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合成 被引量:19
1
作者 苏瑜 马德垺 薛仲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43-445,共3页
研究了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工艺 ,得出烷基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催化剂用量为n(反应物 )∶n(催化剂 ) =5∶1;反应时间 5h ;反应温度 70℃ ;二苯醚的转化率 82 %。发烟硫酸磺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发烟硫酸的w(... 研究了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工艺 ,得出烷基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催化剂用量为n(反应物 )∶n(催化剂 ) =5∶1;反应时间 5h ;反应温度 70℃ ;二苯醚的转化率 82 %。发烟硫酸磺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发烟硫酸的w(游离SO3 ) =15 % ;反应温度 35℃ ;反应时间 1h ;n(反应物 )∶n(发烟硫酸 ) =1∶2 5 ;磺酸基数目为 1 90。氯磺酸磺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反应时间 2 0min ;n(反应物 )∶n(氯磺酸 ) =1∶5 ;反应温度 15℃ ;磺酸基数目为 1 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 合成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预处理对脱墨浆漂白的影响
2
作者 杨福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40-42,共3页
研究了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MADS)用于脱墨浆H2O2漂前预处理的效果,并与二乙烯三胺乙酸盐、乙二胺四乙酸盐、H2S04等预处理剂的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ADS是一种优良的预处理剂。对新闻纸脱墨浆,MADS预处理的适宜条件为:M... 研究了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MADS)用于脱墨浆H2O2漂前预处理的效果,并与二乙烯三胺乙酸盐、乙二胺四乙酸盐、H2S04等预处理剂的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ADS是一种优良的预处理剂。对新闻纸脱墨浆,MADS预处理的适宜条件为:MADS质量为新闻纸脱墨浆质量的0.6%,pH=10,温度45℃,时间 30 min,漂后白度增值可达4.6%I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 脱墨浆 漂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对棉短绒NaOH-H_2 O_2制浆的影响
3
作者 杨福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43-45,共3页
研究了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MADS)等和它组成的表面活性剂对棉短绒NaOH-H2O2制浆的影响。结果表明,MADS是棉短绒NaOH-H-O2制浆值得推广的助剂。该类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应用性能。当表面活性剂质量比为m[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MAD... 研究了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MADS)等和它组成的表面活性剂对棉短绒NaOH-H2O2制浆的影响。结果表明,MADS是棉短绒NaOH-H-O2制浆值得推广的助剂。该类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应用性能。当表面活性剂质量比为m[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MADS)]:m[辛基磷酸酯钠盐(SOP)]:m[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TX-10)]=3:2:1时,用量为棉短绒质量的0.9%,蒸煮温度110℃,保温时间为90 min,成浆白度可提高3.7% ISO,得率提高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 棉短绒 NaOH-H2O2制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β-CD降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对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紫外光谱的影响
4
作者 姜怡 石东坡 +3 位作者 吴浩 李赓 朱生华 王齐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30,共6页
在SLDED(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与AEO-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复合水溶液中,AEO-7可对紫外光谱法检测SLDED产生明显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当复合水溶液中AEO-7的浓度为1.000 mmol/L时,0.200 mmol/L SLDED的吸光度由1.527降为1.409。同时,... 在SLDED(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与AEO-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复合水溶液中,AEO-7可对紫外光谱法检测SLDED产生明显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当复合水溶液中AEO-7的浓度为1.000 mmol/L时,0.200 mmol/L SLDED的吸光度由1.527降为1.409。同时,AEO-7还会降低SLDED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_(cmc)),当AEO-7的浓度分别为0.400、1.000 mmol/L时,SLDED的c_(cmc)由纯水中的0.320 mmol/L分别降低至0.317、0.289 mmol/L。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HP-β-CD(羟丙基-β-环糊精)能有效消除AEO-7对SLDED检测结果的干扰作用,在复配体系中按n(SLDED)∶n(HP-β-CD)=1∶2加入HP-β-CD后,复配体系中SLDED的检测准确度明显提高。综合红外光谱表征与核磁共振氢谱表征的结果,可推测出SLDED分子进入HP-β-CD分子空腔,并形成n(SLDED)∶n(HP-β-CD)为1∶2的包结物,是HP-β-CD消除AEO-7对SLDED的干扰以及阻断SLDED分子形成胶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复配体系 羟丙基-Β-环糊精 紫外光谱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t/a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装置建成投产
5
作者 赵晓舒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25-625,共1页
关键词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 表面活性剂 配位性能 增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合成 被引量:9
6
作者 魏文珑 白亚东 +2 位作者 李奠础 李瑞丰 王志忠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用二苯醚、十六醇和发烟硫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为:n(十六醇)∶n(二苯醚)为1.00∶1.50,70℃下烷基化6 h,得到产率为96.7%的单烷基化产物;n(十六烷基二苯醚)∶n(发烟硫酸)为1.0∶2.6,35℃下磺... 用二苯醚、十六醇和发烟硫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为:n(十六醇)∶n(二苯醚)为1.00∶1.50,70℃下烷基化6 h,得到产率为96.7%的单烷基化产物;n(十六烷基二苯醚)∶n(发烟硫酸)为1.0∶2.6,35℃下磺化2 h,中和后得到产率为40.0%的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并对所得产品进行分析测试,确定为目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十六烷基二苯醚磺酸钠 高效液相色谱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表面化学性质及胶团化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许虎君 吕春绪 梁金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40-1243,共4页
用滴体积法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系统地研究了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16-MADS)在不同温度(298.0~318.0K)和不同NaCl浓度(0~0.50mol·L-1)下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使C16-MADS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略有增大,表面极限吸附... 用滴体积法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系统地研究了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16-MADS)在不同温度(298.0~318.0K)和不同NaCl浓度(0~0.50mol·L-1)下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使C16-MADS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略有增大,表面极限吸附量(Γ∞)降低.cmc随NaCl浓度的增大从1.45×10-4mol·L-1降至4.10×10-5mol·L-1,但最低表面张力("cmc)基本不受影响.在298.0K与303.0K时,NaCl浓度的增大,Γ∞增大;在308.0、313.0与318.0K时,NaCl浓度的增大,出现了Γ∞从2.27μmol·m-2降低至1.41μmol·m-2的“反常”现象.胶团形成自由能("Gm0)随温度和NaCl浓度增加负值增大(-63.98~-76.20kJ·mol-1),胶团的形成主要是熵驱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二苯醚磺酸钠 表面张力 临界胶团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白亚东 李奠础 +1 位作者 魏文珑 李瑞丰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49-51,63,共4页
用二苯醚、辛醇和发烟硫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辛烷基二苯醚磺酸钠,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为:n(辛醇)∶n(二苯醚)=1.00∶1.50,60℃下烷基化4 h,得到产率为76.6%的单辛烷基二苯醚;n(辛烷基二苯醚)∶n(发烟硫酸)=1.0∶2.6,35℃下磺化2 h,中和... 用二苯醚、辛醇和发烟硫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辛烷基二苯醚磺酸钠,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为:n(辛醇)∶n(二苯醚)=1.00∶1.50,60℃下烷基化4 h,得到产率为76.6%的单辛烷基二苯醚;n(辛烷基二苯醚)∶n(发烟硫酸)=1.0∶2.6,35℃下磺化2 h,中和后得到产率为61.6%的单辛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并对所得产品进行分析测试,确定为目的产品。25℃时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4.91×10-3mol/L;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cγm c)为30.12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烷基二苯醚磺酸钠 高效液相色谱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与普通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梁金龙 许虎君 +2 位作者 奚文红 方银军 黄亚茹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测定了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16-MADS)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以及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研究了这两个复配体系的表面化学性质,并且将正规溶液理论应用于这两个复配体系中,来研究它们形成胶团能力、降... 测定了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16-MADS)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以及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研究了这两个复配体系的表面化学性质,并且将正规溶液理论应用于这两个复配体系中,来研究它们形成胶团能力、降低表面张力效率和降低表面张力能力3种增效作用。结果发现:C16-MADS/LAS复配体系具有形成胶团能力和降低表面张力效率的协同效应;C16-MADS/DTAC复配体系具有降低表面张力能力和降低表面张力效率的协同效应;还发现利用正规溶液理论对它们协同效应的判断与实验测定的情况完全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烷基二苯醚磺酸钠 表面张力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化研院自主生产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
10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8-328,共1页
国际表面活性剂领域当今的研究热点——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合成技术由美国和法国公司垄断的局面终于被打破。2月22日,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宣称该院已经自主创新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双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合成工艺路线,并已... 国际表面活性剂领域当今的研究热点——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合成技术由美国和法国公司垄断的局面终于被打破。2月22日,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宣称该院已经自主创新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双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合成工艺路线,并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该院已经采用这项新技术建成了年产能达到100t的生产设备,并试产成功,其产品也获国内用户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二苯醚 磺酸钠 生产设备 大连 化工研究设计院 表面活性剂 合成工艺路线 合成技术 法国公司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33
11
作者 许虎君 吕春绪 叶志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制备了一类由刚性基团联接的特殊双亲水基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12-MADS)、双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12-DADS)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16-MADS),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25℃时3种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 制备了一类由刚性基团联接的特殊双亲水基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12-MADS)、双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12-DADS)及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16-MADS),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25℃时3种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CMC分别为1 16×10-3、1 10×10-5和4 51×10-4mol/L,γCMC分别为44 9、43 5和46 8mN/m,C12-MADS和C16-MADS在浓度分别为2 21×10-2和3 80×10-2mol/L时的胶束聚集数(Nm)分别为24和29。合成的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在质量分数高达0 1的无机酸、碱和盐溶液中保持稳定,发泡性低于烷基苯磺酸钠(LAS),但乳化性能优于LAS。C12-MADS在650mg/L硬水中去污比值为14 05%,明显高于LAS(7 18%)。C12-MADS和C12-DADS在4d后的生物降解度≥90%。该类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二苯醚磺酸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二磺酸盐/氧化胺复配体系协同增强泡沫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裘鋆 何秀娟 +3 位作者 李应成 马俊伟 沈之芹 崔乐雨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4-1291,共8页
为强化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将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DDBS)和椰油酰胺丙基氧化胺(CAO)进行复配制备了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选择最佳n(DDBS)∶n(CAO)=6∶4的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制备了泡沫封窜剂(SHY-1)。采用罗氏泡... 为强化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将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DDBS)和椰油酰胺丙基氧化胺(CAO)进行复配制备了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选择最佳n(DDBS)∶n(CAO)=6∶4的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制备了泡沫封窜剂(SHY-1)。采用罗氏泡沫仪、表面张力仪对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该浓度时的表面张力(γCMC)和泡沫性能进行了测试。采用高温高压泡沫装置、自动岩心驱油装置对SHY-1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在界面吸附单层和胶束中的相互作用参数在–3~–7之间,呈中等强度的协同作用;与单一DDBS和CAO相比,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的CMC分别降低了87%和64%,表面张力分别降低了12%和15%,饱和吸附量增加136%和57%。SHY-1耐盐范围宽,在矿化度≤158308 mg/L、Ca^(2+)或Mg^(2+)质量浓度≤10000 mg/L时均具有良好的泡沫性能。在105℃、15 MPa条件下,质量浓度为2500 mg/L SHY-1在多孔介质中原位产生泡沫的表观黏度达到了180 m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二苯醚磺酸钠 椰油酰胺丙基氧化胺 协同作用 氮气泡沫封窜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中2,4-二硝基氯苯水解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柴金岭 肖利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研究了2,4二硝基氯苯在十二烷基磺酸钠/油/醇/水组成的O/W型微乳液中的水解反应.考察了烃、醇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用量、OH^-浓度和温度等对O/W型微乳液中2,4二硝基氯苯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乳液介质中,水解反应为亲核取代的... 研究了2,4二硝基氯苯在十二烷基磺酸钠/油/醇/水组成的O/W型微乳液中的水解反应.考察了烃、醇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用量、OH^-浓度和温度等对O/W型微乳液中2,4二硝基氯苯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乳液介质中,水解反应为亲核取代的二级反应.在OH^-大大过量的条件下,可视为准一级反应.烃的介电常数越小、醇的支链越多及正醇的碳原子数越少,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越大;烃的量较少、表面活性剂量较多及醇的量适中时,水解速率较快.温度升高,水解速率加快,水解反应的活化能为56.78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硝基氯苯 微乳液催化 水解反应 十二烷基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β-CD消除SDS对SLDED紫外光谱的干扰 被引量:3
14
作者 石东坡 黄弘毅 +4 位作者 尹先清 靖波 王秀军 陈文娟 李赓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12-1816,共5页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检测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SLDED)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二元复合体系中SLDED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复合溶液中SDS能增强SLDED的吸光度,加入0.500 mmol·L^-1复合组分SDS后,0.500 mmol·L^-1 SLDED的吸光度由...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检测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SLDED)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二元复合体系中SLDED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复合溶液中SDS能增强SLDED的吸光度,加入0.500 mmol·L^-1复合组分SDS后,0.500 mmol·L^-1 SLDED的吸光度由0.631增加至0.682,增幅达8.1%;同时SDS还可以明显降低SLDED在水溶液中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当SDS的浓度从0增加至0.500 mmol·L^-1时,SLDED的表观cmc由1.12 mmol·L^-1降低至0.702 mmol·L^-1。研究结果还表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能有效消除SDS对SLDED紫外光谱的干扰,加入1.000 mmol·L^-1 HP-β-CD后,0.500 mmol·L^-1 SLDED与0.500 mmol·L^-1 SDS/0.500 mmol·L^-1 SLDED复合溶液在281 nm处的吸光度分别为0.796和0.798,相差仅0.3%,远低于不添加HP-β-CD时的增幅。在SLDED/SDS复合溶液中,SLDED形成胶束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变ΔγGm^θ随HP-β-CD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当HP-β-CD浓度由0分别增加至0.400,0.800及1.200 mmol·L^-1时,SLDED形成胶束过程的ΔγGm^θ由-41.098 kJ·mol^-1分别增大至-39.833,-39.488和-38.184 kJ·mol^-1,表明了相比于形成胶束结构,SLDED分子优先选择与HP-β-CD形成包结物。Job’s实验表明SLDED/HP-β-CD包结物中SLDED与HP-β-CD按物质的量比1∶2进行包结。按包结比1∶2加入HP-β-CD后,紫外光谱法能够准确检测SLDED/SDS复合水溶液中SLDED的含量,方法的回收率为100.8%~101.4%。FTIR及1H-NMR表征表明,SLDED分子进入HP-β-CD分子空腔并形成了包结物,是HP-β-CD消除SDS干扰的本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 羟丙基-Β-环糊精 胶束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微乳液体系的制备及在含油污泥原油回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科良 张宁生 +1 位作者 屈撑囤 周兴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7-91,共5页
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钠在低浓度时有正辛醇、正庚烷、盐存在的情况下能形成中相微乳液.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中相微乳液的最佳组成:m(自制表面活性剂)为0.253g,m(正辛醇)为0.411g,m(NaCl)为0.232g,蒸馏水(水相)5mL,正庚烷(油相)5mL.考... 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钠在低浓度时有正辛醇、正庚烷、盐存在的情况下能形成中相微乳液.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中相微乳液的最佳组成:m(自制表面活性剂)为0.253g,m(正辛醇)为0.411g,m(NaCl)为0.232g,蒸馏水(水相)5mL,正庚烷(油相)5mL.考察了中相微乳液制备过程中的电导率变化和温度对中相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脱油温度、脱油时间以及含油污泥处理量对含油污泥中原油脱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处理油泥质量的减小,脱油率都有一定的增加,最佳条件下含油污泥中原油脱除率可达98.9%,并探讨脱油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二苯醚磺酸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中相微乳液 含油污泥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反胶束萃取花生蛋白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珍 陈复生 方志锋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采用AOT(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异辛烷—正辛醇复合反胶束体系,超声辅助萃取花生蛋白,研究超声时间、花生浓度、超声功率、pH、离子浓度、温度、W0(反胶束溶液增溶水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AOT(g)∶SDS(g)、表面... 采用AOT(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异辛烷—正辛醇复合反胶束体系,超声辅助萃取花生蛋白,研究超声时间、花生浓度、超声功率、pH、离子浓度、温度、W0(反胶束溶液增溶水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AOT(g)∶SDS(g)、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蛋白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35℃、KCl浓度0 mol/L,pH值8,表面活性剂浓度0.08 g/mL,AOT(g)∶SDS(g)为4∶3,超声功率180 W,W0值15,该工艺条件下,花生蛋白的萃取率为9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 萃取 十二烷基磺酸钠 异辛酯磺酸钠 花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T与SDS复合反胶束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珍 陈复生 +1 位作者 张艺帆 魏正勋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2,46,共4页
研究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合反胶束的体系特征,并与AOT、SDS单一反胶束体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升高,3种反胶束体系WO逐渐下降,增比黏度逐渐上升,电导率基本没有变化;随着加水量的增... 研究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合反胶束的体系特征,并与AOT、SDS单一反胶束体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升高,3种反胶束体系WO逐渐下降,增比黏度逐渐上升,电导率基本没有变化;随着加水量的增加,3种反胶束体系WO、增比黏度以及电导率都逐渐升高。AOT与SDS复合反胶束可以加溶更多的水,且体系较为稳定,这为AOT与SDS复合反胶束体系萃取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 十二烷基磺酸钠 异辛酯磺酸钠 混合反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乙基硫堇光度法测定硫化物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谭帼馨 罗宗铭 崔英德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8-560,共3页
研究了二乙氨基对苯胺与硫化物形成乙基硫堇的显色反应,十二烷基磺酸钠可提高测定S2-的灵敏度。该缔合物在675nm处有最大吸收,摩尔吸光系数为4.25×104L·mol-1·cm-1,S2-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8μg/mL。该方法用于天然水... 研究了二乙氨基对苯胺与硫化物形成乙基硫堇的显色反应,十二烷基磺酸钠可提高测定S2-的灵敏度。该缔合物在675nm处有最大吸收,摩尔吸光系数为4.25×104L·mol-1·cm-1,S2-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8μg/mL。该方法用于天然水中微量硫化物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缔合 乙基硫堇 分光光度法 测定 硫化物 水污染 环境监测 乙氨基对苯胺 十二烷基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质沉积抑制剂和清除剂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赵凤兰 鄢捷年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0-312,309,共4页
根据溶液对350nm紫外光的相对吸收率测定加入抑制剂引起的渤海SZ36 1油田稠油沥青质甲苯/正庚烷溶液中沥青质的浓度变化,评价抑制剂对沥青质沉积的抑制率。加量为8mg/L时的室温抑制率,YZ 06高达52%,油酸正丁酯为18%,其余(十二烷基苯磺... 根据溶液对350nm紫外光的相对吸收率测定加入抑制剂引起的渤海SZ36 1油田稠油沥青质甲苯/正庚烷溶液中沥青质的浓度变化,评价抑制剂对沥青质沉积的抑制率。加量为8mg/L时的室温抑制率,YZ 06高达52%,油酸正丁酯为18%,其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木质素磺酸盐、丙三醇、DA 80)在30%左右;抑制率随加量增大而增大,DA 80在加量24mg/L时达80%,YZ 06在加量32mg/L时达100%。YZ 06和DA 80为工业品抑制剂,分别含有正电性聚醚多元醇和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在60℃用正庚烷沉淀出含胶质的沥青质,与去油油砂粉混合,模拟井下沥青质沉积物。在室温下,甲苯和二甲苯在2h内可将其中的沥青质完全溶解;L 01的室温溶解率随用量增大而增大,用量为200mL/g(含胶质沥青质)时达83 8%,用量75mL/g时溶解率随温度升高(20~80℃)而增大。在室温下甲苯和二甲苯的溶解率最高(78 1%和74 7%),L 01和L 02分别为53 5%和40 4%。L 01和L 02为工业品有机垢清除剂,除甲苯二甲苯混合物和分散剂外,还含有降粘剂、石油磺酸盐(L 01)或盐酸、乳化剂(L 02)等,综合性能良好。图2表5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沉积 抑制剂 清除剂 十二烷基磺酸钠 木质素磺酸 油酸正丁酯 聚氧丙烯醚 聚醚多元醇 石油磺酸 抑制率 溶解率 浓度变化 聚氧乙烯 温度升高 综合性能 正庚烷 工业品 甲苯 增大 室温 吸收率 紫外光 丙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多孔吸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洪凯 张克含 芮守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6-150,共5页
以改性微晶纤维素(MCC)和壳聚糖(CS)为原材料,通过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NGDE)制备了一种新型泡沫吸水材料。利用SEM、FT-IR、XRD和BET对吸水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SDS质量分数为4%、NGDE质量分数... 以改性微晶纤维素(MCC)和壳聚糖(CS)为原材料,通过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NGDE)制备了一种新型泡沫吸水材料。利用SEM、FT-IR、XRD和BET对吸水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SDS质量分数为4%、NGDE质量分数为4%时,其吸水效果最高,能够吸收120 g/g去离子水,在盐水中能够达到62 g/g,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和再膨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纤维素 壳聚糖 十二烷基磺酸钠 新戊缩水甘油醚 吸水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