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光谱与Zeta电位法研究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彦庆 张剑 张高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45,共4页
通过荧光光谱与Zeta电位法研究了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DDAO)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非离子态DDAO胶束与DNA间存在弱的疏水相互作用。阳离子态DDAO与DNA的强烈静电相互作用导致体系荧光猝灭。胶束的形成有利于DNA构象的压缩与体系Zeta... 通过荧光光谱与Zeta电位法研究了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DDAO)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非离子态DDAO胶束与DNA间存在弱的疏水相互作用。阳离子态DDAO与DNA的强烈静电相互作用导致体系荧光猝灭。胶束的形成有利于DNA构象的压缩与体系Zeta电位的提高。外加NaCl的静电屏蔽作用减弱了DDAO胶束与DNA间的静电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DDAO) 鲑鱼精DNA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ZETA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彦庆 张剑 张高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3-575,共3页
通过相图研究了pH值对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DDAO)-鲑鱼精DNA复合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非离子态DDAO与DNA只能发生弱的疏水作用,阳离子态DDAO在低浓度时不能诱导DNA发生构象转变。只有当DDAO浓度高于非离子态临界胶束浓度并且达到临... 通过相图研究了pH值对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DDAO)-鲑鱼精DNA复合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非离子态DDAO与DNA只能发生弱的疏水作用,阳离子态DDAO在低浓度时不能诱导DNA发生构象转变。只有当DDAO浓度高于非离子态临界胶束浓度并且达到临界pH值时,DDAO才能与DNA发生强烈的静电相互作用而导致相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
3
作者 李春耀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十二烷基 甲基氧化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叔胺合成方法的探索 被引量:5
4
作者 钟振声 周衷蕙 +1 位作者 穆筱梅 杨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8期45-47,共3页
对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叔胺合成方法进行了探索 ,研究了催化剂、反应时间、工艺条件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 :反应温度 75℃ ,反应时间 6h ,选用A酸做催化剂 ,氧化叔胺的产率达到 96 %以上。
关键词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甲基氧化叔胺 合成方法 催化剂 反应时间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的应用性能测定 被引量:12
5
作者 郑成 毛桃嫣 +1 位作者 陈燕饶 孙保兴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29,146,共4页
测定了十二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的应用性能。其CMC值为1.67×10-4mol/L,表面张力为24.2N/m,Krafft点小于0℃。其增溶性能、再润湿力很好,有较好的乳化性能、发泡力和柔软性能,以及其对织物白度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十二烷基甲基羟乙基溴化铵 季铵盐 应用性能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腾状态下十二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微波合成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郑成 毛桃嫣 +2 位作者 卫云路 张新强 尹丹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5,共5页
通常,人们利用微波进行化学合成,如果反应温度控制在低于溶剂的沸点温度,反应体系一旦达到所设定温度,自动控温系统就会自动切断加热电源,停止加热。对于微波反应来说,也就停止了微波的连续作用,而系统仅仅是保持在恒温状态。如果系统... 通常,人们利用微波进行化学合成,如果反应温度控制在低于溶剂的沸点温度,反应体系一旦达到所设定温度,自动控温系统就会自动切断加热电源,停止加热。对于微波反应来说,也就停止了微波的连续作用,而系统仅仅是保持在恒温状态。如果系统的保温效果很好的话,微波的作用可能就比较少,而仅仅是热效应对化学反应作用,没有体现出微波的持续作用。该研究选择特定的溶剂体系,采用在溶剂沸点温度下进行微波有机合成反应,以保证微波始终持续作用。结合题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探讨了微波合成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分析了微波作用原理。分别在微波作用以及传统加热两种方式下,考察了十二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合成动力学,获得了两种方式下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微波的作用没有改变反应级数,两种情况下都是一级反应。微波作用下的活化能为ΔH=33.59 kJ/mol;而传统加热的活化能为ΔH=55.83 kJ/mol。该文提出以单位时间单位容积内、微波作用下反应物的变化量减去相同温度条件下传统加热时的变化量,作为微波对反应速率的贡献量Δ(-rA)的概念。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条件下,反应时间越短,即反应物浓度越高,微波对反应速率的贡献量Δ(-rA)就越大;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越低,微波对反应速率的贡献量Δ(-rA)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腾条件的微波合成 反应动力学 十二烷基甲基羟乙基溴化铵 活化能 微波特殊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红蛋白在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粘土多双层复合薄膜电极上的电化学与电催化 被引量:15
7
作者 胡乃非 李溱 马红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50-454,共5页
将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 ( DDAB) -粘土 ( Clay)复合物的水分散系与肌红蛋白 ( Mb)水溶液的混合物涂布到热解石墨 ( PG)电极表面 ,可制得 Mb-DDAB-Clay薄膜电极 .在 p H5.5的缓冲溶液中 ,该薄膜电极在-0 .2 5V( vs.SCE)处有一对可逆... 将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 ( DDAB) -粘土 ( Clay)复合物的水分散系与肌红蛋白 ( Mb)水溶液的混合物涂布到热解石墨 ( PG)电极表面 ,可制得 Mb-DDAB-Clay薄膜电极 .在 p H5.5的缓冲溶液中 ,该薄膜电极在-0 .2 5V( vs.SCE)处有一对可逆的循环伏安还原氧化峰 ,为 Mb血红素辅基 Fe( ) /Fe( )电对的特征峰 .在 DDAB-Clay薄膜的微环境中 ,Mb与 PG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得到极大促进 ,并显示了很好的稳定性 .Soret吸收带的位置表明 ,在适中的 p H范围内 ,Mb在薄膜中保持了其原始构象 .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 ,Mb的嵌入并未对薄膜的有序多层结构有很大影响 .在 DDAB-Clay薄膜环境中 ,Mb血红素 Fe( ) /Fe( )电对的式量电位在 p H4 .5~ 1 1 .0范围内与溶液 p H值成线性关系 ,表明 Mb的电化学还原很可能是一个质子伴随一个电子的电极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红蛋白 多双层复合薄膜电极 电化学 电化学催化 十二烷基甲基浸化铵 粘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偶联剂的合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留成 金林锋 +3 位作者 赵建宏 王建设 程相林 宋成盈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94-1297,共4页
以甲基二氯硅烷和1-十二烯为原料,在自制铂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中间体十二烷基甲基二氯硅烷,再经无溶剂气-液相反应法醇解得到十二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对目的产物进行了1HNMR、IR表征。经单因素实验分别确定了硅氢加成和醇解反应的最佳条... 以甲基二氯硅烷和1-十二烯为原料,在自制铂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中间体十二烷基甲基二氯硅烷,再经无溶剂气-液相反应法醇解得到十二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对目的产物进行了1HNMR、IR表征。经单因素实验分别确定了硅氢加成和醇解反应的最佳条件:在1-十二烯进料速度5 mL/min、n(甲基二氯硅烷)∶n(1-十二烯)=1.1∶1、m(铂催化剂)∶m(甲基二氯硅烷)=1.5×10-4∶1、反应温度110℃条件下反应20 min,十二烷基甲基二氯硅烷的收率可达92.5%,β-加成产物的选择性为100%;在中间体进料速度1 mL/min、甲醇蒸气流量1 500 mL/min、反应温度85℃条件下,目的产物十二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经分离提纯后的质量分数为97%,收率可达9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甲基甲氧基硅烷 十二烷基甲基氯硅烷 液相反应法 硅氢加成 醇解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对Ti/PbO_2电极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晓良 徐浩 延卫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2-148,共7页
为了提高PbO2电极在处理有机废水过程中的催化性能及稳定性能,采用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以电沉积方式对PbO_2电极进行改性。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电极涂层进行形貌、晶相分析,通过循环伏安扫描、交流... 为了提高PbO2电极在处理有机废水过程中的催化性能及稳定性能,采用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以电沉积方式对PbO_2电极进行改性。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电极涂层进行形貌、晶相分析,通过循环伏安扫描、交流阻抗、X射线光电子能谱、降解酸性红G(ARG)和强化寿命实验对电极性能进行评估,并考察了BS-12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S-12可明显细化电极表面颗粒,增大涂层比表面积,提高电极析氧过电位和电荷传输速率,适量的改性可有效提高电极的催化性能及稳定性能。对于最优改性电极PbO_2-BS-12(0.1),电解60min后ARG的脱色率高达85.1%,其强化寿命可达到138.5h,是改性前电极寿命(96h)的1.4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甲基甜菜碱 改性 PBO2电极 电催化氧化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的制备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宝财 董建军 +1 位作者 张维成 韩佳真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2-62,共1页
苯酚与二溴乙烷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得 β-溴乙基苯基醚 ,该化合物与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反应制得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通过性质试验及红外光谱分析初步验证了产品的结构。
关键词 十二烷基 甲基苯乙基 溴化铵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的合成反应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段明峰 梅平 熊洪录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8期28-30,共3页
以十二胺、甲酸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合成的叔胺产物进行定量分析,考察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叔胺产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工艺条件。用红外分光光度计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 以十二胺、甲酸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合成的叔胺产物进行定量分析,考察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叔胺产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工艺条件。用红外分光光度计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分析合成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甲基十二烷基叔胺 合成反应 工艺条件 结构表征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改性蒙脱土及其对农药啶虫脒的吸附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永利 李嘉诚 +3 位作者 冯玉红 颜慧琼 向飞 陈秀琼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23-327,共5页
为了提高钠基蒙脱土(Na-MMT)对有机农药的负载性能,利用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阳离子交换改性Na-MMT,采用超声-高速剪切法促进DDAB的插层反应。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 为了提高钠基蒙脱土(Na-MMT)对有机农药的负载性能,利用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阳离子交换改性Na-MMT,采用超声-高速剪切法促进DDAB的插层反应。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透射电镜(TEM)以及拉曼光谱仪(Raman)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DAB已成功插层到蒙脱土片层间,使其层间距显著增大。农药吸附试验表明,改性后的蒙脱土对啶虫脒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甲基溴化铵 钠基蒙脱土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对Cr^(6+)胁迫下空心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彩虹 孟昭福 +3 位作者 袁进 张艳霞 任朋娟 姚瑶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8-112,共5页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对Cr6+胁迫下空心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Cr6+单一处理,Cr6+质量浓度≤100 mg/L对种子萌发影响差异不显著,随着质量浓度增加,幼苗鲜质量一直下降,叶绿素含量...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对Cr6+胁迫下空心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Cr6+单一处理,Cr6+质量浓度≤100 mg/L对种子萌发影响差异不显著,随着质量浓度增加,幼苗鲜质量一直下降,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MDA和脯氨酸含量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在BS-12与Cr6+共存时,BS-12质量浓度相同,随Cr6+质量浓度增加,对种子萌发影响差异不显著;同时叶绿素含量、MDA及脯氨酸含量随复合质量浓度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甲基甜菜碱 Cr6+ 空心菜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从碱性氰化液中固相萃取金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解润芳 杨项军 +1 位作者 韩云山 李树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7-491,共5页
建立了一种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BDMDAC)从碱性氰化液中固相萃取金的新方法:在碱性介质中,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溶液(BDMDAC)与Au(CN)2-络阴离子生成离子缔合物,该离子缔合物可被反相键合硅胶固相萃取柱萃取、富集,用乙醇洗... 建立了一种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BDMDAC)从碱性氰化液中固相萃取金的新方法:在碱性介质中,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溶液(BDMDAC)与Au(CN)2-络阴离子生成离子缔合物,该离子缔合物可被反相键合硅胶固相萃取柱萃取、富集,用乙醇洗脱,反相键合硅胶固相萃取柱可重复使用。该方法用于从碱性氰化液中固相萃取痕量金,萃取回收率可超过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十二烷基甲基苄基氯化铵 碱性氰化液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羟基-3-(二甲基十二烷基铵)丙磺酸钠合成和性能测试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正惠 王振国 谢文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共2页
2 -羟基 -3 -(二甲基十二烷基铵 )丙磺酸钠 (Ⅰ )是由二甲基十二烷基胺 (Ⅱ )与 2 -羟基 -3 -氯丙磺酸钠(Ⅲ )合成。反应最佳条件 :温度 90℃ ,时间 4h ,溶剂丙三醇 ,化合物 (Ⅱ )转化率达 90 %。实验结果表明 ,化合物 (Ⅰ )具有比甜菜... 2 -羟基 -3 -(二甲基十二烷基铵 )丙磺酸钠 (Ⅰ )是由二甲基十二烷基胺 (Ⅱ )与 2 -羟基 -3 -氯丙磺酸钠(Ⅲ )合成。反应最佳条件 :温度 90℃ ,时间 4h ,溶剂丙三醇 ,化合物 (Ⅱ )转化率达 90 %。实验结果表明 ,化合物 (Ⅰ )具有比甜菜碱BS -12更优良的润湿力、泡沫力和泡沫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剂 磺基甜菜碳 润湿剂 钙皂分散力 合成 2-羟基-3-(甲基十二烷基铵)丙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季铵盐的合成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晓晶 马英华 +1 位作者 刘长波 蔡振云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5期23-25,共3页
环氧丙基烷基季铵盐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活性剂中间体,具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多效性结构。研究了N,N-二甲基-N-十二烷基叔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2-环氧丙基十二烷基季铵盐的影响因素,优化的合成条件为:以环氧氯丙烷为... 环氧丙基烷基季铵盐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活性剂中间体,具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多效性结构。研究了N,N-二甲基-N-十二烷基叔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2-环氧丙基十二烷基季铵盐的影响因素,优化的合成条件为:以环氧氯丙烷为溶剂,N,N-二甲基-N-十二烷基叔胺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为1:2.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h。此时转化率可达99.6%,合成工艺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氯丙烷 N N-甲基-N-十二烷基叔胺 季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相互作用--对二甲基黄的增溶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曾利容 张玉军 王果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4期383-385,共3页
高聚物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已有许多研究,其中的高聚物有聚氧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以及蛋白质等。Sabbadin主要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本工作考察非水解的聚丙烯酰胺(PAM,大连同德化工厂产品)对十二烷基... 高聚物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已有许多研究,其中的高聚物有聚氧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以及蛋白质等。Sabbadin主要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本工作考察非水解的聚丙烯酰胺(PAM,大连同德化工厂产品)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增溶二甲基黄(DMAB)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纤维素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氧乙烯 聚丙烯酰胺 十二烷基硫酸钠 甲基 增溶作用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研究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秋兰 倪永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模拟pH=7.4的人体生理条件,用荧光光谱法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研究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为增加实验数据的信息量,本实验采用顺序不同的两种滴加方式得到扩展的荧... 模拟pH=7.4的人体生理条件,用荧光光谱法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研究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为增加实验数据的信息量,本实验采用顺序不同的两种滴加方式得到扩展的荧光光谱数据矩阵;进而采用渐进因子分析法(EFA)得到作用体系中各组分浓度变化曲线的初值,再应用MCR-ALS对该扩展荧光光谱矩阵进行迭代计算,较好地分辨出动态作用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变化趋势图,并由此曲线推断出CTAB与BSA的表观结合常数和结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甲基溴化铵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十二烷基二甲基苯甲基氯化铵的测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俞斌 王峰 栾承莲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60-63,共4页
十二烷基二甲基苯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磺酸钠和溴百里酚蓝在pH 7.4~ 8.2范围内形成黄绿色离子缔合物。把十二烷基磺酸钠、溴百里酚蓝、缓冲溶液按顺序加入十二烷基二甲基苯甲基氯化铵中 ,15min后于 45 6nm处测其吸光度 ,微量测定十二... 十二烷基二甲基苯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磺酸钠和溴百里酚蓝在pH 7.4~ 8.2范围内形成黄绿色离子缔合物。把十二烷基磺酸钠、溴百里酚蓝、缓冲溶液按顺序加入十二烷基二甲基苯甲基氯化铵中 ,15min后于 45 6nm处测其吸光度 ,微量测定十二烷基二甲基苯甲基氯化铵的含量。通过调节pH值、加入掩蔽剂掩蔽金属离子排除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甲基甲基氯化铵 吸光度 微量测定 水处理剂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十二烷基二亚甲基膦酸钠的制备及表征
20
作者 刘润哲 何向文 +2 位作者 宋慧林 张华 杨稳权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7-259,共3页
基于Mannich反应,以十二胺、甲醛和亚磷酸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制备出N-十二烷基二亚甲基膦酸,产率达95.75%。使用氢氧化钠与N-十二烷基二亚甲基膦酸反应,制备出了目的产物N-十二烷基二亚甲基膦酸钠。通过对产物进行31PNMR,1HNMR和元素分... 基于Mannich反应,以十二胺、甲醛和亚磷酸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制备出N-十二烷基二亚甲基膦酸,产率达95.75%。使用氢氧化钠与N-十二烷基二亚甲基膦酸反应,制备出了目的产物N-十二烷基二亚甲基膦酸钠。通过对产物进行31PNMR,1HNMR和元素分析,证明所制备产物为目的产物,且较为纯净。对产物溶液的表面张力进行了测定,发现其表面张力随着p H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且变化趋势与其结构信息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十二烷基甲基膦酸钠 MANNICH反应 表征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