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溶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锗 被引量:6
1
作者 董顺福 王桂贤 +1 位作者 华瑞年 朱志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4-155,共2页
用苯基荧光酮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溶吸光光度法测定酸性水相中微量锗。选择 50 5nm为工作波长 ,并对表面活性剂用量、显色时间、显色剂用量和酸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解了固体样品消化后易... 用苯基荧光酮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溶吸光光度法测定酸性水相中微量锗。选择 50 5nm为工作波长 ,并对表面活性剂用量、显色时间、显色剂用量和酸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解了固体样品消化后易出现的红色絮状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苯基荧光酮 溴化十六烷基甲铵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滕晓光 李秋小 +1 位作者 耿涛 姜亚洁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0-613,637,共5页
考察了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DTAH)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及其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碱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复配体系n(DTAH)∶n(SDBS)=9∶1时,不仅降低表面张力能力和效率均有显著提高,而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强碱性,其CMC(临界... 考察了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DTAH)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及其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碱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复配体系n(DTAH)∶n(SDBS)=9∶1时,不仅降低表面张力能力和效率均有显著提高,而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强碱性,其CMC(临界胶束浓度)、γCMC(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和pH分别为3.02×10-5mol/L,28.10 mN/m和12.46,DTAH/SDBS复配体系在表面和胶束中的相互作用参数βσ和βm分别为-18.36,-22.69,表现出很好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甲基氢氧化铵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复配体系 表面活性 增效作用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银——银-过硫酸钾-甲基紫-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体系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晓东 陈美珠 +1 位作者 林良捷 刘会键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7-569,共3页
在HAc-NaAc(pH=4.5)介质中,以2,2′-联吡啶为活化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增溶剂,用Ag催化过硫酸钾氧化甲基紫,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测定痕量银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5.5×10-3mg/L;相对标准偏差为2.7%(n=9)... 在HAc-NaAc(pH=4.5)介质中,以2,2′-联吡啶为活化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增溶剂,用Ag催化过硫酸钾氧化甲基紫,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测定痕量银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5.5×10-3mg/L;相对标准偏差为2.7%(n=9);线性范围为0.020~0.12 mg/L.本法可用于测定黑白相纸液中银和氯化银的溶度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光度法 测定 痕量元素 过硫酸钾 甲基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表面活性剂 相纸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2-甲基吡啶电氧化的影响
4
作者 王海涛 张玉敏 +5 位作者 高淑娟 姜雪莹 朱志新 张恒彬 李克昌 耿爱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82-85,共4页
通过恒电位电解实验,在以质子交换膜为隔膜的电解槽内,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添加于2-甲基吡啶电氧化的有机合成体系中,研究了2-甲基吡啶在PbO2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条件为:2-甲基吡啶浓度为0.5mol·L-1,H2SO4... 通过恒电位电解实验,在以质子交换膜为隔膜的电解槽内,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添加于2-甲基吡啶电氧化的有机合成体系中,研究了2-甲基吡啶在PbO2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条件为:2-甲基吡啶浓度为0.5mol·L-1,H2SO4浓度为1.0mol·L-1,丙酮/水(3∶1)为溶剂,阳极电位为1.8V,反应温度为30℃,SDBS浓度为1.6×10-3mol·L-1,电解理论电量的20%,其选择性为81.98%,电流效率为59.32%。在该实验环境下,SDBS对2-甲基吡啶电氧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选择性和电流效率都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甲基吡啶 电氧化 2-吡啶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磺基-3-甲基-二苯基脲亚甲基)-三甲基]十二烷基苯磺酸铵的合成
5
作者 韩秀英 阎一新 +2 位作者 阎继红 黄华 李笃信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8期42-44,共3页
以邻甲基苯胺为原料 ,经氯甲基化 ,两次缩合 ,季铵化和复分解 5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季铵盐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10 磺基 3 甲基 二苯基脲亚甲基 ) 三甲基 ]十二烷基苯磺酸铵。邻甲基苯胺在浓盐酸中用多聚甲醛进行氯甲基化 ,n(邻甲基苯... 以邻甲基苯胺为原料 ,经氯甲基化 ,两次缩合 ,季铵化和复分解 5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季铵盐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10 磺基 3 甲基 二苯基脲亚甲基 ) 三甲基 ]十二烷基苯磺酸铵。邻甲基苯胺在浓盐酸中用多聚甲醛进行氯甲基化 ,n(邻甲基苯胺 )∶n(多聚甲醛 ) =11∶30 ,在 5 0℃通入HCl气体 ,反应 6h ,得到 2 甲基 4 氯甲基苯胺 (Ⅰ ) ,产率 78%。中间产物Ⅰ与尿素溶于浓盐酸 ,在 96℃反应 2h ,得到淡黄绿色反应液 (Ⅱ ) ,再将对 氨基苯磺酸直接加入Ⅱ中 ,在 12 0℃反应 3h ,得淡黄色晶体 (Ⅲ ) ,产率 2 5 %。然后将Ⅲ用少量盐酸溶解 ,在 6 0℃滴加质量分数为 30 %的三甲胺水溶液 ,当 pH =6时 ,再升温 70℃ ,反应 2h ,得到 [(10 磺基 3 甲基 二苯脲亚甲基 ) 三甲基 ]氯化铵 (Ⅳ ) ,产率 92 %。中间产物Ⅳ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LAS)以n(Ⅳ )∶n(LAS) =1∶1的量比溶于水中 ,在 96℃反应 1h ,得到最终产物 (Ⅴ ) ,产率 90 %。用w(Ⅴ ) =0 0 2 %的水溶液喷施小麦 1次 ,使小麦增产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0-磺基-3-甲基-二苯基脲亚甲基)-甲基]十二烷基苯磺酸 合成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甲基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铝-空气电池Al-0.8Bi阳极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俞小花 李影 +3 位作者 谭皓天 沈庆峰 王发强 谢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6,共6页
碱性水溶液铝-空气电池阳极反应最大的缺点是寄生析氢反应,因此,寻找一种能有效抑制铝阳极自腐蚀的电解质添加剂是至关重要的。本工作探究了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231)季铵盐型缓蚀剂在4 mol·L^(-1)NaO... 碱性水溶液铝-空气电池阳极反应最大的缺点是寄生析氢反应,因此,寻找一种能有效抑制铝阳极自腐蚀的电解质添加剂是至关重要的。本工作探究了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231)季铵盐型缓蚀剂在4 mol·L^(-1)NaOH溶液中对Al-0.8Bi合金阳极板电化学性能和综合放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电流密度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231的添加能有效抑制阳极的析氢腐蚀,使腐蚀坑更为均匀,能有效提高铝-空气电池的能量密度并维持相对稳定的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空气电池 缓蚀剂 十二烷基甲基氯化铵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添加剂对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表面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喜载 赵剑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5,共3页
研究了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2TAB或C14TAB)作为添加剂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水溶液表面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配体系胶束生成和表面张力降低效率的局部增效均发生在C12TAB或C14TAB加入量仅约为S... 研究了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2TAB或C14TAB)作为添加剂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水溶液表面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配体系胶束生成和表面张力降低效率的局部增效均发生在C12TAB或C14TAB加入量仅约为SDS的1/100(X1≈0.01)时。对于以SDS为主成分的二元复配应用体系,当要求具有较高胶束生成能力或较高表面张力降低能力时,以添加烷基链长对称匹配的C12TAB为好;若希望具有良好的表面张力降低效率,则应加入单组分表面活性较高的C14T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 甲基 溴化铵 十二烷基酸钠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体系双水相性质 被引量:2
8
作者 Abdulaziz Mohammed Al-Hakimi 尚亚卓 刘洪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8-733,共6页
对正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eTAB、DoTAB、TTAB和CTAB)和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体系双水相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13 K下各体系都能形成双水相,且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决定着阴、阳离子双水相(ATPS... 对正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eTAB、DoTAB、TTAB和CTAB)和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体系双水相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13 K下各体系都能形成双水相,且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决定着阴、阳离子双水相(ATPSa、ATPSc)的性质。双水相区域中两表面活性剂的配比可能与该区域内富含表面活性剂胶团化性能有关。胶团化越强,其在双水相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实验结果也表明:混合溶液中两表面活性剂链长的匹配扩大了双水相区域的面积,使双水相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甲基溴化铵 十二烷基酸钠 混合体系 双水相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醇/庚烷/水微乳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马超平 莫春生 +1 位作者 廖勇 张艺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4-78,共5页
以铁氰化钾为电化学探针,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醇/庚烷/水体系微乳液的扩散系数,同时用电导率法研究了微乳液的结构及结构转变。绘制了不同条件下DTAB微乳体系的拟三元相图,探讨了体系的微乳化作用规律,考察... 以铁氰化钾为电化学探针,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醇/庚烷/水体系微乳液的扩散系数,同时用电导率法研究了微乳液的结构及结构转变。绘制了不同条件下DTAB微乳体系的拟三元相图,探讨了体系的微乳化作用规律,考察了醇的种类、含量对微乳区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醇(正丁醇)固定时,随着醇含量增加,微乳区面积先增大后减小;醇的链长不同,体系的微乳区类型及面积分数均不同,随着醇碳链的增长,微乳区面积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甲基溴化铵 微乳液 相图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氧丙基-β-羟基三甲基溴化铵与阴离子聚电解质的缔合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爱民 徐桂英 +2 位作者 郑立强 沈强 魏西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65-669,共5页
运用电势滴定和表面张力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氧丙基-β-羟基三甲基溴化铵(C12NBr)与疏水修饰的丙烯酸类聚合物AMB、AMBA及柔性阴离子聚合物HPAM的结合等温线.结果表明,C12NBr与HPAM缔合过... 运用电势滴定和表面张力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氧丙基-β-羟基三甲基溴化铵(C12NBr)与疏水修饰的丙烯酸类聚合物AMB、AMBA及柔性阴离子聚合物HPAM的结合等温线.结果表明,C12NBr与HPAM缔合过程中有明显的协同特征,即结合量突然上升,并且在很窄的表面活性剂浓度范围内达到饱和.C12NBr与AMB或ANBA的相互作用是非协同性的,结合等温线经历了较宽的浓度范围,没有明显的临界聚集浓度,结合量较小,此现象归结为这类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电解质 表面活性剂 结合等温线 缔合作用 相互作用机理 十二烷基氧丙基-β-羟基甲基溴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研究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秋兰 倪永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模拟pH=7.4的人体生理条件,用荧光光谱法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研究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为增加实验数据的信息量,本实验采用顺序不同的两种滴加方式得到扩展的荧... 模拟pH=7.4的人体生理条件,用荧光光谱法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研究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为增加实验数据的信息量,本实验采用顺序不同的两种滴加方式得到扩展的荧光光谱数据矩阵;进而采用渐进因子分析法(EFA)得到作用体系中各组分浓度变化曲线的初值,再应用MCR-ALS对该扩展荧光光谱矩阵进行迭代计算,较好地分辨出动态作用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变化趋势图,并由此曲线推断出CTAB与BSA的表观结合常数和结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甲基溴化铵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复配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樊文俊 杨秀全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4-337,341,共5页
研究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AEC-9)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231)复配体系的表面性能、稳定性、泡沫性能和润湿性能。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形成胶束的能力及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方面相对单一组分均有显著提高;当n(AEC... 研究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AEC-9)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231)复配体系的表面性能、稳定性、泡沫性能和润湿性能。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形成胶束的能力及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方面相对单一组分均有显著提高;当n(AEC-9)∶n(1231)=1∶1时协同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其γcm c(27.0 mN/m)和cm c(0.140 mmol/L)要明显低于单一组分AEC-9(35.5 mN/m,0.196 mmol/L)和1231(37.0 mN/m,8.77 mmol/L),起泡力(425 mL)、稳泡性(0.99)和润湿性(1.2 min)均显著优于单一组分AEC-9(355 mL,0.89,17.2 min)和1231(365 mL,0.90,2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 十二烷基甲基氯化铵 复配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铵-硫氰酸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体系浮选分离汞(Ⅱ) 被引量:1
13
作者 涂常青 温欣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3-585,共3页
结果表明:在1.0g氯化铵存在下,当0.1mol·L^-1硫氰酸铵溶液和1.0×10^-3mol·L^-1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溶液的用量分别为0.5,1.0mL时,且溶液的总体为10mL,硫氰酸铵-DTAB-汞(Ⅱ)三元缔合物可浮于盐水相... 结果表明:在1.0g氯化铵存在下,当0.1mol·L^-1硫氰酸铵溶液和1.0×10^-3mol·L^-1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溶液的用量分别为0.5,1.0mL时,且溶液的总体为10mL,硫氰酸铵-DTAB-汞(Ⅱ)三元缔合物可浮于盐水相上形成界面清晰的两相,从而使汞(Ⅱ)被定量浮选,而Zn^2+,Mn^2+,Ni^2+,Co^2+,Cu^2+,Cd^2+等离子在此体系中不被浮选,实现了汞(Ⅱ)与这些常见离子之间的定量分离,对合成水样中微量汞(Ⅱ)进行定量浮选分离测定,浮选率为98.29/5~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分离 汞(Ⅱ) 硫氰酸铵 十二烷基甲基溴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制备高度有序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 被引量:3
14
作者 边慧敏 李若楠 +2 位作者 张凯 李玉平 韩培德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75-1979,共5页
以长碳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可制得高度有序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而碳链较短的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由于其表面活性较差,以其为模板难以制得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以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 以长碳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可制得高度有序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而碳链较短的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由于其表面活性较差,以其为模板难以制得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以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考察了不同硅源、碱源以及pH值对介孔材料结构的影响,采用XRD、FTIR、SEM、HRTEM和N2物理吸附等手段分别对产物的晶体结构、织构性质、形貌和孔道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有机碱四甲基氢氧化铵存在下,以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制得了具有规整六方结构的高度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其孔径和晶胞常数分别为2.25 nm和3.72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分子筛 十二烷基甲基溴化铵 高度有序 二氧化硅 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的应用性能测定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郑成 毛桃嫣 +1 位作者 陈燕饶 孙保兴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29,146,共4页
测定了十二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的应用性能。其CMC值为1.67×10-4mol/L,表面张力为24.2N/m,Krafft点小于0℃。其增溶性能、再润湿力很好,有较好的乳化性能、发泡力和柔软性能,以及其对织物白度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十二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 季铵盐 应用性能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腾状态下十二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微波合成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郑成 毛桃嫣 +2 位作者 卫云路 张新强 尹丹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5,共5页
通常,人们利用微波进行化学合成,如果反应温度控制在低于溶剂的沸点温度,反应体系一旦达到所设定温度,自动控温系统就会自动切断加热电源,停止加热。对于微波反应来说,也就停止了微波的连续作用,而系统仅仅是保持在恒温状态。如果系统... 通常,人们利用微波进行化学合成,如果反应温度控制在低于溶剂的沸点温度,反应体系一旦达到所设定温度,自动控温系统就会自动切断加热电源,停止加热。对于微波反应来说,也就停止了微波的连续作用,而系统仅仅是保持在恒温状态。如果系统的保温效果很好的话,微波的作用可能就比较少,而仅仅是热效应对化学反应作用,没有体现出微波的持续作用。该研究选择特定的溶剂体系,采用在溶剂沸点温度下进行微波有机合成反应,以保证微波始终持续作用。结合题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探讨了微波合成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分析了微波作用原理。分别在微波作用以及传统加热两种方式下,考察了十二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合成动力学,获得了两种方式下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微波的作用没有改变反应级数,两种情况下都是一级反应。微波作用下的活化能为ΔH=33.59 kJ/mol;而传统加热的活化能为ΔH=55.83 kJ/mol。该文提出以单位时间单位容积内、微波作用下反应物的变化量减去相同温度条件下传统加热时的变化量,作为微波对反应速率的贡献量Δ(-rA)的概念。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条件下,反应时间越短,即反应物浓度越高,微波对反应速率的贡献量Δ(-rA)就越大;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越低,微波对反应速率的贡献量Δ(-rA)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腾条件的微波合成 反应动力学 十二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 活化能 微波特殊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粉煤灰纤维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欢 蔡梦军 吴秋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1-64,66,共5页
利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粉煤灰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温度和改性时间对粉煤灰纤维改性效果的影响。利用Zeta电位仪、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后的粉煤灰纤维进行了测试与表征。并利用活化指数... 利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粉煤灰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温度和改性时间对粉煤灰纤维改性效果的影响。利用Zeta电位仪、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后的粉煤灰纤维进行了测试与表征。并利用活化指数和吸湿率对粉煤灰纤维的改性效果进行了评价,同时对表面改性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纤维 十二烷基甲基氯化铵 活化指数 吸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的制备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宝财 董建军 +1 位作者 张维成 韩佳真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2-62,共1页
苯酚与二溴乙烷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得 β-溴乙基苯基醚 ,该化合物与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反应制得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通过性质试验及红外光谱分析初步验证了产品的结构。
关键词 十二烷基 甲基苯乙基 溴化铵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改性蒙脱土及其对农药啶虫脒的吸附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永利 李嘉诚 +3 位作者 冯玉红 颜慧琼 向飞 陈秀琼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23-327,共5页
为了提高钠基蒙脱土(Na-MMT)对有机农药的负载性能,利用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阳离子交换改性Na-MMT,采用超声-高速剪切法促进DDAB的插层反应。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 为了提高钠基蒙脱土(Na-MMT)对有机农药的负载性能,利用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阳离子交换改性Na-MMT,采用超声-高速剪切法促进DDAB的插层反应。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透射电镜(TEM)以及拉曼光谱仪(Raman)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DAB已成功插层到蒙脱土片层间,使其层间距显著增大。农药吸附试验表明,改性后的蒙脱土对啶虫脒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甲基溴化铵 钠基蒙脱土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三甲基己酸铵/SDBS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柯回春 耿涛 +3 位作者 姜亚洁 张春桥 鞠洪斌 王亚魁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03-606,共4页
研究了十二烷基三甲基己酸铵(C_(12)NC_6)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及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复配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均比单一表面活性剂的低,其扩散吸附速率较单一表面活性剂的... 研究了十二烷基三甲基己酸铵(C_(12)NC_6)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及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复配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均比单一表面活性剂的低,其扩散吸附速率较单一表面活性剂的慢;复配体系中SDBS的加入可提高C_(12)NC_6的稳泡性、润湿性;当n(C_(12)NC_6):n(SDBS)=1:1时,复配体系的cmc和γcmc达到最低,具有较好的稳泡性和润湿性,但发泡性和乳化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甲基己酸铵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表面活性 应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