常数和结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甲基溴化铵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乙基二甲基烷基溴化铵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6
作者 刘艳梅 乌永兵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B12期73-75,共3页
以溴代烷和二甲基羟乙基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HDAB),对产品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HDAB系列产品有很强的活性,并且随着亲油基碳链的增长,活性增强。HDAB-12分别与DTAB、SDS复配,当物质的量的比分别为1:1... 以溴代烷和二甲基羟乙基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HDAB),对产品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HDAB系列产品有很强的活性,并且随着亲油基碳链的增长,活性增强。HDAB-12分别与DTAB、SDS复配,当物质的量的比分别为1:1和1:9时,复配产物有更好的活性。HDAB系列产品有很好的起泡性,并且也有很强的稳定性,随着亲油基碳链的增长,起泡性增强,泡沫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化 表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 合成 复配 羟乙甲基烷基溴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在织物上的性能研究
7
作者 郑彩云 高日成 +4 位作者 毛桃嫣 黄颖红 陈瑞兰 赵朝晖 郑成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27,共3页
研究了十四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作为衣物抗菌整理剂在棉布和无纺布中的抗菌、防霉和柔软性能。以不同质量浓度季铵盐处理过的棉布和无纺布做抗菌、防霉实验,得出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质量浓度为1 000 mg/L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 研究了十四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作为衣物抗菌整理剂在棉布和无纺布中的抗菌、防霉和柔软性能。以不同质量浓度季铵盐处理过的棉布和无纺布做抗菌、防霉实验,得出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质量浓度为1 000 mg/L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显著,对黑曲霉、绳状青霉和球毛壳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对不同质量分数季铵盐处理过的棉布的柔软性能测试,表明质量分数为0.25%时柔软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十四烷基甲基羟乙溴化铵 抗菌 防霉 柔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羟基-3-(二甲基十二烷基铵)丙磺酸钠合成和性能测试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正惠 王振国 谢文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共2页
2 -羟基 -3 -(二甲基十二烷基铵 )丙磺酸钠 (Ⅰ )是由二甲基十二烷基胺 (Ⅱ )与 2 -羟基 -3 -氯丙磺酸钠(Ⅲ )合成。反应最佳条件 :温度 90℃ ,时间 4h ,溶剂丙三醇 ,化合物 (Ⅱ )转化率达 90 %。实验结果表明 ,化合物 (Ⅰ )具有比甜菜... 2 -羟基 -3 -(二甲基十二烷基铵 )丙磺酸钠 (Ⅰ )是由二甲基十二烷基胺 (Ⅱ )与 2 -羟基 -3 -氯丙磺酸钠(Ⅲ )合成。反应最佳条件 :温度 90℃ ,时间 4h ,溶剂丙三醇 ,化合物 (Ⅱ )转化率达 90 %。实验结果表明 ,化合物 (Ⅰ )具有比甜菜碱BS -12更优良的润湿力、泡沫力和泡沫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剂 甜菜碳 润湿剂 钙皂分散力 合成 2-羟-3-(甲基十二烷基铵)丙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相转移催化合成N,N-二乙基苯胺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田庆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04-306,共3页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相转移催化合成N,N-二乙基苯胺的研究田庆伟(大连铁道学院应用化学系大连116028)关键词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相转移催化N,N-二乙基苯胺中图分类号0625.631N,N-二乙基苯胺是制备染料、...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相转移催化合成N,N-二乙基苯胺的研究田庆伟(大连铁道学院应用化学系大连116028)关键词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相转移催化N,N-二乙基苯胺中图分类号0625.631N,N-二乙基苯胺是制备染料、药物和彩色显影剂的重要中间体,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 甲基 溴化铵 相转移催化 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烷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与NH_4SCN缓蚀协同效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向云刚 崔益顺 谯康全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5-110,共6页
目的研究十六烷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CDAB)与NH4SCN在硫酸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协同效应,并探讨其缓蚀机理和性能,以期为工业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数据。方法运用失重法研究CDAB质量浓度与缓蚀率的关系,通过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和交流... 目的研究十六烷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CDAB)与NH4SCN在硫酸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协同效应,并探讨其缓蚀机理和性能,以期为工业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数据。方法运用失重法研究CDAB质量浓度与缓蚀率的关系,通过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分析CDAB与NH4SCN复配后的缓蚀率和缓蚀机理。结果仅添加CDAB时,缓蚀率随着CDAB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大,但缓蚀性能并不显著,当质量浓度为10 mg/L时缓蚀率仅为85.07%;当CDAB与30 mg/L的NH4SCN复配后,缓蚀率显著提高到96.73%,能有效抑制Q235钢在0.5 mol/L硫酸介质中的腐蚀。极化试验结果显示,该复配缓蚀剂是一种以控制阳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缓蚀率随CDAB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大,与交流阻抗法、失重法试验结果相一致。复配缓蚀剂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服从Langmiu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吉布斯自由能ΔG0=-48.33 k J/mol,为自发吸附。结论 CDAB与NH4SCN在0.5 mol/L硫酸介质中具有优异缓蚀协同效应,能有效抑制腐蚀介质对Q235钢在的腐蚀,复配缓蚀剂具有较高的缓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235钢 十六烷基甲基溴化铵 NH4SCN 协同效应 缓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十八烷基二羟乙基溴化铵的微波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燕饶 毛桃嫣 郑成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26-234,共9页
以十八烷基二乙醇胺和溴代十八烷通过微波合成技术制备了双十八烷基二羟基溴化铵季铵盐(DODAB)。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物浓度为2.17mol·L^-1、反应时间为158.61min、微波功率为626.06W,在此条件下转化率的预测值为93.71%。... 以十八烷基二乙醇胺和溴代十八烷通过微波合成技术制备了双十八烷基二羟基溴化铵季铵盐(DODAB)。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物浓度为2.17mol·L^-1、反应时间为158.61min、微波功率为626.06W,在此条件下转化率的预测值为93.71%。产品由IR和1HNMR进行表征。测定产品的表面活性为:CMC=0.501g·L^-1,表面张力为30.27mN·m^-1,优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1821。测定产品应用于织物的柔软性能,结果显示:DODAB的柔软效果与D1821相当,随着处理的次数增多,DODAB处理后的柔软效果虽比D1821稍微弱一些,但其手感上会更为自然,更为舒适。同时,DODAB较D1821有着更好的维持织物白度性能的效果,具有较好的抗黄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合成 表面活性剂 双十八烷基羟乙溴化铵 优化 柔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可逆表面活性剂二茂铁烷基胺的制备及性能
12
作者 田森林 李英杰 宁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39-642,共4页
N,N-二甲基二茂铁基甲胺分别与溴代辛烷、溴代十二烷、溴代十四烷和溴代十六烷反应,合成了4种二茂铁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二茂铁甲基辛烷基溴化铵(Fc8)、N,N-二甲基二茂铁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Fc12)、N,N-二甲基二茂铁甲基十四烷基溴化... N,N-二甲基二茂铁基甲胺分别与溴代辛烷、溴代十二烷、溴代十四烷和溴代十六烷反应,合成了4种二茂铁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二茂铁甲基辛烷基溴化铵(Fc8)、N,N-二甲基二茂铁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Fc12)、N,N-二甲基二茂铁甲基十四烷基溴化铵(Fc14)和N,N-二甲基二茂铁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Fc16)1。HNMR与元素分析结果表明,Fc8、Fc12、Fc14和Fc16的分子结构与理论结构吻合,质量分数96%;分别测定了4种化合物在还原态(I+)和氧化态(I2+)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还原态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5.92、0.67、0.46和0.07 mmol/L,仅为相应的直链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MC值的1/40、1/25、1/5和1/15;而在氧化态时表面活性不明显。通过该化合物在氧化态和还原态的表面张力曲线的对比,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可逆变化能力。因而,可以调节化合物所处的氧化态或还原态,控制其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表面活性剂 N N-甲基茂铁甲基烷基溴化铵 N N-甲基茂铁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 N N-甲基茂铁甲基十四烷基溴化铵 N N-甲基茂铁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酯基结构季铵盐杀菌剂的合成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应燕 郭睿 +1 位作者 窦蓓蕾 高于涵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25-1229,共5页
以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环氧氯丙烷、月桂酸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含酯基季铵盐杀菌剂(2-羟基-3-月桂酰氧基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HFAC)。第一步的最佳合成条件为:n(环氧氯丙烷):n(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1.2、反应温度25... 以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环氧氯丙烷、月桂酸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含酯基季铵盐杀菌剂(2-羟基-3-月桂酰氧基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HFAC)。第一步的最佳合成条件为:n(环氧氯丙烷):n(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1.2、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4h,此时中间体十二烷基-(2,3-环氧丙基)二甲基氯化铵(HYAC)的收率为82.54%。第二步的最佳合成条件为:n(月桂酸):n(HYAC)=1.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 h,此时目标产物HFAC的收率为92.58%。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氢核磁共振和飞行时间质谱对中间体和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将HFAC用于处理造纸污水,当污水中HFAC的质量分数为0.010%、杀菌时间为18 h时,HFAC能达到很好的杀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杀菌剂 十二烷基甲基叔胺 环氧氯丙烷 月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MMT对高密度聚乙烯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俊 方宏 +2 位作者 李杰 李翠勤 邹恩广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3-25,共3页
采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4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钠基蒙脱土(MMT)进行有机化处理,制备了有机MMT(OMMT)。将OMMT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熔融插层制备了HDPE/OMM... 采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4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钠基蒙脱土(MMT)进行有机化处理,制备了有机MMT(OMMT)。将OMMT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熔融插层制备了HDPE/OMM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OMMT的层间距同季铵盐烷基链的关系。结果表明,OMMT的层间距随烷基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OMMT含量的增加,HDPE/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降低,弯曲弹性模量增加,弯曲强度出现极大值,使该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十六烷基甲基氯化铵 十六烷基甲基溴化铵 MMT 纳米复合材料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改性 甲基氯化铵 弯曲弹性模量 HDPE 有机化处理 蒙脱土 断裂伸长率 十二烷基 十八烷基 熔融插层 强度降低 弯曲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与血红蛋白的作用对转移电子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筱玲 郭彦 +1 位作者 田燕妮 赵健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78-1182,共5页
将不同浓度(0.15-10.0mmol·L-1)的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和血红蛋白(Hb)依次修饰到热解石墨电极(PG)上,制备了稳定的Hb-DDAB/PG电极.利用循环伏安和紫外光谱研究了Hb-DDAB/PG电极的性质.由Laviron模型得到的转移电子数表明... 将不同浓度(0.15-10.0mmol·L-1)的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和血红蛋白(Hb)依次修饰到热解石墨电极(PG)上,制备了稳定的Hb-DDAB/PG电极.利用循环伏安和紫外光谱研究了Hb-DDAB/PG电极的性质.由Laviron模型得到的转移电子数表明该电化学反应由双电子过程逐步过渡到单电子过程,进而证明DDAB膜厚的增加导致血红蛋白亚基间作用的减弱和亚铁血红素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十二烷基甲基溴化铵 表面电化学 转移电子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脱模剂一组分的光谱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小燕 何清 +1 位作者 潘明初 邹玲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07-609,共3页
柱层析色谱分离性能优良的新型塑料脱模剂 ,纯化后得一主要未知组分。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研究其结构特征 ,对其盐酸酸化前后红外光谱吸收峰及核磁谱带进行了归属分析并确定结构。结果表明 ,该组分为一表面活性剂N ,N ... 柱层析色谱分离性能优良的新型塑料脱模剂 ,纯化后得一主要未知组分。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研究其结构特征 ,对其盐酸酸化前后红外光谱吸收峰及核磁谱带进行了归属分析并确定结构。结果表明 ,该组分为一表面活性剂N ,N 二羟乙基十二烷基胺。这为新型脱模剂的产品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模剂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波谱 N N-羟乙十二烷基 成型加工 塑料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啉还原开环反应在表面活性剂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岳可芬 周春生 史真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36,共3页
综述了应用咪唑啉还原开环反应合成乙二胺衍生物及数种新型多功能表面活性剂 ,对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作了分析 ,并报道了部分表面活性剂的物化性能。还报道了把咪唑啉还原开环反应用于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N,N,N′,N′,N′-五羟乙基 - N... 综述了应用咪唑啉还原开环反应合成乙二胺衍生物及数种新型多功能表面活性剂 ,对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作了分析 ,并报道了部分表面活性剂的物化性能。还报道了把咪唑啉还原开环反应用于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N,N,N′,N′,N′-五羟乙基 - N-十二烷基乙二胺 (DC- 1 2 )合成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N-羟乙 亚乙三胺 咪唑啉 N N N′ N′ N′-五羟乙-N-十二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球磨改性蒙脱土及其稳定液体石蜡/水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1
18
作者 颜慧琼 陈秀琼 +3 位作者 宋煌旺 李嘉诚 王向辉 林强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97-702,708,共7页
以钠基蒙脱土(Na—MMT)为原料,采用湿法球磨法制备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插层的改性蒙脱土(DDA—MMT),并在超声作用下乳化液体石蜡制得O/W型Picketing乳液。通过XRD、TEM、FT—IR、接触角测量仪和Zeta电位及激光粒度仪... 以钠基蒙脱土(Na—MMT)为原料,采用湿法球磨法制备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插层的改性蒙脱土(DDA—MMT),并在超声作用下乳化液体石蜡制得O/W型Picketing乳液。通过XRD、TEM、FT—IR、接触角测量仪和Zeta电位及激光粒度仪对DDA—MMT进行了表征。考察了DDA—MMT颗粒质量浓度、水相pH和离子强度对Picket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球磨机械力作用下DDAB成功插入Na—MMT的片层间,使Na—MMT的平均粒径、Zeta电位和三相接触角分别由910.7nm,-26.8mV和121.7°变为603.8nm,38.3mV和86.9°。与Na—MMT颗粒相比,DDA—MMT颗粒更容易在油/水界面间聚集而具有更好的乳化稳定性。随着DDA—MMT颗粒质量浓度的增大,Picketing乳液液滴粒径减小,乳液体积分数增大,稳定性增强。当水相pH=6.26—8.36,C(NaCl)=20mmol/L时,由DDA—MMT颗粒乳化制备的Pickering乳液稳定性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十二烷基甲基溴化铵 Pickering乳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下AOT/CTAB混合反胶团体系萃取乳酸钙中蛋白质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恩荣 李定或 +1 位作者 丁一刚 吴元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7-850,共4页
研究了超临界CO2下AOT/CTAB混合反胶团体系萃取乳酸钙中影响产品品质的杂蛋白质。并且分析了萃取压力P、温度T、AOT用量VAOT及AOT/CTAB摩尔混合比nAOT/nCTAB、水量VH2O、pH值等各因素对于该体系中蛋白质的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 研究了超临界CO2下AOT/CTAB混合反胶团体系萃取乳酸钙中影响产品品质的杂蛋白质。并且分析了萃取压力P、温度T、AOT用量VAOT及AOT/CTAB摩尔混合比nAOT/nCTAB、水量VH2O、pH值等各因素对于该体系中蛋白质的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操作条件:P=25MPa,T=45℃,VAOT=0.15mL.(g乳酸钙)-1,nAOT/nCTAB=300:1,VH2O=1.6mL水.(g乳酸钙)-1,pH=4。在此操作条件下,蛋白质的去除率可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反胶团 乳酸钙 蛋白质 (2-乙)丁酸酯磺酸钠(AOT) 十六烷基甲基溴化铵(CT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反相微乳体系萃取茶渣蛋白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阳 代成 +3 位作者 谭梓铭 李璐 李雁 解新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94-203,共10页
使用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AOT)、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分别和吐温80(Tween80)混合制备了三种反相微乳体系,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量、水分含量(W0)、水相pH、萃... 使用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AOT)、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分别和吐温80(Tween80)混合制备了三种反相微乳体系,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量、水分含量(W0)、水相pH、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蛋白质前萃率和KCl浓度、水相pH和萃取温度对蛋白质后萃率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萃取条件。结果表明,Tween80-CTAB微乳体系对茶渣蛋白的提取效果较好,在表面活性剂浓度0.10 mol/L,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量70%,水相pH13.0,W025,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为40 min的最佳条件下,茶渣蛋白的前萃率达到最大值16.17%,其后萃率在KCl浓度为1.2 mol/L,pH7.0,提取温度40℃的最佳条件下可达到94.78%。SDS-PAGE电泳图的结果表明,反相微乳萃取得到的茶渣蛋白分子条带较小,即能够选择性的萃取小分子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 茶渣蛋白 前萃取 后萃取 双(2-乙)磺琥珀酸钠 十六烷基甲基溴化铵 十二烷基硫酸钠 吐温8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