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偶联剂的合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留成 金林锋 +3 位作者 赵建宏 王建设 程相林 宋成盈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94-1297,共4页
以甲基二氯硅烷和1-十二烯为原料,在自制铂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中间体十二烷基甲基二氯硅烷,再经无溶剂气-液相反应法醇解得到十二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对目的产物进行了1HNMR、IR表征。经单因素实验分别确定了硅氢加成和醇解反应的最佳条... 以甲基二氯硅烷和1-十二烯为原料,在自制铂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中间体十二烷基甲基二氯硅烷,再经无溶剂气-液相反应法醇解得到十二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对目的产物进行了1HNMR、IR表征。经单因素实验分别确定了硅氢加成和醇解反应的最佳条件:在1-十二烯进料速度5 mL/min、n(甲基二氯硅烷)∶n(1-十二烯)=1.1∶1、m(铂催化剂)∶m(甲基二氯硅烷)=1.5×10-4∶1、反应温度110℃条件下反应20 min,十二烷基甲基二氯硅烷的收率可达92.5%,β-加成产物的选择性为100%;在中间体进料速度1 mL/min、甲醇蒸气流量1 500 mL/min、反应温度85℃条件下,目的产物十二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经分离提纯后的质量分数为97%,收率可达9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十二烷基甲基 液相反应法 氢加成 醇解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合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钟桂云 陈清 +1 位作者 陶杰 蒋云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7-128,共2页
以三甲氧基氢硅烷和1-十二烯为原料,用铂作催化剂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讨论了影响合成反应的主要因素,确立了最佳的反应条件:最佳启动温度为55℃,十二烯与三甲氧基氢硅烷的摩尔配比为1.1∶1,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100℃,... 以三甲氧基氢硅烷和1-十二烯为原料,用铂作催化剂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讨论了影响合成反应的主要因素,确立了最佳的反应条件:最佳启动温度为55℃,十二烯与三甲氧基氢硅烷的摩尔配比为1.1∶1,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100℃,铂催化剂的用量为三甲氧基氢硅烷的1.5×10-4(以铂计),在此条件下目标产物的产率可达8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加成 甲氧基 1-十二烯烃 十二烷基甲氧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聚磷酸铵及其在丙烯酸酯密封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毕建华 吴京兴 +5 位作者 郝万军 王忠 樊民 陈乐 徐宝罗 符丽莎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162-12169,共8页
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接枝于聚磷酸铵(APP)表面,然后加入水解后的正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TMS)引发共缩合反应,成功制备出改性聚磷酸铵(C-APP)。采用FT-IR、XPS、SEM等方法分别对APP和C-APP进行表征。研究... 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接枝于聚磷酸铵(APP)表面,然后加入水解后的正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TMS)引发共缩合反应,成功制备出改性聚磷酸铵(C-APP)。采用FT-IR、XPS、SEM等方法分别对APP和C-APP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长链烷烃及Si—O—Si结构接枝于APP表面,疏水角由20.0°变为146.9°。以此为基础,将APP和C-APP加入到丙烯酸酯密封胶(AS)当中,制备出一系列阻燃AS复合材料并对其阻燃性能、耐水性、力学性能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表明,C-APP可以进一步提升AS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当加入20%(质量分数)C-APP时,LOI达到26%(体积分数),UL-94等级为V-0级;APP/AS浸水后失重率为17.5%,而C-APP/AS则降低至9.6%;此外,C-APP的加入改善了A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增进了APP与AS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密封胶 聚磷酸铵 离子交换 阻燃 十二烷基甲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氢加成法合成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被引量:5
4
作者 韦正友 余茂宽 +2 位作者 陈少永 张利民 陶兆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8-100,114,共4页
对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CMMS) (合成聚丙烯的助催化剂 )的合成进行了研究。以环己烯和甲基氢二氯硅烷 (DCMS)为原料 ,在硅氧烷铂配合物催化下制得中间体环己基甲基二氯硅烷 (CMCS) ,再与甲醇反应 ,制备终产物CMMS。合成中间体最佳... 对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CMMS) (合成聚丙烯的助催化剂 )的合成进行了研究。以环己烯和甲基氢二氯硅烷 (DCMS)为原料 ,在硅氧烷铂配合物催化下制得中间体环己基甲基二氯硅烷 (CMCS) ,再与甲醇反应 ,制备终产物CMMS。合成中间体最佳工艺条件为 :反应温度 80~ 90℃ ,n(环己烯 )∶n(DCMS) =1 0 0∶1 2 2 ,1mol环己烯用催化剂 0 80mL ,叔丁醇 1 0mL ,反应时间 4h ,收率 87 9%;终产物的合成条件为 :第一阶段反应室温下进行 ,n(甲醇 )∶n(CMCS) =1 2 2∶1 0 0 ;第二阶段反应温度≤ 40℃ ,n(甲醇 )∶n(CMCS) =5 0 0∶1 0 0 ,通过减压及用甲醇作为氯化氢吸收剂 ,分液操作 ,除去反应副产物氯化氢。残留产品中的氯化氢用甲醇钠溶液中和 ,得目标产物CMMS ,收率 73 5 %,w(CMMS) =99 2 5 %(GC)。用IR、GC -MS对CMM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本工艺操作简便 ,原料价廉易得 ,成本较低 ,适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加成法 合成 环己基甲基甲氧基 环己基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的合成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荣泉 李乐庆 +1 位作者 毛玉金 吕守本 《陕西化工》 CSCD 1998年第3期16-17,共2页
报道了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的格氏合成法。本方法简单、反应周期短、产率高,得到纯度达98%的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产品。
关键词 甲基 环己基 甲氧基 CMMS 聚丙烯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氏法合成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 被引量:5
6
作者 池圣贤 金炼铁 姜振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89,93,共3页
以氯苯(PhCl)、镁屑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原料,以四氢呋喃(THF)为溶剂,经格氏法分步反应制备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MePhSi(OMe)2],并用IR、^1H-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各影响因素的考察及优化实验... 以氯苯(PhCl)、镁屑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原料,以四氢呋喃(THF)为溶剂,经格氏法分步反应制备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MePhSi(OMe)2],并用IR、^1H-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各影响因素的考察及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物料投料比n(Mg)∶n(PhCl)∶n(MTMS)∶n(THF)为1∶1.05∶4∶2.4,回流反应为3h时,MePhSi(OMe)2的收率可达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基甲氧基 甲基甲氧基 格氏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改性聚乙烯醇缩丁醛涂层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照磊 高延敏 +3 位作者 郑传波 朱静燕 刘坤鹏 吴欣凯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4-307,共4页
为改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涂层的耐温性和耐腐蚀性,以磷酸为催化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体进行溶胶-凝胶反应,用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PDMS)对PVB进行改性;并用FTIR、TG、XRD、SEM、极化和EIS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涂层进行了表征。实... 为改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涂层的耐温性和耐腐蚀性,以磷酸为催化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体进行溶胶-凝胶反应,用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PDMS)对PVB进行改性;并用FTIR、TG、XRD、SEM、极化和EIS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涂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改性PVB分子结构中的羟基完全与PDMS分子中的烷氧基发生反应;改性PVB涂层中有纳米级SiO2填料生成,SiO2在PVB涂层中的分散性良好,且粒径较均匀;改性PVB涂层的耐腐蚀性和耐温性均有所提高;与纯PVB涂层相比,改性PVB涂层的阻抗值提高了3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聚乙烯醇缩丁醛 苯基甲基甲氧基 耐温性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的合成 被引量:6
8
作者 曾小君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5,共4页
在一定压力下,以甲基二氯硅烷(DCMS)和环己烯为原料,在四甲基二乙烯基硅氧烷铂配合物催化剂(简称催化剂)的作用下,采用硅氧加成法制得中间体甲基环己基二氯硅烷(CMCS),再与甲醇反应,制得终产物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CHMM... 在一定压力下,以甲基二氯硅烷(DCMS)和环己烯为原料,在四甲基二乙烯基硅氧烷铂配合物催化剂(简称催化剂)的作用下,采用硅氧加成法制得中间体甲基环己基二氯硅烷(CMCS),再与甲醇反应,制得终产物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CHMMS);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用量、促进剂种类、反应时间等条件对中间体CMCS收率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CHMM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CMCS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压力0.7—0.8MPa,n(DCMS):n(环己烯)=1.12,反应温度85~90℃,1mol环已烯的催化剂用量1.0g,促进剂苯甲醛用量2.0g,反应时间5~6h;在此条件下,CMCS的收率可达89.6%,CMCS的质量分数可达99.61%。CHMMS的合成条件为:第一阶段反应在室温下进行,n(甲醇):n(CMCS)=1.29;第二阶段反应在低于39℃下进行,n(甲醇):n(CMCS)=4.83。通过常压蒸馏及减压精馏,得无色透明液体产品CHMMS的收率为78.3%,CHMMS的质量分数为9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环己基甲氧基 甲基环己基 氢加成反应 外给电子体 聚丙烯 催化剂 甲基 环已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3-三氟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合成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廖洪流 朱淮军 李凤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6-38,共3页
通过滴加3,3,3-三氟丙基甲基二氯硅烷与甲醇进行醇解反应,合成了3,3,3-三氟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考察了不同的溶剂、温度、加料速度等对产物的影响,确立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并用GC-MS对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关键词 3 3 3-三氟丙基甲基甲氧基 甲醇 合成 醇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本体共聚动力学
10
作者 罗正鸿 詹晓力 阳永荣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63-767,共5页
研究了催化剂浓度、聚合温度、单体配比等因素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N 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APAEDMS)本体共聚速率的影响.同时,对聚合速率与各影响因素进行了非线性拟合.研究表明:聚合反应为1.5级;D4/APAEDMS的本体... 研究了催化剂浓度、聚合温度、单体配比等因素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N 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APAEDMS)本体共聚速率的影响.同时,对聚合速率与各影响因素进行了非线性拟合.研究表明:聚合反应为1.5级;D4/APAEDMS的本体共聚机理为一伴有逐步聚合特征的阴离子聚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动力学 非线性拟合 反应机理 本体共聚速率 D4 甲基环四 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甲氧基 APAED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P法合成(丙烯酸乙酯-co-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共聚物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婷 李坚 +1 位作者 任强 汪称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1-174,共4页
以单质铜(Cu0)为还原剂,采用电子转移生成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合成了丙烯酸乙酯-co-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MMSPMA)共聚物[P(EA-co-DMMSPMA)]及其湿固化膜,研究了P(EA-co-DMMSPMA)分子量增加以及DMMS... 以单质铜(Cu0)为还原剂,采用电子转移生成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合成了丙烯酸乙酯-co-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MMSPMA)共聚物[P(EA-co-DMMSPMA)]及其湿固化膜,研究了P(EA-co-DMMSPMA)分子量增加以及DMMSPMA含量对P(EA-co-DMMSPMA)湿固化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EA-co-DMMSPMA)分子量增大,湿固化膜的拉伸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略有上升,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在P(EA-co-DMMSPMA)分子量为10000,DMMSPMA含量为25%(wt,质量分数)条件下,其拉伸强度为2.09MPa,断裂伸长率为33%,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乙酯 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甲氧基 湿固化 力学性能 AT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合成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发德 柯斌清 《湖北化工》 2001年第1期23-24,共2页
介绍了一步格氏试剂新工艺合成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方法 ,并对此工艺条件作了一定的优化 ,使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收率达到 85 %以上。
关键词 格氏试剂 环己基甲基甲氧基 合成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取代的氯硅烷甲醇醇解合成烷氧基硅烷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哲 孙东 +2 位作者 王惠钢 陈平 郑小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7-698,共2页
The Alkoxylsilanes were synthesized by means of solvent method to methanolyze methyl-substituted chlorosilanes .The methanolysis was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conditions:temperature,various solvents and dr... The Alkoxylsilanes were synthesized by means of solvent method to methanolyze methyl-substituted chlorosilanes .The methanolysis was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conditions:temperature,various solvents and dropping manner.Thas provide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for synthesizing these kinds of organo-silicone mono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取代 甲醇 合成 甲基甲氧基 醇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氧基硅烷与三乙氧基硅烷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庞青涛 昝丽娜 +1 位作者 邵水源 王启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0-182,185,共4页
利用盐酸为催化剂,以二甲基乙氧基硅烷、二苯基乙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及水进行水解缩聚反应,制备了具有反应活性的有机-无机杂化有机硅树脂共聚物。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催化剂浓度、原料配比、温度及水对树脂产... 利用盐酸为催化剂,以二甲基乙氧基硅烷、二苯基乙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及水进行水解缩聚反应,制备了具有反应活性的有机-无机杂化有机硅树脂共聚物。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催化剂浓度、原料配比、温度及水对树脂产率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酸浓度为0.05mol/L、原料配比为1.5∶2.5∶6、温度为70℃、水量为0.1mol。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对最优配比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表明树脂中具有可反应性基团,其主链为硅氧链。采用GPC分析,数均分子量为43040,分散系数为2.3,分布较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氧基 苯基乙氧基 γ-(2 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基甲基二氯硅烷的醇解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建勇 丁楚雄 +1 位作者 邓锋杰 李凤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8-99,共2页
叙述了氯硅烷单体的醇解反应,研究了环己基甲基二氯硅烷的甲醇解,合成了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考察了不同的N2流速、溶剂、温度、原料配比对甲醇解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关键词 环己基甲基 环己基甲基甲氧基 醇解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烷基硅烷偶联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淮军 廖洪流 李凤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4-56,59,共4页
以甲基二氯硅烷与1-十二碳烯在铂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了甲基十二烷基二氯硅烷,并以无溶剂气-液相反应法醇解得到了甲基十二烷基二甲氧基硅烷。考察了催化剂对加成反应及原料配比、温度、填料大小等因素对醇解反应的各种影响。确立了最佳的... 以甲基二氯硅烷与1-十二碳烯在铂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了甲基十二烷基二氯硅烷,并以无溶剂气-液相反应法醇解得到了甲基十二烷基二甲氧基硅烷。考察了催化剂对加成反应及原料配比、温度、填料大小等因素对醇解反应的各种影响。确立了最佳的反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十二烷基 甲基十二烷基甲氧基 氢化反应 醇解 气-液相反应法 铂催化剂 合成研究 偶联剂 长链烷基 甲基 1-十二碳烯 甲氧基 十二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聚硅氧烷/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形态和耐热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宋江选 刘平桂 +3 位作者 赫丽华 梁兴泉 李克文 唐忠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5-28,共4页
利用—OH与—NCO的亲核加成反应,直接合成出端硅氧基封端的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PCL-TESi/PDMS-TESi)。利用合成出的PCL-TESi/PDMS-TESi对环氧树脂进行复合改性,通过sol-gel技术及胺类固化剂与环氧基的交联作用固化复合体系。利用... 利用—OH与—NCO的亲核加成反应,直接合成出端硅氧基封端的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PCL-TESi/PDMS-TESi)。利用合成出的PCL-TESi/PDMS-TESi对环氧树脂进行复合改性,通过sol-gel技术及胺类固化剂与环氧基的交联作用固化复合体系。利用扫描电镜(SEM)、热失重分析(TGA)及在甲苯中的溶胀试验对不同含量的PCL-TE-Si/PDMS-TESi的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CL-TESi/PDMS-TESi含量的增加,体系的交联密度下降。SEM结果表明,此复合体系微观上存在着两相结构,聚己内酯和聚硅氧烷柔性链的引入可显著改善环氧树脂的脆性。当环氧树脂与PCL-TESi/PDMS-TESi以1∶1(质量比)比例复合时,可显著提高体系的耐热性和柔韧性,其5%失重时的热分解温度可达310.2℃,比纯环氧树脂固化体系提高了14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烷基聚己内酯 烷基甲基 形貌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氨基的甲基苯基硅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顺 吴宁晶 李美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30,共4页
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Si-602)为原料,在盐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水解缩聚制备了含有氨基的甲基苯基有机硅树脂。实验结果表明,当PTMS与Si-602的配比为9∶1、反应温度为50℃、催化剂... 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Si-602)为原料,在盐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水解缩聚制备了含有氨基的甲基苯基有机硅树脂。实验结果表明,当PTMS与Si-602的配比为9∶1、反应温度为50℃、催化剂含量为15%(质量分数,下同)、反应时间为4h时,产物产率为91.0%。并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热重(TG)分析结果表明,当PTMS与Si-602原料配比的摩尔比为9∶1,甲基苯基硅树脂热稳定较好,900℃时残炭量高达56.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三甲氧基 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甲氧基 有机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硅烷偶联剂对多壁碳纳米管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桑亚非 赫玉欣 +4 位作者 张丽 张黎明 姚大虎 高喜平 张玉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71,共3页
采用混酸体系(浓硫酸与浓硝酸体积比为3∶1)对碳纳米管进行氧化处理,再采用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KH-304)对氧化碳纳米管进行表面改性,制得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在乙醇和二氯甲烷的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得到了提高,吸油量... 采用混酸体系(浓硫酸与浓硝酸体积比为3∶1)对碳纳米管进行氧化处理,再采用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KH-304)对氧化碳纳米管进行表面改性,制得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在乙醇和二氯甲烷的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得到了提高,吸油量从300mL/100g降到210mL/100g,水接触角从57.5°提高到了102.5°。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热失重分析(TG)对改性前后的碳纳米管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长链硅烷偶联剂成功接枝到氧化碳纳米管的表面,接枝量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十二烷基甲氧基 疏水改性 吸油量 水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氢低聚硅氧烷合成工艺及表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钰欣 梁敏思 +1 位作者 秦碧殷 曹坚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3-187,共5页
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四甲基二氢二硅氧烷为合成原料,合成了高产率、高纯度的含多个活性氢基低聚硅氧烷M^(H)_(3)T^(ph),采用粘度、折射率、透光率、及核磁共振氢谱、硅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物料投料摩尔比和滴加蒸馏水耗时在合成... 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四甲基二氢二硅氧烷为合成原料,合成了高产率、高纯度的含多个活性氢基低聚硅氧烷M^(H)_(3)T^(ph),采用粘度、折射率、透光率、及核磁共振氢谱、硅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物料投料摩尔比和滴加蒸馏水耗时在合成工艺中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最佳方案为:以1∶2.0的比例投料,在低温15℃环境下,滴加酸催化剂0.05 mol硫酸进行水解,滴加耗时5 min,并充分水解30 min后,滴加0.5 mol蒸馏水,滴加过程耗时90 min,再进行充分的水解缩合反应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多个活性氢基低聚 苯基三甲氧基 甲基 水解缩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