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用于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静脉全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艳菊 刘建国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第12期894-896,共3页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用于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静脉全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行ERCP患者80例,年龄55~7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丙泊酚组(P组)和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组(M组),每组40例。两组术前均静脉给予东莨菪...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用于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静脉全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行ERCP患者80例,年龄55~7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丙泊酚组(P组)和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组(M组),每组40例。两组术前均静脉给予东莨菪碱10 mg,地佐辛5 mg。P组麻醉诱导为单纯静脉泵入丙泊酚(诱导速度为15 mg·kg^(-1)·h^(-1))至呼之不应、无睫毛反应后,改为维持速度(4.5 mg·kg^(-1)·h^(-1));M组在麻醉诱导前小壶给予咪达唑仑0.04 mg/kg,随后静脉泵泵入丙泊酚(诱导速度为15 mg·kg^(-1)·h^(-1))至呼之不应、无睫毛反应后,改为维持速度(4.5 mg·kg^(-1)·h^(-1)),分别记录两组丙泊酚诱导量,丙泊酚维持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呃逆、呛咳、恶心、呕吐)。结果:M组丙泊酚诱导量及丙泊酚维持量低于P组。M组术中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结论: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用于ERCP静脉全麻安全有效,且能产生协同作用,降低丙泊酚用量,更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丙泊酚 咪达唑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胆道成像与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断胆道疾病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筠 鲍民生 刘起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42-342,共1页
为提高胆胰疾病的诊断率 ,比较了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FCP)和磁共振胆道成像 (MRCP)诊断疗效。结果显示ERCP和MRCP各有优缺点。提示了MRCP和ERCP相结合可提高胆胰疾病诊断率。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胰胆管造影 胆道疾病 胰腺疾病 诊断 十二指肠逆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囊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陈潇 张兆辉 +2 位作者 高胜强 姜静华 杨斌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6期8-16,共9页
目的探讨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术后胆汁淀粉酶(BA)、胆汁细菌阳性率和隐匿性胰胆反流(OPBR)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2月在该院进行ERCP的146... 目的探讨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术后胆汁淀粉酶(BA)、胆汁细菌阳性率和隐匿性胰胆反流(OPBR)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2月在该院进行ERCP的14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需要行EST,根据EST的不同分为两组,各73例。观察组接受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EST治疗,对照组行传统ES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术前、术后1和3 d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综合胆红素(CB)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等]、炎症和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以及BA和胆汁细菌阳性率。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和术后1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和3 d,两组患者TBiL、CB和ALT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和3 d,两组患者血清CRP、HMGB1、Cor和NE水平及BA浓度高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和3 d胆汁细菌阳性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各时点胆汁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和3 d胆汁细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PBR发生率和术后12个月复发率(15.07%和1.37%)低于对照组(57.53%和10.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EST相对于传统EST,能有效减少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损伤,避免肠胆反流,抑制BA分泌及细菌增殖,降低OPBR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超声内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逆行胰胆管造影 隐匿性胰胆反流 胆总管结石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客观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梅永 贾继虎 +8 位作者 曾鹏飞 王俊 王国兴 杜超 刘凯 李文平 冯春林 冷凯 陈炜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客观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90例行治疗性ERCP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 目的探讨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客观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90例行治疗性ERCP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探讨出血的客观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结果共51例患者发生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发生率为5.7%。出血组患者胆总管结石所占比例明显低于未出血组,胆管癌、胰头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出血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及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亚组分析显示出血组患者结石直径>2 cm、结石嵌顿及憩室内十二指肠乳头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嵌顿或直径>2 cm、恶性胆胰肿瘤、合并高血压病或憩室内十二指肠乳头均是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客观危险因素,重在预防出血,内镜止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胰疾病 逆行胰胆管造影 并发症 十二指肠乳头出血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外胆管结石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宏春 王秀敏 +1 位作者 黄佩杰 王永亮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8-289,293,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治疗胆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经验和价值。方法对45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行ERCP和EST取石术治疗,同时设立开腹手术肝外胆管探查取石治疗组为对照组。观察术后病情...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治疗胆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经验和价值。方法对45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行ERCP和EST取石术治疗,同时设立开腹手术肝外胆管探查取石治疗组为对照组。观察术后病情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内镜治疗组有效率97.8%,开腹手术组有效率为90.9%(P>0.05)。残余结石发生率:内镜组为2.22%,开腹手术组为20.00%(P<0.05)。并发症发生率:内镜组为4.44%,开腹手术组为18.18%(P<0.05)。结论ERCP和EST取石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优于开腹手术,是治疗胆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结石 逆行胰胆管造影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相关十二指肠穿孔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9
6
作者 陶杰 孙昊 +3 位作者 王铮 郝杰 杨雪 李宇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相关十二指肠穿孔的原因、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6例外科手术治疗的ERCP相关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例穿孔患者均急诊行外科开腹手术,其中3例为外院十二指肠穿孔后转入。4例有...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相关十二指肠穿孔的原因、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6例外科手术治疗的ERCP相关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例穿孔患者均急诊行外科开腹手术,其中3例为外院十二指肠穿孔后转入。4例有腹部外科手术史。术前证实胆总管结石4例,胆囊癌术后阻塞性黄疸1例,胆管扩张1例。结果穿孔原因为十二指肠镜操作不当相关穿孔2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相关3例(1例针状刀预切开),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致穿孔1例。6例患者4例术中发现右肾周积气,2例术后CT发现后腹膜积气、积液。6例均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十二指肠穿孔修补和空肠造瘘术,其中2例同时行胃肠吻合术。5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指征把握不佳,有多次腹部手术史者穿孔率较高,及时发现,合理治疗是关键;对于严重的Ⅰ型及Ⅱ型穿孔,及时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ERCP相关穿孔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胰胆管造影 十二指肠穿孔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内镜下治疗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2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燕霞 黄茜 马久红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相关因素及急诊内镜治疗的止血措施,总结预防和治疗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对该院行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的十二指肠乳头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6例内...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相关因素及急诊内镜治疗的止血措施,总结预防和治疗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对该院行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的十二指肠乳头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6例内镜下止血成功,成功率达96.30%。结论治疗性ERCP术后乳头出血重在预防,术后一旦出血,急诊内镜下止血是最直观、简便且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 十二指肠乳头 出血 急诊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蔡治方 顾进 赵鹏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7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672例胆总管结石行ERCP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672例胆总管结石行ERCP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72例行ERCP治疗性手术患者,其中44例发生十二指肠乳头出血,发生率为6.5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合并胆道感染、结石直径>1 cm、结石嵌顿、十二指肠乳头憩室及术中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存在明显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出血组女性患者术后3 d内月经来潮、术后血压异常、合并十二指肠乳头内憩室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行EST术预切开、切口偏斜、切口至后1/3及切割电流所占比例高于非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道感染(OR=3.905,P=0.002,95%CI:1.660~9.187)、结石直径>1 cm(OR=5.183,P=0.003,95%CI:1.742~11.421)、结石嵌顿(OR=2.953,P=0.017,95%CI:1.343~7.893)、术中行EST术(OR^=11.873,P=0.000,95%CI:3.838~36.729)、十二指肠乳头憩室(OR^=5.445,P=0.011,95%CI:1.783~8.679)是ERCP术后并发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3 d内月经来潮、术后血压异常变化、合并胆道感染、结石直径>1 cm、结石嵌顿及十二指肠乳头憩室及行EST术是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危险因素,对上述危险因素临床应予重视,进而降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逆行胰胆管造影 十二指肠乳头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的护理措施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娅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观察和总结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行ERCP+EST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0)及对照组(n=30),... 目的:观察和总结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行ERCP+EST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0)及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依从性及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行ERCP+EST手术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依从性,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 逆行胰胆管造影 护理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应用于高龄胆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付嘉鑫 陈娟 +2 位作者 邓登豪 刘军 陈超伍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1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应用于高龄胆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8年6月于苏北人民医院行ERCP检查的300例高龄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十二指肠憩室分为两组,A组为...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应用于高龄胆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8年6月于苏北人民医院行ERCP检查的300例高龄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十二指肠憩室分为两组,A组为十二指肠憩室患者,B组为非十二指肠憩室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胆管结石的复发率、不同憩室类型的胆管结石复发的差异、ERCP应用于高龄胆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胆管结石复发率为32.08%,B组为18.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指肠憩室内乳头患者的胆管结石复发率高于憩室旁乳头及憩室间乳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0例患者的取石成功率为93.00%,其中一次性成功取石231例,48例行第2次ERCP术后完全取出,21例取石失败。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3%,其中高淀粉酶血症8例,一过性胆管炎2例,轻型急性胰腺炎3例,均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应用ERCP治疗高龄胆管结石的安全性较好,十二指肠憩室可促进胆管结石形成,其中憩室内乳头对结石的复发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憩室 高龄 胆管结石 逆行胰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经十二指肠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杨红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2期264-265,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经十二指肠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需进行ERCP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硬币投掷法将其分为分析组和参考组。对... 目的:探讨对接受经十二指肠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需进行ERCP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硬币投掷法将其分为分析组和参考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ERCP。在围手术期内,对参考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分析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消化道出血、胰腺炎、消化道感染等)的发生情况。结果:分析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2.00%)低于参考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0.00%),P<0.05。结论:对接受ERCP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十二指肠逆行胰胆管造影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胰壶腹特征分类预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插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
12
作者 蔡小泥 邵金海 +1 位作者 杨玉龙 章鲁艇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0期23-29,共7页
目的探讨肝胰壶腹特征预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插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2023年10月华东地区两家医院行ERCP治疗的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肝胰壶腹特征,将患者分为不突出组(n=184)、突出组(n=76... 目的探讨肝胰壶腹特征预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插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2023年10月华东地区两家医院行ERCP治疗的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肝胰壶腹特征,将患者分为不突出组(n=184)、突出组(n=76)、憩室、黏膜褶皱组(n=101)和扭曲、肿瘤累及组(n=39)。记录插管时乳头接触次数、插管成功时间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扭曲、肿瘤累及组插管时乳头接触次数最多,为(8.95±6.30)次,不突出组接触次数最少,为(4.01±2.42)次,4组患者乳头接触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06,P=0.000)。扭曲、肿瘤累及组插管成功时间最长,为(353.96±263.42)s,不突出组插管成功时间最短,为(161.03±118.06)s,4组患者插管成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3,P=0.000)。共31例患者(7.75%)发生并发症。其中,术后胰腺炎最多,无穿孔和死亡病例。结论肝胰壶腹特征是预测ERCP插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未来,其有望成为预测胆管插管难易程度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胰壶腹特征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十二指肠乳头形态 胆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永平 候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3期68-68,7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治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LC联合ERCP治疗,对照组采用LC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治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LC联合ERCP治疗,对照组采用LC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出血、术后感染和结石残留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联合ERCP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结石残留、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肝胆管结石 腹腔胆囊切除术 十二指肠逆行胆胰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内镜下逆形胰胆管造影术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莉丽 刘军 +5 位作者 邓登豪 陈娟 陈超伍 陈娣 鲁帮巧 陆玲波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34-937,共4页
目的探讨胆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a,JPD)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6年6月~2012年12月1 ... 目的探讨胆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a,JPD)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6年6月~2012年12月1 042例胆管结石(其中261例患者合并JPD)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资料,分析胆管结石合并JPD对ERCP操作的影响及策略的选择。结果 261例胆管结石并发十二指肠憩室患者行(ERCP),造影成功率96.9%(253/261)。95.3%(241/253)患者胆总管结石一次取净,4.7%(12/253)因结石较大未能取出,给予放置塑料支架引流,3~6个月后其中8例取石成功,4例转行手术。并发一过性胆管炎2.0%(5/253),并发胰腺炎4.3%(11/253),其中1例重症胰腺炎。发生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出血3例(1.2%)(2例术中出血,1例迟发出血),无术后穿孔及死亡病例。结论胆管结石合并JPD行ERCP,术中选择有效策略有助于提高插管成功率,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管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与腹腔镜胆道手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8
15
作者 谷化剑 郭宇廷 +4 位作者 韩民 喻超 陈自力 潘耀振 孙诚谊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腹腔镜胆道手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10例肝内胆管结石位于Ⅰ和Ⅱ级肝管与378例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或...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腹腔镜胆道手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10例肝内胆管结石位于Ⅰ和Ⅱ级肝管与378例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或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LBDEL)联合激光碎石术,术中胆管一期缝合或放置T管,比较两种术式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1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结石残余率为31.82%,其中ERCP组(51.06%)残余结石率高于LBDEL组(17.46%)(P<0.05),术后恢复LBDEL组优于ERCP组。378例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结石残余率为8.20%,其中ERCP组(3.68%)残余结石率低于LBDEL组(11.63%)(P<0.05);术后恢复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中LBDEL组胆漏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ERCP组;腹腔感染、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穿孔方面ERCP组发生率高于LBDEL组。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时出现2例消化道穿孔导致死亡。结论 LBDEL和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但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ERCP优势不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LBDEL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显著,可保持Oddi括约肌的完整性,该项技术易于普及到基层医院,令广大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 经内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腹腔胆道探查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胆胰管逆行造影、T管会师术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紊乱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世杰 杨勇 +3 位作者 黄允宁 杜鹏 丁向英 兰银霞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0-382,385,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胆胰管逆行造影(ERCP)、T管会师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紊乱(SOD)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05年5月~2009年5月经ERCP、T管会师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的SOD患者36例...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胆胰管逆行造影(ERCP)、T管会师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紊乱(SOD)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05年5月~2009年5月经ERCP、T管会师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的SOD患者36例,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患者ERCP直接插管失败。34例患者经ERCP、T管会师顺利的完成EST,解除SOD,网篮成功取出胆管结石。术后恢复顺利,无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T管胆道造影无残余结石及SOD。拔除T管治愈出院。另外2例患者因导丝不能经T管置入十二指肠,开腹手术治疗。结论 ERCP、T管会师成功地解决了SOD患者ERCP操作过程中插管困难的问题,避免了胆囊切除胆管探查术后再次手术,为SOD患者的实现微创治疗提供了一种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障碍 十二指肠逆行胰胆管造影 会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及治疗并发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和预防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春 王立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1期1040-1045,共6页
关键词 逆行胰胆管造影 危险因素 胰腺炎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 预防 并发 治疗 乳头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在胆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附305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洋 吴硕东 +1 位作者 孔静 田雨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期62-64,共3页
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胆道外科重要诊治手段之一.由此衍生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v,EST)、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 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胆道外科重要诊治手段之一.由此衍生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v,EST)、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术等在胆道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收集自2003年1月到2008年5月利用ERCP诊治胆道疾病305例资料.现将诊治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逆行 胆胰管造影 疾病诊治 胆道外科 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下鼻胆管引流 胆道疾病 ER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并发症 被引量:1
19
作者 常宏 耿文茂 +2 位作者 冀慎忠 苏忠学 穆庆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逆行胰胆管造影 术并发症 治疗性ERCP 诊断性ERCP 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十二指肠乳头 胆管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液积漏袋应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宋玲玲 王兰 +7 位作者 高秀珍 张诚 杨玉龙 何川崎 韩丽君 尤永梅 倪艳丽 王梦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5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废液积漏袋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7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实施ERCP的患者315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147例,使用废液积漏袋)和对照组(168例,不使用废液积漏袋),比较两组患者E... 目的探讨废液积漏袋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7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实施ERCP的患者315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147例,使用废液积漏袋)和对照组(168例,不使用废液积漏袋),比较两组患者ERCP术中内镜视野暴露满意度、操作间地面污染率、操作者手术衣污染率、操作间清洁时间及术后患者腹胀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废液积漏袋收集肠液(9.00±2.61)mL;试验组内镜视野满意度评分为(8.08±1.94)分,高于对照组的(6.76±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P<0.01);试验组操作间地面污染率为8.16%(12/147),操作者手术衣污染率为3.40%(5/147),术后患者腹胀发生率为14.29%(21/147),低于对照组的36.31%(61/168)、14.88%(25/168)和38.10%(64/1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89、χ^(2)=11.99和χ^(2)=22.56,P<0.01);试验组操作间清洁时间为(25.90±3.74)min,短于对照组的(27.52±5.5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P<0.01)。结论ERCP术中使用废液积漏袋,能减少气体及肠液的外溢,收集外溢的肠液可减少污染,降低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减少医院交叉感染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胰胆管造影 十二指肠 废液积漏袋 肠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